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我有一个小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化人,读书识字并参与国家考核的称为“士子”。
儒家将“士”列为第一阶层虽然有自抬身价的嫌疑,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生儒士”几乎完全占有了知识份子阶层,其他阶层则基本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作为掌握知识和学问的唯一社会阶层。“士”成为第一阶层本身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特别是那时候的皇帝,他的普遍观点是“吸引儒生、拉拢儒生、利用儒生、改造儒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这个皇帝的皇位才能够坐的安心。
二、“农”凌驾于“工商”之上成为第二阶层。“重农轻商”的思想是广收诟病的一条,认为正是这一思想妨碍了工商的发展进步。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历史的大环境,异常低下的农业生产率才是历史的真实。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失去生存的大前提下,谈什么都是空洞和无用的。
异常低下的农业生产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作物品种原始,对农业病、虫害防治能力低下,导致农作物单位产量低下,查一查历朝历代的农业数据,就可以了解一个大概,或者简单比较一下建国初期的亩产量和现在的亩产量也可以作为参考;
2、单位农田面积获得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工作量大――耕地、播种(插秧)、灌溉、施肥、除草、收割、加工(打谷、磨面)等等,劳动方式原始,基本依赖人力(少量使用畜力),对农业劳动力人口数量的需求高;
3、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更为低下,旱灾、水灾、蝗灾对农业收成带来的影响是致命性的。
4、农产品深加工和储存手段原始,丰年的余粮并不能长期积蓄起来以应对灾年的危机。
人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生存得不到保障,还有什么可谈呢?大灾之年,更是往往演变为动乱之年。农业生产率的水平,代表着农业人口可供养其他人口的比例和数量。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任何过度抢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除了灾难还是灾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儒家重视农业生产的出发点是没有任何错误的,所采取的措施包括了“限制农业人口流失”――压制工商,控制人口迁移;“鼓励生育,重男轻女”――不过在增加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总量;“屯田开荒,增加农业人口比例和耕地面积”――“民屯”、“军屯”往往都是开垦的荒地,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增大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的总量以供养更多的其他人群,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足以迅速改变社会人口的比例构成。
儒家“重农”的思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非常正确的政治决策,而且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将“农”列为社会第二阶层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轻率地批判儒家“重农轻商”是缺乏的历史常识的表现。
其实有两个异常真实的例子就摆在大家面前,新中国建国后开始了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一个“大跃进”的错误思想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其结果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援外之类的因素只能算是加剧危害程度的辅因。
中国前两年刚刚出现农业生产形势恶化的苗头,中央马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政策调整所产生的“经济杠杆”作用调节社会经济的总体结构,解决农业问题――难道你会认为中央的决策层还没有摆脱“重农轻商”的思想吗?
“农业为国之根本”,这是千万不可以忘记的真理呀!
三、“工”作为社会的第三阶层,负责了社会其他生活物资和劳动生产工具的生产和改进。
除了吃饱肚子之外,人们还需要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其他生活物资,进行劳动生产也需要工具,他们虽然并不出产果腹的粮食。但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儒家将他们放在了第三的位置。
儒家并非不了解“工”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句话是儒家常常引用的,儒家反对的是“工”在“奢侈品”、“享受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奇淫巧器”四个字本身就反映得很明白。
只是后来常常被用来比喻从西方引进的新鲜事物(引进的事物中确实存在许多并无实用价值的“淫巧之器”,出于中央之国“妄自尊大”的思想蓄意贬低,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价值等多方面的原因),并导致了中国的落后,结果这四个字的本意反而被遗忘掉了。
四、“商”成为了第四阶层,于是大家就以为儒家贬低商人,并将其打入了社会的最底层。
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很片面的。没有商业行为和社会产品的交换,社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儒家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才将“商”作为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入到“士农工商”的行列中来。
在“士农工商”以外。僧道尼、奴仆(尤其是太监)、盗贼、乞丐、娼妓、优伶、王八、吹鼓手(乐师)等等,才是儒家真正鄙视和反对,并将其打入社会最底层的(僧道尼、太监之流除外。因其存在的特殊性和往往受到帝王的重视,儒家只能偶尔地打击一下。多数时间只能以清高的鄙视和不屑来获得精神上的胜利)。
明清年代常常将犯了重罪的家族贬为贱民,改为贱性。只允许从事上述的一些贱业作为处罚,即可见一斑。
儒家的划分依据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从事生产活动并产出实际的社会产品的地位高,任何不从事生产活动,没有产出的地位低(当然帝王将相、各级官员、儒生士子等占据了统治阶层的是除外的)――他们的存在消耗了有限的社会资源,需要更多的劳动人口来供养,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理论是有其先进性和必然性的。
商业的行为本身并不会产出任何社会产品,然而于社会又是必需的,所以儒家将“商”摆在了最后的一个社会必需阶层地位。一方面承认其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限制其发展。
