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庶子归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华京内这段时日不是很太平,是因为牵扯到了两件事.
其一是立太子。
虽然按照祖制,立太子一事,当以嫡庶尊卑,长幼尊卑的顺序来,但周帝陛下却不在乎这个,于是朝堂上的官员们,因循守旧的派系,与拥立贤能的派系,便自然而然争成了一团,搅得不可开交。
当然,所谓“因循守旧”与“拥立贤能”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隐晦称呼,要说的露骨些,便是大皇子一派,与六皇子一派的血雨腥风了。
六皇子司空玄,先是先于大皇子一步被封了亲王,然后又出使大夏归来,不光平复了两朝间的战火,更带来了夏帝希望两朝重开通商与邦交的讯息,可谓是给江山社稷立下了大功,因此皇帝龙颜大悦,大大褒奖了司空玄一番不说,更是隐约透露出了,要立司空玄为太子的口风。
这下,皇后那边可坐不住了。
司空钺一为长子,二为嫡子,身份一等一的贵重,按道理太子之位非他莫属,可近来司空钺因为不得圣心,已让皇后有些坐立不安,现在有关司空玄要当太子的消息一传出来,虽然尚不能证实,可皇后还是像火烧屁股一样,当下便觉得事情大不妙。
如今这后宫里,她和舒惠妃虽然彼此之间尚%,未扯破脸皮,但送小鞋使绊子的事情却一件也没少做,他日一旦司空玄登基称帝,那还会有她这个皇后好日子过吗?
于是,皇后再顾不得避嫌,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也为了自己将来的安危,开始差人积极在朝中各路大臣府上走动起来。
皇后位列正宫,司空钺又是嫡子,这二人原本就有不少朝中大臣支持,皇后的这一走动,也助长了这群人的气焰,当即与支持司空玄的那一拨官员日日在朝堂上唇枪舌战,唾沫横飞,但与之相反的是,跟大皇子那边官员在前面吐口水,皇后在后面摇旗呐喊比起来,司空玄这边却安静得出奇,不光司空玄本人整天呆在府邸里不声不响,就连舒惠妃,除了对太后晨昏定省,也完全是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让支持他们的官员心里嘀咕连连,更何况一向同六皇子走得亲近的景国公府,对于这场争执也摆明了一副作壁上观,丝毫没有要站队的迹象,因此他们在面对支持大皇子之人时,不知不觉便矮了一截,此消彼长之下,大皇子一派很快在朝堂上大占上风,而皇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置若罔闻,也没有要抖明白到底立谁为储,于是一连很长一段时日,华京城内都犹如一团迷雾罩着,氛围沉重得很。
偏偏赶在这个时候,第二件事情,又不大不小的发生了。
当朝三公中资历最老的宁国公,由于年老体虚,又重病缠身,在卧床休养了好几个月之后,终于回天无力,溘然长逝。
对于其他与宁家熟稔的官员来说,宁国公身体本就不好,亡故实属预料之中,但宁国公显然走得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他这一去,国公爷的爵位免不了就要落在他的嫡孙,世子宁仲坤头上,可惜整个华京权贵们里里外外都知道,那宁仲坤虽然长得人模人样,却是个十足的草包,这样的人坐了国公大位,他日出入起朝堂来,只怕如今朝上这场浑水会更加有得看。
老宁国公身份贵重,因此葬礼也办得格外隆重,顾着宁国公府的地位,京中上至一品大员,下至七品小官,全都动身前往悼念,而刚接过了国公头衔的宁仲坤,却显然将这场葬礼当成了他初入仕途的踏脚石,完全将丧葬一事摆在了一边,而同到府的一众官员们打成一片,喝酒吃肉,硬生生将一桩白喜事,扮成了一桩红喜事。
老国公夫人吴氏,瞧着这一切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一来宁仲坤是她宠爱的亲孙,二来宁仲坤总要有个机会同其他官员拉好关系,已让他今后的仕途之路走得顺畅一些,所以便也没怎么管,只是终日呆在后宅,没有出来见客。
待宁国公葬礼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头七时,沉寂了许久的大皇子司空钺忽然出现在了国公府里,这种皇亲亲自出席官员葬礼的事情,在大周还是头一遭,在场官员们议论纷纷的同时,都在猜测司空钺是不是在打着别的念头,以至于后来宁仲坤又亲自邀司空钺入后院详谈时,这种议论便更加甚嚣尘上了。
宁渊回到家时,发现屋子里居然已经聚了不少人。
司空玄一身便服,与赵沫,景逸,呼延元宸坐了一圈,竟然是好像专程在等着自己一样。
瞧见他进来了,别人还没说话,赵沫倒先出言打趣道:“瞧弟弟这一番表情,想来今日在宁国公府里,怕是看了一出十足的好戏吧。”
“那可不,如果不是不想瞧见宁仲坤那张趾高气扬的脸,这场狼狈为奸的好戏,指不定我也要去凑一番热闹。”景逸附和着抱起手,做了一个发抖的表情。
倒是呼延元宸第一个起身,走到宁渊身边助他脱了外边一层湛蓝色的官服,有些关切地问:“那些人可有为难你?”
