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字经(5) (2/2)
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恢复天下统一。到了汉末期,外戚、宦官、士大夫之间互相攻击,各地军阀利用手中军队控制政权、彼此争斗,军阀混战,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做了20多年的傀儡。直到曹操之子曹丕废黜汉献帝成为大魏皇帝,汉朝就灭亡了。
蜀[1]魏[2]吴[3],争汉鼎[4],号三国,迄[5]两晋[6]。
【注释】
[1]蜀: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魏:曹丕取代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3]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4]鼎:传国的实物,象征国家政权。[5]迄:到。[6]两晋:西晋和东晋的合称,司马炎代魏称帝定都洛阳,是为西晋。西晋灭后,司马睿重建政权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是为东晋。
【译文】
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鼎力、相争的混战局面。魏灭了蜀、吴两国,但司马家族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解读】
《三国演义》全书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格斗风云,反映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巨变,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作者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胸怀大义;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关羽的“威猛刚毅”“义薄云天”;刘备的“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等等。
宋[1]齐[2]继,梁[3]陈[4]承,为南朝[5],都金陵[6]。
【注释】
[1]宋:刘裕代晋称帝,建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2]齐:萧道成代宋称帝,国号齐,史称南齐。[3]梁:萧衍代齐称帝,国号梁,史称萧梁。[4]陈: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5]南朝:宋、齐、梁、陈四代都建都金陵,史上称为南朝。[6]金陵:南京古称,还有建业、建康等名。
【译文】
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历史称为南朝,四朝建都于金陵。
【解读】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隋灭南朝陈为止。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包含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这里所指的宋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不可混淆,这里“宋”的开国皇帝是刘裕,也称刘宋。刘裕原为东晋大将军,篡位后杀光前朝东晋皇族,后来刘裕的禁军首领萧道成篡位成功,把刘裕子孙杀光,变宋为齐。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报还一报。
北元魏[1],分东西,宇文周[2],与高齐[3]。
【注释】
[1]北元魏:北魏是鲜卑族称王,国号魏,后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元,也称元魏。[2]宇文周: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建都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3]高齐:高洋代东魏称帝,国号齐,史称高齐、北齐。
【译文】
北朝先有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代魏建北周,东魏被高洋代位另立北齐。
【解读】
北魏孝文帝当时定都平城(现山西大同),他认为平城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打仗用武可以,但不适合推行改革,不能发展壮大王朝的首都,想迁都至中原地带的核心地区洛阳。而北魏的鲜卑族已经习惯了北方生活,南方又没有成片可以牧马的草原,显然这样的决择对游牧民族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孝文帝巧用出兵伐齐的口号,骑兵南下迁都洛阳。不仅有利地控制中原地区,而且受中原文化影响进行汉化改革,如改说汉话、穿汉人的衣服、改用汉姓等,所以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姓元。北魏孝明帝年幼继位,母亲胡太后辅政,她十分奢靡又笃信佛教,兴建石窟(有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以弘扬佛教,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大大削弱了北魏国力。北魏大乱,慢慢分裂,高欢控制了东魏,宇文泰控制了西魏。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所以也称高齐;西魏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又称宇文周。
迨[1]至隋[2],一土宇[3],不再传,失统绪[4]。
【注释】
[1]迨(dài):及、等到。[2]隋: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史称隋文帝。[3]一土宇:南北合并,天下统一。[4]统绪:一脉相承的帝位传承。
【译文】
直到杨坚起兵称帝,建立隋朝,天下重新统一。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仅传了一代,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解读】
相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隋朝的历史十分短暂,只经历了两位皇帝。隋文帝,名杨坚,鲜卑族的名字叫普六茹。他见识深广,有将谋之略,挥兵南下灭掉了当时南方的陈朝,南北一统天下。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在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改革,如确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制度、设置粮仓、发布均田令、开漕渠修运河。但是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承继皇位的事情上惧内,听信了夫人的建议,废长子杨勇太子位,改立杨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悲剧开始了,杨广杀兄弑父,残暴荒淫、生活奢糜,弄得民怨载道、民不聊生。但也难说他没有可取之处,如他亲临战场攻打陈朝、续建运河、拓西征东,等等。
唐高祖[1],起义师[2],除隋乱,创[3]国基[4]。
【注释】
[1]唐高祖:李渊,本为隋朝太原留守,封唐国公,后隋亡称帝,国号唐。[2]义师:伸张正义的军队。[3]创:开创。[4]国基:国家基业。
【译文】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兴起仁义之师,清除隋朝各路之乱取得天下,开创了大唐基业。
【解读】
唐高祖李渊与隋炀帝是姨表兄弟,作为隋炀帝的亲戚,非常受重用,当时在号称中原北大门的太原当留守,以抗击突厥,钱、粮、兵器充足。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变乱四起,李渊起兵,翦除群雄,开创大唐王朝。后来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事情上起争夺,虽然太子名正言顺应当继承皇位,但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东征西战,赫赫战功远远大于李建成。兄弟二人几番明争暗斗后,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不久继任皇位,年号贞观,是为唐太宗。
