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帝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坚。另外两镇,皆是三千战兵的规模,总兵官也都是胡有升以前的部将,指挥上不会有半分掣肘。
其他各部,原本或是一千兵马的协、或是两千战兵的镇,如今也都尽数提升为一镇三营三千战兵的编制,驻守各处要点,南赣作为连通江西、湖广、广东、福建四省的节点作用被凸显得份外明显。
不算那些守卫府县城池的部队,仅仅是这些部队,林林总总的算起来就有着高达两万六千战兵之众。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过于巨大。但是,相对的陈凯此番率领的部队只有左提督、后冲镇、后劲镇、护卫前镇、护卫右镇、铁骑镇、骠骑镇以及广东巡抚标标营这一万六千大军而言,其实际上依旧是有着明显的兵力优势的。
然而,对于这样的劣势,北上的明军对此并没有什么压力可言。究其原因,清廷在南赣的兵力虽多,但是处于守势,必要兼顾各处。真正挡在明军北上道路上的无非是分别镇守和协守南雄府的南雄镇标和韶州镇标,以及韶州府北部的南安镇标。
“赣州总兵先启玉、南安总兵郭虎、南雄总兵粟养志……瞧瞧,这一个个的,好像都是老熟人嘛。”
当年义救广州,郭虎、高进库和先启玉三人的部队就曾在城南与陈凯争衡。这里面,高进库和郭虎去年就在高廉雷就已经降了明军。不同的是高进库是真的降了,而郭虎则是诈降,随后找了个机会就又重新投回了清军那边,一度协守高明县城,结果等到高明县城为明军收复,他又一路北上逃回了南赣。而那粟养志参加过江门一战,被调派协助徐得功拦截陈凯,自然是遭受了可耻的失败,结果则是仗着陈凯当时急于南下与李定国汇合才侥幸得脱。
先启玉一直都在南赣地区驻防,另外陈凯还从军官名单里看到了诸如贾熊、孔国治之类的名讳。这些家伙都曾是为清廷抗住金声桓、李成栋的大军,导致了两省反正遭到镇压的凶徒,更是赣州之屠的凶犯。即便是最近这几年,他们也频繁出入广东,比之广东本地的绿营兵,尚耿二藩也更加相信这些南赣绿营的战斗力。
“炮队还在路上,不必急着攻城。”
如是说来,众将心有默契,柯宸枢亦是点了点头,表示对此的认同态度。似是感受到了始兴县城外的不紧不慢,南赣以东的福建汀州府城城外,招讨大将军行辕右提督黄山亲统援剿中镇郝文兴、援剿前镇黄大振、援剿左镇黄昌、援剿右镇洪承宠、骁骑镇王进等一万三千余众大军再一次兵临城下。
之所以用再一次来加以注释,实在是从去年开始,黄山已经几次发动过针对汀州府城的进攻了。本地清军极力扩编,外加上南赣的绿营兵次次赶来增援,才勉强在黄山的一次次强攻之下守住城池。但是,汀州一府,清军的控制区也仅限于这座宛如孤岛般的城池以及通往瑞金县的道路。
汀州府城背靠武夷山南麓,凭借着地利的优势,外加上清军的全力以赴才能维系着这条生命线的畅通。这一次,黄山兵临城下,亦是不曾断绝那条道路,甚至连象征性的努力都不曾做上哪怕一下。
黄山再度兵临城下,汀州府自然是严防死守,紧邻此间的瑞金县那里,同样免不了一句风声鹤唳。
历次明军进攻汀州府城,此间都要出丁出粮,以支援前线。这并非仅限于南赣巡抚衙门的政令以及清廷的权威,实在是如果没有了汀州府城,赣州府以及他们这个瑞金县与明军之间就只剩下了一个武夷山南麓。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这个。
一如既往,如火的军情飞速送往南赣巡抚衙门的同时,瑞金县衙那里也照例下达了政令,向各村镇征召民夫。无论是助战协守,还是运送粮草辎重,都是最少不了人的。此前历次交战,他们都是这样做的,这次自然也不会例外。
知县大老爷下达了政令,县衙内的吏员、衙役们便立刻行动起来。携带着政令,吏员、衙役们赶往各处仓库以调拨仓储,同时分赴各乡镇,知会乡老、里正,拜会各地的乡绅,有些地位高的还需要知县亲自前往拜会,通过这些基层的统治触角来搜罗起更多的民夫和资源。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吏员和衙役们当然是驾轻就熟,哪个去哪里,去找寻哪位,他们彼此之间都是默契早成,无需太多赘言,便各自奔向了各自的方向。
