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大国无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山西北山峡中扎营避暑。六盘山在元朝时期是林荫之地,而明清以后,六盘山的森林由于滥伐、滥垦而大部遭到破坏,只有泾源山区略有一定茂密的森林分布。林木繁茂、峰峦耸秀的地方如今都成了林木稀稀落落、杂草遍布丛生的近于荒野之地。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让森林密布青山郁郁的黄土高原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史学专家耀世峰声情并茂的向在场众人讲述到黄土高原过去的美好,历史是不容质疑和改变的,它既然已经发生了就无法再予以改变,接受痛苦的事实并汲取其中的教训,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和认识的体现,当然耀世峰还没有讲述到为何会造成黄土高原从美好到丑陋的原因。
“我相信在座各位都和我一样,都坚信黄土高原以前是森林和森林草原覆盖的。但出现如此让人难以接受的变化缘由,其实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罪过。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使大面积的森林逐渐消失而成为今日的荒山秃岭。战争破坏、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等。其中又以毁林开荒、开辟农田,这对森林的破坏最为严重和最为彻底的。”
“近两千年不断滥伐滥垦毁坏,再多的森林树木也禁不起折腾。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接着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更是遭到了空前浩劫。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和晋北大力推行的‘屯田’制,明朝政府是强行规定每位士兵都必须毁林开荒。竟然到了有‘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的境地。”
“接下来大伙都知道了,昏庸无能的满清政府可是很会折腾些事情的。明代推行屯田制度已经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满人政府实在不甘愿自己无所作为,所以他们推行了奖励垦荒制度,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
“更为可悲的是,黄土高原自古以来盛行的是广种薄收、轮荒制度。他们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和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采取轮荒制,不择手段地放火烧山,掠夺性扩大耕地,种地不施肥,靠自然肥力来产粮食,种几年以后表土流失了,肥力流光了便废弃了,另选择荒草地继续开垦,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断重演,不断反复继而使得林草覆盖的土地全部都被剃了“光头”,就像当初满清政府对汉人下的令一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史学专家耀世峰的话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没有约束的人为破坏的确是造成环境如此恶劣的主要原因,当然这样以来也让众人明晰了处理该问题的重心所在,那就是务必要重视人为因素,如何让如今的“光头”变得有点“发型”,关键的着力点还是在人的身上。
“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我不得不再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破坏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灾害问题。”石洋再次发言了,在审议大会诸多协同部门和重要成员各自处理意见之前,认清问题恶劣性所在很有必要。“我们现在都知道,黄土高原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破坏以后,便失去了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从而导致河川水源枯竭、水土流失和风沙日益加剧、旱涝灾害日益频繁等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首先就是河川水文状况严重恶化。破坏森林就破坏了水源涵养条件,水源锐减、泥沙日益加多、水位暴涨暴落。古代的黄土高原由于林草茂密,河流水量大而清澈,因而古代是黄河是称为‘大河’而非如今的‘黄河’,因为水是清的、山是绿的。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曾乘大船到山西视察,但如今水量大减已基本干涸,许多河段甚至可以徒步而过。”
“其次,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破坏林草植被,必然使雨水和径流直接冲刷黄土地面,继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我们推算的结果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三十万平方公里以上,每年会流失土壤约有20亿吨左右,七成以上汇入了黄河。用不着进行科学测算,只要去亲临感受一次当地的暴雨就可以得知水土流失多么厉害,因为流淌的不是暴雨,而是浓度很高的泥浆,就和我们喝的浆糊一样粘稠,可见水土流失是多么厉害,试问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怎么可能有高产量、好效益?”