恢复天下统一。到了汉末期,外戚、宦官、士大夫之间互相攻击,各地军阀利用手中军队控制政权、彼此争斗,军阀混战,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做了20多年的傀儡。直到曹操之子曹丕废黜汉献帝成为大魏皇帝,汉朝就灭亡了。
蜀[1]魏[2]吴[3],争汉鼎[4],号三国,迄[5]两晋[6]。
【注释】
[1]蜀: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魏:曹丕取代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3]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4]鼎:传国的实物,象征国家政权。[5]迄:到。[6]两晋:西晋和东晋的合称,司马炎代魏称帝定都洛阳,是为西晋。西晋灭后,司马睿重建政权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是为东晋。
【译文】
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鼎力、相争的混战局面。魏灭了蜀、吴两国,但司马家族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解读】
《三国演义》全书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格斗风云,反映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巨变,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作者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胸怀大义;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关羽的“威猛刚毅”“义薄云天”;刘备的“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等等。
宋[1]齐[2]继,梁[3]陈[4]承,为南朝[5],都金陵[6]。
【注释】
[1]宋:刘裕代晋称帝,建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2]齐:萧道成代宋称帝,国号齐,史称南齐。[3]梁:萧衍代齐称帝,国号梁,史称萧梁。[4]陈: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5]南朝:宋、齐、梁、陈四代都建都金陵,史上称为南朝。[6]金陵:南京古称,还有建业、建康等名。
【译文】
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历史称为南朝,四朝建都于金陵。
【解读】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隋灭南朝陈为止。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包含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这里所指的宋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不可混淆,这里“宋”的开国皇帝是刘裕,也称刘宋。刘裕原为东晋大将军,篡位后杀光前朝东晋皇族,后来刘裕的禁军首领萧道成篡位成功,把刘裕子孙杀光,变宋为齐。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报还一报。
北元魏[1],分东西,宇文周[2],与高齐[3]。
【注释】
[1]北元魏:北魏是鲜卑族称王,国号魏,后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元,也称元魏。[2]宇文周: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建都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3]高齐:高洋代东魏称帝,国号齐,史称高齐、北齐。
【译文】
北朝先有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代魏建北周,东魏被高洋代位另立北齐。
【解读】
北魏孝文帝当时定都平城(现山西大同),他认为平城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打仗用武可以,但不适合推行改革,不能发展壮大王朝的首都,想迁都至中原地带的核心地区洛阳。而北魏的鲜卑族已经习惯了北方生活,南方又没有成片可以牧马的草原,显然这样的决择对游牧民族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孝文帝巧用出兵伐齐的口号,骑兵南下迁都洛阳。不仅有利地控制中原地区,而且受中原文化影响进行汉化改革,如改说汉话、穿汉人的衣服、改用汉姓等,所以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姓元。北魏孝明帝年幼继位,母亲胡太后辅政,她十分奢靡又笃信佛教,兴建石窟(有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以弘扬佛教,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大大削弱了北魏国力。北魏大乱,慢慢分裂,高欢控制了东魏,宇文泰控制了西魏。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所以也称高齐;西魏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又称宇文周。
迨[1]至隋[2],一土宇[3],不再传,失统绪[4]。
【注释】
[1]迨(dài):及、等到。[2]隋: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史称隋文帝。[3]一土宇:南北合并,天下统一。[4]统绪:一脉相承的帝位传承。
【译文】
直到杨坚起兵称帝,建立隋朝,天下重新统一。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仅传了一代,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解读】
相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隋朝的历史十分短暂,只经历了两位皇帝。隋文帝,名杨坚,鲜卑族的名字叫普六茹。他见识深广,有将谋之略,挥兵南下灭掉了当时南方的陈朝,南北一统天下。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在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改革,如确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制度、设置粮仓、发布均田令、开漕渠修运河。但是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承继皇位的事情上惧内,听信了夫人的建议,废长子杨勇太子位,改立杨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悲剧开始了,杨广杀兄弑父,残暴荒淫、生活奢糜,弄得民怨载道、民不聊生。但也难说他没有可取之处,如他亲临战场攻打陈朝、续建运河、拓西征东,等等。
唐高祖[1],起义师[2],除隋乱,创[3]国基[4]。
【注释】
[1]唐高祖:李渊,本为隋朝太原留守,封唐国公,后隋亡称帝,国号唐。[2]义师:伸张正义的军队。[3]创:开创。[4]国基:国家基业。
【译文】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兴起仁义之师,清除隋朝各路之乱取得天下,开创了大唐基业。
【解读】
唐高祖李渊与隋炀帝是姨表兄弟,作为隋炀帝的亲戚,非常受重用,当时在号称中原北大门的太原当留守,以抗击突厥,钱、粮、兵器充足。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变乱四起,李渊起兵,翦除群雄,开创大唐王朝。后来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事情上起争夺,虽然太子名正言顺应当继承皇位,但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东征西战,赫赫战功远远大于李建成。兄弟二人几番明争暗斗后,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不久继任皇位,年号贞观,是为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