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莳花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寄奴是一味草药,其名是由前朝大将刘裕(小名寄奴)射蛇得草的典故而来,刘裕乃前朝名将,因其驻守北地一十二载,抗拒胡人有功而留名青史。
当然,在襄荷前世的认知中,刘裕刘寄奴可不是什么将军,更不是因抗击胡人而青史留名的将军,而是一位帝王。
兰郎中的医术是半路出家,也没什么学识,虽对这味药的药性十分熟悉,却并不清楚其名字来由,因此襄荷自然也无从得知“抗胡名将版”刘寄奴的传说。
是以,听到小孩的话时,襄荷一时愣住了。
不仅仅是因为听到熟悉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更是因为对方的措辞:寄宿、奴仆……正常人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么?
见自家闺女愣住,兰郎中忙笑着打哈哈:“这名字好哇!破血通经,敛疮消肿,可是一味好药!想当年我在军中时,这可是供不应求的紧俏货,军医的秘制金疮药里就有一味刘寄奴,可惜那老儿贼抠门,把秘方捂得紧紧地,我缠了他许久也没弄到手,唉,真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哟,似我这般古道热肠又不藏私的大好人可不多见咯……”
前面还像个样子,后面却越说越离谱。
襄荷无力扶额,脸上都快烧起来了。但碍于有人在,不好直接拆自家爹爹的台,只得赶紧悄悄做了个打住的手势,制止兰郎中再胡说下去。
兰郎中虽然各种不靠谱,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听闺女的话,襄荷一打手势他就乖乖闭嘴了。
以防他再说出什么不靠谱的话,襄荷指使他去厨房烧水。兰郎中笑眯眯地“哎”了一声,没半点不情愿的样子,屁颠屁颠地抱柴火烧水去了。
院中只剩下襄荷与小孩——不对,应该叫刘寄奴了。
经过兰郎中这一番打岔,因对方瘦弱可怜而涌起的心疼同情,以及因他名字而起的诧异都已稍减,看着眼前这个叫刘寄奴的小孩,襄荷不禁觉得脑仁儿一阵发疼。
她想起方才梅豆架后郎中小声说的那番话。
此次游医是父女俩第一次分开这么久,以往襄荷都是扮作男娃跟着郎中穿街走巷。但襄荷年纪渐长,且她最近有个赚钱的点子,必须留在家中,因此这次便没有跟去。
兰郎中只得嘱托交好的村民照看着女儿,然后自己孤身上路。只是终究放心不下,因此便不准备走远。原打算一路南行,不出河南府界便回程,届时恰是槐花初开时节,还赶得上吃一茬鲜槐花。因此父女俩便约定了时间,到期便回,也省得襄荷在家担心。谁知兰郎中这一去足足耽搁了三个月还多,襄荷在家心急如焚,生怕他出什么事,若郎中再晚归一些,她估计就要离家寻父了。这也是她一开始对兰郎中冷言冷语的缘故。
不过,知道兰郎中耽搁这许久的原因后,她倒是立时便原谅了他。
兰郎中一路南下,行到河南府南边的息州时,遇到了逃难的难民群。
是年春,河南府辖下息州境内,自开春便未逢雨落,禾苗干枯而死,河流渐至枯竭,百姓以草根树皮为食。偏偏州府长官不仅不赈灾,反而又课重税,终于逼得百姓暴动。数千百姓揭竿而起,聚众围攻府衙,息州太守急调军队镇压,只是息州向来积贫,此次旱灾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义军四起,一地被镇压,另一地又起,调来镇压暴民的军队来回奔波,简直乱成一锅粥。
天灾*之下,为了保命,息州百姓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举家逃难。
兰郎中不幸地遇到一股北上的流民,刘寄奴便在这股流民之中。方才时间短促,各中详细兰郎中并没有细说,襄荷只了解到,刘寄奴的母亲家人都已经在逃难中死去,刘寄奴便是刘母死前托付给兰郎中的。
至于刘母为何将孩子托付给一个相识不过几天的人,兰郎中又为何接受,这些兰郎中都没有细说。
刘母死后,兰郎中带着刘寄奴离开了难民群,不走来路,而是绕道返程,只因原定路线已被流民堵塞,各地城门也闭门不开,兰郎中带着一个小孩混在流民群众,危险比在深山野林还大。
这一绕道,自然便耽搁了归期,再说,兰郎中身上钱物已被几乎化为强盗的流民洗劫一空,除了几件衣服和行医的家伙事儿,再也没剩下什么,连狗皮膏药都不剩下一贴。兰郎中医术不算精,也就比村子里的赤脚大夫好一些,要不然也不会只是个游方郎中。但他有一手不错的正骨功夫,这功夫没药也使得,加上认得许多野生药材,便带着刘寄... -->>
刘寄奴是一味草药,其名是由前朝大将刘裕(小名寄奴)射蛇得草的典故而来,刘裕乃前朝名将,因其驻守北地一十二载,抗拒胡人有功而留名青史。
当然,在襄荷前世的认知中,刘裕刘寄奴可不是什么将军,更不是因抗击胡人而青史留名的将军,而是一位帝王。
兰郎中的医术是半路出家,也没什么学识,虽对这味药的药性十分熟悉,却并不清楚其名字来由,因此襄荷自然也无从得知“抗胡名将版”刘寄奴的传说。
是以,听到小孩的话时,襄荷一时愣住了。
不仅仅是因为听到熟悉的历史人物的名字,更是因为对方的措辞:寄宿、奴仆……正常人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么?