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商”本身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历史局限性,“商”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商业流通的基础是运输,但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落后,商业运输的成本是相当高的。陆路运输主要依赖人力和畜力,人吃马嚼,速度又慢,消耗巨大,更不要说越过复杂地理环境的运输了。
以生活必须的盐为例,江苏(淮盐)和广东(粤盐)均有很高的产量,但是内地(两湖、河南)所用的基本是淮盐,粤盐则受阻于南岭。
内河水运是古代唯一可以实现廉价大量运输的运输方式。古代的中心城市莫不临水而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水运也存在水道,自然气候和水情等制约因素。
至于说到海运。在封建社会的科技条件下几乎可以暂时忽略,航海技术到明清时代才算基本成熟,最主要的一点是在没有现代的天气和海情预报、船只抵御风险的能力又低的条件下,航海的风险比内河水运大得太多,一旦将风险成本加到运输成本中,只会比陆路运输和内河水运高得多。
由此因此,在古代社会,士、农、工、商这四个不同的阶级排位还是有着一定的必要的,否则。社会就会大乱,不过,正是由于这些古代思想的影响,让现在的人们,面对着官员的时候,心里面自然而然的升起了一股低人一头的自卑感。
特别是在现在的很多人心里面,官本位思想极其的严重。
“官本位思想”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致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即“糟粕”的那部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在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励志口头禅。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
中国是重‘官‘的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什么是官本位?官本位首先是一种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官本位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封建社会,王侯将相。官分九品,形成庞大而严密的官本位体系。
整个社会纳入国家行政系统的体制结构。所有的人、所有的组织和部门,都分别归入行政序列,规定其等级,划分其行政权限,并最终服从统一的行政控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严格而又系统,高度集权而又等级森严,全社会就是一个以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塔的顶端就是皇帝。
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等级森严,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越大权越大,享受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
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关系,而是下级完全隶属于上级,一切听命于上级;对下级官员说来,一切只对能决定其个人命运的上级官员负责。
在单一行政化的体制下,不是整体的规则、秩序和法理的统治,而是个人的统治;不是法定程序支配,而是‘长官意志‘支配;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在现代社会,当官仍然有特权,可以获得比别人多的利益,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还可以有信息获得的高位势。
官本位是一种思想意识、一种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取向,是指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以仕途为个人事业的选择导向,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
一切为了做官,做官为了一切,有了官位就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连‘祖坟也会冒青烟‘。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要摆脱贫困和低贱的社会地位,除了入仕,别无他途。
人们把‘升官‘作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读书为了做官,做官意味着光宗耀祖。于是乎,“学而优则仕”,“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了人生两大幸事。
就连商人也不例外。不少商人经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从政,是为了用钱‘捐官‘、‘买官‘。‘卖官鬻爵‘使官位有着强劲的买方市场。
官本位意识是封建官僚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维护和服务于官僚集权体制。‘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神态,恰是这种观念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官本位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当官就有尊严,有权就有一切。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形成了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
由此造就一种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进而导致长官意志、权力至上观念和依附意识及其现象的盛行。
官职可以衡量一切:政治待遇、社会名声、经济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专车档次。官级不仅影响活人,人死后有没有追悼会、悼词长或短、安葬谁掏钱、安葬在何处,都视官职大小而定。
各种会议,甚至是学术会议或专业会议,行政领导都要头排就座,而且特别讲究领导与会级别、座次安排,以至于会议座次安排是政府会议管理的最大学问,企业中的领导与下属也得看他相当于多大的官。
现在官本位现象已经覆盖了全社会,甚至连孩子们也沾染官瘾。
一个几十人的小小班级。除了班长、副班长,还有学习委员、劳动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少先队系统还有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带官衔的几乎占去班级的一大半。
孩子们常常为了多一道‘杠‘而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没法安排了,可以当一个科代表。
一个孩子当了值周生就高兴了一个礼拜,因为他从来没当过班干部,值周生至少可以过一周的官瘾。最严重的是,家长们为给孩子谋个一官半职,不惜给老师请客送礼。
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的恶果有多大!