两人从大夏回来后,呼延元宸便彻底在华京安下了家,不过出于对唐氏和宁馨儿等宁渊家人的考量,他并没有大喇喇直接住到宁家来,而是又花钱买回了从前的质子府,反正两个地方离得近,常来常往的也方便。
“自然不会对我有什么好脸色,好在我也只是略尽人事而已,毕竟宁国公从辈分上来算也是我的叔公,而且也待我不薄,我不能不去。”宁渊无奈地笑了笑,同呼延元宸一同走到桌边坐下。
宁国公的丧礼,别人或许可以不去,但是他偏偏不去不行,抛开两家亲戚的关系,他如今儒林馆掌院的位置,还是老宁国公替他举荐的,总有那么些情分在,可惜宁渊顾念着情分走了这么一遭,却为此受了一肚子的窝囊气。
且不说宁仲坤对他这类宁家的旁支子弟向来就看不太上眼,加上他同司空玄等人的关系亲密,早已被打成了六皇子一党,而受到大皇子派系的敌视,瞧着宁仲坤眼看就要往大皇子身边倒,能给他好脸色看才怪。
“这么说,公子你也没能同宁仲坤说上话了?”司空玄问道。
“自然没有。”宁渊摇头。
“无论如何,你既然跑了这一趟,便算是仁至义尽了,也没有辜负老国公的嘱托,宁仲坤想怎么做,将来又会招致怎样的下场,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呼延元宸冷言道了一句:“他既然自己不识抬举,就算有杀僧祸,也是咎由自取。”
“不过谁又能想得到,皇上此次放出要立太子的风声,所想的根本不是要立太子,而是要借此之机,清一清京中的官党之风呢。”景逸摇头道:“若非惠妃娘娘在宫中察言观色,探知了此事,只怕面对大皇子那边如此挑衅,咱们势必也坐不住要同他们呛上几声。”
“皇上正值盛年,自然不会着急立什么太子,且现下京内官员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尤以三公为首,景国公和孟国公资历尚欠,唯独宁国公府,历经多朝,势力极大,皇上早有了削权之心,只是顾忌老国公的威望,加上没有合适的理由,才一直没动手,如今宁仲坤这不成器的却自己一头撞上去,当真是找死。”赵沫冷笑一声,仿佛对宁仲坤等人毫不同情。
舒惠妃是个玉蕴珠藏的人,这立太子一事的玄机,皇帝虽然藏得紧,可依旧被她看出来了皇帝压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才嘱咐了司空玄等人,让他们稍安勿躁,不要瞎搀和。
这也难怪。如今大周和大夏之间相安无事,天下太平,没有了外忧,也能让皇帝好好腾出手来整一整内患,打压打压华京城内一众位高权重的家族,以巩固皇室的地位,其中当朝三公自然是皇帝的重点留意对象。
如同赵沫所说的,三公中孟国公和景国公尚且年轻,从老国公那里继承来的权势也有限,对皇室威胁尚且不大,但宁国公却不同了,老宁国公因为辈分高,门生极多,其中又有大半入朝为官,这些人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可若是拧成了一股绳的话,只怕是抖上一抖,整个朝堂都得震个三震,皇帝自然要防。
只是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帝要对付宁家,自然不能胡乱动手,但说要给宁家下绊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皇帝算盘打得响,宁国公却也是个老狐狸,不会那么容易上钩的,所以皇帝一直在等,终于等到眼看宁国公就要熬不住了,便掐着时日,放出了要立太子的风声。
