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五代刀锋(出书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时的禁军,已和唐代以前单纯意义上的皇家禁卫军大为不同。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禁军成为唐朝皇帝唯一可以完全倚靠的军事力量。唐代宗以来,禁军不断扩充,实力大张,最盛时达十五万之众,分为左右十军: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和左右神威诸军。此时的禁军早已超越了皇家禁卫军单纯保卫皇宫安全,随皇帝出入护驾的职能,而是担任了大量的出征作战任务,成为直属朝廷管辖的中央正规军。

    但没多久,晚唐宦官专权,同样把手伸进了禁军系统。禁军中最著名的神策军便成为宦官头子直接控制和指挥的军事力量,成为宦官集团恐吓朝臣、把持朝政的强大后盾,连皇帝也吃尽了苦头。朱温上台之后,发动了对宦官势力的大清洗,重建自己控制的禁军力量,不仅将原属宣武军节度使辖下的藩镇军悉数升格为中央禁军,还特别组建了一支自己直接指挥的侍卫军。后来在柏乡之战中覆灭的龙骧、神捷、拱宸等便属于朱温最精锐的禁军部队。

    后唐同样重视加强禁军实力。李克用的“铁林军”、李嗣源的“横冲都”、李存勖亲手降服的“银枪效节军”都曾名动天下。禁军在李存勖手里更成为征战天下的最大利器,助其一鼓作气扫灭后梁、前蜀,独霸天下。

    但后晋石敬瑭以来,政治日趋腐败,加之其绥靖政策影响,禁军逐渐成为身份和待遇高人一等的特权阶层。禁军将领们为了私利,甚至把大量有关系的士兵“走后门”招入禁军,这些人有的骄横跋涉,有的瘦弱年老。这些人挤破了门要当禁军,当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看中了这支军队的待遇和特权。此时的禁军虽然规模依然庞大,名号繁多,但战斗力不升反降,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晋少帝石重贵横挑强邻,发动北伐。没想到镇州滹沱之战,晋军主帅杜重威竟然带十万禁军临阵倒戈,降附契丹。三十万契丹铁骑长驱南下,屠戮中原,后晋灭亡。腐败的后晋禁军不仅没能扫灭强敌,反而亲手埋葬了他们要保卫的王朝。

    不久,刘知远在河东起兵,乘势夺取中原,建立后汉。刘知远赖以起家的军队是河东的屯戍禁军。夺取中原之后,刘知远陆续收编了原后唐各部禁军。因此,后汉禁军完全沿袭了后唐禁军的基础。郭威在后汉皇帝的龙椅上登基称帝,自然也沿袭了后汉禁军的基础。小底、东西班、龙栖、铁骑、兴捷、武节等后汉主力禁军的番号原封不动地给予保留。此外,还大量继承了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控鹤、厅直等后晋禁军部队及其军号。

    高平一战,樊爱能、何徽等人的恶劣表现让柴荣切身体会到重建禁军的紧迫。现在这支军队身上依然残留着后晋、后汉禁军身上惯有的习气:骄横自大,军纪涣散,嗜财如命,而一旦遇到强敌,则畏敌如虎,狼奔豚突。没有一支能倚靠的精兵,谈何平定天下,开疆拓土?

    高台上,柴荣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接受检阅的禁军队伍。军阵雄壮,衣甲鲜丽,长戈如林,看起来这确实是一支精锐之师。但真正打起仗来又将如何?

    他转过头,看看了身边毕恭毕敬的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等人,指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军阵道:“禁军乃精锐之师,应求精而不求多。供养精兵,花费巨大,就算一百个农民的赋税也未必供养得起一名士兵的开支。如果这些人能征善战也就算了,如果都是些懦弱无能之辈,那不成了榨取百姓血汗的寄生虫了吗?要来何用?”

    柴荣用凌厉的眼光逐一扫过身边这些禁军将领的脸,又道:“纵观前朝历代,为笼络军心,收买将士,不惜搜刮民脂民膏以重赏军队,甚至以私财赡军养士。据说石敬塘每次出征前要给军队发放所谓“押甲钱”,回师后又发给“御甲钱”,而对骄将惰兵姑息纵容,可谓荒唐!如此赏赐过滥,姑息纵容,怎么可能不出现无赏不战,胜者挟主,败者投敌之事!”

