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血唐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日,陈文若得知整件事情原委,怒上心头,难以宣泄,却不能与任何人言明,只好回到矿洞,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做工。到了夜里,文若回到长史府,其父陈卿嗣又是一顿呵斥,不在话下,文若对此倒是习以为常,不露任何情绪,就像他小时候被些年长的孩子欺负了却从不对府上任何人提起一样,默默将这个天大秘密尘压心底,他希望有朝一日,父亲陈卿嗣会对他讲起,但也只是希望而已。
回房后,文若不等母亲前来,已然挑灯读书,借此消除心中不安。夜半,母亲杨氏到了子时方离去回屋,而文若直到第二天寅时也不能宿寐。
第二日,未时刚过,文若亲自找到中校署王乱,用些银两赦免了丘忠鹤的劳役之身,王乱见这老儒生身体羸弱,干不了什么力气活儿,索性顺水推舟,许了文若之请。
第三日,文若将西江柜坊账目交给陈富,亲自送丘忠鹤上马车。临行时,文若亲自送出三十里,二人在马车内敞开相谈,文若方才明白,这丘忠鹤当时为何要以命抵命,救那几个劳役性命。
原来,老儒生丘忠鹤竟是将门之后,其祖上丘和曾于太宗时期官拜左武侯大将军,祖父丘行恭于高宗时官拜右武侯大将军,门族光辉,甚为显赫,皆有大功于社稷,然其父丘神绩残忍无道,滥杀无辜,身为武曌亲信酷吏,屠尽李姓王公。光宅元年,丘神绩奉武曌之命,弑章怀太子李贤于巴州,后与来俊臣、周兴等人在朝中大兴酷刑,弄得满朝风雨,人心惶惶。天授元年,丘神绩、周兴被指谋反罪下狱,次年被武曌处死,自此之后,丘忠鹤与家人被武氏幽禁整整十年,直至景云元年,睿宗登基,天下大赦,方被赦免于囚。然而,丘忠鹤遁出京城,天下已再无容身之地,忠于李唐之人对其父恨之入骨,恶其余胥,其所到之处,无人收留,颠沛流离,只得迁居剑南,远离关中。开元八年,剑南黔中闹了饥荒,丘忠鹤南迁至云姚之地,一路困难险阻,丘忠鹤到了姚州已是身无分文,饥不饱腹,垂死之际,幸得西宁王佑仗义援助。丘忠鹤感恩于怀,因西宁王祖父章怀太子正是被其父丘神绩所害,冥冥之中,仇人尽在眼前,可谁料想,西宁王明知丘忠鹤身份,不旦没有记恨,反而以恩抱怨,释怀这段不共戴天的祖上大仇。西宁王爱其才,命丘忠鹤为世子唐生伴读,给予温饱,了此余生。自此之后,丘忠鹤每逢他人为难,不论身份,皆是仗义援救,广积善缘,以报西宁王其天高地厚之仁义恩德。开元十四年,丘忠鹤告老还乡,无奈遇上朝廷征役,丘忠鹤户籍造册并无家人,只得高龄服役,发配至交州,这才与文若相识。
送走丘忠鹤,文若回到府中,不禁慨叹:“世事无常,民生竟是如此之难,若非民生疾苦,这祖上负有深仇的二人何以相见?可上天就是这般安排,又别有一番道理,看来,大丈夫要想立于天地,胸襟须放得更开阔些,方能善始善终。西宁王连这等深仇都能释怀,为何父亲他?唉!想必是他二人从前交情甚笃,因而生恨。”
自那以后,文若索性不再对父亲与西宁王之间的恩怨有所纠结,每日早起理账,午后采矿,夜阑读书,时不时与甘泉在甘大人的行营中走动走动,习得些军中机务,安营之法,筑城之术,也就渐渐淡忘了此事。
夏至秋来,交州淫雨不断,日子很快过了中秋,交趾城却仍是腾然酷热。文若鬓角发髻又添半寸,只不过每逢秋寒,文若在矿洞中落下的沉疴就会发作,多雨之季,常常咳得耳鸣发聩,严重时,连续几日食不下咽,卧病不起。亏得其母杨氏懂些法子,整日前往城西河畔,采摘几框莲茎,磨成粉末,以水喂下,如此调理数日,病况果然好转,虽不能根治,但至少解了燃眉之急。
霜降过后,交趾方才迎来真正秋日。山林昏郁相称,沐浴苍茫,如龙凤盘结,卧野而生,天高无云,飒飒气爽,士子门纷纷结伴出户,登高而望。