“其三,水旱灾害日益加重。自商成汤廿四年至唐高祖元年的2306年间,这些地区只出现16年旱年,平均144年才有一次。而以后随着森林破坏日益严重,旱情也日益加剧,到元代发展到34年一次,明清时代5年一次,到了如今更是频率极高,就在去年21年此地区就发生了大面积干旱,而上一次是多久?是1918年。水患的破坏力就更为严重,一次黄河决口就是至少数万人背井离乡……”
“最后一点就是风沙日益加剧,人民生活条件恶劣。缺乏植被覆盖,加上连绵不断的干旱少雨,黄土高原很多地区已经出现大面积的干旱化,陕西西部的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沙漠化,而缺乏植被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人民生活燃料问题,没有柴禾怎么煮饭吃?没有草料怎么饲养家畜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土地贫瘠化、沙漠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计问题,为了解决困局又不得不向大自然伸手发难,但结果呢?问题必定是越来越严重,人民生活越来越穷越来越不幸福,怎么办?今天我希望同诸位商议之后拿出一个切实可行解决方案来。”
人民自治政府是非常重视黄土高原环境恶劣问题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关系到甘肃、陕西等地区数千万人民的活路问题,这部分地区也是中国地理意义上的中心所在,更是灿烂中华民族文化重心之一所在,也是未来自治区发展战略基础所在,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经过数千年沉积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如果继续放任发展,到时候害的是更多的中国人,也必将成为复兴事业上一个超级严峻的障碍,从几大重要部门抽调精干力量、从各大领域汇集精英人才,就是希望拿出一个好的方案,不说让恶劣环境就此大改观,但至少也让恶劣的趋势有所收敛,然后用相当的时间积累成绩慢慢改变,直至恢复到一定的水平。
“我们的关键点不是如何如何分析大自然的原因,而是针对人这个重要因素来制定措施。在我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环境保护思想宣传,让黄土高原包括整个自治区乃至整个中国所有人都知道,爱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要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严重依赖于大自然的落后习性,现在的黄土高原环境是不能再破坏了,真正到了沙漠化的时候再想治理,那就需要更长时间和代价了。”
“第二就是在政策上加以重视,像我们对自治区内矿产资源的保护一样,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指导和惩罚,对生态环境建设有贡献的应给予肯定和嘉奖,对恶意破坏生态平衡的要依照法律给予处理,和第一项措施相互对应协调,营造一个人人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社会氛围。”
“第三就是对整个地区进行一个全面性的检查和分级,分出不同的恶劣等级以制定不同的对应措施。最严重的地区甚至可以直接迁移该地区人民,动用政府力量直接进行环境治理和监管。而等级稍次的地区也要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兴修水利涵养水土是必须的。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这一过程应注重科学化和有序化,已经出现沙化现象的地区不可能用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就能改变的,而且种下去的树也不一定能够成活,种草或许成为更好的一种选择,当然也有已经适应恶劣环境的优秀植物种类,我们可以推广其种植面积,与沙漠化展斗争。”
“我认为这样做还不够,目前的困难就是干旱已经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存,如果当前不加以处置,必将又为生态环境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灾难,难道我们要让它演变为人们易子而食、剥树拔草充饥?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等,都是在人民能够不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试问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的前提下,谁会愿意让好不容易到手的土地变为绿地?谁会愿意将自己一家的未来寄托在那些小树苗和政府补贴上?我们是不可能将数千万人养起来以便他们不去破坏环境的,解决了生计和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根本就可以藐视。”
发言的是李四光,他对自治区目前的南强北弱的局势非常明晰,广云贵川等省环境资源优势明显,发展起步早而且前景广阔基础夯实,而陕甘两地就不是这么乐观,尤其是今天大会讨论如何解决黄土高原日益严重的生态失稳问题,在他看来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必须以人为本,解决好了人民的生计问题,谁还有事儿没事儿砍树、烧草破坏环境么?所以他认为陕甘两地自然资源丰富,更应给合理利用起来实现,有了较好的工业做后盾,治理环境问题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我们对黄土高原的资源勘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产量、质量稳居全国第一,而且可开采条件也很好,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百亿吨以上亿上。山西省是一个超大的煤炭基地,而陕西省北部的神府煤田、长庆油田,也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色金属和天然气蕴藏量也很巨大,更何况我们不仅是在这些地区兴建能源工业,机械加工、电力设备、纺织等等都可以成为解决人民生计问题的好途径……”