城门那里,门卒见得吏员和衙役们纷纷出动,亦是连忙指挥着百姓们让出道路,以免耽误了事情。城东那里,倒是有一户人家出城是他们不敢轻易去招惹的,因为那户人家的家主是举人老爷,女婿也是举人老爷,这都是能够到京城参加会试的功名,甚至可以直接授官,可能出去转一圈儿的功夫,再回来人家就是官儿了,他们这等小人物哪个不是恭恭敬敬的。
举人老爷的女婿素来住在乡下的老宅子,倒是举人从来都是住在县城里的。这一遭,举人老爷却是带着一大家子人出了县城。一个吏员从旁经过,亦是上前恭敬的问候了一番,直听得是换个清净处读书,但那吏员心中却不大相信。
“有道是小乱入城,大乱下乡。这老狐狸,大概是闻到什么味道了吧。”
心中如是想来,吏员却不敢稍作停留,公务要紧,他连忙出了城,直奔镇上。那里他第一个要去拜会的乡绅是个秀才,倒是与这举人的举人女婿关系极佳。
匆匆忙忙的赶出到了镇上,府邸他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的。临到门前,他整理了一番仪容,示意随从轻叩大门。
门,敲了好半天,内里连点儿动静都没有。这家子不是小户人家,家中良田不少,还管着一个互助会,很有些能量。平日里敲门,都是门房大爷开的门,客客气气的将其请进去,并通知家主。而对于他传到的知县大老爷的政令,这家主人也从来是没有二话。当然,县衙那边也少不了对于互助会的照顾,毕竟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比之那些刁民,互助会出丁出粮怎么看都更加稳当。
然而,这一次不光是大门紧闭,侧耳听去,内里似乎也没有任何动静,连条狗叫都没有。这样的情状,实在是太不正常了,但是他也不敢破门而入,只得换了下一家去拜会。
就这样,一连拜会了几家,寻常乡绅无不是面露难色,而那些管着各村镇互助会的乡绅们则干脆一个不落的都全家失踪了。这样的情况,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甚至是不寒而栗。眼见于此,吏员也不敢犹豫,连忙带着人赶到乡下一处互助会经营的小村子。所见者,却是村中空无一人,连带着那些牲畜、米粮都早已搬了干干净净。
中坚。另外两镇,皆是三千战兵的规模,总兵官也都是胡有升以前的部将,指挥上不会有半分掣肘。
其他各部,原本或是一千兵马的协、或是两千战兵的镇,如今也都尽数提升为一镇三营三千战兵的编制,驻守各处要点,南赣作为连通江西、湖广、广东、福建四省的节点作用被凸显得份外明显。
不算那些守卫府县城池的部队,仅仅是这些部队,林林总总的算起来就有着高达两万六千战兵之众。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过于巨大。但是,相对的陈凯此番率领的部队只有左提督、后冲镇、后劲镇、护卫前镇、护卫右镇、铁骑镇、骠骑镇以及广东巡抚标标营这一万六千大军而言,其实际上依旧是有着明显的兵力优势的。
然而,对于这样的劣势,北上的明军对此并没有什么压力可言。究其原因,清廷在南赣的兵力虽多,但是处于守势,必要兼顾各处。真正挡在明军北上道路上的无非是分别镇守和协守南雄府的南雄镇标和韶州镇标,以及韶州府北部的南安镇标。
“赣州总兵先启玉、南安总兵郭虎、南雄总兵粟养志……瞧瞧,这一个个的,好像都是老熟人嘛。”
当年义救广州,郭虎、高进库和先启玉三人的部队就曾在城南与陈凯争衡。这里面,高进库和郭虎去年就在高廉雷就已经降了明军。不同的是高进库是真的降了,而郭虎则是诈降,随后找了个机会就又重新投回了清军那边,一度协守高明县城,结果等到高明县城为明军收复,他又一路北上逃回了南赣。而那粟养志参加过江门一战,被调派协助徐得功拦截陈凯,自然是遭受了可耻的失败,结果则是仗着陈凯当时急于南下与李定国汇合才侥幸得脱。
先启玉一直都在南赣地区驻防,另外陈凯还从军官名单里看到了诸如贾熊、孔国治之类的名讳。这些家伙都曾是为清廷抗住金声桓、李成栋的大军,导致了两省反正遭到镇压的凶徒,更是赣州之屠的凶犯。即便是最近这几年,他们也频繁出入广东,比之广东本地的绿营兵,尚耿二藩也更加相信这些南赣绿营的战斗力。
“炮队还在路上,不必急着攻城。”