    众将一听,不禁肃然起敬。大凡面对如此威壮的近卫之师,很多皇帝都会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比如柴荣提到的后晋皇帝石敬塘,就曾把禁军规模扩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护圣、奉国、兴顺、宗顺、广锐、兴国、忠卫、控鹤……名号千奇百怪,数量也越来越庞大。但再强大的禁军,也没能让石敬塘复兴天下,反而落了个丧权辱国的下场。显然,在石敬塘之流的眼里,禁军只是耀武扬威,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对柴荣而言,他需要的则是能抵御强敌,扫平天下的能战之师。

    赵匡胤热血翻涌,他当即上前道:“末将不才,愿为陛下挑选精壮之士,再造王者之师!”柴荣哈哈大笑,扬手道:“那好!就命你为殿前都虞候,负责在各军筛选士卒,精壮能战者编入殿前亲军,羸弱无能者逐出军队!”柴荣又对张永德、李重进道:“你们二位一个是殿前都指挥使,一个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分掌朕最为精锐的殿前军、侍卫军,责任重大!从今日起,你们便要建章立制,挑兵选将,淘汰亢弱,重组殿前军、侍卫军,决不能让那些混吃混喝,不学无术之徒在军中有容身之地!”

    柴荣扭头又对身边的王朴说:“马上替我拟定诏书,要各地征募天下壮士,全部遣送到京城!朕将亲自试阅,武艺超绝者进为殿前诸班!”他忽想起一事,又说:“对了,告诉各州官员,既然招募能战之士,就要唯才是举。机智勇猛之人,多出自于盗群之中。如有啸聚山林的勇武之徒,同样安抚招募,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应召者均可免罪录用。”

    王朴犹豫了一下:“啸聚山林之徒,往往桀骜不驯,不遵军法……”

    “哈哈,”柴荣仰天大笑:“人性本恶,但看如何教化之。没有人愿意铤而走险,以强盗为生,不过时事所迫而已。只要军纪严明,从严治军,再桀骜不驯之人也能变成勇猛无畏的战士!”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柴荣又道:“当年父亲在河北时,曾以十户取勇材者一人为兵,其余九户资助器甲、刍粮,可见选兵之重要。招募禁军,非同小可,关系我大周之国运,天下之兴衰。募兵一事,重在制定规则,规矩坏了,则全盘皆输。你们几位将军都是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上将,一定要精心筹划,亲力亲为!”说完,他转过身,再一次用凌厉的眼光扫视着面前的军队。他相信,要不了多久,这支军队终将变成能横扫天下的铁军。

    募集士兵,挑选禁军一事很快在中原轰轰烈烈发动起来。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等禁军将领无不竭尽全力,各地节度使也不敢闲着,纷纷把精挑细选的勇士送到京城。几个月下来,最有成效的还是赵匡胤。这位在战场上一往无前的勇将,更有极佳的头脑与韬略。赵匡胤募兵,颇有章法。他先选军中强勇者为“兵样”,分送各军各部,令部将如样招募,将身高体强者推送禁军。有了“兵样”作为参照物,赵匡胤成功地把纸面上模糊高深的描述变成了直观的模型,一下子就让属下们有了极强的操作性。

    各地、各军送上来的士兵,赵匡胤的兵品质最好。这让柴荣龙颜大悦。对这位后起之秀,柴荣早已青眼有加。高平一战,在后周军侧翼动摇的危急时刻,赵匡胤表现得极为勇猛,与张永德等人一起,奋力帮柴荣扭转战局。最让柴荣印象深刻的是,北汉军被击溃之后,赵匡胤领兵乘胜进攻太原,亲自指挥攻城。激战中,赵匡胤左臂被流箭所伤,鲜血淋漓而死战不退,最后还是柴荣下令退兵,制止了赵匡胤过于英勇的壮举。

    柴荣大喜之下,升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时年二十七岁的赵匡胤成为皇帝身边的核心将领。而赵匡胤创立的这种按“兵样”招兵的制度,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即推广到了全国,同时又将其进一步的制度化,编订颁布了《禁军选补法》,每年分春秋两次考核士兵,强者升级,弱者淘汰。有后周打下的基础,再加上赵匡胤的深耕,北宋之初的禁军,战斗力极强,已远超南方诸国。赵匡胤登基之后,正靠着这支雄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灭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终于在其弟宋太宗赵光义手里完成了统一大业。

    接着,柴荣从各地筛选来的士兵中再精选强者,编入殿前军,由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统领,马全义、赵匡胤辅佐,隶属殿前司。而将重组后的奉因军改名虎捷步军,护圣军改名龙捷马军,隶属侍卫司。至此,后周形成了殿前军与侍卫军平列,分享中央禁军的体制。而殿前司所属的控鹤军、铁骑军,侍卫司所属的龙捷军、虎捷军,则以其超强的战斗力成为后周中央禁军的四大主力。

    通过精选兵源,淘汰老弱,改革指挥体系,后周禁军战力之强,冠绝五代。柴荣精心打造的铁拳终于成型。

    16孤独的斗士

    在众将的努力下,一支精锐之师正迅速成型。见整军一事渐入正轨,柴荣立刻把目光从军队转移到朝堂之上。一个强大的王朝,仅仅有精兵当然不够,他还需要一个强力高效的行政机构。

