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帝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完毕。”
“那就开始吧,咱们起那么早,也就别让鞑子继续睡回笼觉了。”
广东红夷炮队的火炮对着文昌门一线开始持续性的炮击,其中小一半的炮组对准的亦是那片曾被张献忠炸塌了的城墙。轰鸣声此起彼伏,紧随着呼啸声的便是炮弹与城墙、城碟的激烈碰撞。火炮依次发射、校正、装填、再发射,于文昌门的城守清军而言,竟宛如被陨石雨洗地一般!
这边儿火炮才刚刚为这场战斗起了个调门儿,中和门那边儿,线国安所部在李定国的本部兵马的监视下早已在清除城外梅花桩的工作进行之中了。
那些梅花桩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阻隔诸如攻城塔、冲车之类攻城器械的行进的,都是达素赶在明军抵近城下之前搞出来的,甚至不光是此间,整个武昌城每座城门外面插得到处都是。没办法,达素经验再丰富也不敢去猜陈凯的想法,所以干脆来个宁枉勿纵。
只不过,文昌门那边儿已然竖起了陈凯的经略大旗,可梅花桩这东西明军却是一根儿也没清理。反倒是李定国负责的中和门那边儿,从天一亮没多会儿就开始忙活儿,忙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这样的天差地别,估摸着城头上的清军都看傻眼了。
李定国举着单筒望远镜细细看去,线国安所部显然经验丰富,三人一个小组,一个士卒扛着盾牌挡在梅花桩前面,另外两个士卒则负责用斧子将梅花桩从接近于地面的齐根儿处直接砍断,显然是很清楚这种东西不会埋得太浅,与其将之费力挖出,不如直接伐了了事。
这个距离,弓箭、火铳是万万打不到的,城头的清军放了几炮,发现射程上仍旧是远远不够,便只得是暂且消停了下来。
策马于阵后的小丘之上,李定国无声地观察着。线国安的部下很是效率,砍过一根后,便迅速地转向另一根,始终保持着三人一组,就凭着这上百组人如同是一窝蚂蚁集体出动似的,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将这些散落在地面上的芝麻一个个的清理掉。想来,城头上的清军所见的亦当是如此。
不知过去了多久,城头的炮声再度响起,炮弹呈绵长的抛物线坠落,落地后弹了两下,将余下的动能耗尽了,便停在了距离护城河最近的一个小组不远的一处草丛里。对此,那些小组仍旧未有任何反应,只是如机械般的清理着梅花桩。唯有线国安的一支本部兵马却压了上来,似是为清军可能出城干扰而做的预防性准备。
日头渐高,明军这边炊烟鸟鸟,已经开始享用午饭了。线国安的部队仍旧没有停下来,只是换了波儿人上去,继续保持着蚂蚁搬芝麻的状态。气温还在持续上升,这些前藩兵干脆把号坎一脱,只穿着条裤头便继续忙碌。甚至是日头最毒的午后也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仅仅是换人的频次更快了。
一直忙碌到了日头由升到落,清军稀疏的炮声逐渐密集,箭失、铅弹撕裂空气的鸣叫也一窝蜂的呼啸而出,并且连绵不绝。
伤亡开始出现,那些小组仍旧在忙碌着,只是始终挡在前面的盾牌手的压力更大了。李定国稍加回想,无论城头上的弓箭、鸟铳是否开始射击,乃至是无论城头上的火炮是否发出轰鸣,那些盾牌手始终挡在前面,一板一眼的与现在没有半点儿区别。
“确是支精兵啊。”
想到此处,李定国不由得暗自叹息。记得早在永历七年,也就是他在肇庆兵败返回广西的那一年,便是他第一次与线国安交手。那一次对桂林的攻势就没能如愿,不恰恰就是败给了这样的精兵吗?