辰时刚过,大病初愈的文若趁着父亲与陈富一大早前往都护府议事,与甘锰家的大公子甘泉骑马溜出交趾城。二人行至城南群山,已是日上三竿,甘泉勒马于前,一个灵巧翻身便从马鞍上稳稳落地。
文若瞧着身前甘家少爷甘泉,自觉一股英气扑面而来。只见甘泉头顶银丝绣的帷冒,身披紫绢绣棉袍,外面套着吐蕃特供的黑麦色牦牛褂,两只结实的腕子绑着石灰青色象牙圈,足踏凤纹錾金靴,面无赘肉,双眼咄咄有神,掠着风声走来道:“文若兄,你这身行头出门,别人以为你又要进山洞服役呢。”
文若听得出,甘泉此言并无恶意,笑笑回道:“甘大少爷,我长史府穷酸,不比令尊甘将军四处征讨,金银无数,实在惭愧。”
文若此言带着酸味儿,甘泉听后,两人相视一笑。其实,这两人都明白,甘泉父亲甘锰常年掌交州兵权,四处征伐,缴获不少金银财宝,却从不上缴大都督,府邸宝贝自然是享之不尽。大都督曲览为惩治甘锰,乾坤独掌,苛政民税,闹得百姓积怨,手下将军征不到兵,甘锰对此甚是不满。这么一闹,两家实打实都掌握着不少财富,唯有长史府捞不到什么好处。长史府虽掌管交州一切财务运行,但实际上,大大小小都由大都督曲览一人裁决,就连西江柜坊如此庞大基业亦是如此。在这安南十三州,长史府为都护府办事已不是什么秘密,身为都护府的死对头,甘泉自然也清楚,这长史府徒有实权却匀不到羹的尴尬处境,这才笑而不语。
“我说你也劝劝长史大人,别叫你做什么管账,干脆到我这来,我让父亲大人赏你当个中郎将,随我一起,征讨蛮夷。”甘泉右拳捶胸说道。
“我哪有泉兄这般自由?”凉风侵眼,文若一边擦眼一边叹道。
“文若兄,男子汉大丈夫,何必整日愁眉苦脸,好歹也要当新郎官了,这洞房花烛,人生一大快事,兄弟我在此恭喜啦。”甘泉双手作揖笑道。
“什么新郎官旧郎官,泉兄又来取笑。”文若一无所知道。
“哦?这倒怪了,全交州的人都知道,唯独你这个新郎官被蒙在鼓里?文若兄,你可真不把我当兄弟相待啊。”
“我要成亲?”文若紧皱着脸,五分惊讶,三分怒意,两分不解道:“我与哪家小姐成亲?我怎么不知?”
“当然是曲大人家的二千金,依墨姑娘啊。”甘泉阴阳怪气地摇头回道。
“曲依墨?依书姐姐之妹?那个整日涂抹香料,搞得满府上下都是熏香味儿的依墨?”文若瞪圆了眼睛傻傻问道。
“你是新郎官怎么反倒来问我?”甘泉坏坏笑着,用胳膊肘推着文若说着:“喂,喂,文若兄,曲二小姐虽是脾气火辣,难伺候些,好歹也是交州出了名的美人。半年前,我曾有幸见过一面,这位依墨姑娘可是吐云绕雾,身姿曼妙,年纪恰长咱们些许,文若兄可不要醉倒温柔乡啊。”
看甘泉幸灾乐祸的模样,文若估计此事是八九不离十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本没什么好说,只不过事前父亲并未对他提过支字片语,无奈之余,文若心中难免些许愤恨。
文若面色如土,天降如此艳遇,却是哭笑不得,自嘲道:“曲大人若是把依文姐姐下嫁于我,我倒是三生有幸,只可惜当时我年幼,否则她也不会嫁到广州去了。”
“是啊,依文姐姐当真与她父亲不同,不愧是咱们交州第一才女。只可惜,唉!”提起依文,甘泉神色惆怅,惋惜道:“当年交趾城内,谁人不知大都督府上‘文墨相依’的两千金?别看咱们曲大人其貌不扬,这两个女儿却生得瑰丽精致,真是匪夷所思。”
文若噘嘴点头,深谙此话不假。据文若所知,曲览妻妾共五,夫人早逝,膝下无子,妾生两女,长女依文,次女依墨,均是姿色不凡,深居闺中,足不出户,当地士子无不倾慕二人,几年前,为能与二位千金成为佳话,争相赋诗以赞,轰动岭南一时。
“唉!依文姐姐虽生在都督府,但生性节俭,热心待人,是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绝非凡俗之辈,我念她,自是记得她当年出手相救的恩德。”忆往昔,甘泉不禁仰天哀叹。
“依文姐姐我倒见过一面,后来听说她嫁到广州,不到几年就患病死了,听说她是为情所困,不知可有此事?”