官本位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而是通俗的说法,最早出现于世纪年代。这种说法起源于经济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金本位。
金本位指的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以黄金为单一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
由此看来,在最初提出这个名词时,官本位至少有这样一层意思:把是否为官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渐丰,不仅限于此。
官本位是官的本来涵义的异化。本来,官是一个较为好听的名称:处理国家公务曰官。官者。公也。
《汉书?盖宽饶传》中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说苑至公》:“博士鲍白令之对秦始皇曰:‘天下官则让贤。天下家则世断,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可见,官的本义是“为公”。
正因为以“公”相通,才有了尧舜禅让的佳话。韩非子在其名篇《五蠹》中就说到“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但是在后来,人们的这种观念就发生了转变。也就是在韩非的那个时代,社会上就产生了重官的思想:“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对官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官本位的思想观念。
纵观历史和现实,官本位至少包括了这四点内涵: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对上级唯首是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
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心理;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在多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它包含了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思维、官本位文化、官本位机制、官本位现象、官本位行为等多方面的意思”。
正是这种官本位思想,让很多普通人在面对着官员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的低人一头,现在的许昌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凌铁可是团长,还是特种部队的团长,这样的身份放到社会上,那就是等同于市长的地位,面对着一个大市长,像是许昌这样的小平民,哪里胆敢和他称兄道弟的。(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惑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惑微信公众号!)
ps:注: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
文化人,读书识字并参与国家考核的称为“士子”。
儒家将“士”列为第一阶层虽然有自抬身价的嫌疑,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生儒士”几乎完全占有了知识份子阶层,其他阶层则基本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作为掌握知识和学问的唯一社会阶层。“士”成为第一阶层本身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特别是那时候的皇帝,他的普遍观点是“吸引儒生、拉拢儒生、利用儒生、改造儒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这个皇帝的皇位才能够坐的安心。
二、“农”凌驾于“工商”之上成为第二阶层。“重农轻商”的思想是广收诟病的一条,认为正是这一思想妨碍了工商的发展进步。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历史的大环境,异常低下的农业生产率才是历史的真实。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失去生存的大前提下,谈什么都是空洞和无用的。
异常低下的农业生产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作物品种原始,对农业病、虫害防治能力低下,导致农作物单位产量低下,查一查历朝历代的农业数据,就可以了解一个大概,或者简单比较一下建国初期的亩产量和现在的亩产量也可以作为参考;
2、单位农田面积获得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工作量大――耕地、播种(插秧)、灌溉、施肥、除草、收割、加工(打谷、磨面)等等,劳动方式原始,基本依赖人力(少量使用畜力),对农业劳动力人口数量的需求高;
3、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更为低下,旱灾、水灾、蝗灾对农业收成带来的影响是致命性的。
4、农产品深加工和储存手段原始,丰年的余粮并不能长期积蓄起来以应对灾年的危机。
人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生存得不到保障,还有什么可谈呢?大灾之年,更是往往演变为动乱之年。农业生产率的水平,代表着农业人口可供养其他人口的比例和数量。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任何过度抢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除了灾难还是灾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儒家重视农业生产的出发点是没有任何错误的,所采取的措施包括了“限制农业人口流失”――压制工商,控制人口迁移;“鼓励生育,重男轻女”――不过在增加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总量;“屯田开荒,增加农业人口比例和耕地面积”――“民屯”、“军屯”往往都是开垦的荒地,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增大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的总量以供养更多的其他人群,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足以迅速改变社会人口的比例构成。
儒家“重农”的思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非常正确的政治决策,而且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将“农”列为社会第二阶层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轻率地批判儒家“重农轻商”是缺乏的历史常识的表现。
其实有两个异常真实的例子就摆在大家面前,新中国建国后开始了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一个“大跃进”的错误思想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其结果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援外之类的因素只能算是加剧危害程度的辅因。
中国前两年刚刚出现农业生产形势恶化的苗头,中央马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政策调整所产生的“经济杠杆”作用调节社会经济的总体结构,解决农业问题――难道你会认为中央的决策层还没有摆脱“重农轻商”的思想吗?