    枢密院,这个机构萌芽于唐朝中后期,却在战乱不息的五代达到鼎盛。后梁时,朱温改枢密院为崇政院,重用敬翔为首的文人,朱温的行政中枢机构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为朱温征战四方出力甚巨。后唐时,李存勖重武轻文,把枢密使一律换成武将,宰相成为摆设。后晋时,先是让宰相兼枢密使,接着又变成枢密使兼宰相再领节度使,自此枢密使的权力达到顶峰。这样的权力设计一直延续到后汉。

    事实证明,当军权一旦与行政权力混合,将会对皇权产生巨大的威胁。郭威当年就是以枢密使兼天雄军节度使,终成了后汉王朝的掘墓人。后周建立之初,王峻因辅佐郭威上位有功,同样以宰相兼枢密使、节度使,权倾一时。权力终究让王峻丧失了自我,让郭威不得不痛下杀手,将其放逐,王峻最终客死他乡。柴荣当然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柴荣决定借鉴后梁的做法,重用文士,重建枢密院。而且,他早已物色好了人选。

    魏仁浦,后晋时是枢密院小吏,后助郭威起兵建立后周,为人清静俭朴、宽容大度,能言善辩、足智多谋。郭威临死前曾嘱咐柴荣:“魏仁浦勿使离枢密院。”这样的人才,柴荣当然要重用。

    王溥,后汉乾祐年间的进士,学识渊博,宽厚廉慎,郭威临死之前还不忘将其升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王溥此人,见识超过常人。柴荣亲征北汉之时,以冯道为首的朝臣群起反对,只有王溥赞成。有一次,柴荣曾经问王溥一个前朝悬案:“人们都传说当年后汉丞相李崧企图勾结辽人,甚至绘声绘色地说他用蜡封书,送密信给契丹,这件事可信吗?”王溥当即道:“如果有这事,怎么肯轻易让外人知道?这是别人诬蔑他罢了。”柴荣连连点头。

    有了魏仁浦、王溥,再加上宰相范质,柴荣的枢密院,可谓人才汇集,星光璀璨。不过,在柴荣看来,仅仅一个枢密院,还撑不起王朝的复兴。他想得更深,更远。

    清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消散,一行人已来到了开封长庆门东北那数十间小屋前。“这就是我朝藏书的崇文馆?”柴荣看着这些破旧的小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正是。”宰相范质答道:“当年梁太祖毁长安而定都汴梁,朝廷藏书悉数被毁。开运三年,契丹军攻掠开封,又将馆内藏书尽收北运,如今这崇文馆早已有名无实……”

    柴荣皱了皱眉头,步入馆内。屋内局促狭小,四壁残破,馆内藏书,寥寥无几。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没有什么能比国家藏书的地方更能看出王朝的兴衰,炎黄文化,延绵千年,如今竟放不满十余间小屋。扭转这个乱世重武轻文之风,或许正可以从这里开始。

    柴荣对范质说:“堂堂朝廷,藏书如此匮乏,谈何文治?回朝之后,马上拟诏:鼓励各地向崇文馆贡献藏书,凡献书者,悉加优赐!再于朝官中选差二十人,调中书门下任职,专门负责对藏书校雠、刊正、抄写!假以时日,定能重振天下读书之风!”

    柴荣说完,看了看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赵匡胤。“我知赵将军出身将门,自幼习武,骑马射箭,无一不精。但要造盛世,光有能战之军还远远不够。想当年,梁太祖朱全忠,唐庄宗李存勖,他们手下之军不可谓不强,却同样兵败身亡,灰飞烟灭。”赵匡胤听了,连连称是。柴荣笑了笑:“古人云,开卷有益。即使身为武将,也要读书。将军练兵空闲之时,不妨多翻翻这些书,定能有所裨益。”赵匡胤牢牢记住了柴荣的话。从此,赵匡胤常于军中手不释卷,潜心攻读。甚至听到谁藏有异书,不惜千金收买。甚至带兵打仗之时,也以车载书数千卷随军而行。

    对柴荣而言,重建崇文馆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口,要全面扭转重武轻文的风气,还需要更大的动作。

    五代以来,强权当道,武力为王,中原更是战乱的重灾区。恶劣的生存环境让文人士大夫纷纷南迁至相对安定的南方,而更多的读书人为保持自己的节操,则选择了隐居不仕。作为文官制度基础的科举,虽然并未明令废弃,但由于战乱不止,时常荒废。即使施行,科举考试也成为官员舞弊谋私的工具,早已失去了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意义。长此以往,本应是文人精英集萃之地的朝廷,反而成了不学无术、无才平庸之辈表演的舞台。