“文若兄你不经常在城中走动,自是不知,我幼年时便与父亲巡卫城防,对此事还是有些耳闻。”
“哦?说来听听。”文若好奇心起,把眼前与依墨的婚事忘得一干二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像依文姐姐那般如风如水的女子,又有谁人不爱?”
“看样子,泉兄倒是对依文姐姐情有独钟。”文若嘲笑道。
“不瞒文若兄说,我对依文姐姐确是垂涎三尺,但也自知配不上姐姐。”甘泉将马拴在树桩,边走边说道:“当年依文姐姐艳冠四方,交趾城内士子趋之若鹜,岭南诸州多少朝廷大员的公子少爷为之心乱,我能不动心?不过话说回来,依文姐姐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文若兄你是知道,我是个武人,破敌于先,冲锋陷阵,自然难不住我,舞文弄墨这些腐儒之事,我并不擅长,所以自知没那福分,只是从心里由衷敬仰姐姐。儿时,我本想长大后进京读书,考取功名,再由父亲向都护府当面提亲,可谁知红颜薄命,天妒英杰,这才几年过去,我刚从京城回来,依文姐姐已是阴阳两隔,再无缘相见了。”说着说着,甘泉声嘶气竭,眼泪已在眼眶中打转。
“我真是没发现,原来甘大少爷竟是个痴情之人,文若佩服。”甘泉与文若以草为坪,席地而坐。
“文若兄不要取笑。”甘泉神色异常凝重,沉缅伤感说道:“当年西流江泛滥,我年仅十四岁,与父亲大人奔赴灾区,领兵修堤。那天正逢大雨,堤坝被大水冲毁,我与三十余名军士和数百百姓被困在城外数日,依文姐姐不顾洪流危险,屈千金之尊,亲率侍从,乘快舟前往涝灾重地,发放粮食,赈济百姓。文若兄也是明白人,你也知道,我父亲与曲览大人向来不睦,父亲手下军士之所以不愿与大都督为敌,就是因当年幸存将士至今还铭记着依文姐姐的恩德。”
“真没想到依文姐姐如此仁慈仗义,那后来呢?”文若黯自神殇,低声问道。
“后来啊。”甘泉偷偷摸下一把眼泪,说道:“后来,洪涝散了,没过多久,事情就发生了。有一日,大都督府上来了一位贵人,据说是位商家大贾,姓李,听闻还与皇室往来甚密。这位李先生南游交趾,见涝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居无定所,便仗义相助,空手捐出十万两银子,以赈灾民。”
“十万两?这么多!”文若虽常年管账,但这十万两对于救济交趾周边的百姓而言,实在绰绰有余了。
“是啊,我父亲穷尽一生战功,四处收缴,也凑不齐这等天文数字。”
“泉兄,你接着讲。”文若半信半疑挑了挑眉,趁热打铁问道。
“曲大人自然盛情款待这位李先生,视如上宾。李先生也是位饱学士子,久闻安南都护府有这‘文墨相依’的传言,想借此机会,一睹风采。曲览大人拿了银子,当然乐意之至,便叫上依文依墨姐妹共赴家宴。宴席之上,那位李先生见了这对姐妹,喜不能言,饮下几杯酒水,便当着曲览大人的面,赋诗一首。”
“诗?什么诗。”
“这你都不知道,亏你还是土生土长的交趾人。”甘泉嫌弃看着文若,怀疑问道:“此诗名曰《醉美莲》,当年传遍交州,士子们争相临摹拓下,真可谓是无人不知,连我这种从不学诗的人都能背诵,文若兄当真不知?”