“农业为国之根本”,这是千万不可以忘记的真理呀!
三、“工”作为社会的第三阶层,负责了社会其他生活物资和劳动生产工具的生产和改进。
除了吃饱肚子之外,人们还需要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其他生活物资,进行劳动生产也需要工具,他们虽然并不出产果腹的粮食。但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儒家将他们放在了第三的位置。
儒家并非不了解“工”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句话是儒家常常引用的,儒家反对的是“工”在“奢侈品”、“享受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奇淫巧器”四个字本身就反映得很明白。
只是后来常常被用来比喻从西方引进的新鲜事物(引进的事物中确实存在许多并无实用价值的“淫巧之器”,出于中央之国“妄自尊大”的思想蓄意贬低,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价值等多方面的原因),并导致了中国的落后,结果这四个字的本意反而被遗忘掉了。
四、“商”成为了第四阶层,于是大家就以为儒家贬低商人,并将其打入了社会的最底层。
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很片面的。没有商业行为和社会产品的交换,社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儒家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才将“商”作为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入到“士农工商”的行列中来。
在“士农工商”以外。僧道尼、奴仆(尤其是太监)、盗贼、乞丐、娼妓、优伶、王八、吹鼓手(乐师)等等,才是儒家真正鄙视和反对,并将其打入社会最底层的(僧道尼、太监之流除外。因其存在的特殊性和往往受到帝王的重视,儒家只能偶尔地打击一下。多数时间只能以清高的鄙视和不屑来获得精神上的胜利)。
明清年代常常将犯了重罪的家族贬为贱民,改为贱性。只允许从事上述的一些贱业作为处罚,即可见一斑。
儒家的划分依据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从事生产活动并产出实际的社会产品的地位高,任何不从事生产活动,没有产出的地位低(当然帝王将相、各级官员、儒生士子等占据了统治阶层的是除外的)――他们的存在消耗了有限的社会资源,需要更多的劳动人口来供养,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理论是有其先进性和必然性的。
商业的行为本身并不会产出任何社会产品,然而于社会又是必需的,所以儒家将“商”摆在了最后的一个社会必需阶层地位。一方面承认其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限制其发展。
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商”本身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历史局限性,“商”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商业流通的基础是运输,但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落后,商业运输的成本是相当高的。陆路运输主要依赖人力和畜力,人吃马嚼,速度又慢,消耗巨大,更不要说越过复杂地理环境的运输了。
以生活必须的盐为例,江苏(淮盐)和广东(粤盐)均有很高的产量,但是内地(两湖、河南)所用的基本是淮盐,粤盐则受阻于南岭。
内河水运是古代唯一可以实现廉价大量运输的运输方式。古代的中心城市莫不临水而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水运也存在水道,自然气候和水情等制约因素。
至于说到海运。在封建社会的科技条件下几乎可以暂时忽略,航海技术到明清时代才算基本成熟,最主要的一点是在没有现代的天气和海情预报、船只抵御风险的能力又低的条件下,航海的风险比内河水运大得太多,一旦将风险成本加到运输成本中,只会比陆路运输和内河水运高得多。
由此因此,在古代社会,士、农、工、商这四个不同的阶级排位还是有着一定的必要的,否则。社会就会大乱,不过,正是由于这些古代思想的影响,让现在的人们,面对着官员的时候,心里面自然而然的升起了一股低人一头的自卑感。
特别是在现在的很多人心里面,官本位思想极其的严重。
“官本位思想”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致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即“糟粕”的那部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在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励志口头禅。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
中国是重‘官‘的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什么是官本位?官本位首先是一种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官本位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封建社会,王侯将相。官分九品,形成庞大而严密的官本位体系。
整个社会纳入国家行政系统的体制结构。所有的人、所有的组织和部门,都分别归入行政序列,规定其等级,划分其行政权限,并最终服从统一的行政控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严格而又系统,高度集权而又等级森严,全社会就是一个以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塔的顶端就是皇帝。
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等级森严,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越大权越大,享受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
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关系,而是下级完全隶属于上级,一切听命于上级;对下级官员说来,一切只对能决定其个人命运的上级官员负责。
在单一行政化的体制下,不是整体的规则、秩序和法理的统治,而是个人的统治;不是法定程序支配,而是‘长官意志‘支配;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在现代社会,当官仍然有特权,可以获得比别人多的利益,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还可以有信息获得的高位势。
