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大宋不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吃的时候只要撬下一块,泡到水里化开,便是一碗又香又解饥油茶。
李申之在这个时候把压缩饼干拿出来,就是想亲自沉浸式地体验一下这种干粮。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以吃这种干粮为主。
同时将这种干粮分发给同窗们品尝,也是想在口感和配方上进行一些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结果受到了一致好评,不需要调整。
在李申之不计成本的配方要求之下,压缩饼干里面添加了大量的油脂,且压缩得非常致密,能量非常之高。
巴掌大一块就有一斤多重,足够一个成年男子一天的能量消耗。
即便是行军打仗之时,两块三斤重的压缩饼干,也勉强够一人一天的消耗。
当岳云和张宪第一次吃到这种压缩饼干的时候,二话不说,直接去了李家的庄园,他们要看看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如果能推广开来,便能极大地降低对辎重的依赖,对于岳家军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然而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地却垂头丧气,因为成本太高了。
这样的一斤压缩饼干,其成本超过了五斤粮食。若是全军配备,对后勤的要求太高,于是张宪便失去了兴致。
岳云不同,他带领的是特种兵部队,若是在突袭敌人的时候能以这种压缩饼干作为干粮,就能极大地提升奔袭的距离,以及单兵作战的续航能力。
虽然无法大规模的铺开使用,但是用在特殊时期,能有奇效。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饼干吃得时间长了会腻,于是乎李申之开发出了许多种口味出来。
……
化开一碗油茶喝下,科举考试开始了。
从禁军士兵那里买来了一碗开水,冲泡的油茶让李申之感觉胃里暖暖的,这一块饼干里面有专门为他添加的姜粉,在寒冷中最是御寒。
若不是对考生的座次保密,他都想给所有临安府学的学子都买一壶热水。
第一天考试的科目是本经,也就是默写。
这一科目堪称真正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只要是从小四书五经正儿八经地一路学过来的人,基本上都能拿到满分。而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背几句“子曰”的人,往往都被卡在了这一关。
默写的题目不像策论,不会写还能瞎编,因为每一个题都有唯一的答案。
在这场考试里面,不会写的题目最好空下来,甚至于拿不准的题目也最好不要写。万一自己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去甚远,说不定会被主考官直接黜落。
曾几何时看过一档选秀节目,里面的一位选手做一道填空题:古道西风瘦(?),那名选手填了个“驴”。把时为评委的余秋雨气得拍桌子怒斥。
既然都是这种水平的选手,何必去请余秋雨呢?这不是侮辱人么。
科举考试的阅卷不比后世的电脑阅卷,不会答的题蒙一个,兴许还能蒙对了。
若是有考生在科举试卷上真的写出类似于“古道西风瘦驴”样的答案,这完全是在侮辱主考官。
侮辱主考官的下场很简单,落第。
看似最简单的一科目,往往成了区分度最大的科目,将那些浑水摸鱼的人全都清理了出去。
好在李申之的记忆中有不少存货,足以应付这一科目。
第二天考政论。这一科对于有心的学子来说,基本上也没什么难度。
一个时代的政治方略都有脉可循,只要稍微用心就能摸住其中要点。即便是自己摸不准,满大街的教辅材料买上几分,也能分析个八九不离十。
若是平时写文章下过一些功夫,攒一篇合格的文章出来一点都不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唐宋八大家”之说。
因为“唐宋八大家”全都是写政论文的高手,他们的文章就是范文。
其中尤其以苏轼的文章最为出众。
自苏轼之后,朝堂上的人不论新党旧党,不论治学若何,政念怎样,全都喜欢学习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文章。科举界更是流传着“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说法。
如果能熟练掌握苏轼的文章,那就能吃得上羊肉。如果不练熟苏轼的文章,只能吃菜羹。
坊市之间,苏轼的文集也是卖得最好的。
对于李申之来说,第二天的考试也没什么难度。
朝堂上的政局跟他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政策脉络的把握,他比赵构都要清晰。
作为官府的总代表,赵构的总思路是偏安躺平,但是却不能说出来,需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自己实现躺平的目的,至少也要是诸如休养生息之类的说辞才行。
而李申之,就是那个继秦桧之后帮他找说辞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申之反而是那个制定政策的人。
让制定政策的人来写政论,恐怕没有人能比他写得更好了。
第三天考策论,也就是对时务的对策。
对策多得是,李申之肚子里最不缺的就是对策,他缺的是文采。
好在有几个大文豪的稿子,题目也没有超出他们预料的范围,李申之写起来笔走龙蛇,酣畅淋漓。
因为准备得很充分,考试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爽过。
看来小镇做题家的思维,同样适合科举考试。
这次考试完了之后,半个月后还有一次科举考试,算是这次考试的补充。
寻常来说,如果考生与考官沾亲带故,就需要回避当场的科举。
但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考生等三年,不利于人才选拔,所以官府专门出台了“别头试”的制度,也就是针对这些人专门再组织一场考试。
反正科举考试是按比例录取人,也不会存在两套不同的卷子无法比较分数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需要避嫌的考生外,还有一些来不及赶到临安的学子,官家开恩,让他们一起参加别头试。
等到两次考试全都完毕之后,才会统一放榜,进行殿试。
就科举考试来说,宋代还有一些别的规定,比如太学生有专门的保送名额,比如对官员和皇室子弟还有专门的锁厅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唯独每三年一次的省试,才是最隆重,含金量最高的考试。