“你帮我写下,我学学就是。”说罢,文若寻了一根树杈,递给甘泉。甘泉无奈摇摇头,只得认栽,一笔一划在地上临摹,文若探头观望,随之一字一句朗读道:
赛外天雪玉壁坚,
遥漫难敛惊鸿雁。
折此一只三声婉,
何异妒慷同鹊仙?
读罢,文若紧皱眉头,思索片刻,狐疑看着甘泉问道:“这诗句写的是塞外风光,边关将士羡慕鸿雁双飞成对,借鸿雁抒发思念家乡之苦。”
“若真是这样简单,依文姐姐也不会芳心暗许,倾慕这位神秘的李先生。”
“什么?依文姐姐喜欢上了这位李先生?”
甘泉无奈叹口气,翻着白眼,十分不屑地解释道:“文若兄,好歹令尊大人也是国子监出身,你这未必也太折他老人家的面子。”
文若聪颖,默默朗读几遍,已然参透这诗中奥妙。只不过,随着另一层意思浮出水面,文若难免触文生情,不禁浮想当时情景,一时之间,想到那绝色美人羞容涩色时的怦然悸动,想到竟能与当年卓绝无双的才女彼时异刻间心有灵犀,文若更觉此事恨成定局,无力再想。美人消散,故人作古,文若再想卖弄,也没了附庸风雅的心情,只得沉默。
甘泉见文若不语,索性倾囊解释道:“文若兄,你说的不错,只不过这首《醉美莲》并非只有这一层意思。”甘泉拾起树杈,手腕抖擞,尘土飞扬,紧接着又写下另一首诗:
塞外天雪欲比肩,
窈曼南莲敬红颜。
折此一枝三生晚,
何异杜康铜雀先。
文若看后,几欲流泪,闭眼叹气道:“音同,意不同,凡俗通其意,知音思其情,折此一枝三生晚,何异杜康铜雀先。好诗,真真切切是首好诗。”
“是啊,这诗明面意思正如文若兄所言,塞外将士驻守边关,拾弓搭箭却不忍将成双结对的鸿雁射下,听其三声悲鸣,不愿鸿雁失了家人,暗示思乡之苦,希望这群鸿雁能飞回故乡,向家人传递平安。暗藏诗的前两句赞叹文... -->>
那日,陈文若得知整件事情原委,怒上心头,难以宣泄,却不能与任何人言明,只好回到矿洞,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做工。到了夜里,文若回到长史府,其父陈卿嗣又是一顿呵斥,不在话下,文若对此倒是习以为常,不露任何情绪,就像他小时候被些年长的孩子欺负了却从不对府上任何人提起一样,默默将这个天大秘密尘压心底,他希望有朝一日,父亲陈卿嗣会对他讲起,但也只是希望而已。
回房后,文若不等母亲前来,已然挑灯读书,借此消除心中不安。夜半,母亲杨氏到了子时方离去回屋,而文若直到第二天寅时也不能宿寐。
第二日,未时刚过,文若亲自找到中校署王乱,用些银两赦免了丘忠鹤的劳役之身,王乱见这老儒生身体羸弱,干不了什么力气活儿,索性顺水推舟,许了文若之请。
第三日,文若将西江柜坊账目交给陈富,亲自送丘忠鹤上马车。临行时,文若亲自送出三十里,二人在马车内敞开相谈,文若方才明白,这丘忠鹤当时为何要以命抵命,救那几个劳役性命。
原来,老儒生丘忠鹤竟是将门之后,其祖上丘和曾于太宗时期官拜左武侯大将军,祖父丘行恭于高宗时官拜右武侯大将军,门族光辉,甚为显赫,皆有大功于社稷,然其父丘神绩残忍无道,滥杀无辜,身为武曌亲信酷吏,屠尽李姓王公。光宅元年,丘神绩奉武曌之命,弑章怀太子李贤于巴州,后与来俊臣、周兴等人在朝中大兴酷刑,弄得满朝风雨,人心惶惶。天授元年,丘神绩、周兴被指谋反罪下狱,次年被武曌处死,自此之后,丘忠鹤与家人被武氏幽禁整整十年,直至景云元年,睿宗登基,天下大赦,方被赦免于囚。然而,丘忠鹤遁出京城,天下已再无容身之地,忠于李唐之人对其父恨之入骨,恶其余胥,其所到之处,无人收留,颠沛流离,只得迁居剑南,远离关中。开元八年,剑南黔中闹了饥荒,丘忠鹤南迁至云姚之地,一路困难险阻,丘忠鹤到了姚州已是身无分文,饥不饱腹,垂死之际,幸得西宁王佑仗义援助。丘忠鹤感恩于怀,因西宁王祖父章怀太子正是被其父丘神绩所害,冥冥之中,仇人尽在眼前,可谁料想,西宁王明知丘忠鹤身份,不旦没有记恨,反而以恩抱怨,释怀这段不共戴天的祖上大仇。西宁王爱其才,命丘忠鹤为世子唐生伴读,给予温饱,了此余生。自此之后,丘忠鹤每逢他人为难,不论身份,皆是仗义援救,广积善缘,以报西宁王其天高地厚之仁义恩德。开元十四年,丘忠鹤告老还乡,无奈遇上朝廷征役,丘忠鹤户籍造册并无家人,只得高龄服役,发配至交州,这才与文若相识。