只不过,那时候的线国安就像是前不久在桂林时一样,根本没胆子与他野战,仅仅是撄城自守罢了。说到底,亦是对他两厥名王的赫赫威名心生忌惮。
事实上,八旗军在入关后的腐化速度非常之快,快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起初,八旗军可谓是所向披靡,可越到后面表现就越来越差,等到顺治朝结束前的那几年,更是被明军先后打出了镇江大捷、厦门海大捷这样的大胜,甚至就连磨盘山血战若非是关键时刻叛徒告密,也必将会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大捷。等到了三藩之乱时,满清能够依靠的平乱主力就已经变成了绿营兵,八旗军的作用更多的监军,而非作战。
可是即便如此,绝大多数的汉人武装仍旧对八旗军视若神明,每遇强敌便连连向清廷要求派出“真正满洲”助战。说到底,与线国安面对李定国时的状况其实差不太多,那就是畏惧已成习惯。
而且更重要的是,满清的统治能力也远胜于此前的辽、金、蒙古那些同样以小族临大国的同侪——“信黄教、柔蒙藏”,通过宗教信仰和和亲、赐爵等手段来拉拢蒙古人,通过盟旗化来分化和组织蒙古人,用蒙古人来监视汉地。一如是拉拢蒙古八旗来制约汉军八旗,用满、蒙、汉军来监视绿营,用绿营去控制各地。同样的,他们也摆出了一副对儒家的尊崇态度,更是忙不迭的召开科举考试,借此来拉拢汉人士大夫,用汉人官僚去协助八旗军、绿营兵管理汉地和其他更加偏远的所在……
这一套繁复的统治模式走下来,就像是很多军官内衬穿着的锁子甲似的,每一环皆与多个环链接,环环相扣,使得身处于局中之人是难以脱困的。想要破局,更好的办法便是从清廷的触手涉及不到的所在,比如基层和海外——太平天国和革命党便是这么登上历史舞台的,只是他们想要真正成事,却仍需要汉人士大夫襄助,而前者最大的错误恰恰就是拒绝与汉人士大夫合作。
李定国不明白这些,他只是凭经验看出了八旗军的战斗力在持续下降,甚至很多绿营劲旅的表现在最近的这几年里也已经渐渐的追上来了,其中的一些佼佼者更是有了微弱的超越。同样的,明军经过了这十多年的战斗其战斗力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像是历史上的郑成功,在厦门海大捷后就得出过诸如八旗军的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儿,只是大家都怕习惯了而已的结论。
透过历史,陈凯却也更加清楚,清军的战斗力也并非是持续性的烂下去了。比如关外的驻防八旗、比如蒙古人、比如索伦人,类似的牌他们一直打到了僧格林沁被捻军斩杀为止,所以才会有僧格林沁死而满清亡的说法。再后面的日子,就只能靠西方列强的续命、慈禧的政治制衡手段以及和汉人士大夫维持共治局面。等慈禧一死,八旗亲贵们很快就把满清玩没了,归根到底还是八旗子弟从根子里烂透了,彻底无药可救了。
现如今,索伦人尚未正式登场,蒙古人也还没有被彻底驯服,关外的驻防八旗数量也颇为有限,满清赖以维系统治的军事基础,此刻能够依靠的仍旧只是入关时的八旗军和入关之初倒戈的明军和义军。几次大战下来,这批人已经损失得非常严重了,严重到了都需要拆东墙补西墙的地步了。
更重要的是,满清对中国的统治也还没有深入人心,现在恰恰正是这个异族殖民王朝旧力不足、新力未生的时候。明军如果不趁着这时候把劣势扳回来,等满清缓过劲儿来,再想像现在这样大踏步的收复失地就得重新再掀起一波大势,那便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竟成,你那边儿如何?”
“进展很顺利,掘进速度甚至比我预料的还要快上一些。”
看了一天的炮击,陈凯也神游天外了一天。等到了入夜,明军收兵回营,见了李定国,观其神色,似乎中和门那边儿比文昌门要有趣得多。
“线国安也很卖力,外面的梅花桩拔得七七八八了,下面就该填壕了。”
“还蛮快的嘛。不过两丈宽、一丈深的护城河,他又没时间排干护城河的水,这可是项大工程。”
“用你的话说,线国安也只是个备选方案,不是吗?”