如是说来,众将心有默契,柯宸枢亦是点了点头,表示对此的认同态度。似是感受到了始兴县城外的不紧不慢,南赣以东的福建汀州府城城外,招讨大将军行辕右提督黄山亲统援剿中镇郝文兴、援剿前镇黄大振、援剿左镇黄昌、援剿右镇洪承宠、骁骑镇王进等一万三千余众大军再一次兵临城下。
之所以用再一次来加以注释,实在是从去年开始,黄山已经几次发动过针对汀州府城的进攻了。本地清军极力扩编,外加上南赣的绿营兵次次赶来增援,才勉强在黄山的一次次强攻之下守住城池。但是,汀州一府,清军的控制区也仅限于这座宛如孤岛般的城池以及通往瑞金县的道路。
汀州府城背靠武夷山南麓,凭借着地利的优势,外加上清军的全力以赴才能维系着这条生命线的畅通。这一次,黄山兵临城下,亦是不曾断绝那条道路,甚至连象征性的努力都不曾做上哪怕一下。
黄山再度兵临城下,汀州府自然是严防死守,紧邻此间的瑞金县那里,同样免不了一句风声鹤唳。
历次明军进攻汀州府城,此间都要出丁出粮,以支援前线。这并非仅限于南赣巡抚衙门的政令以及清廷的权威,实在是如果没有了汀州府城,赣州府以及他们这个瑞金县与明军之间就只剩下了一个武夷山南麓。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这个。
一如既往,如火的军情飞速送往南赣巡抚衙门的同时,瑞金县衙那里也照例下达了政令,向各村镇征召民夫。无论是助战协守,还是运送粮草辎重,都是最少不了人的。此前历次交战,他们都是这样做的,这次自然也不会例外。
知县大老爷下达了政令,县衙内的吏员、衙役们便立刻行动起来。携带着政令,吏员、衙役们赶往各处仓库以调拨仓储,同时分赴各乡镇,知会乡老、里正,拜会各地的乡绅,有些地位高的还需要知县亲自前往拜会,通过这些基层的统治触角来搜罗起更多的民夫和资源。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吏员和衙役们当然是驾轻就熟,哪个去哪里,去找寻哪位,他们彼此之间都是默契早成,无需太多赘言,便各自奔向了各自的方向。
城门那里,门卒见得吏员和衙役们纷纷出动,亦是连忙指挥着百姓们让出道路,以免耽误了事情。城东那里,倒是有一户人家出城是他们不敢轻易去招惹的,因为那户人家的家主是举人老爷,女婿也是举人老爷,这都是能够到京城参加会试的功名,甚至可以直接授官,可能出去转一圈儿的功夫,再回来人家就是官儿了,他们这等小人物哪个不是恭恭敬敬的。
举人老爷的女婿素来住在乡下的老宅子,倒是举人从来都是住在县城里的。这一遭,举人老爷却是带着一大家子人出了县城。一个吏员从旁经过,亦是上前恭敬的问候了一番,直听得是换个清净处读书,但那吏员心中却不大相信。
“有道是小乱入城,大乱下乡。这老狐狸,大概是闻到什么味道了吧。”
心中如是想来,吏员却不敢稍作停留,公务要紧,他连忙出了城,直奔镇上。那里他第一个要去拜会的乡绅是个秀才,倒是与这举人的举人女婿关系极佳。
匆匆忙忙的赶出到了镇上,府邸他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的。临到门前,他整理了一番仪容,示意随从轻叩大门。
门,敲了好半天,内里连点儿动静都没有。这家子不是小户人家,家中良田不少,还管着一个互助会,很有些能量。平日里敲门,都是门房大爷开的门,客客气气的将其请进去,并通知家主。而对于他传到的知县大老爷的政令,这家主人也从来是没有二话。当然,县衙那边也少不了对于互助会的照顾,毕竟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比之那些刁民,互助会出丁出粮怎么看都更加稳当。
然而,这一次不光是大门紧闭,侧耳听去,内里似乎也没有任何动静,连条狗叫都没有。这样的情状,实在是太不正常了,但是他也不敢破门而入,只得换了下一家去拜会。
就这样,一连拜会了几家,寻常乡绅无不是面露难色,而那些管着各村镇互助会的乡绅们则干脆一个不落的都全家失踪了。这样的情况,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甚至是不寒而栗。眼见于此,吏员也不敢犹豫,连忙带着人赶到乡下一处互助会经营的小村子。所见者,却是村中空无一人,连带着那些牲畜、米粮都早已搬了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