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骁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千万别小看蔡邕所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从源头上着手,坚定支持李利的最好办法。 在思想上影响学生们,等到这些学生长大成人后,李利便是他们心里一尊不容亵渎的神祗,支持并效忠于李利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对于蔡邕默默无闻中所做的一切,或许别人无法想象这对李利的支持力度有多大,但作为再世为人的李利而言,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这种从孩子抓起的忠诚教育有多么巨大的能量,其影响力有多么深远。
而这些事情,蔡邕从来没有提起过,甚至连蔡琰等人都不知道蔡邕此举的真正用意。她们仅把蔡邕与孔融争执之事看做一件趣事,从中看出蔡邕对女婿的维护,仅此而已。
但是,当李利得知此事后,却甚为感动,真正从心里接受了这位可敬又可爱的岳父。
想当初,他之所以让蔡邕担任太学院院长,是因为他手里没有可以信赖且声望足够的大儒名士来担当此任。逼不得已之下,本着用生不如用熟的心理,他选择岳父蔡邕接管太学院。毕竟,不管怎么说,蔡邕都是他的岳父,纵然不支持他,却也不会蓄意败坏他的名声,不会做有损西凉军利益的事情。
即便如此,李利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明面上,蔡邕是太学院院长,执掌院和军事学院两所学府,可实际上却是不然。蔡邕所在的院集中了来自天下各州各郡的名士,而这些名士的家眷全部安置在内院,由三千甲士昼夜看护,没有将军府的手谕严禁出入。此举,其实就是变相软禁,迫使这些名士安守本分。不敢做出有损李利声誉和西凉军利益的事情。
除此之外,李儒担任学院主簿,掌管着所有大学士的俸禄供给发放,并掌管着学院的一切开支用度。这就等于掐住了太学院的喉咙。不管大儒也好还是名士也罢。总得吃饭穿衣吧,而这些都掌握在李儒手里。就连蔡邕的俸禄用度也不例外。
院是这样,军事学院(即武学院)则管制得更加严格。李利亲自担任武学院院长,日常事务由大剑师王越掌管,总教官是王越的大弟子史阿。而日常教学则是皇甫嵩、朱儁、贾诩、李玄、郭嘉和黄忠等人亲自教导。此外,军中诸将只要有暇便会前往武学院教习几天,而学院中的学生大多是阵亡将士的子嗣,对李利绝对忠诚,因为他们能够在武学院长大成人,全是李利所赐。
这便是闻名天下的长安太学院,分为文武两所学府。开办至今已有四年,去年冬天第一批三千名成年学生学满结业。而这些学生,文士全部安置在西凉治下的所有郡县之中,学武的学员则安排在西凉军中。所有学员一律从底层做起,文士是郡县小吏,武生则是什长、队率级的低级将领。这其中也不乏才能出众之辈,在短短半年之内跳跃式升迁,有十数名文士已经坐上县丞或县长的位子;而武生之中也有数十人升至军侯或军司马,还有十三人晋升校尉。( 平南)
毫不夸张地说,这两所学府完全是为了巩固李利至高无上的地位服务的,或者说这些学生就是他统治西凉各州郡乃至整个天下的基石。再过几个月,今年第二批学员就将结业,这批学员多达五千余人,且多为文士。是以,有了这批文士分散到各个郡县,西凉境内文士短缺的局面便会就此终结,往后每年都有大批文武学员补充进来,使得西凉疆域便不会因为大肆扩张而人才紧缺,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如此以来,即使没有士族阶层的支持,李利也能重新培养出一大批新兴的士族阶层,从而彻底取代老士族的存在。
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些文士和武将必将成为西凉军的中坚力量,触角遍及天下各州各郡,重新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而这便是李利不惜耗费巨资建立太学院的真正目的所在,自己培养人才,就如同后世的红色抗大一样,自力更生。惟有如此,才能打下一个铁桶般的江山,不求千秋万世,但维系百余年绝对不成问题。
时至今日,太学院的规模不断壮大,学员从最早的三千人扩充到上万人,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之中。新增的学生大多来自西凉军阵亡将士的子嗣,以及各营将领推荐选拨出来的优秀中低级将领,还有... -->>
