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范进的平凡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人群进了城,范进于这一行人里的地位划分,也基本摸清了情况。名为张二郎的书生,年纪其实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却是这一行人的首领。这些书生来自湖广、江西两个省份,其中江西是文教大省,素来出人才。当年严嵩当国时,号称满朝才俊半江右,皇帝一上朝,听的一耳朵全是江西话。
虽然自严嵩倒台之后牵连朋党,江西人的威风大减,但是文化水准在那里,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倒掉就连教育水平都没了,比较起来,湖广在文教上比江西还是要逊色一些,当然打爆广东还是没问题的。
文人相交,以才为先。一般而言,不管是本省还是跨省书生组成团体,能在队伍里当头的,要么是年岁偏大,要么就是才名才气确实压的住其他人。这个张二郎谈吐上很洒脱,但多少有些纨绔味道,更像是那种从小就被人捧惯了的二世祖,于才气上不能说没有,但是还谈不到领袖群伦的高度。
汤显祖戏剧上造诣高,文墨上亦极出色,在整个江西亦是数的上的人物。虽然都是才子,其知名度远比范进为高。张二郎的文墨未见得真比汤显祖为强,于其他书生而言,也不具备压倒优势。
而且除去汤显祖外,其他几个书生对张二郎多是采取恭敬态度,很有点像是幕僚逢迎东主的意思,这就更让范进觉得张二郎身份非同小可,多半是名门子弟,家族势力很是可观。
不过他大概是想玩白龙鱼服之类的把戏,不让别人提他的真实名字,乃至汤显祖刚要介绍他的姓名时,就被他把话截住。其他书生也就很有默契的不再提及他的姓名,只说些风花雪月,天气真好之类的废话。
汤显祖似乎与这几个人并不完全是一路,但又不是敌对或疏远关系,总体上看就是个不远不近。他大抵也不想范进和对方走成一路,因此被拦了话就不再提张二郎身份,只说些戏曲以及话本上的事。
几个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没有汤显祖那么大,众人交谈的焦点主要还是何心隐到岳麓书院讲学,以及随后的文会。湖广的教育水平比浙江、江西这种教育强省略有不如,但是岳麓书院却是湖广的一块硬牌子,堪称一支独秀,足以与浙江,江西等处的知名书院颉颃。
凭心而论,即便是武昌府城的官学,教育水平也远不及岳麓书院。官府里那些学官的知识水平以及文坛声望比起岳麓书院的夫子山长来,相去也甚远,有不少学官本身,也是从岳麓出来的。这座书院虽然是民学,但是声望和水平都远在官学之上。
由于不是官学,其教授内容也就不受朝廷控制,不像官学里只教授的经义、性理大全这样的东西。其近年来的教授内容尤其偏重于心学远重于理学,为大明心学弟子培养了不少新生力量。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其实都是宋学分支,在学术思想上,也没有很明显的区别。比如王阳明的传习录中,就有诸如“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这一类的文字。所以学习心学不算离经叛道,读书人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到嘉隆万时期,大明民间的心学发展渐渐超过理学,虽然在科场上依旧以理学为主导,可是在百姓这边,则是心学逐渐成势。张居正师从于徐阶,而徐阶则师从于聂豹,聂豹本人,就是阳明心学中泰州学派的大儒,心学影响力可见一斑。
像是广州的张师陆,其字静斋,从名到字都是致敬于心学鼻祖陆九渊(陆九渊字潜斋)。连所谓烟瘴之地的广东都如此流行心学,其他地方也就不问可知。
而所谓的夫山先生何心隐,于万历朝而言,算的上心学里极为出色的人物。其本名梁汝元,与聂豹都算是泰州学派一脉,师从心学大儒颜钧,后破门出教师徒反目,但依旧是名动天下的大名士文豪。
汤显祖师从心学名家罗汝芳,而罗汝芳则是何心隐同门,算起来,何心隐还是汤显祖叔伯辈人物。其在家乡还搞过萃和堂,合族共居,财产公有按需分配。按范进看来,这很有点像后世欧洲的空想XX主义欧文、傅立业他们搞的那些东西,也与他们一样以失败告终。
其最有名的事,莫过于在嘉靖年间联合蓝道行搬倒严嵩,也因此遭人所嫉,不得不隐姓瞒名化名行走天下,连家乡都不大敢回。
但不管如何,在当今天下而言,何心隐既是名儒,亦是饱学文士,在湖广乃至整个东南都有圣人之名。他来岳麓书院讲学,自然是本地文坛一大盛事,讲学之后想来也知必有文会之类的娱乐项目,也少不了红袖添香的美人。
诗文,名气,美人,这些话题于大多数读书人而言,都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张二郎提起这些,却显得有些不屑一顾,言语中对于何心隐也并不十分服帖,只说着,
“科场之内,还是以文章定成败,名气大其实也没什么用。他讲的那些东西,其实是拿不到台面上的,只能在乡下糊弄些百姓,只好算野狐禅,上不了大台面。不信让他下场试试?还不是照样要做八股文章,不敢有丝毫违制之处。咱们读书人自己得先弄明白,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学问,什么又是可有可无的小道,也就是这等私学,才会请何心隐这种欺世盗名之徒来讲课,官学里就绝对不会。”
“张兄说的是,那这讲学张兄是否要去?”
