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见此场景,王锡爵感到可能有戏,正想趁机再放一把火,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
沉默不语的张居正突然站了起来,抽出了旁边的一把刀。王锡爵顿时魂飞魄散,估计对方是恼羞成怒,准备拿自己开刀。正当他准备遗言之际,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高傲无比、比皇帝还牛的张大人“扑通”一声——给他跪下了。
还没等王学士喘过气来,张学士就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一边架一边喊:
“皇帝要留我,你们要赶我走,到底想要我怎么样啊?”
面对无数居心叵测的人,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张居正一直在苦苦支撑着。他或许善于权谋,或许挖过坑、害过人,但在这个污浊的地方,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实现救国济民的梦想,这是唯一地选择。
现在他的忍耐终于到达了顶点。
张居正跪在王锡爵的面前,发出了声嘶力竭地呐喊:
“你杀了我吧!你杀了我吧!”
王锡爵蒙了,他没有想到,那个平日高不可攀的张大学士,竟然还有如此无奈的一面,情急之下手足无措,只好匆匆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张居正发泄了,王锡爵震惊了,但闹来闹去,大家好像把要被打屁股的那四位仁兄给忘了,于是该打的还得打,一个都不能少。
万历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廷杖正式执行,吴中行、赵用贤廷杖六十,艾穆、沈思孝廷杖八十。这么看来,师生关系还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到关键时刻能顶二十大板!
事情前后经过大致如此,打屁股的过程似乎也无足轻重,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地方——打屁股的结果。
在这次廷杖中,张居正的两位学生在抗击打能力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质。吴中行被打之后,差点儿当场气绝,经过奋力抢救,才得以生还,休养了大半年,还拄了一辈子拐杖。
但赵用贤就不同了,据说他被打之后虽然伤痕遍布,元气大伤,却明显能扛得多,回家后躺了一个多月,就能起床跑步了。
这是一个奇迹,同样被打的两个人,差别怎么会这么大呢?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精神,去详细分析一下这个明代特有的发明——打屁股。
参考消息
没有永远的朋友
吴中行被打完之后,校尉用布把他拖出长安门,用门板抬起,责令其家属当天把他抬出京城。中书舍人秦柱带医生赶来,灌以汤药,吴中行才苏醒过来,然后抱病登车南下返乡,身上溃烂的皮肉掉了几十块。翰林院的许国为了表达钦佩之情,送给吴中行一只玉杯,杯上镌诗一首:“斑斑者何?卞生泪。英英者何?兰生气。追之琢之,永成器。”岂料张居正死后,吴中行和赵用贤重新为官,与许国成为政敌,许国讥讽他们“不过意气用事,偶然弄成了一两件事,现在尾巴就翘起来了”,两人气不过,不是皇帝拦着就辞职回家了。
关于打屁股问题的技术分析报告
廷杖,也就是打屁股,是明代的著名特产。大庭广众之下,扒光裤子,露出白花花的屁股,几棍下去,皮开肉绽,这就是许多人对打屁股的印象。
然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打屁股,并不如此简单,事实上,那是个技术工种。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明代的廷杖是一种极为严酷的刑罚,因为那跟你在家挨打不一样。你爹打你,无非是用扫把、小棍子,惨无人道点的,最多也就是皮带。
但廷杖就不同了,它虽然也用棍子,却是大棍子。想想碗口粗的大棍以每秒N米的加速度向你的屁股着陆,实在让人胆寒。所以连圣人也说过,遇到小棍子你就挨,遇到大棍子你就要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而执行廷杖的人,基本上都是锦衣卫。这伙人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开展体育活动,随手一抡,不说开碑碎石,开个屁股还是不难的。
所以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如无意外,二十廷杖绝对足以将人打死。
但一直以来,意外始终在发生着,一百杖打不死的有,一杖就完蛋的也不缺,说到底,还要归功于我国人民的伟大智慧。