见自家闺女愣住,兰郎中忙笑着打哈哈:“这名字好哇!破血通经,敛疮消肿,可是一味好药!想当年我在军中时,这可是供不应求的紧俏货,军医的秘制金疮药里就有一味刘寄奴,可惜那老儿贼抠门,把秘方捂得紧紧地,我缠了他许久也没弄到手,唉,真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哟,似我这般古道热肠又不藏私的大好人可不多见咯……”
前面还像个样子,后面却越说越离谱。
襄荷无力扶额,脸上都快烧起来了。但碍于有人在,不好直接拆自家爹爹的台,只得赶紧悄悄做了个打住的手势,制止兰郎中再胡说下去。
兰郎中虽然各种不靠谱,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听闺女的话,襄荷一打手势他就乖乖闭嘴了。
以防他再说出什么不靠谱的话,襄荷指使他去厨房烧水。兰郎中笑眯眯地“哎”了一声,没半点不情愿的样子,屁颠屁颠地抱柴火烧水去了。
院中只剩下襄荷与小孩——不对,应该叫刘寄奴了。
经过兰郎中这一番打岔,因对方瘦弱可怜而涌起的心疼同情,以及因他名字而起的诧异都已稍减,看着眼前这个叫刘寄奴的小孩,襄荷不禁觉得脑仁儿一阵发疼。
她想起方才梅豆架后郎中小声说的那番话。
此次游医是父女俩第一次分开这么久,以往襄荷都是扮作男娃跟着郎中穿街走巷。但襄荷年纪渐长,且她最近有个赚钱的点子,必须留在家中,因此这次便没有跟去。
兰郎中只得嘱托交好的村民照看着女儿,然后自己孤身上路。只是终究放心不下,因此便不准备走远。原打算一路南行,不出河南府界便回程,届时恰是槐花初开时节,还赶得上吃一茬鲜槐花。因此父女俩便约定了时间,到期便回,也省得襄荷在家担心。谁知兰郎中这一去足足耽搁了三个月还多,襄荷在家心急如焚,生怕他出什么事,若郎中再晚归一些,她估计就要离家寻父了。这也是她一开始对兰郎中冷言冷语的缘故。
不过,知道兰郎中耽搁这许久的原因后,她倒是立时便原谅了他。
兰郎中一路南下,行到河南府南边的息州时,遇到了逃难的难民群。
是年春,河南府辖下息州境内,自开春便未逢雨落,禾苗干枯而死,河流渐至枯竭,百姓以草根树皮为食。偏偏州府长官不仅不赈灾,反而又课重税,终于逼得百姓暴动。数千百姓揭竿而起,聚众围攻府衙,息州太守急调军队镇压,只是息州向来积贫,此次旱灾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义军四起,一地被镇压,另一地又起,调来镇压暴民的军队来回奔波,简直乱成一锅粥。
天灾*之下,为了保命,息州百姓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举家逃难。
兰郎中不幸地遇到一股北上的流民,刘寄奴便在这股流民之中。方才时间短促,各中详细兰郎中并没有细说,襄荷只了解到,刘寄奴的母亲家人都已经在逃难中死去,刘寄奴便是刘母死前托付给兰郎中的。
至于刘母为何将孩子托付给一个相识不过几天的人,兰郎中又为何接受,这些兰郎中都没有细说。
刘母死后,兰郎中带着刘寄奴离开了难民群,不走来路,而是绕道返程,只因原定路线已被流民堵塞,各地城门也闭门不开,兰郎中带着一个小孩混在流民群众,危险比在深山野林还大。
这一绕道,自然便耽搁了归期,再说,兰郎中身上钱物已被几乎化为强盗的流民洗劫一空,除了几件衣服和行医的家伙事儿,再也没剩下什么,连狗皮膏药都不剩下一贴。兰郎中医术不算精,也就比村子里的赤脚大夫好一些,要不然也不会只是个游方郎中。但他有一手不错的正骨功夫,这功夫没药也使得,加上认得许多野生药材,便带着刘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