“当然李局长说的是事实,但我们都知道工业建设需要周期和时间,你说的是一种长期的解决方案。何况目前该地区还几乎是以农业人口为主,要想以强大工业转移人民生计重心,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在农业方面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在石洋组长的措施基础上,我们不妨加上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奖励和补贴践行各项政策的农民,同时加大农业科研力度,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产量,当然能有更利于生态恢复还有一定经济性的作物作为推广更好……”
一场看似普通的会议,参会人员和议题规模都不是很大,但其意义还是深远的,就像大会中的一句很经典受用的话,这个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重大的。
(看小说到)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山西北山峡中扎营避暑。六盘山在元朝时期是林荫之地,而明清以后,六盘山的森林由于滥伐、滥垦而大部遭到破坏,只有泾源山区略有一定茂密的森林分布。林木繁茂、峰峦耸秀的地方如今都成了林木稀稀落落、杂草遍布丛生的近于荒野之地。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让森林密布青山郁郁的黄土高原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史学专家耀世峰声情并茂的向在场众人讲述到黄土高原过去的美好,历史是不容质疑和改变的,它既然已经发生了就无法再予以改变,接受痛苦的事实并汲取其中的教训,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和认识的体现,当然耀世峰还没有讲述到为何会造成黄土高原从美好到丑陋的原因。
“我相信在座各位都和我一样,都坚信黄土高原以前是森林和森林草原覆盖的。但出现如此让人难以接受的变化缘由,其实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罪过。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使大面积的森林逐渐消失而成为今日的荒山秃岭。战争破坏、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等。其中又以毁林开荒、开辟农田,这对森林的破坏最为严重和最为彻底的。”
“近两千年不断滥伐滥垦毁坏,再多的森林树木也禁不起折腾。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接着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更是遭到了空前浩劫。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和晋北大力推行的‘屯田’制,明朝政府是强行规定每位士兵都必须毁林开荒。竟然到了有‘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的境地。”
“接下来大伙都知道了,昏庸无能的满清政府可是很会折腾些事情的。明代推行屯田制度已经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破坏。而满人政府实在不甘愿自己无所作为,所以他们推行了奖励垦荒制度,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
“更为可悲的是,黄土高原自古以来盛行的是广种薄收、轮荒制度。他们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和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采取轮荒制,不择手段地放火烧山,掠夺性扩大耕地,种地不施肥,靠自然肥力来产粮食,种几年以后表土流失了,肥力流光了便废弃了,另选择荒草地继续开垦,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断重演,不断反复继而使得林草覆盖的土地全部都被剃了“光头”,就像当初满清政府对汉人下的令一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史学专家耀世峰的话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没有约束的人为破坏的确是造成环境如此恶劣的主要原因,当然这样以来也让众人明晰了处理该问题的重心所在,那就是务必要重视人为因素,如何让如今的“光头”变得有点“发型”,关键的着力点还是在人的身上。
“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我不得不再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破坏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灾害问题。”石洋再次发言了,在审议大会诸多协同部门和重要成员各自处理意见之前,认清问题恶劣性所在很有必要。“我们现在都知道,黄土高原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破坏以后,便失去了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从而导致河川水源枯竭、水土流失和风沙日益加剧、旱涝灾害日益频繁等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首先就是河川水文状况严重恶化。破坏森林就破坏了水源涵养条件,水源锐减、泥沙日益加多、水位暴涨暴落。古代的黄土高原由于林草茂密,河流水量大而清澈,因而古代是黄河是称为‘大河’而非如今的‘黄河’,因为水是清的、山是绿的。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曾乘大船到山西视察,但如今水量大减已基本干涸,许多河段甚至可以徒步而过。”
“其次,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破坏林草植被,必然使雨水和径流直接冲刷黄土地面,继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我们推算的结果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三十万平方公里以上,每年会流失土壤约有20亿吨左右,七成以上汇入了黄河。用不着进行科学测算,只要去亲临感受一次当地的暴雨就可以得知水土流失多么厉害,因为流淌的不是暴雨,而是浓度很高的泥浆,就和我们喝的浆糊一样粘稠,可见水土流失是多么厉害,试问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怎么可能有高产量、好效益?”