送走丘忠鹤,文若回到府中,不禁慨叹:“世事无常,民生竟是如此之难,若非民生疾苦,这祖上负有深仇的二人何以相见?可上天就是这般安排,又别有一番道理,看来,大丈夫要想立于天地,胸襟须放得更开阔些,方能善始善终。西宁王连这等深仇都能释怀,为何父亲他?唉!想必是他二人从前交情甚笃,因而生恨。”
自那以后,文若索性不再对父亲与西宁王之间的恩怨有所纠结,每日早起理账,午后采矿,夜阑读书,时不时与甘泉在甘大人的行营中走动走动,习得些军中机务,安营之法,筑城之术,也就渐渐淡忘了此事。
夏至秋来,交州淫雨不断,日子很快过了中秋,交趾城却仍是腾然酷热。文若鬓角发髻又添半寸,只不过每逢秋寒,文若在矿洞中落下的沉疴就会发作,多雨之季,常常咳得耳鸣发聩,严重时,连续几日食不下咽,卧病不起。亏得其母杨氏懂些法子,整日前往城西河畔,采摘几框莲茎,磨成粉末,以水喂下,如此调理数日,病况果然好转,虽不能根治,但至少解了燃眉之急。
霜降过后,交趾方才迎来真正秋日。山林昏郁相称,沐浴苍茫,如龙凤盘结,卧野而生,天高无云,飒飒气爽,士子门纷纷结伴出户,登高而望。
辰时刚过,大病初愈的文若趁着父亲与陈富一大早前往都护府议事,与甘锰家的大公子甘泉骑马溜出交趾城。二人行至城南群山,已是日上三竿,甘泉勒马于前,一个灵巧翻身便从马鞍上稳稳落地。
文若瞧着身前甘家少爷甘泉,自觉一股英气扑面而来。只见甘泉头顶银丝绣的帷冒,身披紫绢绣棉袍,外面套着吐蕃特供的黑麦色牦牛褂,两只结实的腕子绑着石灰青色象牙圈,足踏凤纹錾金靴,面无赘肉,双眼咄咄有神,掠着风声走来道:“文若兄,你这身行头出门,别人以为你又要进山洞服役呢。”
文若听得出,甘泉此言并无恶意,笑笑回道:“甘大少爷,我长史府穷酸,不比令尊甘将军四处征讨,金银无数,实在惭愧。”
文若此言带着酸味儿,甘泉听后,两人相视一笑。其实,这两人都明白,甘泉父亲甘锰常年掌交州兵权,四处征伐,缴获不少金银财宝,却从不上缴大都督,府邸宝贝自然是享之不尽。大都督曲览为惩治甘锰,乾坤独掌,苛政民税,闹得百姓积怨,手下将军征不到兵,甘锰对此甚是不满。这么一闹,两家实打实都掌握着不少财富,唯有长史府捞不到什么好处。长史府虽掌管交州一切财务运行,但实际上,大大小小都由大都督曲览一人裁决,就连西江柜坊如此庞大基业亦是如此。在这安南十三州,长史府为都护府办事已不是什么秘密,身为都护府的死对头,甘泉自然也清楚,这长史府徒有实权却匀不到羹的尴尬处境,这才笑而不语。
“我说你也劝劝长史大人,别叫你做什么管账,干脆到我这来,我让父亲大人赏你当个中郎将,随我一起,征讨蛮夷。”甘泉右拳捶胸说道。
“我哪有泉兄这般自由?”凉风侵眼,文若一边擦眼一边叹道。
“文若兄,男子汉大丈夫,何必整日愁眉苦脸,好歹也要当新郎官了,这洞房花烛,人生一大快事,兄弟我在此恭喜啦。”甘泉双手作揖笑道。
“什么新郎官旧郎官,泉兄又来取笑。”文若一无所知道。
“哦?这倒怪了,全交州的人都知道,唯独你这个新郎官被蒙在鼓里?文若兄,你可真不把我当兄弟相待啊。”
“我要成亲?”文若紧皱着脸,五分惊讶,三分怒意,两分不解道:“我与哪家小姐成亲?我怎么不知?”