因为这是士大夫参加的考试,是选拔与官家共治天下的士大夫的考试,也唯有省试的状元,才是真正的状元。
吃的时候只要撬下一块,泡到水里化开,便是一碗又香又解饥油茶。
李申之在这个时候把压缩饼干拿出来,就是想亲自沉浸式地体验一下这种干粮。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以吃这种干粮为主。
同时将这种干粮分发给同窗们品尝,也是想在口感和配方上进行一些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结果受到了一致好评,不需要调整。
在李申之不计成本的配方要求之下,压缩饼干里面添加了大量的油脂,且压缩得非常致密,能量非常之高。
巴掌大一块就有一斤多重,足够一个成年男子一天的能量消耗。
即便是行军打仗之时,两块三斤重的压缩饼干,也勉强够一人一天的消耗。
当岳云和张宪第一次吃到这种压缩饼干的时候,二话不说,直接去了李家的庄园,他们要看看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如果能推广开来,便能极大地降低对辎重的依赖,对于岳家军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然而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地却垂头丧气,因为成本太高了。
这样的一斤压缩饼干,其成本超过了五斤粮食。若是全军配备,对后勤的要求太高,于是张宪便失去了兴致。
岳云不同,他带领的是特种兵部队,若是在突袭敌人的时候能以这种压缩饼干作为干粮,就能极大地提升奔袭的距离,以及单兵作战的续航能力。
虽然无法大规模的铺开使用,但是用在特殊时期,能有奇效。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饼干吃得时间长了会腻,于是乎李申之开发出了许多种口味出来。
……
化开一碗油茶喝下,科举考试开始了。
从禁军士兵那里买来了一碗开水,冲泡的油茶让李申之感觉胃里暖暖的,这一块饼干里面有专门为他添加的姜粉,在寒冷中最是御寒。
若不是对考生的座次保密,他都想给所有临安府学的学子都买一壶热水。
第一天考试的科目是本经,也就是默写。
这一科目堪称真正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只要是从小四书五经正儿八经地一路学过来的人,基本上都能拿到满分。而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背几句“子曰”的人,往往都被卡在了这一关。
默写的题目不像策论,不会写还能瞎编,因为每一个题都有唯一的答案。
在这场考试里面,不会写的题目最好空下来,甚至于拿不准的题目也最好不要写。万一自己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去甚远,说不定会被主考官直接黜落。
曾几何时看过一档选秀节目,里面的一位选手做一道填空题:古道西风瘦(?),那名选手填了个“驴”。把时为评委的余秋雨气得拍桌子怒斥。
既然都是这种水平的选手,何必去请余秋雨呢?这不是侮辱人么。
科举考试的阅卷不比后世的电脑阅卷,不会答的题蒙一个,兴许还能蒙对了。
若是有考生在科举试卷上真的写出类似于“古道西风瘦驴”样的答案,这完全是在侮辱主考官。
侮辱主考官的下场很简单,落第。
看似最简单的一科目,往往成了区分度最大的科目,将那些浑水摸鱼的人全都清理了出去。
好在李申之的记忆中有不少存货,足以应付这一科目。
第二天考政论。这一科对于有心的学子来说,基本上也没什么难度。
一个时代的政治方略都有脉可循,只要稍微用心就能摸住其中要点。即便是自己摸不准,满大街的教辅材料买上几分,也能分析个八九不离十。
若是平时写文章下过一些功夫,攒一篇合格的文章出来一点都不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唐宋八大家”之说。
因为“唐宋八大家”全都是写政论文的高手,他们的文章就是范文。
其中尤其以苏轼的文章最为出众。
自苏轼之后,朝堂上的人不论新党旧党,不论治学若何,政念怎样,全都喜欢学习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文章。科举界更是流传着“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说法。
如果能熟练掌握苏轼的文章,那就能吃得上羊肉。如果不练熟苏轼的文章,只能吃菜羹。
坊市之间,苏轼的文集也是卖得最好的。
对于李申之来说,第二天的考试也没什么难度。
朝堂上的政局跟他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政策脉络的把握,他比赵构都要清晰。
作为官府的总代表,赵构的总思路是偏安躺平,但是却不能说出来,需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自己实现躺平的目的,至少也要是诸如休养生息之类的说辞才行。
而李申之,就是那个继秦桧之后帮他找说辞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申之反而是那个制定政策的人。
让制定政策的人来写政论,恐怕没有人能比他写得更好了。
第三天考策论,也就是对时务的对策。
对策多得是,李申之肚子里最不缺的就是对策,他缺的是文采。
好在有几个大文豪的稿子,题目也没有超出他们预料的范围,李申之写起来笔走龙蛇,酣畅淋漓。
因为准备得很充分,考试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爽过。
看来小镇做题家的思维,同样适合科举考试。
这次考试完了之后,半个月后还有一次科举考试,算是这次考试的补充。
寻常来说,如果考生与考官沾亲带故,就需要回避当场的科举。
但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考生等三年,不利于人才选拔,所以官府专门出台了“别头试”的制度,也就是针对这些人专门再组织一场考试。
反正科举考试是按比例录取人,也不会存在两套不同的卷子无法比较分数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需要避嫌的考生外,还有一些来不及赶到临安的学子,官家开恩,让他们一起参加别头试。
等到两次考试全都完毕之后,才会统一放榜,进行殿试。
就科举考试来说,宋代还有一些别的规定,比如太学生有专门的保送名额,比如对官员和皇室子弟还有专门的锁厅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唯独每三年一次的省试,才是最隆重,含金量最高的考试。
因为这是士大夫参加的考试,是选拔与官家共治天下的士大夫的考试,也唯有省试的状元,才是真正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