综观世界,单就智商而言,能和中国人比肩的群体,相信还没生出来。而我国高智商人群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从没路的地方走出路来。
打不打屁股,那是上级的事,但怎么打,那就是我的事了。为了灵活掌握廷杖的精髓,确保一打就死,或者百打不死,锦衣卫们进行了艰苦的训练,具体方法如下:(有兴趣者,可学习一二,但由此带来之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找到一块砖头(种类不限),在上面垫一张宣纸(一点就破那种),用棍子猛击宣纸,如宣纸破裂,则重新开始。如此这般不断练习,以宣纸不破,而砖头尽碎为最高层次。
如果能打到这个级别,基本就可以出师了。给你送过钱的,就打宣纸,打得皮开肉绽,实际上都是软组织损伤,回家涂了药,起来就能游泳。
要是既无关照,又有私仇的,那就打砖头,一棍下去,表皮完整,内部大出血,就此丧了命那是绝不奇怪。
顺便说一句,在当时,另一个技术工种也有类似的练习,那就是砍头的刽子手。这也是门绝活,操作方法与打屁股恰好相反。找一块平整的肉,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张宣纸,用刀剁宣纸,把下面的肉剁碎,上面的宣纸不能破损,就算是炉火纯青了。
练这一手,那也是深谋远虑:如果给钱的,一刀下去就结果,不会有痛苦;不给钱的,随手一刀,爱死不死,多久才死,反正是你的事。
如果有给大钱的,那就有说头了,只要不是什么谋反大罪,不用验明首级,再买通验尸官,犯不着人头落地,就能玩花样了:顺手一刀砍在脖子上,看上去血肉模糊,其实大血管丝毫无损,抬回去治两天,除了可能留个歪脖子后遗症外,基本上没啥缺陷。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含量,什么“庖丁解牛”,和砍头、打屁股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拉到刑场上都杀不死,打得皮开肉绽都没事,这就是技术。
技术决定效益,这是个真理。
所以长久以来,打屁股的锦衣卫日夜操练技术,毕竟人家就靠这手本事混饭吃,不勤奋不行。但日久天长,朝廷也不是傻瓜,慢慢地看出了门道,为保证廷杖的质量,也研发了相应的潜规则口令,分别是:打、着实打、用心打。
所谓打,就是意思意思,谁也别当真,糊弄两下就没事了。
而着实打,就是真打了,该怎么来怎么来,能不能挺得住,那得看个人体质。
最厉害的,是用心打。只要是这个口令,基本上都是往死里打,绝对不能手软。
这三道口令原本是潜规则,后来打得多了,就成了公开命令,不但要写明,而且打之前由监刑官当众宣布,以增加被打者的心理压力。而赵用贤和吴中行的廷杖命令上,就明白地写着“着实打”。
既然是着实打,那就没什么说的了。虽然有人给锦衣卫送了钱,也说了情,但毕竟命令很明确,如果过轻,没准儿下次被打的就是自己,和钱比起来,还是自己的屁股更重要。
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既然同样是着实打,同样是读书人,体质相同,为什么吴中行丢了半条命,赵用贤却如此从容?
原因很简单,赵用贤是个胖子,而吴中行很瘦,用拳击术语讲,这二位不是一个公斤级的,抗击打能力不同。赵用贤有脂肪保护,内伤较小;而吴中行没有这个防护层,自然只能用骨头来扛。
这一结果也生动地告诉了我们,虽说胖子在找老婆、体育活动方面不太好使,但某些时候,有一身好肥肉,还是派得上用场的。
张居正夺情风波
挨打之后还没完,吴中行和赵用贤因为官职已免,被人连夜用门板抬回老家(没资格坐轿子)。这场学生骂老师的闹剧就此画上句号。
当然,不管他们出于何种动机,是否有人主使,但这两位仁兄由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软话,坚持到底。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敬佩。
但在整个事件中,最让人胆寒的,却不是张居正,也不是这两位硬汉,而是一个女人。
在赵用贤与吴中行被打的时候,许多同情他们的官员在一旁议论纷纷,打完之后,王锡爵更是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抱住吴中行痛哭不已。但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与他同时冲上去的,还有一个女人——赵用贤的老婆。
但这位大嫂的举动却出人意料。她将自己的丈夫带回家治疗伤势后,便开始收集一样东西——赵用贤的肉。
由于打得太狠,赵用贤虽然是个胖子,腿上也还是被打掉了不少肉。赵夫人在这些打掉的肉中,找到了最大的一块,用特制方法风干之后,做成腊肉,从此挂在了家里。
这位悍妇之所以干出如此耸人听闻之举,是因为在她看来,被打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她要留下纪念品,以表示对张居正的永不妥协,并利用这块特殊的肉,对后代子孙进行光荣传统教育——你爹虽然挨了打,但是打得光荣,打得伟大!
