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魏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桩事。前些年,蒋济无意间和司马懿提到王淩,他称赞道:“王淩才兼文武,他的几个儿子,尤其是长子王广,才略志向更是远大。”可他刚说完便追悔莫及,“我失言了,这句话恐怕会给人家带来灭族之祸啊!”蒋济内疚不已。没多久,司马懿征召王淩的长子王广入朝为官,以此制约王淩。
王淩也明白司马懿并不太信任自己。
他听罢令狐愚的话,对外甥能冒出这个想法并没感到太意外。自高平陵政变发生后,他很清楚令狐愚对司马懿恨之入骨。而他自己,内心其实相当纠结。
王淩属于太原王氏成员,和王昶是同族兄弟。五十多年前,董卓迁都长安后被王允刺杀,很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又杀了王允。王淩正是王允的侄子。在那场浩劫中,王允、王淩全家十几口被满门抄斩。唯有王淩和他一个哥哥侥幸逃脱(王昶当时不在长安,故免遭劫难)。王淩二十来岁时因牵涉官司获罪,曹操感念王允的故人之情,特别赦免王淩,并聘他为幕僚,再之后,王淩仕途坦荡,扶摇直上。
在王淩心里有杆秤,一边是曹操的恩情、令狐愚的苦劝以及司马懿对自己的忌惮,另一边则是谋反的危险。
当时,王淩已经七十七岁高龄,再无所图,他的儿子又在洛阳为官,若他举兵反叛,无疑会让儿子身陷险境。然而,王淩最终还是被令狐愚说动了。那么说,王淩到底是图什么才会做出这样看似得不偿失的荒唐事(或称之为壮举)呢?
利益驱使是肯定有的,但是,这舅甥二人,尤其是令狐愚,能中兴曹氏或许真是最大的愿望了。
王淩捋着自己雪白的胡须低声沉吟:“你的意思是希望我举兵勤王?”
“非也!”
“那是?”
“外甥认为,当今陛下年幼,被司马懿牢牢控制在手里,无论如何都扶不起来了。所以,为了曹氏社稷,我想拥立一位新皇帝!”
“啊?”
虽然令狐愚自幼志高人胆大早在宗族中传得有口皆碑,但他仅仅一介兖州刺史,就敢说出废立皇帝的话,着实让王淩吃了一惊。
“你要立谁为帝?”
“立楚王!”
“你是说……曹彪?”
“正是!”
王淩缓缓地点了点头:“若要立新帝,楚王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楚王曹彪是曹操的儿子,时年五十多岁。曹丕压迫藩王,曹彪一生六次改易封地,最后从白马被转封到楚,也就是淮南,他所在的藩国就在王淩辖区,联络方便。历史上权臣但凡废立皇帝,大多会选择立年少无知的孩子,以方便控制。但是,令狐愚和王淩却选择了藩王中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曹彪,不能不说他们中兴曹氏的诚意。
淮南一叛:出师不利
王淩固然有心为曹氏社稷出力,但摆在他眼前的最大难题是他空有扬州都督的名号,却官拜三公没有兵权,这意味着他没法自行调动扬州兵马。
“可是,我没有扬州兵权啊!”
“无妨!舅舅身处边疆,只要吴国一有风吹草动,您就上疏奏请朝廷授予您临时兵权对抗吴国,到时候我再调动兖州驻军,和舅舅联手举义!”
“单凭我们怕是对付不了司马懿!”
“舅舅您忘了吗?雍凉都督郭淮是您的妹夫,荆州都督王昶是您的族弟,真到举义的时候这两个人都有可能拉拢过来,如果一切顺利,您的淮南军,再加上我的兖州军、王昶的荆州军、郭淮的雍州军,四股大军包围京都,赢面还是很大的!”
郭淮和王昶当然是司马懿的嫡系亲信,但他们同时也是王淩的亲戚。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办法。“好!只是,郭淮、王昶那边没有十足把握就先别声张。我们可以先联络楚王!”
主意已定,舅甥二人各自准备。
公元249年10月,令狐愚派亲信张式拜见楚王曹彪。
一番寒暄后,张式欲言又止的样子被曹彪看在眼里。
曹彪试探道:“张式,你对本王有什么话要说吗?”
“殿下,令狐大人近来很为社稷忧心……”
“哦?”曹彪心跳加速,他期待张式继续说下去。
可是张式没再多说半句,他向楚王辞别,临行前留下一句隐晦的话:“天下大势瞬息万变不可预知,希望殿下自勉!”
