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骁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军的缔造者是“凉州三明”,分别是: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这三位威名赫赫的凉州三明,虽然彼此间存在着政见分歧,但都在平定羌乱上面为之奋斗一生,从而奠定了西凉军的根基。而皇甫规则是皇甫嵩的叔父,为皇甫嵩执掌西凉军平定王国叛乱打下了坚实基础,只可惜西凉军的军权最终被董卓窃取,从而成就了董卓权倾朝野的辉煌时代。
也正因如此,早在灵帝驾崩之时,天下混乱之际,灵帝临危时曾下旨,命董卓将西凉军交予皇甫嵩统领,董卓拒不奉诏。那时,皇甫郦曾劝谏皇甫嵩说:“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可惜皇甫嵩当时并不认为董卓有不轨之心,因此不纳。
事后,董卓带兵霸占洛阳,适时皇甫嵩领兵三万驻守扶风郡,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皇甫嵩说:“董卓不听命虽然有罪,但我专诛也是有责的。不如正大光明地上奏,让朝廷处理此事。”与此同时,董卓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想寻找机会将他杀掉。皇甫嵩应召将行,长史梁衍劝他起兵抗拒董卓,与袁绍呼应。皇甫嵩不听,遂领兵回到雒阳,自此西凉军全部落入董卓手中,使得董卓再无顾忌,愈发肆无忌惮,恣意妄为。
这便是昔日董卓霸占西凉军的始末。皇甫嵩因一念之差,自此与西凉军失之交臂,以至于董卓为刀俎,而他则沦为鱼肉。
长安之乱时,王允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负责屠戮董卓全族及其余孽,可皇甫嵩并未真正执行,因为董卓家眷大半已被人救走。随后曾有人向王允举荐由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如此天下可定,可惜王允认为皇甫嵩私自放走董卓家眷,对其心生怨恨,遂不纳谏言。是故,皇甫嵩再次失去了提领西凉军的机会,以至于此后再也没有机会执掌西凉军权。
事实上,王允拒绝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是个致命的错误,直接导致了他中兴汉室的夙愿破灭,以致最终为此搭上身家性命。殊不知,当时董卓旧部当中大半都是皇甫嵩一手提携起来的将领,亦或是他亲手招进西凉军的将领。例如同为北地郡人的李傕,最早就是皇甫嵩帐下小校;郭汜、樊稠等人亦是如此,而段煨则是段颎的嫡孙,与皇甫家乃是世交。此外,像胡轸、杨定等将领都曾是皇甫嵩麾下将领,只不过随着董卓接掌西凉军而依附过去而已。
因此,如果王允当时应允了同僚的谏言,让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那天下将是另一番局面,或许中兴汉室也不是一句空话。由此一来,李利也就彻底没有失去了兼并西凉军的机会,而后很多事情也就无从谈起。
皇甫嵩先后三次错失接管西凉军的机会,直接造就了如今这般乱世。现如今,他已垂垂老矣,临近迟暮,再不复当年之志,也无心理会朝堂变动,对天下纷乱的局势更是有心无力。而西凉军在李利手上经过连番变革,一众西凉旧将相继离开人世或失去军权,而今统兵将领则全部换成李利一手培养提拨起来的亲信部将,将西凉军经营得犹如铁桶一般,牢不可破。
暮然回首,雾霾重重,幂历如烟。
短短数年间,西凉军已经发展到今时今日这般局面,昔日的西凉军早已物是人非,旧景不在。眼看汉室江山日渐垂危,皇族宗室饱受欺辱,如果说皇甫家族对此毫无感触,那无疑是自欺欺人之言。只能说,他们现在是追悔莫及,除了唏嘘哀叹之外,已然无计可施,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此,皇甫嵩可以坦然面对,因为对于他这样一个年过花甲之人来说,早已看惯了人世沉浮,深知朝代更迭乃是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改变。可对于一再劝说皇甫嵩拨乱反正却屡屡无果的皇甫郦而言,眼前这般局面却是让他无法接受,内心饱受煎熬,时常感叹:“悔不当初啊!”
夜渐深,一阵阵冷意无形中袭入书房,致使皇甫嵩不禁收拢衣领,捂住嘴角轻咳几声。而这几声轻咳也让他悄然回神,抛却如烟的往事,心绪回归现实当中。
再次饮下皇甫郦递来的热茶,皇甫嵩语气迟缓地微笑道:“人老了,总是忍不住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脑子里总是徘徊着无数的人和事。看来,为父时日无多了,看不到你们兄弟二人建功立业喽!”