打完了四个人的屁股,却打不完是非。此后攻击张居正的人有增无减,什么不回家奔丧就禽兽不如之类的话也说了出来。骂来骂去,终于把皇帝骂火了。
虽然才十五岁,但皇帝大人已经是个明白人了。他看得很清楚,那些破口大骂的家伙除了拿大帽子压人外,什么也没干过,而一直勤勤恳恳干活的张居正,却被群起而攻之,天理何在?!
敢跟我的张先生(皇帝的日常称呼)为难,废了你们!
万历皇帝随即颁布了自他继位以来,最为严厉的一道命令:
胆敢再攻击张居正夺情者,格杀勿论!
事实证明,在一拥而上的那群人中,好汉是少数,孬种是大多数,本来骂人就是为了个人利益,既然再骂要赔本(杀头),那就消停了吧。
张居正又一次获得了胜利,反对者纷纷偃旗息鼓,这个世界清静了。
但他的心里很清楚,这不过是表象而已。为了改革,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国家,他做了很多事,得罪了很多人,一旦他略有不慎,就可能被人打倒在地,永不翻身,而那时他的下场将比之前所有的人更悲惨。
徐阶厌倦了可以退休,高拱下台了可以回家,但他没有选择。如果他失败了,既不能退休,也不能回家,唯一的结局是身败名裂,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徐阶的敌人只是高拱,高拱的敌人只是他,而他的敌人,是所有的人,所有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
是啊,张居正先生,你为什么要这么闹腾呢?你已经爬上了最高的宝座,你已经压倒了所有的人,你可以占据土地、集聚财富、培养党羽、扶植手下,只要你不找大家的麻烦,没有人会反抗你,也没有人能反抗你。
但你偏偏要搞一条鞭法,我们不能再随意鱼肉百姓;你偏偏要丈量土地,我们不能随意逃避赋税;你偏偏要搞什么考成法,我们不能再随意偷懒。
大家都是官员,都是既得利益者,百姓的死活与我们无关,你为什么要帮助他们、折腾我们呢?