“其三,水旱灾害日益加重。自商成汤廿四年至唐高祖元年的2306年间,这些地区只出现16年旱年,平均144年才有一次。而以后随着森林破坏日益严重,旱情也日益加剧,到元代发展到34年一次,明清时代5年一次,到了如今更是频率极高,就在去年21年此地区就发生了大面积干旱,而上一次是多久?是1918年。水患的破坏力就更为严重,一次黄河决口就是至少数万人背井离乡……”
“最后一点就是风沙日益加剧,人民生活条件恶劣。缺乏植被覆盖,加上连绵不断的干旱少雨,黄土高原很多地区已经出现大面积的干旱化,陕西西部的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沙漠化,而缺乏植被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人民生活燃料问题,没有柴禾怎么煮饭吃?没有草料怎么饲养家畜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土地贫瘠化、沙漠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计问题,为了解决困局又不得不向大自然伸手发难,但结果呢?问题必定是越来越严重,人民生活越来越穷越来越不幸福,怎么办?今天我希望同诸位商议之后拿出一个切实可行解决方案来。”
人民自治政府是非常重视黄土高原环境恶劣问题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关系到甘肃、陕西等地区数千万人民的活路问题,这部分地区也是中国地理意义上的中心所在,更是灿烂中华民族文化重心之一所在,也是未来自治区发展战略基础所在,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经过数千年沉积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如果继续放任发展,到时候害的是更多的中国人,也必将成为复兴事业上一个超级严峻的障碍,从几大重要部门抽调精干力量、从各大领域汇集精英人才,就是希望拿出一个好的方案,不说让恶劣环境就此大改观,但至少也让恶劣的趋势有所收敛,然后用相当的时间积累成绩慢慢改变,直至恢复到一定的水平。
“我们的关键点不是如何如何分析大自然的原因,而是针对人这个重要因素来制定措施。在我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环境保护思想宣传,让黄土高原包括整个自治区乃至整个中国所有人都知道,爱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要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严重依赖于大自然的落后习性,现在的黄土高原环境是不能再破坏了,真正到了沙漠化的时候再想治理,那就需要更长时间和代价了。”
“第二就是在政策上加以重视,像我们对自治区内矿产资源的保护一样,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指导和惩罚,对生态环境建设有贡献的应给予肯定和嘉奖,对恶意破坏生态平衡的要依照法律给予处理,和第一项措施相互对应协调,营造一个人人自觉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社会氛围。”
“第三就是对整个地区进行一个全面性的检查和分级,分出不同的恶劣等级以制定不同的对应措施。最严重的地区甚至可以直接迁移该地区人民,动用政府力量直接进行环境治理和监管。而等级稍次的地区也要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兴修水利涵养水土是必须的。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这一过程应注重科学化和有序化,已经出现沙化现象的地区不可能用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就能改变的,而且种下去的树也不一定能够成活,种草或许成为更好的一种选择,当然也有已经适应恶劣环境的优秀植物种类,我们可以推广其种植面积,与沙漠化展斗争。”
“我认为这样做还不够,目前的困难就是干旱已经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存,如果当前不加以处置,必将又为生态环境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灾难,难道我们要让它演变为人们易子而食、剥树拔草充饥?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等,都是在人民能够不依赖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试问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的前提下,谁会愿意让好不容易到手的土地变为绿地?谁会愿意将自己一家的未来寄托在那些小树苗和政府补贴上?我们是不可能将数千万人养起来以便他们不去破坏环境的,解决了生计和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根本就可以藐视。”
发言的是李四光,他对自治区目前的南强北弱的局势非常明晰,广云贵川等省环境资源优势明显,发展起步早而且前景广阔基础夯实,而陕甘两地就不是这么乐观,尤其是今天大会讨论如何解决黄土高原日益严重的生态失稳问题,在他看来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必须以人为本,解决好了人民的生计问题,谁还有事儿没事儿砍树、烧草破坏环境么?所以他认为陕甘两地自然资源丰富,更应给合理利用起来实现,有了较好的工业做后盾,治理环境问题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我们对黄土高原的资源勘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产量、质量稳居全国第一,而且可开采条件也很好,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百亿吨以上亿上。山西省是一个超大的煤炭基地,而陕西省北部的神府煤田、长庆油田,也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色金属和天然气蕴藏量也很巨大,更何况我们不仅是在这些地区兴建能源工业,机械加工、电力设备、纺织等等都可以成为解决人民生计问题的好途径……”
“当然李局长说的是事实,但我们都知道工业建设需要周期和时间,你说的是一种长期的解决方案。何况目前该地区还几乎是以农业人口为主,要想以强大工业转移人民生计重心,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在农业方面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在石洋组长的措施基础上,我们不妨加上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奖励和补贴践行各项政策的农民,同时加大农业科研力度,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产量,当然能有更利于生态恢复还有一定经济性的作物作为推广更好……”
一场看似普通的会议,参会人员和议题规模都不是很大,但其意义还是深远的,就像大会中的一句很经典受用的话,这个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重大的。
(看小说到)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