“这倒是。”点了点头,陈凯继而言道:“不出意外的话,文昌门那边儿,鞑子会想办法在夜里派兵出来夜袭,好堵死隧道的洞口。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只能在白天派骑兵出城演上几场霸王硬上弓的戏码了。”
“你不是也没拆那些梅花桩吗。”
“所以,达素这就叫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哈哈哈哈。”
完毕。”
“那就开始吧,咱们起那么早,也就别让鞑子继续睡回笼觉了。”
广东红夷炮队的火炮对着文昌门一线开始持续性的炮击,其中小一半的炮组对准的亦是那片曾被张献忠炸塌了的城墙。轰鸣声此起彼伏,紧随着呼啸声的便是炮弹与城墙、城碟的激烈碰撞。火炮依次发射、校正、装填、再发射,于文昌门的城守清军而言,竟宛如被陨石雨洗地一般!
这边儿火炮才刚刚为这场战斗起了个调门儿,中和门那边儿,线国安所部在李定国的本部兵马的监视下早已在清除城外梅花桩的工作进行之中了。
那些梅花桩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阻隔诸如攻城塔、冲车之类攻城器械的行进的,都是达素赶在明军抵近城下之前搞出来的,甚至不光是此间,整个武昌城每座城门外面插得到处都是。没办法,达素经验再丰富也不敢去猜陈凯的想法,所以干脆来个宁枉勿纵。
只不过,文昌门那边儿已然竖起了陈凯的经略大旗,可梅花桩这东西明军却是一根儿也没清理。反倒是李定国负责的中和门那边儿,从天一亮没多会儿就开始忙活儿,忙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这样的天差地别,估摸着城头上的清军都看傻眼了。
李定国举着单筒望远镜细细看去,线国安所部显然经验丰富,三人一个小组,一个士卒扛着盾牌挡在梅花桩前面,另外两个士卒则负责用斧子将梅花桩从接近于地面的齐根儿处直接砍断,显然是很清楚这种东西不会埋得太浅,与其将之费力挖出,不如直接伐了了事。
这个距离,弓箭、火铳是万万打不到的,城头的清军放了几炮,发现射程上仍旧是远远不够,便只得是暂且消停了下来。
策马于阵后的小丘之上,李定国无声地观察着。线国安的部下很是效率,砍过一根后,便迅速地转向另一根,始终保持着三人一组,就凭着这上百组人如同是一窝蚂蚁集体出动似的,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将这些散落在地面上的芝麻一个个的清理掉。想来,城头上的清军所见的亦当是如此。
不知过去了多久,城头的炮声再度响起,炮弹呈绵长的抛物线坠落,落地后弹了两下,将余下的动能耗尽了,便停在了距离护城河最近的一个小组不远的一处草丛里。对此,那些小组仍旧未有任何反应,只是如机械般的清理着梅花桩。唯有线国安的一支本部兵马却压了上来,似是为清军可能出城干扰而做的预防性准备。
日头渐高,明军这边炊烟鸟鸟,已经开始享用午饭了。线国安的部队仍旧没有停下来,只是换了波儿人上去,继续保持着蚂蚁搬芝麻的状态。气温还在持续上升,这些前藩兵干脆把号坎一脱,只穿着条裤头便继续忙碌。甚至是日头最毒的午后也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仅仅是换人的频次更快了。
一直忙碌到了日头由升到落,清军稀疏的炮声逐渐密集,箭失、铅弹撕裂空气的鸣叫也一窝蜂的呼啸而出,并且连绵不绝。
伤亡开始出现,那些小组仍旧在忙碌着,只是始终挡在前面的盾牌手的压力更大了。李定国稍加回想,无论城头上的弓箭、鸟铳是否开始射击,乃至是无论城头上的火炮是否发出轰鸣,那些盾牌手始终挡在前面,一板一眼的与现在没有半点儿区别。
“确是支精兵啊。”
想到此处,李定国不由得暗自叹息。记得早在永历七年,也就是他在肇庆兵败返回广西的那一年,便是他第一次与线国安交手。那一次对桂林的攻势就没能如愿,不恰恰就是败给了这样的精兵吗?
