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横刀十六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以诸葛亮、慕容恪才会显得特别亮眼一样。
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丞相设置容易,想要裁撤,就没那么容易,李跃觉得采取群相制度更符合历史规律。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又分散了相权,避免权臣出现。
以后但凡加了平尚书事,基本都是宰相,可参决国家大事。
变化较大的是武将。
汉魏以来,以大司马、大将军、大都督、骠骑、车骑、卫将军为尊,十六国武夫横行的时代,万把人就敢自称天子的大有人在,兵权同样不能集中。
曹魏的四征将军、都督,比唐朝节度使的权力还恐怖。
李跃不敢这么玩。
分前后左右四将军,其下左右卫将军,左右领军将军,左右抚军将军,左右镇军将军,左右骁骑将军。
魏山前将军,董闰左将军,贾坚右将军,徐成后将军。
以高云为左卫将军,梁啸为右卫将军,张蚝为左领军,曹堪为右领军,吕光为左镇军,鹿勃早为右镇军,秦彪为左骁骑,糜进为右骁骑。
其他刘牢之、诸葛侃、李屹、赵贺、窦封等人录前后功,皆封将军。
战时,由李跃指认一人为都督,战后收回兵权。
左右将军以后根据战功可以再增加。
日后统一天下,会设置左右大将军。
咽喉要冲之地设督,如壶关督、上谷督、三藏督、合肥督、乐安督等,且屯且守。
以梁国的国力,没精力铺张浪费,祭拜天地之后,又祭拜了李家的宗庙。
接着便是大赦天下,减免田赋,也让百姓沾沾光。
即便是缩减版的仪式,也让李跃累得够呛,感觉就像一个提线木偶。
不过文武百官却乐此不疲,就连五大三粗的魏山都弄了一身朝服,满脸横肉,看起来特别别扭。
邺城更是沸反盈天,欢声笑语随处可见,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比元日还要喜庆。
李跃下令取消宵禁,让宿卫、校事府增加人手,巡视全城即可。
车驾所过之处,万民拱手:“恭贺陛下!”
以前觉得王和皇帝差不多,但称帝之后,心境有很大不同,感觉肩头的压力更大了。
享受多大权力,就有承担多少责任。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天然就有一种使命感,有种天地皆在指掌之间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不是凡人,而是主宰,也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皇帝膨胀过头了。
不过李跃还能维持原本的心性,皇帝不仅要对华夏文明负责,还要给后世一个交代,尤其是第一代的开国之君。
一个朝代能达到什么高度,基本取决于前两代。
第四百六十五章改制
登基仪式完成后,李跃下令更改服制、礼制。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人靠衣装,服章是一个人气质的体现,也是一个王朝的气象。
魏晋士人喜食五石散,宽衣薄带,方便散热。
整个精英阶层不是堕落,就是寄情山水之间,他们是风流快活了,但给华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不说跟两汉时投笔从戎的儒士相提并论,就是跟三国时代的士人,差距也是巨大的,平日互相题表,互相吹嘘,到了国家危难时,束手无策,直接跪在胡人胯下……
礼制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汉魏西晋,都推行孝道,家中长辈逝去,动辄丁忧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司马家不好意思以忠义治国,大力推行孝道,弄得兄弟姊妹期功服之丧也要丁忧……
其他各种礼仪更是繁琐到了极致。
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
礼制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统治的基础,但太过繁琐,反而加重了负担。
礼制的很多核心东西,在这个时代并不全是糟粕,但过于注重仪式,反而忽视了内在的东西。
其实曹爽、夏侯玄的正始改制中便提出更改服制、礼制。
不过他们的革新被司马懿和士族扑灭了。
服制上,免去宽袖博带,以直裾曲裾深衣和圆领袍为主,以护臂收拢袖口,以蹀躞带收拢腰身,方便时时刻刻砍人。
十六国时代,圆领对襟,小袖长袍的圆领袍已经盛行于北方,最早是秦代军服,汉代为内衣,发展到南北朝,融入了不少鲜卑风格,逐渐成为常服,盛行北方。
反正一个原则,方便劳作、征战。