因为你们不明白,我和你们不同。
我知道,贫苦的百姓也是人,也有父母妻儿,也想活下去。
我知道,我有极为坚强的意志,我的斗志不会衰竭,我的心志不会动摇,即使与全天下人为敌,我也绝不妥协。
我知道,在几十年之后,你们已经丢弃了当年的激情壮志。除了官位和名利,你们已别无所求,但我不同。
因为在历经无数腥风血雨、宦海沉浮之后,我依然保存着我的理想。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公理和正义。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无论贵贱,都有生存的权利。
参考消息
备受荣宠
张居正的父亲死后,他的母亲赵氏还健在,张居正把她接到北京养老。当时从他们江陵老家到北京,要过黄河,赵老太太没出过远门,有些惧怕,就对侍女说了一句:“什么时候过河呀?”等到了北京,老人家又问了一遍,人家告诉他,早就过啦。原来沿路官员以浮船为桥,上铺黄土,移栽柳树。张家的护送队伍从桥旁走过,老太太毫无知觉,还以为是在逛岸边,赏景色哩。到达北京后不久,她就被宣召进宫与两位皇太后相见,并加恩免行国礼而行家人之礼,还被赏赐了很多珍贵的礼物。
这就是我的理想,几十年来,一天也不曾放弃。
这就是张居正,一个真正的张居正。
在对他的描述中,我毫不避讳那些看上去似乎不太光彩的记载:他善于权谋,他对待政敌冷酷无情,他有经济问题,有生活作风问题,这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是真的。
而我之所以如实记述这一切,只是想告诉你一个简单而重要的事实:张居正,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最猛的人,应该是超人同志。据说他来自外星球,绕地球一圈只要几秒;捏石头就像玩泥巴,还会飞,出门从不打车,也不坐地铁,总在电话亭里换衣服,老穿同一件制服,还特别喜欢把内裤穿在外面;平时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拯救地球,每年至少都要救那么几次,地球人都知道。
然而没有人认为他很伟大,因为他是超人。
超人除了怕几块破石头外,没有任何弱点和缺点,是无所不能的,他压根儿就不是人。
张居正不是超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挑灯苦读,是为了混碗饭吃,进入官场;参与权力斗争,拉帮结伙,是为了保住官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俗人。
然而,正是这个真实的人,这个俗人,在权势、地位、财富尽皆到手的情况下,却将枪口对准了他当年的同伴,对准了曾带给他巨大利益的阶层。他破坏了规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只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国家,以及那些和他毫不相干的平民百姓。
所以我没有详写张居正一生中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情节,比如整顿官场,比如惩办贪官,比如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再比如他也曾严词拒收过贿赂、制止过亲属的腐化行为,在我看来,这些情节并不重要。
只有当你知道,他是一个正常人,有正常的欲望,有自己的小算盘,有过犹豫和挣扎,有过贪婪和污点,你才能明白,那个不顾一切、顶住压力坚持改革的张居正,到底有多么的伟大。
所有的英雄,都是平凡的人。
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矢志不改,如此而已。
。
见此场景,王锡爵感到可能有戏,正想趁机再放一把火,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
沉默不语的张居正突然站了起来,抽出了旁边的一把刀。王锡爵顿时魂飞魄散,估计对方是恼羞成怒,准备拿自己开刀。正当他准备遗言之际,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高傲无比、比皇帝还牛的张大人“扑通”一声——给他跪下了。
还没等王学士喘过气来,张学士就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一边架一边喊:
“皇帝要留我,你们要赶我走,到底想要我怎么样啊?”
面对无数居心叵测的人,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张居正一直在苦苦支撑着。他或许善于权谋,或许挖过坑、害过人,但在这个污浊的地方,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实现救国济民的梦想,这是唯一地选择。
现在他的忍耐终于到达了顶点。
张居正跪在王锡爵的面前,发出了声嘶力竭地呐喊:
“你杀了我吧!你杀了我吧!”
王锡爵蒙了,他没有想到,那个平日高不可攀的张大学士,竟然还有如此无奈的一面,情急之下手足无措,只好匆匆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张居正发泄了,王锡爵震惊了,但闹来闹去,大家好像把要被打屁股的那四位仁兄给忘了,于是该打的还得打,一个都不能少。
万历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廷杖正式执行,吴中行、赵用贤廷杖六十,艾穆、沈思孝廷杖八十。这么看来,师生关系还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到关键时刻能顶二十大板!