“讲学我们是不必去听的,听他讲那些东西,又有什么用?但是岳麓书院是该看一看,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处名胜,万无不去的道理是吧?再说长沙又不是只有一个何心隐,好地方还是不少的。我这次到长沙,实际是奔着崇仁书局那镇店之宝来的,家严心仪两物久以,为人子者,自当孝敬尊长,帮家严了却心愿。”
一名书生道:“张兄,你说的可是书局里那一唐一宋?”
范进问道:“一唐一宋,那是何物?”
“范兄有所非知了,这崇仁书局是吉王府的产业,掌柜宋崇仁已亡,现在掌柜是他兄弟宋崇礼,都是王府的管事。想那王府所藏何等珍贵,内中自不乏佳品。这一唐一宋,就是佳品中的上品了。其中一唐便是大唐颜真卿的一幅真迹。这话不说范兄也知道,当今天下挂名真迹的多半都是伪作,连那本朝唐寅的画,现在都有人作假了,何况是前朝的?可这崇仁书局的颜鲁公真迹,可是真正的真品,价值连城。另一宋呢,则是一部宋版书,乃是北宋年间刊印的一部新唐书。自成祖爷爷修永乐大典,民间宋版书多入了文渊阁,坊间极是难见。偶尔有也... -->>
随着人群进了城,范进于这一行人里的地位划分,也基本摸清了情况。名为张二郎的书生,年纪其实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却是这一行人的首领。这些书生来自湖广、江西两个省份,其中江西是文教大省,素来出人才。当年严嵩当国时,号称满朝才俊半江右,皇帝一上朝,听的一耳朵全是江西话。
虽然自严嵩倒台之后牵连朋党,江西人的威风大减,但是文化水准在那里,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倒掉就连教育水平都没了,比较起来,湖广在文教上比江西还是要逊色一些,当然打爆广东还是没问题的。
文人相交,以才为先。一般而言,不管是本省还是跨省书生组成团体,能在队伍里当头的,要么是年岁偏大,要么就是才名才气确实压的住其他人。这个张二郎谈吐上很洒脱,但多少有些纨绔味道,更像是那种从小就被人捧惯了的二世祖,于才气上不能说没有,但是还谈不到领袖群伦的高度。
汤显祖戏剧上造诣高,文墨上亦极出色,在整个江西亦是数的上的人物。虽然都是才子,其知名度远比范进为高。张二郎的文墨未见得真比汤显祖为强,于其他书生而言,也不具备压倒优势。
而且除去汤显祖外,其他几个书生对张二郎多是采取恭敬态度,很有点像是幕僚逢迎东主的意思,这就更让范进觉得张二郎身份非同小可,多半是名门子弟,家族势力很是可观。
不过他大概是想玩白龙鱼服之类的把戏,不让别人提他的真实名字,乃至汤显祖刚要介绍他的姓名时,就被他把话截住。其他书生也就很有默契的不再提及他的姓名,只说些风花雪月,天气真好之类的废话。
汤显祖似乎与这几个人并不完全是一路,但又不是敌对或疏远关系,总体上看就是个不远不近。他大抵也不想范进和对方走成一路,因此被拦了话就不再提张二郎身份,只说些戏曲以及话本上的事。
几个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没有汤显祖那么大,众人交谈的焦点主要还是何心隐到岳麓书院讲学,以及随后的文会。湖广的教育水平比浙江、江西这种教育强省略有不如,但是岳麓书院却是湖广的一块硬牌子,堪称一支独秀,足以与浙江,江西等处的知名书院颉颃。
凭心而论,即便是武昌府城的官学,教育水平也远不及岳麓书院。官府里那些学官的知识水平以及文坛声望比起岳麓书院的夫子山长来,相去也甚远,有不少学官本身,也是从岳麓出来的。这座书院虽然是民学,但是声望和水平都远在官学之上。