“当然是曲大人家的二千金,依墨姑娘啊。”甘泉阴阳怪气地摇头回道。
“曲依墨?依书姐姐之妹?那个整日涂抹香料,搞得满府上下都是熏香味儿的依墨?”文若瞪圆了眼睛傻傻问道。
“你是新郎官怎么反倒来问我?”甘泉坏坏笑着,用胳膊肘推着文若说着:“喂,喂,文若兄,曲二小姐虽是脾气火辣,难伺候些,好歹也是交州出了名的美人。半年前,我曾有幸见过一面,这位依墨姑娘可是吐云绕雾,身姿曼妙,年纪恰长咱们些许,文若兄可不要醉倒温柔乡啊。”
看甘泉幸灾乐祸的模样,文若估计此事是八九不离十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本没什么好说,只不过事前父亲并未对他提过支字片语,无奈之余,文若心中难免些许愤恨。
文若面色如土,天降如此艳遇,却是哭笑不得,自嘲道:“曲大人若是把依文姐姐下嫁于我,我倒是三生有幸,只可惜当时我年幼,否则她也不会嫁到广州去了。”
“是啊,依文姐姐当真与她父亲不同,不愧是咱们交州第一才女。只可惜,唉!”提起依文,甘泉神色惆怅,惋惜道:“当年交趾城内,谁人不知大都督府上‘文墨相依’的两千金?别看咱们曲大人其貌不扬,这两个女儿却生得瑰丽精致,真是匪夷所思。”
文若噘嘴点头,深谙此话不假。据文若所知,曲览妻妾共五,夫人早逝,膝下无子,妾生两女,长女依文,次女依墨,均是姿色不凡,深居闺中,足不出户,当地士子无不倾慕二人,几年前,为能与二位千金成为佳话,争相赋诗以赞,轰动岭南一时。
“唉!依文姐姐虽生在都督府,但生性节俭,热心待人,是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绝非凡俗之辈,我念她,自是记得她当年出手相救的恩德。”忆往昔,甘泉不禁仰天哀叹。
“依文姐姐我倒见过一面,后来听说她嫁到广州,不到几年就患病死了,听说她是为情所困,不知可有此事?”
“文若兄你不经常在城中走动,自是不知,我幼年时便与父亲巡卫城防,对此事还是有些耳闻。”
“哦?说来听听。”文若好奇心起,把眼前与依墨的婚事忘得一干二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像依文姐姐那般如风如水的女子,又有谁人不爱?”