事情前后经过大致如此,打屁股的过程似乎也无足轻重,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地方——打屁股的结果。
在这次廷杖中,张居正的两位学生在抗击打能力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质。吴中行被打之后,差点儿当场气绝,经过奋力抢救,才得以生还,休养了大半年,还拄了一辈子拐杖。
但赵用贤就不同了,据说他被打之后虽然伤痕遍布,元气大伤,却明显能扛得多,回家后躺了一个多月,就能起床跑步了。
这是一个奇迹,同样被打的两个人,差别怎么会这么大呢?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精神,去详细分析一下这个明代特有的发明——打屁股。
参考消息
没有永远的朋友
吴中行被打完之后,校尉用布把他拖出长安门,用门板抬起,责令其家属当天把他抬出京城。中书舍人秦柱带医生赶来,灌以汤药,吴中行才苏醒过来,然后抱病登车南下返乡,身上溃烂的皮肉掉了几十块。翰林院的许国为了表达钦佩之情,送给吴中行一只玉杯,杯上镌诗一首:“斑斑者何?卞生泪。英英者何?兰生气。追之琢之,永成器。”岂料张居正死后,吴中行和赵用贤重新为官,与许国成为政敌,许国讥讽他们“不过意气用事,偶然弄成了一两件事,现在尾巴就翘起来了”,两人气不过,不是皇帝拦着就辞职回家了。
关于打屁股问题的技术分析报告
廷杖,也就是打屁股,是明代的著名特产。大庭广众之下,扒光裤子,露出白花花的屁股,几棍下去,皮开肉绽,这就是许多人对打屁股的印象。
然而,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打屁股,并不如此简单,事实上,那是个技术工种。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明代的廷杖是一种极为严酷的刑罚,因为那跟你在家挨打不一样。你爹打你,无非是用扫把、小棍子,惨无人道点的,最多也就是皮带。
但廷杖就不同了,它虽然也用棍子,却是大棍子。想想碗口粗的大棍以每秒N米的加速度向你的屁股着陆,实在让人胆寒。所以连圣人也说过,遇到小棍子你就挨,遇到大棍子你就要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而执行廷杖的人,基本上都是锦衣卫。这伙人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开展体育活动,随手一抡,不说开碑碎石,开个屁股还是不难的。
所以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如无意外,二十廷杖绝对足以将人打死。
但一直以来,意外始终在发生着,一百杖打不死的有,一杖就完蛋的也不缺,说到底,还要归功于我国人民的伟大智慧。
综观世界,单就智商而言,能和中国人比肩的群体,相信还没生出来。而我国高智商人群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从没路的地方走出路来。
打不打屁股,那是上级的事,但怎么打,那就是我的事了。为了灵活掌握廷杖的精髓,确保一打就死,或者百打不死,锦衣卫们进行了艰苦的训练,具体方法如下:(有兴趣者,可学习一二,但由此带来之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找到一块砖头(种类不限),在上面垫一张宣纸(一点就破那种),用棍子猛击宣纸,如宣纸破裂,则重新开始。如此这般不断练习,以宣纸不破,而砖头尽碎为最高层次。
如果能打到这个级别,基本就可以出师了。给你送过钱的,就打宣纸,打得皮开肉绽,实际上都是软组织损伤,回家涂了药,起来就能游泳。
要是既无关照,又有私仇的,那就打砖头,一棍下去,表皮完整,内部大出血,就此丧了命那是绝不奇怪。
顺便说一句,在当时,另一个技术工种也有类似的练习,那就是砍头的刽子手。这也是门绝活,操作方法与打屁股恰好相反。找一块平整的肉,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张宣纸,用刀剁宣纸,把下面的肉剁碎,上面的宣纸不能破损,就算是炉火纯青了。
练这一手,那也是深谋远虑:如果给钱的,一刀下去就结果,不会有痛苦;不给钱的,随手一刀,爱死不死,多久才死,反正是你的事。
如果有给大钱的,那就有说头了,只要不是什么谋反大罪,不用验明首级,再买通验尸官,犯不着人头落地,就能玩花样了:顺手一刀砍在脖子上,看上去血肉模糊,其实大血管丝毫无损,抬回去治两天,除了可能留个歪脖子后遗症外,基本上没啥缺陷。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含量,什么“庖丁解牛”,和砍头、打屁股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拉到刑场上都杀不死,打得皮开肉绽都没事,这就是技术。
技术决定效益,这是个真理。
所以长久以来,打屁股的锦衣卫日夜操练技术,毕竟人家就靠这手本事混饭吃,不勤奋不行。但日久天长,朝廷也不是傻瓜,慢慢地看出了门道,为保证廷杖的质量,也研发了相应的潜规则口令,分别是:打、着实打、用心打。
所谓打,就是意思意思,谁也别当真,糊弄两下就没事了。
而着实打,就是真打了,该怎么来怎么来,能不能挺得住,那得看个人体质。
最厉害的,是用心打。只要是这个口令,基本上都是往死里打,绝对不能手软。
这三道口令原本是潜规则,后来打得多了,就成了公开命令,不但要写明,而且打之前由监刑官当众宣布,以增加被打者的心理压力。而赵用贤和吴中行的廷杖命令上,就明白地写着“着实打”。
既然是着实打,那就没什么说的了。虽然有人给锦衣卫送了钱,也说了情,但毕竟命令很明确,如果过轻,没准儿下次被打的就是自己,和钱比起来,还是自己的屁股更重要。
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既然同样是着实打,同样是读书人,体质相同,为什么吴中行丢了半条命,赵用贤却如此从容?