“父亲切莫如此说,孩儿听了心里难受。”说话间,皇甫郦扭头过去,抬袖拂去眼角的水雾。
————————————————
军的缔造者是“凉州三明”,分别是: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这三位威名赫赫的凉州三明,虽然彼此间存在着政见分歧,但都在平定羌乱上面为之奋斗一生,从而奠定了西凉军的根基。而皇甫规则是皇甫嵩的叔父,为皇甫嵩执掌西凉军平定王国叛乱打下了坚实基础,只可惜西凉军的军权最终被董卓窃取,从而成就了董卓权倾朝野的辉煌时代。
也正因如此,早在灵帝驾崩之时,天下混乱之际,灵帝临危时曾下旨,命董卓将西凉军交予皇甫嵩统领,董卓拒不奉诏。那时,皇甫郦曾劝谏皇甫嵩说:“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可惜皇甫嵩当时并不认为董卓有不轨之心,因此不纳。
事后,董卓带兵霸占洛阳,适时皇甫嵩领兵三万驻守扶风郡,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皇甫嵩说:“董卓不听命虽然有罪,但我专诛也是有责的。不如正大光明地上奏,让朝廷处理此事。”与此同时,董卓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想寻找机会将他杀掉。皇甫嵩应召将行,长史梁衍劝他起兵抗拒董卓,与袁绍呼应。皇甫嵩不听,遂领兵回到雒阳,自此西凉军全部落入董卓手中,使得董卓再无顾忌,愈发肆无忌惮,恣意妄为。
这便是昔日董卓霸占西凉军的始末。皇甫嵩因一念之差,自此与西凉军失之交臂,以至于董卓为刀俎,而他则沦为鱼肉。
长安之乱时,王允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负责屠戮董卓全族及其余孽,可皇甫嵩并未真正执行,因为董卓家眷大半已被人救走。随后曾有人向王允举荐由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如此天下可定,可惜王允认为皇甫嵩私自放走董卓家眷,对其心生怨恨,遂不纳谏言。是故,皇甫嵩再次失去了提领西凉军的机会,以至于此后再也没有机会执掌西凉军权。
事实上,王允拒绝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是个致命的错误,直接导致了他中兴汉室的夙愿破灭,以致最终为此搭上身家性命。殊不知,当时董卓旧部当中大半都是皇甫嵩一手提携起来的将领,亦或是他亲手招进西凉军的将领。例如同为北地郡人的李傕,最早就是皇甫嵩帐下小校;郭汜、樊稠等人亦是如此,而段煨则是段颎的嫡孙,与皇甫家乃是世交。此外,像胡轸、杨定等将领都曾是皇甫嵩麾下将领,只不过随着董卓接掌西凉军而依附过去而已。
因此,如果王允当时应允了同僚的谏言,让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那天下将是另一番局面,或许中兴汉室也不是一句空话。由此一来,李利也就彻底没有失去了兼并西凉军的机会,而后很多事情也就无从谈起。
皇甫嵩先后三次错失接管西凉军的机会,直接造就了如今这般乱世。现如今,他已垂垂老矣,临近迟暮,再不复当年之志,也无心理会朝堂变动,对天下纷乱的局势更是有心无力。而西凉军在李利手上经过连番变革,一众西凉旧将相继离开人世或失去军权,而今统兵将领则全部换成李利一手培养提拨起来的亲信部将,将西凉军经营得犹如铁桶一般,牢不可破。
暮然回首,雾霾重重,幂历如烟。
短短数年间,西凉军已经发展到今时今日这般局面,昔日的西凉军早已物是人非,旧景不在。眼看汉室江山日渐垂危,皇族宗室饱受欺辱,如果说皇甫家族对此毫无感触,那无疑是自欺欺人之言。只能说,他们现在是追悔莫及,除了唏嘘哀叹之外,已然无计可施,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此,皇甫嵩可以坦然面对,因为对于他这样一个年过花甲之人来说,早已看惯了人世沉浮,深知朝代更迭乃是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改变。可对于一再劝说皇甫嵩拨乱反正却屡屡无果的皇甫郦而言,眼前这般局面却是让他无法接受,内心饱受煎熬,时常感叹:“悔不当初啊!”
夜渐深,一阵阵冷意无形中袭入书房,致使皇甫嵩不禁收拢衣领,捂住嘴角轻咳几声。而这几声轻咳也让他悄然回神,抛却如烟的往事,心绪回归现实当中。
再次饮下皇甫郦递来的热茶,皇甫嵩语气迟缓地微笑道:“人老了,总是忍不住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脑子里总是徘徊着无数的人和事。看来,为父时日无多了,看不到你们兄弟二人建功立业喽!”
“父亲切莫如此说,孩儿听了心里难受。”说话间,皇甫郦扭头过去,抬袖拂去眼角的水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