但凡有些野心的官员,为了新帝继位后能平步青云,成为肱骨之臣,势必要从太子时期开始站位,以求他日讨到一个扶持之功,只要老宁国公一去,以宁家世子的那个草包个性,必然会搀和进来,到时候只要随口给宁家扣上一个结党乱政的帽子,宁国公府这颗大钉子,皇帝就能名正言顺地拔走了,同时,还能顺便清一清朝堂上其他皇帝看不惯的家伙。
老宁国公之前也正是预料到了也许会有这么一天,才在举荐宁渊当了儒林馆的掌院后,对宁渊说了那番类似于托孤之类的话,而也正是因为宁渊承了这份情,在了解到所谓立太子的真相,以及宁仲坤果然有要和大皇子站队的迹象后,不得不亲自上门,打算对宁仲坤说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好让他及时收手。
可惜,宁仲坤显然是将他宁渊当成上门讨要好处的便宜亲戚了,从头到脚,宁渊连那位新任国公爷的衣角都没看见。
别人既然不识抬举,咱们就不要热脸去贴冷屁股——这是宁渊身边所有人的意思,只是宁渊心里总有一道过不去的坎,他向来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虽然他同样不在乎宁仲坤的死活,可当初自己答应了老宁国公的事,却没有做到,心中多少会有些不安。
宁渊在这里操着别人的心,那边惹麻烦的正主却片刻也没有要消停的意思,老国公的丧礼刚刚结束,连府邸正门口的大白花都未撤下,那位新任国公爷,居然直接白花换红花,就地又开始筹办起了红喜事来。
原来当年的华京第一美女,宁国公府大小姐宁珊珊,在经历了又是被说丧门星,又是被遣送尼姑庵的一系列人生起落之后,在眼看就要变成老姑娘无人问津的当儿,终于拣到了一门好亲事,摇身一变要被大皇子司空钺娶回去当皇子正妃了。
这事发生得十分突然,且之前也没有一点征兆,等外人得到信的时候,大皇子府迎亲的排场便到了国公府门前。
因此所有人都猜测,这门亲事,十有**便是那日司空钺前往国公府吊唁时才突然定下的,显然,大皇子为了得到太子之位,要正式同宁仲坤这位新任宁国公抱成一团了,而娶了宁珊珊这无人问津的老姑娘,自然也可以显露出司空钺的诚意。
&... -->>
华京内这段时日不是很太平,是因为牵扯到了两件事.
其一是立太子。
虽然按照祖制,立太子一事,当以嫡庶尊卑,长幼尊卑的顺序来,但周帝陛下却不在乎这个,于是朝堂上的官员们,因循守旧的派系,与拥立贤能的派系,便自然而然争成了一团,搅得不可开交。
当然,所谓“因循守旧”与“拥立贤能”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隐晦称呼,要说的露骨些,便是大皇子一派,与六皇子一派的血雨腥风了。
六皇子司空玄,先是先于大皇子一步被封了亲王,然后又出使大夏归来,不光平复了两朝间的战火,更带来了夏帝希望两朝重开通商与邦交的讯息,可谓是给江山社稷立下了大功,因此皇帝龙颜大悦,大大褒奖了司空玄一番不说,更是隐约透露出了,要立司空玄为太子的口风。
这下,皇后那边可坐不住了。
司空钺一为长子,二为嫡子,身份一等一的贵重,按道理太子之位非他莫属,可近来司空钺因为不得圣心,已让皇后有些坐立不安,现在有关司空玄要当太子的消息一传出来,虽然尚不能证实,可皇后还是像火烧屁股一样,当下便觉得事情大不妙。
如今这后宫里,她和舒惠妃虽然彼此之间尚%,未扯破脸皮,但送小鞋使绊子的事情却一件也没少做,他日一旦司空玄登基称帝,那还会有她这个皇后好日子过吗?