官本位是一种思想意识、一种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取向,是指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以仕途为个人事业的选择导向,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
一切为了做官,做官为了一切,有了官位就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连‘祖坟也会冒青烟‘。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要摆脱贫困和低贱的社会地位,除了入仕,别无他途。
人们把‘升官‘作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读书为了做官,做官意味着光宗耀祖。于是乎,“学而优则仕”,“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了人生两大幸事。
就连商人也不例外。不少商人经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从政,是为了用钱‘捐官‘、‘买官‘。‘卖官鬻爵‘使官位有着强劲的买方市场。
官本位意识是封建官僚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维护和服务于官僚集权体制。‘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神态,恰是这种观念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官本位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当官就有尊严,有权就有一切。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形成了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
由此造就一种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进而导致长官意志、权力至上观念和依附意识及其现象的盛行。
官职可以衡量一切:政治待遇、社会名声、经济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专车档次。官级不仅影响活人,人死后有没有追悼会、悼词长或短、安葬谁掏钱、安葬在何处,都视官职大小而定。
各种会议,甚至是学术会议或专业会议,行政领导都要头排就座,而且特别讲究领导与会级别、座次安排,以至于会议座次安排是政府会议管理的最大学问,企业中的领导与下属也得看他相当于多大的官。
现在官本位现象已经覆盖了全社会,甚至连孩子们也沾染官瘾。
一个几十人的小小班级。除了班长、副班长,还有学习委员、劳动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少先队系统还有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带官衔的几乎占去班级的一大半。
孩子们常常为了多一道‘杠‘而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没法安排了,可以当一个科代表。
一个孩子当了值周生就高兴了一个礼拜,因为他从来没当过班干部,值周生至少可以过一周的官瘾。最严重的是,家长们为给孩子谋个一官半职,不惜给老师请客送礼。
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的恶果有多大!
官本位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而是通俗的说法,最早出现于世纪年代。这种说法起源于经济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金本位。
金本位指的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以黄金为单一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
由此看来,在最初提出这个名词时,官本位至少有这样一层意思:把是否为官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渐丰,不仅限于此。
官本位是官的本来涵义的异化。本来,官是一个较为好听的名称:处理国家公务曰官。官者。公也。
《汉书?盖宽饶传》中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说苑至公》:“博士鲍白令之对秦始皇曰:‘天下官则让贤。天下家则世断,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可见,官的本义是“为公”。
正因为以“公”相通,才有了尧舜禅让的佳话。韩非子在其名篇《五蠹》中就说到“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但是在后来,人们的这种观念就发生了转变。也就是在韩非的那个时代,社会上就产生了重官的思想:“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对官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官本位的思想观念。
纵观历史和现实,官本位至少包括了这四点内涵: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对上级唯首是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
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心理;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在多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它包含了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思维、官本位文化、官本位机制、官本位现象、官本位行为等多方面的意思”。
正是这种官本位思想,让很多普通人在面对着官员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的低人一头,现在的许昌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凌铁可是团长,还是特种部队的团长,这样的身份放到社会上,那就是等同于市长的地位,面对着一个大市长,像是许昌这样的小平民,哪里胆敢和他称兄道弟的。(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惑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惑微信公众号!)
ps:注: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