    后梁有个翰林学士叫封舜卿,而这样御封的最高知识分子,因为才思拙涩,居然经常要门生代笔,传为笑谈。后唐时则荒唐事更多,一个叫崔协的人,写一篇文章都错字百出,而这样的人不仅中了进士,还做了宰相。拜相之后,连表奏都不会写,只好找枪手代笔,史称“庙堂代笔,假手于人”。李存勖时期的两个宰相豆卢革、韦说平时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一处理政务,则错误百出。他们为官员封拟官阶,竟常常高低颠倒,经常需要郎官来纠正。后唐末帝李从珂时,宰相马胤孙无才无德,为了避免犯错被追究责任,干脆为自己定了个规矩:不开口议政,不开印办事,不开门接待官员,号称“三不开”宰相。庙堂之上,全是这样的官员,政事之混乱,可见一斑。

    郭威登基之后,痛感人才缺乏,科举废弛,曾颁布诏令,要求“各科的举人,要按等级次第加考题目,而进士除考诗赋以外,还要加试一门其他文章。”但不久后,郭威病死,复兴大计落到了柴荣身上。

    非常之时须行非常之法。柴荣决定部分恢复已废止多年的举荐制。他下诏,要求在朝文官,每人举荐有才德的人才一人,即使因族近亲也无妨。但要求授官之时,必须署上举荐人的姓名,若此人为官不仁,作奸犯科,将来要连带追究举荐者的责任。柴荣这样做,不光是因为朝中急需人才。他还有更深的考虑。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逆转朝野内外重文轻武,漠视德行的风气,进而重建已被掏空的文士阶层。

    柴荣当然知道,这样的举荐不能作为常态,再兴科举才能治本。没过多久,他便诏告朝野:“国家设贡举之司,是为了求英俊之士。但听闻近年以来,多有滥进,甚至有人以家族出身或是贿赂官员而中第。从今年开始,朝廷录用的举人,要全部通过复试,复试不过,一律淘汰。”所谓复试可不是走走过场。第一年科举取进士十六人,复试一开,竟有十二人落马,举国震惊。大家知道,柴荣这次是来真的了。

    不久,柴荣又采纳官员的建议,下令严查科举代考等舞弊行为,一旦查实,处以劳役,永不录用。不久如此,柴荣还抽出时间亲自批阅新举进士的诗赋、论文、策文,以防止出现滥竽充数之徒。皇帝亲自把关,各地更是如履薄冰,科举场上,风气为之一新。

    鼓励举荐人才,重振科举制度。柴荣相信,活水一旦引入,只要假以时日,终将改变武力当道,文士匮乏的现状。柴荣的做法深刻影响了赵匡胤后来创立那个宋王朝。赵匡胤登基之后,把皇帝亲自参与科举选拔的做法制度化,设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分别由地方(州)、礼部和皇帝组织。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采纳陈靖的建议,创设了“糊名法”(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盖纸糊住),以防止舞弊。到了北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又实行“誊录法”:即将考生的试卷全部誊抄过录一遍,杜绝了通过字迹、暗语等给人情分的可能。科举,这项隋朝创立的制度,在经过晚唐五代战乱的屠戮之后,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极为重视文官政治的宋王朝再度兴盛。而这一转变的发端,却是执政只有短短五年多的周世宗柴荣。

    接下来,柴荣又盯上了人们诟病已久的刑法制度。晚唐以来,历代实行严刑峻法,各地军阀大吏更视治下的百姓、官僚如私家财产,怒则杀,喜则赏,完全不受节制。郭威称帝以来,清查冤狱,废除过于严苛的刑律,在这方面有所改善。但在柴荣看来,这些小修小补还远远不够。

    很快,柴荣做了一件历朝皇帝都不可能去做的事:亲自查阅各地囚犯的档案。汝州的一个案子引起了柴荣的注意:当地一个叫马遇的老百姓,父亲、弟弟都因犯案被判处死。马遇坚定地认为父亲和弟弟是含冤而死,屡次申诉,都被驳回。柴荣当即调来案宗,传来证人,亲自审问,果然发现这是一起冤案。柴荣当即把此案审理情况昭告天下,朝野耸动。皇帝竟然为了一个普通老百姓亲自审案,各级官员岂敢怠慢。从此,后周各部门长官无不亲自省察刑事案件,再不敢松懈。

    谈及此事,柴荣感慨万千。他对左右大臣说:“朕并非什么圣人,却也能辨明一桩所谓的疑案。看来并不是判案有多难,难在各级官员坚持良心,坚持法律。从今以后,朕必不因怒刑人,因喜赏人!”众人听了,表面上唯唯诺诺,心里却想,“因怒刑人,因喜赏人”,这对皇帝而言简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柴荣也不过说说而已。既然权倾天下,谁还愿意自己给自己套上一个枷锁呢?大臣们远远低估了柴荣的决心。他当然不是说说而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