张式话里有话啊!曹彪心领神会。就这样,曹彪和令狐愚、王淩达成了初步意向。
随后,令狐愚开始不遗余力地给曹彪造势,兖州不断出现各式各样的奇闻怪事。
“听说昨晚白马河中跳出了一匹神马,在牧场狂奔,当地牧马全都跟着这匹神马跑,神马跑了几里又跳回白马河里了。”楚王曹彪昔日被封为白马王,这是附会之意。
没几天,又流传出这样一句童谣:“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曹彪字朱虎)。”
这些造势方式,无异于天命神授之说,如昔日刘邦起义之初剑斩白蛇,如陈胜让人往鱼肚子里塞进一张字条,写着“陈胜王”,略无新意。令狐愚刻意散播这些光怪陆离的奇闻自有目的,他们要干的事无异于蚂蚁撼大象,非凡人力所能及,大概只有通过神的帮助才能让他们成功。他们的神就是舆论,或者称为民心。
与此同时,王淩也给长子王广写信告知此事,劝儿子早早准备脱身。
“这是取祸之道啊!”王广大惊失色,他回了一封信,希望父亲打消这念头。
王淩看到儿子的回信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这样也好,万一失败,王广这番劝阻或许能保他不死吧。王淩小心翼翼地将书信封存起来,不再试图拖王广下水了。
12月,令狐愚二度派张式密见曹彪。这回,张式毫无保留地将计划告知了曹彪。
“确定要干了吗?”曹彪内心渴望和恐惧并存,他想起几十年前相术大师朱建平曾给自己算过命:“您在五十七岁的时候恐有刀兵之灾,请一定要谨慎预防。”这一年,曹彪五十五岁,即将迎来五十七岁大劫。
可他又转念一想:当年朱建平还说我兄长曹丕有八十高寿呢,却不想四十就死了……那是因为朱建平不敢冒犯曹丕吧?……不对,全是一派胡言!纵使九死一生也得试试。曹彪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但坐上皇位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若能登上帝位,不枉此生!
最终,曹彪言道:“感谢王太尉和令狐大人的厚意,若能中兴社稷,我万死不辞。”
得到曹彪的答复,张式心急如焚地跑回平阿。一定要尽快回禀令狐大人。他这么着急,是因为令狐愚最近突发重病,眼看撑不了几天了。不幸的是,令狐愚未能听到曹彪的答复,赶在张式到来之前病死了。
令狐愚刚把这事开了个头就死了,王淩很堵心,只好把计划暂且搁置下来。
淮南一叛:泄密
令狐愚死后,其心腹幕僚——同被牵涉进谋反案中的杨康正在前往魏都洛阳的路上。杨康内心恐惧至极,只盼望永远不要走到洛阳,但他不敢不去,因为召见他的乃是当朝三公——司徒高柔。
高柔为何要召见杨康?原来,这位曾全力协助司马懿剿灭曹爽的人,在高平陵政变后便不辞辛劳地监视着曹爽的亲信故吏。高柔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他深信令狐愚有不轨企图,在获悉令狐愚死讯后,他立即召杨康入京,希望能查出令狐愚生前都做过什么。
... -->>
在《魏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桩事。前些年,蒋济无意间和司马懿提到王淩,他称赞道:“王淩才兼文武,他的几个儿子,尤其是长子王广,才略志向更是远大。”可他刚说完便追悔莫及,“我失言了,这句话恐怕会给人家带来灭族之祸啊!”蒋济内疚不已。没多久,司马懿征召王淩的长子王广入朝为官,以此制约王淩。
王淩也明白司马懿并不太信任自己。
他听罢令狐愚的话,对外甥能冒出这个想法并没感到太意外。自高平陵政变发生后,他很清楚令狐愚对司马懿恨之入骨。而他自己,内心其实相当纠结。
王淩属于太原王氏成员,和王昶是同族兄弟。五十多年前,董卓迁都长安后被王允刺杀,很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又杀了王允。王淩正是王允的侄子。在那场浩劫中,王允、王淩全家十几口被满门抄斩。唯有王淩和他一个哥哥侥幸逃脱(王昶当时不在长安,故免遭劫难)。王淩二十来岁时因牵涉官司获罪,曹操感念王允的故人之情,特别赦免王淩,并聘他为幕僚,再之后,王淩仕途坦荡,扶摇直上。
在王淩心里有杆秤,一边是曹操的恩情、令狐愚的苦劝以及司马懿对自己的忌惮,另一边则是谋反的危险。
当时,王淩已经七十七岁高龄,再无所图,他的儿子又在洛阳为官,若他举兵反叛,无疑会让儿子身陷险境。然而,王淩最终还是被令狐愚说动了。那么说,王淩到底是图什么才会做出这样看似得不偿失的荒唐事(或称之为壮举)呢?
利益驱使是肯定有的,但是,这舅甥二人,尤其是令狐愚,能中兴曹氏或许真是最大的愿望了。
王淩捋着自己雪白的胡须低声沉吟:“你的意思是希望我举兵勤王?”
“非也!”
“那是?”
“外甥认为,当今陛下年幼,被司马懿牢牢控制在手里,无论如何都扶不起来了。所以,为了曹氏社稷,我想拥立一位新皇帝!”
“啊?”
虽然令狐愚自幼志高人胆大早在宗族中传得有口皆碑,但他仅仅一介兖州刺史,就敢说出废立皇帝的话,着实让王淩吃了一惊。
“你要立谁为帝?”
“立楚王!”
“你是说……曹彪?”
“正是!”