只不过,那时候的线国安就像是前不久在桂林时一样,根本没胆子与他野战,仅仅是撄城自守罢了。说到底,亦是对他两厥名王的赫赫威名心生忌惮。
事实上,八旗军在入关后的腐化速度非常之快,快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起初,八旗军可谓是所向披靡,可越到后面表现就越来越差,等到顺治朝结束前的那几年,更是被明军先后打出了镇江大捷、厦门海大捷这样的大胜,甚至就连磨盘山血战若非是关键时刻叛徒告密,也必将会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大捷。等到了三藩之乱时,满清能够依靠的平乱主力就已经变成了绿营兵,八旗军的作用更多的监军,而非作战。
可是即便如此,绝大多数的汉人武装仍旧对八旗军视若神明,每遇强敌便连连向清廷要求派出“真正满洲”助战。说到底,与线国安面对李定国时的状况其实差不太多,那就是畏惧已成习惯。
而且更重要的是,满清的统治能力也远胜于此前的辽、金、蒙古那些同样以小族临大国的同侪——“信黄教、柔蒙藏”,通过宗教信仰和和亲、赐爵等手段来拉拢蒙古人,通过盟旗化来分化和组织蒙古人,用蒙古人来监视汉地。一如是拉拢蒙古八旗来制约汉军八旗,用满、蒙、汉军来监视绿营,用绿营去控制各地。同样的,他们也摆出了一副对儒家的尊崇态度,更是忙不迭的召开科举考试,借此来拉拢汉人士大夫,用汉人官僚去协助八旗军、绿营兵管理汉地和其他更加偏远的所在……
这一套繁复的统治模式走下来,就像是很多军官内衬穿着的锁子甲似的,每一环皆与多个环链接,环环相扣,使得身处于局中之人是难以脱困的。想要破局,更好的办法便是从清廷的触手涉及不到的所在,比如基层和海外——太平天国和革命党便是这么登上历史舞台的,只是他们想要真正成事,却仍需要汉人士大夫襄助,而前者最大的错误恰恰就是拒绝与汉人士大夫合作。
李定国不明白这些,他只是凭经验看出了八旗军的战斗力在持续下降,甚至很多绿营劲旅的表现在最近的这几年里也已经渐渐的追上来了,其中的一些佼佼者更是有了微弱的超越。同样的,明军经过了这十多年的战斗其战斗力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像是历史上的郑成功,在厦门海大捷后就得出过诸如八旗军的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儿,只是大家都怕习惯了而已的结论。
透过历史,陈凯却也更加清楚,清军的战斗力也并非是持续性的烂下去了。比如关外的驻防八旗、比如蒙古人、比如索伦人,类似的牌他们一直打到了僧格林沁被捻军斩杀为止,所以才会有僧格林沁死而满清亡的说法。再后面的日子,就只能靠西方列强的续命、慈禧的政治制衡手段以及和汉人士大夫维持共治局面。等慈禧一死,八旗亲贵们很快就把满清玩没了,归根到底还是八旗子弟从根子里烂透了,彻底无药可救了。
现如今,索伦人尚未正式登场,蒙古人也还没有被彻底驯服,关外的驻防八旗数量也颇为有限,满清赖以维系统治的军事基础,此刻能够依靠的仍旧只是入关时的八旗军和入关之初倒戈的明军和义军。几次大战下来,这批人已经损失得非常严重了,严重到了都需要拆东墙补西墙的地步了。
更重要的是,满清对中国的统治也还没有深入人心,现在恰恰正是这个异族殖民王朝旧力不足、新力未生的时候。明军如果不趁着这时候把劣势扳回来,等满清缓过劲儿来,再想像现在这样大踏步的收复失地就得重新再掀起一波大势,那便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竟成,你那边儿如何?”
“进展很顺利,掘进速度甚至比我预料的还要快上一些。”
看了一天的炮击,陈凯也神游天外了一天。等到了入夜,明军收兵回营,见了李定国,观其神色,似乎中和门那边儿比文昌门要有趣得多。
“线国安也很卖力,外面的梅花桩拔得七七八八了,下面就该填壕了。”
“还蛮快的嘛。不过两丈宽、一丈深的护城河,他又没时间排干护城河的水,这可是项大工程。”
“用你的话说,线国安也只是个备选方案,不是吗?”
“这倒是。”点了点头,陈凯继而言道:“不出意外的话,文昌门那边儿,鞑子会想办法在夜里派兵出来夜袭,好堵死隧道的洞口。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只能在白天派骑兵出城演上几场霸王硬上弓的戏码了。”
“你不是也没拆那些梅花桩吗。”
“所以,达素这就叫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