于是,皇后再顾不得避嫌,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也为了自己将来的安危,开始差人积极在朝中各路大臣府上走动起来。
皇后位列正宫,司空钺又是嫡子,这二人原本就有不少朝中大臣支持,皇后的这一走动,也助长了这群人的气焰,当即与支持司空玄的那一拨官员日日在朝堂上唇枪舌战,唾沫横飞,但与之相反的是,跟大皇子那边官员在前面吐口水,皇后在后面摇旗呐喊比起来,司空玄这边却安静得出奇,不光司空玄本人整天呆在府邸里不声不响,就连舒惠妃,除了对太后晨昏定省,也完全是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让支持他们的官员心里嘀咕连连,更何况一向同六皇子走得亲近的景国公府,对于这场争执也摆明了一副作壁上观,丝毫没有要站队的迹象,因此他们在面对支持大皇子之人时,不知不觉便矮了一截,此消彼长之下,大皇子一派很快在朝堂上大占上风,而皇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置若罔闻,也没有要抖明白到底立谁为储,于是一连很长一段时日,华京城内都犹如一团迷雾罩着,氛围沉重得很。
偏偏赶在这个时候,第二件事情,又不大不小的发生了。
当朝三公中资历最老的宁国公,由于年老体虚,又重病缠身,在卧床休养了好几个月之后,终于回天无力,溘然长逝。
对于其他与宁家熟稔的官员来说,宁国公身体本就不好,亡故实属预料之中,但宁国公显然走得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他这一去,国公爷的爵位免不了就要落在他的嫡孙,世子宁仲坤头上,可惜整个华京权贵们里里外外都知道,那宁仲坤虽然长得人模人样,却是个十足的草包,这样的人坐了国公大位,他日出入起朝堂来,只怕如今朝上这场浑水会更加有得看。
老宁国公身份贵重,因此葬礼也办得格外隆重,顾着宁国公府的地位,京中上至一品大员,下至七品小官,全都动身前往悼念,而刚接过了国公头衔的宁仲坤,却显然将这场葬礼当成了他初入仕途的踏脚石,完全将丧葬一事摆在了一边,而同到府的一众官员们打成一片,喝酒吃肉,硬生生将一桩白喜事,扮成了一桩红喜事。
老国公夫人吴氏,瞧着这一切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一来宁仲坤是她宠爱的亲孙,二来宁仲坤总要有个机会同其他官员拉好关系,已让他今后的仕途之路走得顺畅一些,所以便也没怎么管,只是终日呆在后宅,没有出来见客。
待宁国公葬礼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头七时,沉寂了许久的大皇子司空钺忽然出现在了国公府里,这种皇亲亲自出席官员葬礼的事情,在大周还是头一遭,在场官员们议论纷纷的同时,都在猜测司空钺是不是在打着别的念头,以至于后来宁仲坤又亲自邀司空钺入后院详谈时,这种议论便更加甚嚣尘上了。
宁渊回到家时,发现屋子里居然已经聚了不少人。
司空玄一身便服,与赵沫,景逸,呼延元宸坐了一圈,竟然是好像专程在等着自己一样。
瞧见他进来了,别人还没说话,赵沫倒先出言打趣道:“瞧弟弟这一番表情,想来今日在宁国公府里,怕是看了一出十足的好戏吧。”
“那可不,如果不是不想瞧见宁仲坤那张趾高气扬的脸,这场狼狈为奸的好戏,指不定我也要去凑一番热闹。”景逸附和着抱起手,做了一个发抖的表情。
倒是呼延元宸第一个起身,走到宁渊身边助他脱了外边一层湛蓝色的官服,有些关切地问:“那些人可有为难你?”
两人从大夏回来后,呼延元宸便彻底在华京安下了家,不过出于对唐氏和宁馨儿等宁渊家人的考量,他并没有大喇喇直接住到宁家来,而是又花钱买回了从前的质子府,反正两个地方离得近,常来常往的也方便。
“自然不会对我有什么好脸色,好在我也只是略尽人事而已,毕竟宁国公从辈分上来算也是我的叔公,而且也待我不薄,我不能不去。”宁渊无奈地笑了笑,同呼延元宸一同走到桌边坐下。
宁国公的丧礼,别人或许可以不去,但是他偏偏不去不行,抛开两家亲戚的关系,他如今儒林馆掌院的位置,还是老宁国公替他举荐的,总有那么些情分在,可惜宁渊顾念着情分走了这么一遭,却为此受了一肚子的窝囊气。
且不说宁仲坤对他这类宁家的旁支子弟向来就看不太上眼,加上他同司空玄等人的关系亲密,早已被打成了六皇子一党,而受到大皇子派系的敌视,瞧着宁仲坤眼看就要往大皇子身边倒,能给他好脸色看才怪。
“这么说,公子你也没能同宁仲坤说上话了?”司空玄问道。
“自然没有。”宁渊摇头。