王淩缓缓地点了点头:“若要立新帝,楚王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楚王曹彪是曹操的儿子,时年五十多岁。曹丕压迫藩王,曹彪一生六次改易封地,最后从白马被转封到楚,也就是淮南,他所在的藩国就在王淩辖区,联络方便。历史上权臣但凡废立皇帝,大多会选择立年少无知的孩子,以方便控制。但是,令狐愚和王淩却选择了藩王中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曹彪,不能不说他们中兴曹氏的诚意。
淮南一叛:出师不利
王淩固然有心为曹氏社稷出力,但摆在他眼前的最大难题是他空有扬州都督的名号,却官拜三公没有兵权,这意味着他没法自行调动扬州兵马。
“可是,我没有扬州兵权啊!”
“无妨!舅舅身处边疆,只要吴国一有风吹草动,您就上疏奏请朝廷授予您临时兵权对抗吴国,到时候我再调动兖州驻军,和舅舅联手举义!”
“单凭我们怕是对付不了司马懿!”
“舅舅您忘了吗?雍凉都督郭淮是您的妹夫,荆州都督王昶是您的族弟,真到举义的时候这两个人都有可能拉拢过来,如果一切顺利,您的淮南军,再加上我的兖州军、王昶的荆州军、郭淮的雍州军,四股大军包围京都,赢面还是很大的!”
郭淮和王昶当然是司马懿的嫡系亲信,但他们同时也是王淩的亲戚。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办法。“好!只是,郭淮、王昶那边没有十足把握就先别声张。我们可以先联络楚王!”
主意已定,舅甥二人各自准备。
公元249年10月,令狐愚派亲信张式拜见楚王曹彪。
一番寒暄后,张式欲言又止的样子被曹彪看在眼里。
曹彪试探道:“张式,你对本王有什么话要说吗?”
“殿下,令狐大人近来很为社稷忧心……”
“哦?”曹彪心跳加速,他期待张式继续说下去。
可是张式没再多说半句,他向楚王辞别,临行前留下一句隐晦的话:“天下大势瞬息万变不可预知,希望殿下自勉!”
张式话里有话啊!曹彪心领神会。就这样,曹彪和令狐愚、王淩达成了初步意向。
随后,令狐愚开始不遗余力地给曹彪造势,兖州不断出现各式各样的奇闻怪事。
“听说昨晚白马河中跳出了一匹神马,在牧场狂奔,当地牧马全都跟着这匹神马跑,神马跑了几里又跳回白马河里了。”楚王曹彪昔日被封为白马王,这是附会之意。
没几天,又流传出这样一句童谣:“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曹彪字朱虎)。”
这些造势方式,无异于天命神授之说,如昔日刘邦起义之初剑斩白蛇,如陈胜让人往鱼肚子里塞进一张字条,写着“陈胜王”,略无新意。令狐愚刻意散播这些光怪陆离的奇闻自有目的,他们要干的事无异于蚂蚁撼大象,非凡人力所能及,大概只有通过神的帮助才能让他们成功。他们的神就是舆论,或者称为民心。
与此同时,王淩也给长子王广写信告知此事,劝儿子早早准备脱身。
“这是取祸之道啊!”王广大惊失色,他回了一封信,希望父亲打消这念头。
王淩看到儿子的回信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这样也好,万一失败,王广这番劝阻或许能保他不死吧。王淩小心翼翼地将书信封存起来,不再试图拖王广下水了。
12月,令狐愚二度派张式密见曹彪。这回,张式毫无保留地将计划告知了曹彪。
“确定要干了吗?”曹彪内心渴望和恐惧并存,他想起几十年前相术大师朱建平曾给自己算过命:“您在五十七岁的时候恐有刀兵之灾,请一定要谨慎预防。”这一年,曹彪五十五岁,即将迎来五十七岁大劫。
可他又转念一想:当年朱建平还说我兄长曹丕有八十高寿呢,却不想四十就死了……那是因为朱建平不敢冒犯曹丕吧?……不对,全是一派胡言!纵使九死一生也得试试。曹彪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但坐上皇位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若能登上帝位,不枉此生!
最终,曹彪言道:“感谢王太尉和令狐大人的厚意,若能中兴社稷,我万死不辞。”
得到曹彪的答复,张式心急如焚地跑回平阿。一定要尽快回禀令狐大人。他这么着急,是因为令狐愚最近突发重病,眼看撑不了几天了。不幸的是,令狐愚未能听到曹彪的答复,赶在张式到来之前病死了。
令狐愚刚把这事开了个头就死了,王淩很堵心,只好把计划暂且搁置下来。
淮南一叛:泄密
令狐愚死后,其心腹幕僚——同被牵涉进谋反案中的杨康正在前往魏都洛阳的路上。杨康内心恐惧至极,只盼望永远不要走到洛阳,但他不敢不去,因为召见他的乃是当朝三公——司徒高柔。
高柔为何要召见杨康?原来,这位曾全力协助司马懿剿灭曹爽的人,在高平陵政变后便不辞辛劳地监视着曹爽的亲信故吏。高柔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他深信令狐愚有不轨企图,在获悉令狐愚死讯后,他立即召杨康入京,希望能查出令狐愚生前都做过什么。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