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僧格林沁之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
齐稀元手下的桂生对捻军的情况较为了解,为了尽快破案,丁葆桢宴请齐稀元和桂生,得知那位佩带僧王爷宝珠的神秘女子临死之前曾呼喊过皮绠的名字,案件算是有了新的线索。《僧格林沁之死》第二十二章有描述。/ny3uqf
丁府大厅内,摆了一桌酒宴。丁宝桢在厅内来回踱着步儿,略带几分焦灼。尊皇上命,杀了安德海,又将其曝尸数天,的确大快人心。山东百姓虽说也因清皇廷无能,战事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而怨声载道,对清王朝的官吏恨之入骨,形成了官民水火难融的局面,但对能为老百姓着想的清官还是很敬仰的。
这个丁宝桢,自打上任山东,先是布政使,后任巡府官职,兴学堂,办洋务,救灾民,的确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安德海恶名在外,仗着与慈禧太后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作恶多端,虽说杀安德海有皇上、东太后、恭亲王联手,但这大任落到丁宝桢这位执行者身上,也是要冒着凶险的。谁不知道慈禧老佛爷的厉害,连肃顺八大臣都能被她一锅烩了,你一个山东巡府算什么,想要你的小命还不跟捻个蚂蚁似的。可丁宝桢就是一条硬汉子,接了皇上密令后,不光周密布置,还敢违抗慈禧的懿旨,前庭接旨后门杀人,这还不变成老佛爷的眼中钉?虽说慈禧在无奈的情况下,没有对丁宝桢怎么样,还装模作样的夸奖了他。但丁宝桢知道,这事不能算完。果然事隔不久,僧王爷追凶的事儿就找到他头上来了。
“齐大人到。”家仆喊报了一声,丁宝桢便出庭相迎。
“为丁大人大请安。”齐稀元拱手作揖。后边跟着桂生,桂生也向丁宝桢请安。
丁宝桢笑容满面,一边还礼,一边引领二位入座:“请请请,饭菜都要凉了。”
丁宝桢让齐稀元坐上座,齐稀元说:“无德无才之人。下官哪敢,丁大人还是你坐这里吧。”
丁宝桢这时候已夺过家仆的酒壶,硬将齐稀元推上首席,吩咐家仆说:“你忙你的去吧。”又对齐稀元和桂生说,“今儿咱们是便宴,不讲究那些老规矩。再说也是在我家里,你是客我是主。”
客套一番,三人入座,丁宝桢亲自为二人满上。一桌菜都是丁大人亲手做的,其中最拿手的菜就是“宫宝鸡丁”。这菜本来是丁宝桢做的家常菜。有一次,几位王爷到丁府作客,丁宝桢就给他们炒了这个鸡丁,王爷们吃了赞不绝口,回头就派厨子来跟丁大人请教,不久这道菜就传到了宫里。由于是丁宝桢发明的,所以就给这道菜取名为“宫宝鸡丁”。
能坐在丁宝桢的大席上,又是丁大人亲自做的菜,齐稀元和桂生都内心充满感激。但丁宝桢却没有大人的作派,象自家亲朋一样,与齐稀元、桂生平等对话,和蔼可亲,有说的笑。
举杯的时候,丁宝桢看了看年轻的桂生,说:“这位小兄弟听说也参加过捻子?”
桂生急忙站起。说:“在下当年一时糊涂,参加了红枪会,后被僧王爷收编。高楼战被打散,这才投到了齐大人手下。”
丁宝桢说:“坐下坐下,来到我家。就是我的客人。来,咱们先干了这杯。”
“谢丁大人。”
三人一齐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丁宝桢依然不提来意,这叫齐稀元有点纳闷。前些日子,遵命盯稍安德海,前前后后,齐稀元带着桂生,化妆成游客,一天一报,将安德海的行踪一一报定,才为丁宝桢正法安德海提供了先决条件,为此,丁大人在事后都对他们进行了奖赏。事已过了这么多天,忽然接到丁大人的传令,齐稀元就与桂生骑上快马,连夜赶到济南,难道千里迢迢地赶来,就是吃一顿便宴吗?
正迟疑着,不知怎地就说到了僧格林沁,先是夸他对皇上忠真,后是说他有勇无谋,最后丁大人将酒杯一摔,酒浆四溢:“这老匹夫,宝桢是被他害苦了。”
齐稀元道:“大人不必难过,僧格林沁不听你的劝,说明他太愚蠢了,如今他死在捻贼之手,不应验了你当初的提醒吗?皇上虽有怪罪,但不也有惊无险吗?”