原因很简单,赵用贤是个胖子,而吴中行很瘦,用拳击术语讲,这二位不是一个公斤级的,抗击打能力不同。赵用贤有脂肪保护,内伤较小;而吴中行没有这个防护层,自然只能用骨头来扛。
这一结果也生动地告诉了我们,虽说胖子在找老婆、体育活动方面不太好使,但某些时候,有一身好肥肉,还是派得上用场的。
张居正夺情风波
挨打之后还没完,吴中行和赵用贤因为官职已免,被人连夜用门板抬回老家(没资格坐轿子)。这场学生骂老师的闹剧就此画上句号。
当然,不管他们出于何种动机,是否有人主使,但这两位仁兄由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软话,坚持到底。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敬佩。
但在整个事件中,最让人胆寒的,却不是张居正,也不是这两位硬汉,而是一个女人。
在赵用贤与吴中行被打的时候,许多同情他们的官员在一旁议论纷纷,打完之后,王锡爵更是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抱住吴中行痛哭不已。但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与他同时冲上去的,还有一个女人——赵用贤的老婆。
但这位大嫂的举动却出人意料。她将自己的丈夫带回家治疗伤势后,便开始收集一样东西——赵用贤的肉。
由于打得太狠,赵用贤虽然是个胖子,腿上也还是被打掉了不少肉。赵夫人在这些打掉的肉中,找到了最大的一块,用特制方法风干之后,做成腊肉,从此挂在了家里。
这位悍妇之所以干出如此耸人听闻之举,是因为在她看来,被打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她要留下纪念品,以表示对张居正的永不妥协,并利用这块特殊的肉,对后代子孙进行光荣传统教育——你爹虽然挨了打,但是打得光荣,打得伟大!
打完了四个人的屁股,却打不完是非。此后攻击张居正的人有增无减,什么不回家奔丧就禽兽不如之类的话也说了出来。骂来骂去,终于把皇帝骂火了。
虽然才十五岁,但皇帝大人已经是个明白人了。他看得很清楚,那些破口大骂的家伙除了拿大帽子压人外,什么也没干过,而一直勤勤恳恳干活的张居正,却被群起而攻之,天理何在?!
敢跟我的张先生(皇帝的日常称呼)为难,废了你们!
万历皇帝随即颁布了自他继位以来,最为严厉的一道命令:
胆敢再攻击张居正夺情者,格杀勿论!