千万别小看蔡邕所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从源头上着手,坚定支持李利的最好办法。 在思想上影响学生们,等到这些学生长大成人后,李利便是他们心里一尊不容亵渎的神祗,支持并效忠于李利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对于蔡邕默默无闻中所做的一切,或许别人无法想象这对李利的支持力度有多大,但作为再世为人的李利而言,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这种从孩子抓起的忠诚教育有多么巨大的能量,其影响力有多么深远。
而这些事情,蔡邕从来没有提起过,甚至连蔡琰等人都不知道蔡邕此举的真正用意。她们仅把蔡邕与孔融争执之事看做一件趣事,从中看出蔡邕对女婿的维护,仅此而已。
但是,当李利得知此事后,却甚为感动,真正从心里接受了这位可敬又可爱的岳父。
想当初,他之所以让蔡邕担任太学院院长,是因为他手里没有可以信赖且声望足够的大儒名士来担当此任。逼不得已之下,本着用生不如用熟的心理,他选择岳父蔡邕接管太学院。毕竟,不管怎么说,蔡邕都是他的岳父,纵然不支持他,却也不会蓄意败坏他的名声,不会做有损西凉军利益的事情。
即便如此,李利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明面上,蔡邕是太学院院长,执掌院和军事学院两所学府,可实际上却是不然。蔡邕所在的院集中了来自天下各州各郡的名士,而这些名士的家眷全部安置在内院,由三千甲士昼夜看护,没有将军府的手谕严禁出入。此举,其实就是变相软禁,迫使这些名士安守本分。不敢做出有损李利声誉和西凉军利益的事情。
除此之外,李儒担任学院主簿,掌管着所有大学士的俸禄供给发放,并掌管着学院的一切开支用度。这就等于掐住了太学院的喉咙。不管大儒也好还是名士也罢。总得吃饭穿衣吧,而这些都掌握在李儒手里。就连蔡邕的俸禄用度也不例外。
院是这样,军事学院(即武学院)则管制得更加严格。李利亲自担任武学院院长,日常事务由大剑师王越掌管,总教官是王越的大弟子史阿。而日常教学则是皇甫嵩、朱儁、贾诩、李玄、郭嘉和黄忠等人亲自教导。此外,军中诸将只要有暇便会前往武学院教习几天,而学院中的学生大多是阵亡将士的子嗣,对李利绝对忠诚,因为他们能够在武学院长大成人,全是李利所赐。
这便是闻名天下的长安太学院,分为文武两所学府。开办至今已有四年,去年冬天第一批三千名成年学生学满结业。而这些学生,文士全部安置在西凉治下的所有郡县之中,学武的学员则安排在西凉军中。所有学员一律从底层做起,文士是郡县小吏,武生则是什长、队率级的低级将领。这其中也不乏才能出众之辈,在短短半年之内跳跃式升迁,有十数名文士已经坐上县丞或县长的位子;而武生之中也有数十人升至军侯或军司马,还有十三人晋升校尉。( 平南)
毫不夸张地说,这两所学府完全是为了巩固李利至高无上的地位服务的,或者说这些学生就是他统治西凉各州郡乃至整个天下的基石。再过几个月,今年第二批学员就将结业,这批学员多达五千余人,且多为文士。是以,有了这批文士分散到各个郡县,西凉境内文士短缺的局面便会就此终结,往后每年都有大批文武学员补充进来,使得西凉疆域便不会因为大肆扩张而人才紧缺,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如此以来,即使没有士族阶层的支持,李利也能重新培养出一大批新兴的士族阶层,从而彻底取代老士族的存在。
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些文士和武将必将成为西凉军的中坚力量,触角遍及天下各州各郡,重新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而这便是李利不惜耗费巨资建立太学院的真正目的所在,自己培养人才,就如同后世的红色抗大一样,自力更生。惟有如此,才能打下一个铁桶般的江山,不求千秋万世,但维系百余年绝对不成问题。
时至今日,太学院的规模不断壮大,学员从最早的三千人扩充到上万人,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之中。新增的学生大多来自西凉军阵亡将士的子嗣,以及各营将领推荐选拨出来的优秀中低级将领,还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