当年,僧格林沁驻扎鲁山,已探得军情的山东军统领丁宝桢前往僧营禀报。刚到营门外,河南、安徽的几位要员正等待进帐。丁宝桢与几位同僚议起战事,都劝僧王爷不要冒进,别上了张宗禹的当。可僧格林沁正怒气冲冲,不把他们当成人看,出口就是羞辱之词,进帐连座都不赐。正说着,僧格林沁传丁宝桢进帐。
丁宝桢见过僧王爷:“王爷吉祥。”
僧格林沁白了丁宝桢一眼:“罢了,有啥事快说。”
丁宝桢见他的手下陈国瑞等都坐在那里,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着这位丁翰林,顿觉满脸血涌,说:
“下官马上跑累了,站着说不出话。”
僧格林沁一看丁宝桢翻了脸,掂量着也拿不下这位朝中大臣,便软了下来,亲自为他搬了座椅。
自那以后,山东军在皇上眼里就没有了好名声,军纪混乱,调度无方,行动迟缓,一个个斥书不停地从宫中发往丁宝桢手中。
“这个老匹夫,若是不被捻贼所杀,说不定我就要死在他的手上。”
齐稀元道:“他被捻贼所杀,那也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捻贼都是农民啊,他们是没有办法才造反啊,平息了叛乱,还不见好就收?可他的那些手下,攻下壕围。不分男女老幼,鸡犬不留。据说他攻下了捻军陪都雉河集,直直杀了三天三夜。涡河以北是张乐行的老窝,他杀得多少个庄子不见人。这样平反。是皇上要看到的吗?”
丁宝桢说:“百姓苦啊。”
见丁大人动了侧隐之心,桂生插话说:“丁大人身为巡府,不知对发捻之乱有何看法。”
丁宝桢见这位跟着齐稀办差的也敢对他说这种话,就有些奇怪,觉得齐稀元用的人,就不是一般人物。这个桂生。虽说今儿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在齐稀元手下当差多年,他对他也是面熟的。当年追查僧王案,后来布置盯安德海的行踪,齐稀元常带着这位助手前来禀报,他知道他是位能干的差官。
丁宝桢笑了,说:“依你之见呢?”
桂生说:“在下是不敢乱言的。”
“为何?”
“多说了怕你杀我的头。”
“哈哈哈……”丁宝桢笑了,“你尽管说之无妨,你当初加入红枪会都没有杀你的头,今儿你为大清办案。谁还会杀你的头?”
桂生几杯酒下了肚,加之丁大人和和气气的,桂生就有了几分胆量:“那我可就真说了。”
“当说无妨。”
“要我说这是大清的气数差不多了。”
“混账,怎能诅咒大清?”... -->>
ps:
齐稀元手下的桂生对捻军的情况较为了解,为了尽快破案,丁葆桢宴请齐稀元和桂生,得知那位佩带僧王爷宝珠的神秘女子临死之前曾呼喊过皮绠的名字,案件算是有了新的线索。《僧格林沁之死》第二十二章有描述。/ny3uqf
丁府大厅内,摆了一桌酒宴。丁宝桢在厅内来回踱着步儿,略带几分焦灼。尊皇上命,杀了安德海,又将其曝尸数天,的确大快人心。山东百姓虽说也因清皇廷无能,战事不断,百姓苦不堪言,而怨声载道,对清王朝的官吏恨之入骨,形成了官民水火难融的局面,但对能为老百姓着想的清官还是很敬仰的。
这个丁宝桢,自打上任山东,先是布政使,后任巡府官职,兴学堂,办洋务,救灾民,的确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安德海恶名在外,仗着与慈禧太后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作恶多端,虽说杀安德海有皇上、东太后、恭亲王联手,但这大任落到丁宝桢这位执行者身上,也是要冒着凶险的。谁不知道慈禧老佛爷的厉害,连肃顺八大臣都能被她一锅烩了,你一个山东巡府算什么,想要你的小命还不跟捻个蚂蚁似的。可丁宝桢就是一条硬汉子,接了皇上密令后,不光周密布置,还敢违抗慈禧的懿旨,前庭接旨后门杀人,这还不变成老佛爷的眼中钉?虽说慈禧在无奈的情况下,没有对丁宝桢怎么样,还装模作样的夸奖了他。但丁宝桢知道,这事不能算完。果然事隔不久,僧王爷追凶的事儿就找到他头上来了。
“齐大人到。”家仆喊报了一声,丁宝桢便出庭相迎。
“为丁大人大请安。”齐稀元拱手作揖。后边跟着桂生,桂生也向丁宝桢请安。
丁宝桢笑容满面,一边还礼,一边引领二位入座:“请请请,饭菜都要凉了。”
丁宝桢让齐稀元坐上座,齐稀元说:“无德无才之人。下官哪敢,丁大人还是你坐这里吧。”
丁宝桢这时候已夺过家仆的酒壶,硬将齐稀元推上首席,吩咐家仆说:“你忙你的去吧。”又对齐稀元和桂生说,“今儿咱们是便宴,不讲究那些老规矩。再说也是在我家里,你是客我是主。”
客套一番,三人入座,丁宝桢亲自为二人满上。一桌菜都是丁大人亲手做的,其中最拿手的菜就是“宫宝鸡丁”。这菜本来是丁宝桢做的家常菜。有一次,几位王爷到丁府作客,丁宝桢就给他们炒了这个鸡丁,王爷们吃了赞不绝口,回头就派厨子来跟丁大人请教,不久这道菜就传到了宫里。由于是丁宝桢发明的,所以就给这道菜取名为“宫宝鸡丁”。
能坐在丁宝桢的大席上,又是丁大人亲自做的菜,齐稀元和桂生都内心充满感激。但丁宝桢却没有大人的作派,象自家亲朋一样,与齐稀元、桂生平等对话,和蔼可亲,有说的笑。
举杯的时候,丁宝桢看了看年轻的桂生,说:“这位小兄弟听说也参加过捻子?”