事实证明,在一拥而上的那群人中,好汉是少数,孬种是大多数,本来骂人就是为了个人利益,既然再骂要赔本(杀头),那就消停了吧。
张居正又一次获得了胜利,反对者纷纷偃旗息鼓,这个世界清静了。
但他的心里很清楚,这不过是表象而已。为了改革,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国家,他做了很多事,得罪了很多人,一旦他略有不慎,就可能被人打倒在地,永不翻身,而那时他的下场将比之前所有的人更悲惨。
徐阶厌倦了可以退休,高拱下台了可以回家,但他没有选择。如果他失败了,既不能退休,也不能回家,唯一的结局是身败名裂,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徐阶的敌人只是高拱,高拱的敌人只是他,而他的敌人,是所有的人,所有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
是啊,张居正先生,你为什么要这么闹腾呢?你已经爬上了最高的宝座,你已经压倒了所有的人,你可以占据土地、集聚财富、培养党羽、扶植手下,只要你不找大家的麻烦,没有人会反抗你,也没有人能反抗你。
但你偏偏要搞一条鞭法,我们不能再随意鱼肉百姓;你偏偏要丈量土地,我们不能随意逃避赋税;你偏偏要搞什么考成法,我们不能再随意偷懒。
大家都是官员,都是既得利益者,百姓的死活与我们无关,你为什么要帮助他们、折腾我们呢?
因为你们不明白,我和你们不同。
我知道,贫苦的百姓也是人,也有父母妻儿,也想活下去。
我知道,我有极为坚强的意志,我的斗志不会衰竭,我的心志不会动摇,即使与全天下人为敌,我也绝不妥协。
我知道,在几十年之后,你们已经丢弃了当年的激情壮志。除了官位和名利,你们已别无所求,但我不同。
因为在历经无数腥风血雨、宦海沉浮之后,我依然保存着我的理想。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公理和正义。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无论贵贱,都有生存的权利。
参考消息
备受荣宠
张居正的父亲死后,他的母亲赵氏还健在,张居正把她接到北京养老。当时从他们江陵老家到北京,要过黄河,赵老太太没出过远门,有些惧怕,就对侍女说了一句:“什么时候过河呀?”等到了北京,老人家又问了一遍,人家告诉他,早就过啦。原来沿路官员以浮船为桥,上铺黄土,移栽柳树。张家的护送队伍从桥旁走过,老太太毫无知觉,还以为是在逛岸边,赏景色哩。到达北京后不久,她就被宣召进宫与两位皇太后相见,并加恩免行国礼而行家人之礼,还被赏赐了很多珍贵的礼物。
这就是我的理想,几十年来,一天也不曾放弃。
这就是张居正,一个真正的张居正。
在对他的描述中,我毫不避讳那些看上去似乎不太光彩的记载:他善于权谋,他对待政敌冷酷无情,他有经济问题,有生活作风问题,这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是真的。
而我之所以如实记述这一切,只是想告诉你一个简单而重要的事实:张居正,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最猛的人,应该是超人同志。据说他来自外星球,绕地球一圈只要几秒;捏石头就像玩泥巴,还会飞,出门从不打车,也不坐地铁,总在电话亭里换衣服,老穿同一件制服,还特别喜欢把内裤穿在外面;平时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拯救地球,每年至少都要救那么几次,地球人都知道。
然而没有人认为他很伟大,因为他是超人。
超人除了怕几块破石头外,没有任何弱点和缺点,是无所不能的,他压根儿就不是人。
张居正不是超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挑灯苦读,是为了混碗饭吃,进入官场;参与权力斗争,拉帮结伙,是为了保住官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俗人。
然而,正是这个真实的人,这个俗人,在权势、地位、财富尽皆到手的情况下,却将枪口对准了他当年的同伴,对准了曾带给他巨大利益的阶层。他破坏了规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只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国家,以及那些和他毫不相干的平民百姓。
所以我没有详写张居正一生中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情节,比如整顿官场,比如惩办贪官,比如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再比如他也曾严词拒收过贿赂、制止过亲属的腐化行为,在我看来,这些情节并不重要。
只有当你知道,他是一个正常人,有正常的欲望,有自己的小算盘,有过犹豫和挣扎,有过贪婪和污点,你才能明白,那个不顾一切、顶住压力坚持改革的张居正,到底有多么的伟大。
所有的英雄,都是平凡的人。
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矢志不改,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