礼制则去繁化简,丁忧改为半年,服心丧即可,在心而不在形。
... -->>
所以诸葛亮、慕容恪才会显得特别亮眼一样。
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丞相设置容易,想要裁撤,就没那么容易,李跃觉得采取群相制度更符合历史规律。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又分散了相权,避免权臣出现。
以后但凡加了平尚书事,基本都是宰相,可参决国家大事。
变化较大的是武将。
汉魏以来,以大司马、大将军、大都督、骠骑、车骑、卫将军为尊,十六国武夫横行的时代,万把人就敢自称天子的大有人在,兵权同样不能集中。
曹魏的四征将军、都督,比唐朝节度使的权力还恐怖。
李跃不敢这么玩。
分前后左右四将军,其下左右卫将军,左右领军将军,左右抚军将军,左右镇军将军,左右骁骑将军。
魏山前将军,董闰左将军,贾坚右将军,徐成后将军。
以高云为左卫将军,梁啸为右卫将军,张蚝为左领军,曹堪为右领军,吕光为左镇军,鹿勃早为右镇军,秦彪为左骁骑,糜进为右骁骑。
其他刘牢之、诸葛侃、李屹、赵贺、窦封等人录前后功,皆封将军。
战时,由李跃指认一人为都督,战后收回兵权。
左右将军以后根据战功可以再增加。
日后统一天下,会设置左右大将军。
咽喉要冲之地设督,如壶关督、上谷督、三藏督、合肥督、乐安督等,且屯且守。
以梁国的国力,没精力铺张浪费,祭拜天地之后,又祭拜了李家的宗庙。
接着便是大赦天下,减免田赋,也让百姓沾沾光。
即便是缩减版的仪式,也让李跃累得够呛,感觉就像一个提线木偶。
不过文武百官却乐此不疲,就连五大三粗的魏山都弄了一身朝服,满脸横肉,看起来特别别扭。
邺城更是沸反盈天,欢声笑语随处可见,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比元日还要喜庆。
李跃下令取消宵禁,让宿卫、校事府增加人手,巡视全城即可。
车驾所过之处,万民拱手:“恭贺陛下!”
以前觉得王和皇帝差不多,但称帝之后,心境有很大不同,感觉肩头的压力更大了。
享受多大权力,就有承担多少责任。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天然就有一种使命感,有种天地皆在指掌之间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不是凡人,而是主宰,也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皇帝膨胀过头了。
不过李跃还能维持原本的心性,皇帝不仅要对华夏文明负责,还要给后世一个交代,尤其是第一代的开国之君。
一个朝代能达到什么高度,基本取决于前两代。
第四百六十五章改制
登基仪式完成后,李跃下令更改服制、礼制。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人靠衣装,服章是一个人气质的体现,也是一个王朝的气象。
魏晋士人喜食五石散,宽衣薄带,方便散热。
整个精英阶层不是堕落,就是寄情山水之间,他们是风流快活了,但给华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不说跟两汉时投笔从戎的儒士相提并论,就是跟三国时代的士人,差距也是巨大的,平日互相题表,互相吹嘘,到了国家危难时,束手无策,直接跪在胡人胯下……
礼制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汉魏西晋,都推行孝道,家中长辈逝去,动辄丁忧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司马家不好意思以忠义治国,大力推行孝道,弄得兄弟姊妹期功服之丧也要丁忧……
其他各种礼仪更是繁琐到了极致。
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
礼制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统治的基础,但太过繁琐,反而加重了负担。
礼制的很多核心东西,在这个时代并不全是糟粕,但过于注重仪式,反而忽视了内在的东西。
其实曹爽、夏侯玄的正始改制中便提出更改服制、礼制。
不过他们的革新被司马懿和士族扑灭了。
服制上,免去宽袖博带,以直裾曲裾深衣和圆领袍为主,以护臂收拢袖口,以蹀躞带收拢腰身,方便时时刻刻砍人。
十六国时代,圆领对襟,小袖长袍的圆领袍已经盛行于北方,最早是秦代军服,汉代为内衣,发展到南北朝,融入了不少鲜卑风格,逐渐成为常服,盛行北方。
反正一个原则,方便劳作、征战。
礼制则去繁化简,丁忧改为半年,服心丧即可,在心而不在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