桂生急忙站起。说:“在下当年一时糊涂,参加了红枪会,后被僧王爷收编。高楼战被打散,这才投到了齐大人手下。”
丁宝桢说:“坐下坐下,来到我家。就是我的客人。来,咱们先干了这杯。”
“谢丁大人。”
三人一齐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丁宝桢依然不提来意,这叫齐稀元有点纳闷。前些日子,遵命盯稍安德海,前前后后,齐稀元带着桂生,化妆成游客,一天一报,将安德海的行踪一一报定,才为丁宝桢正法安德海提供了先决条件,为此,丁大人在事后都对他们进行了奖赏。事已过了这么多天,忽然接到丁大人的传令,齐稀元就与桂生骑上快马,连夜赶到济南,难道千里迢迢地赶来,就是吃一顿便宴吗?
正迟疑着,不知怎地就说到了僧格林沁,先是夸他对皇上忠真,后是说他有勇无谋,最后丁大人将酒杯一摔,酒浆四溢:“这老匹夫,宝桢是被他害苦了。”
齐稀元道:“大人不必难过,僧格林沁不听你的劝,说明他太愚蠢了,如今他死在捻贼之手,不应验了你当初的提醒吗?皇上虽有怪罪,但不也有惊无险吗?”
当年,僧格林沁驻扎鲁山,已探得军情的山东军统领丁宝桢前往僧营禀报。刚到营门外,河南、安徽的几位要员正等待进帐。丁宝桢与几位同僚议起战事,都劝僧王爷不要冒进,别上了张宗禹的当。可僧格林沁正怒气冲冲,不把他们当成人看,出口就是羞辱之词,进帐连座都不赐。正说着,僧格林沁传丁宝桢进帐。
丁宝桢见过僧王爷:“王爷吉祥。”
僧格林沁白了丁宝桢一眼:“罢了,有啥事快说。”
丁宝桢见他的手下陈国瑞等都坐在那里,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着这位丁翰林,顿觉满脸血涌,说:
“下官马上跑累了,站着说不出话。”
僧格林沁一看丁宝桢翻了脸,掂量着也拿不下这位朝中大臣,便软了下来,亲自为他搬了座椅。
自那以后,山东军在皇上眼里就没有了好名声,军纪混乱,调度无方,行动迟缓,一个个斥书不停地从宫中发往丁宝桢手中。
“这个老匹夫,若是不被捻贼所杀,说不定我就要死在他的手上。”
齐稀元道:“他被捻贼所杀,那也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捻贼都是农民啊,他们是没有办法才造反啊,平息了叛乱,还不见好就收?可他的那些手下,攻下壕围。不分男女老幼,鸡犬不留。据说他攻下了捻军陪都雉河集,直直杀了三天三夜。涡河以北是张乐行的老窝,他杀得多少个庄子不见人。这样平反。是皇上要看到的吗?”
丁宝桢说:“百姓苦啊。”
见丁大人动了侧隐之心,桂生插话说:“丁大人身为巡府,不知对发捻之乱有何看法。”
丁宝桢见这位跟着齐稀办差的也敢对他说这种话,就有些奇怪,觉得齐稀元用的人,就不是一般人物。这个桂生。虽说今儿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在齐稀元手下当差多年,他对他也是面熟的。当年追查僧王案,后来布置盯安德海的行踪,齐稀元常带着这位助手前来禀报,他知道他是位能干的差官。
丁宝桢笑了,说:“依你之见呢?”
桂生说:“在下是不敢乱言的。”
“为何?”
“多说了怕你杀我的头。”
“哈哈哈……”丁宝桢笑了,“你尽管说之无妨,你当初加入红枪会都没有杀你的头,今儿你为大清办案。谁还会杀你的头?”
桂生几杯酒下了肚,加之丁大人和和气气的,桂生就有了几分胆量:“那我可就真说了。”
“当说无妨。”
“要我说这是大清的气数差不多了。”
“混账,怎能诅咒大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