由于不是官学,其教授内容也就不受朝廷控制,不像官学里只教授的经义、性理大全这样的东西。其近年来的教授内容尤其偏重于心学远重于理学,为大明心学弟子培养了不少新生力量。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其实都是宋学分支,在学术思想上,也没有很明显的区别。比如王阳明的传习录中,就有诸如“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这一类的文字。所以学习心学不算离经叛道,读书人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到嘉隆万时期,大明民间的心学发展渐渐超过理学,虽然在科场上依旧以理学为主导,可是在百姓这边,则是心学逐渐成势。张居正师从于徐阶,而徐阶则师从于聂豹,聂豹本人,就是阳明心学中泰州学派的大儒,心学影响力可见一斑。
像是广州的张师陆,其字静斋,从名到字都是致敬于心学鼻祖陆九渊(陆九渊字潜斋)。连所谓烟瘴之地的广东都如此流行心学,其他地方也就不问可知。
而所谓的夫山先生何心隐,于万历朝而言,算的上心学里极为出色的人物。其本名梁汝元,与聂豹都算是泰州学派一脉,师从心学大儒颜钧,后破门出教师徒反目,但依旧是名动天下的大名士文豪。
汤显祖师从心学名家罗汝芳,而罗汝芳则是何心隐同门,算起来,何心隐还是汤显祖叔伯辈人物。其在家乡还搞过萃和堂,合族共居,财产公有按需分配。按范进看来,这很有点像后世欧洲的空想XX主义欧文、傅立业他们搞的那些东西,也与他们一样以失败告终。
其最有名的事,莫过于在嘉靖年间联合蓝道行搬倒严嵩,也因此遭人所嫉,不得不隐姓瞒名化名行走天下,连家乡都不大敢回。
但不管如何,在当今天下而言,何心隐既是名儒,亦是饱学文士,在湖广乃至整个东南都有圣人之名。他来岳麓书院讲学,自然是本地文坛一大盛事,讲学之后想来也知必有文会之类的娱乐项目,也少不了红袖添香的美人。
诗文,名气,美人,这些话题于大多数读书人而言,都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张二郎提起这些,却显得有些不屑一顾,言语中对于何心隐也并不十分服帖,只说着,
“科场之内,还是以文章定成败,名气大其实也没什么用。他讲的那些东西,其实是拿不到台面上的,只能在乡下糊弄些百姓,只好算野狐禅,上不了大台面。不信让他下场试试?还不是照样要做八股文章,不敢有丝毫违制之处。咱们读书人自己得先弄明白,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学问,什么又是可有可无的小道,也就是这等私学,才会请何心隐这种欺世盗名之徒来讲课,官学里就绝对不会。”
“张兄说的是,那这讲学张兄是否要去?”
“讲学我们是不必去听的,听他讲那些东西,又有什么用?但是岳麓书院是该看一看,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处名胜,万无不去的道理是吧?再说长沙又不是只有一个何心隐,好地方还是不少的。我这次到长沙,实际是奔着崇仁书局那镇店之宝来的,家严心仪两物久以,为人子者,自当孝敬尊长,帮家严了却心愿。”
一名书生道:“张兄,你说的可是书局里那一唐一宋?”
范进问道:“一唐一宋,那是何物?”
“范兄有所非知了,这崇仁书局是吉王府的产业,掌柜宋崇仁已亡,现在掌柜是他兄弟宋崇礼,都是王府的管事。想那王府所藏何等珍贵,内中自不乏佳品。这一唐一宋,就是佳品中的上品了。其中一唐便是大唐颜真卿的一幅真迹。这话不说范兄也知道,当今天下挂名真迹的多半都是伪作,连那本朝唐寅的画,现在都有人作假了,何况是前朝的?可这崇仁书局的颜鲁公真迹,可是真正的真品,价值连城。另一宋呢,则是一部宋版书,乃是北宋年间刊印的一部新唐书。自成祖爷爷修永乐大典,民间宋版书多入了文渊阁,坊间极是难见。偶尔有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