“看样子,泉兄倒是对依文姐姐情有独钟。”文若嘲笑道。
“不瞒文若兄说,我对依文姐姐确是垂涎三尺,但也自知配不上姐姐。”甘泉将马拴在树桩,边走边说道:“当年依文姐姐艳冠四方,交趾城内士子趋之若鹜,岭南诸州多少朝廷大员的公子少爷为之心乱,我能不动心?不过话说回来,依文姐姐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文若兄你是知道,我是个武人,破敌于先,冲锋陷阵,自然难不住我,舞文弄墨这些腐儒之事,我并不擅长,所以自知没那福分,只是从心里由衷敬仰姐姐。儿时,我本想长大后进京读书,考取功名,再由父亲向都护府当面提亲,可谁知红颜薄命,天妒英杰,这才几年过去,我刚从京城回来,依文姐姐已是阴阳两隔,再无缘相见了。”说着说着,甘泉声嘶气竭,眼泪已在眼眶中打转。
“我真是没发现,原来甘大少爷竟是个痴情之人,文若佩服。”甘泉与文若以草为坪,席地而坐。
“文若兄不要取笑。”甘泉神色异常凝重,沉缅伤感说道:“当年西流江泛滥,我年仅十四岁,与父亲大人奔赴灾区,领兵修堤。那天正逢大雨,堤坝被大水冲毁,我与三十余名军士和数百百姓被困在城外数日,依文姐姐不顾洪流危险,屈千金之尊,亲率侍从,乘快舟前往涝灾重地,发放粮食,赈济百姓。文若兄也是明白人,你也知道,我父亲与曲览大人向来不睦,父亲手下军士之所以不愿与大都督为敌,就是因当年幸存将士至今还铭记着依文姐姐的恩德。”
“真没想到依文姐姐如此仁慈仗义,那后来呢?”文若黯自神殇,低声问道。
“后来啊。”甘泉偷偷摸下一把眼泪,说道:“后来,洪涝散了,没过多久,事情就发生了。有一日,大都督府上来了一位贵人,据说是位商家大贾,姓李,听闻还与皇室往来甚密。这位李先生南游交趾,见涝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居无定所,便仗义相助,空手捐出十万两银子,以赈灾民。”
“十万两?这么多!”文若虽常年管账,但这十万两对于救济交趾周边的百姓而言,实在绰绰有余了。
“是啊,我父亲穷尽一生战功,四处收缴,也凑不齐这等天文数字。”
“泉兄,你接着讲。”文若半信半疑挑了挑眉,趁热打铁问道。
“曲大人自然盛情款待这位李先生,视如上宾。李先生也是位饱学士子,久闻安南都护府有这‘文墨相依’的传言,想借此机会,一睹风采。曲览大人拿了银子,当然乐意之至,便叫上依文依墨姐妹共赴家宴。宴席之上,那位李先生见了这对姐妹,喜不能言,饮下几杯酒水,便当着曲览大人的面,赋诗一首。”
“诗?什么诗。”
“这你都不知道,亏你还是土生土长的交趾人。”甘泉嫌弃看着文若,怀疑问道:“此诗名曰《醉美莲》,当年传遍交州,士子们争相临摹拓下,真可谓是无人不知,连我这种从不学诗的人都能背诵,文若兄当真不知?”
“你帮我写下,我学学就是。”说罢,文若寻了一根树杈,递给甘泉。甘泉无奈摇摇头,只得认栽,一笔一划在地上临摹,文若探头观望,随之一字一句朗读道:
赛外天雪玉壁坚,
遥漫难敛惊鸿雁。
折此一只三声婉,
何异妒慷同鹊仙?
读罢,文若紧皱眉头,思索片刻,狐疑看着甘泉问道:“这诗句写的是塞外风光,边关将士羡慕鸿雁双飞成对,借鸿雁抒发思念家乡之苦。”
“若真是这样简单,依文姐姐也不会芳心暗许,倾慕这位神秘的李先生。”
“什么?依文姐姐喜欢上了这位李先生?”
甘泉无奈叹口气,翻着白眼,十分不屑地解释道:“文若兄,好歹令尊大人也是国子监出身,你这未必也太折他老人家的面子。”
文若聪颖,默默朗读几遍,已然参透这诗中奥妙。只不过,随着另一层意思浮出水面,文若难免触文生情,不禁浮想当时情景,一时之间,想到那绝色美人羞容涩色时的怦然悸动,想到竟能与当年卓绝无双的才女彼时异刻间心有灵犀,文若更觉此事恨成定局,无力再想。美人消散,故人作古,文若再想卖弄,也没了附庸风雅的心情,只得沉默。
甘泉见文若不语,索性倾囊解释道:“文若兄,你说的不错,只不过这首《醉美莲》并非只有这一层意思。”甘泉拾起树杈,手腕抖擞,尘土飞扬,紧接着又写下另一首诗:
塞外天雪欲比肩,
窈曼南莲敬红颜。
折此一枝三生晚,
何异杜康铜雀先。
文若看后,几欲流泪,闭眼叹气道:“音同,意不同,凡俗通其意,知音思其情,折此一枝三生晚,何异杜康铜雀先。好诗,真真切切是首好诗。”
“是啊,这诗明面意思正如文若兄所言,塞外将士驻守边关,拾弓搭箭却不忍将成双结对的鸿雁射下,听其三声悲鸣,不愿鸿雁失了家人,暗示思乡之苦,希望这群鸿雁能飞回故乡,向家人传递平安。暗藏诗的前两句赞叹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