“无论如何,你既然跑了这一趟,便算是仁至义尽了,也没有辜负老国公的嘱托,宁仲坤想怎么做,将来又会招致怎样的下场,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呼延元宸冷言道了一句:“他既然自己不识抬举,就算有杀僧祸,也是咎由自取。”
“不过谁又能想得到,皇上此次放出要立太子的风声,所想的根本不是要立太子,而是要借此之机,清一清京中的官党之风呢。”景逸摇头道:“若非惠妃娘娘在宫中察言观色,探知了此事,只怕面对大皇子那边如此挑衅,咱们势必也坐不住要同他们呛上几声。”
“皇上正值盛年,自然不会着急立什么太子,且现下京内官员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尤以三公为首,景国公和孟国公资历尚欠,唯独宁国公府,历经多朝,势力极大,皇上早有了削权之心,只是顾忌老国公的威望,加上没有合适的理由,才一直没动手,如今宁仲坤这不成器的却自己一头撞上去,当真是找死。”赵沫冷笑一声,仿佛对宁仲坤等人毫不同情。
舒惠妃是个玉蕴珠藏的人,这立太子一事的玄机,皇帝虽然藏得紧,可依旧被她看出来了皇帝压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才嘱咐了司空玄等人,让他们稍安勿躁,不要瞎搀和。
这也难怪。如今大周和大夏之间相安无事,天下太平,没有了外忧,也能让皇帝好好腾出手来整一整内患,打压打压华京城内一众位高权重的家族,以巩固皇室的地位,其中当朝三公自然是皇帝的重点留意对象。
如同赵沫所说的,三公中孟国公和景国公尚且年轻,从老国公那里继承来的权势也有限,对皇室威胁尚且不大,但宁国公却不同了,老宁国公因为辈分高,门生极多,其中又有大半入朝为官,这些人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可若是拧成了一股绳的话,只怕是抖上一抖,整个朝堂都得震个三震,皇帝自然要防。
只是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帝要对付宁家,自然不能胡乱动手,但说要给宁家下绊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皇帝算盘打得响,宁国公却也是个老狐狸,不会那么容易上钩的,所以皇帝一直在等,终于等到眼看宁国公就要熬不住了,便掐着时日,放出了要立太子的风声。
但凡有些野心的官员,为了新帝继位后能平步青云,成为肱骨之臣,势必要从太子时期开始站位,以求他日讨到一个扶持之功,只要老宁国公一去,以宁家世子的那个草包个性,必然会搀和进来,到时候只要随口给宁家扣上一个结党乱政的帽子,宁国公府这颗大钉子,皇帝就能名正言顺地拔走了,同时,还能顺便清一清朝堂上其他皇帝看不惯的家伙。
老宁国公之前也正是预料到了也许会有这么一天,才在举荐宁渊当了儒林馆的掌院后,对宁渊说了那番类似于托孤之类的话,而也正是因为宁渊承了这份情,在了解到所谓立太子的真相,以及宁仲坤果然有要和大皇子站队的迹象后,不得不亲自上门,打算对宁仲坤说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好让他及时收手。
可惜,宁仲坤显然是将他宁渊当成上门讨要好处的便宜亲戚了,从头到脚,宁渊连那位新任国公爷的衣角都没看见。
别人既然不识抬举,咱们就不要热脸去贴冷屁股——这是宁渊身边所有人的意思,只是宁渊心里总有一道过不去的坎,他向来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虽然他同样不在乎宁仲坤的死活,可当初自己答应了老宁国公的事,却没有做到,心中多少会有些不安。
宁渊在这里操着别人的心,那边惹麻烦的正主却片刻也没有要消停的意思,老国公的丧礼刚刚结束,连府邸正门口的大白花都未撤下,那位新任国公爷,居然直接白花换红花,就地又开始筹办起了红喜事来。
原来当年的华京第一美女,宁国公府大小姐宁珊珊,在经历了又是被说丧门星,又是被遣送尼姑庵的一系列人生起落之后,在眼看就要变成老姑娘无人问津的当儿,终于拣到了一门好亲事,摇身一变要被大皇子司空钺娶回去当皇子正妃了。
这事发生得十分突然,且之前也没有一点征兆,等外人得到信的时候,大皇子府迎亲的排场便到了国公府门前。
因此所有人都猜测,这门亲事,十有**便是那日司空钺前往国公府吊唁时才突然定下的,显然,大皇子为了得到太子之位,要正式同宁仲坤这位新任宁国公抱成一团了,而娶了宁珊珊这无人问津的老姑娘,自然也可以显露出司空钺的诚意。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