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明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宠幸,裁节赐予,亲元老大臣,日事讲习,克修厥德,以弭灾变。”疏下礼部,尚书张升等称源忠爱。报闻。
迨十月,霾雾时作,源言:“此众邪之气,阴冒于阳,臣欺其君,小人擅权,下将叛上。”引譬甚切。瑾怒,矫旨杖三十,释之。又上言:“自正德二年来,占得火星入太微垣帝座前,或东或西,往来不一,乞收揽政柄,思患预防。”盖专指瑾也。瑾大怒,召而叱之曰:“若何官,亦学为忠臣?”源厉声曰:“官大小异,忠一也。”又矫旨杖六十,谪戍肃州。行至河阳驿,以创卒。其妻斩芦荻覆之,葬驿后。
杨氏父子以忠谏名天下,为士论重。而源小臣抗节,尤人所难。天启初,赐谥忠怀。
盛颙,字时望,无锡人。周斌,字国用,昌黎人。王鉴,太原人。赵文博,代州人。彭烈,峡江人。李人仪,隆昌人。邵铜,闽县人。郑冕,乐平人。皆进士,授御史。颙降束鹿知县;斌,江阴;鉴,肤施;文博,淳化;烈,江浦;人仪,襄阳;铜,博罗;冕,衡山。并有善政。
束鹿徭役苦不均,颙为立九则法,继者莫能易。母忧去。服除,民相率诣阙乞还。颙再任,益不用鞭扑。讼者,谕之,辄叩头不复辩。邻邑讼不决,亦皆赴诉,片言折之,各心厌去。郊外有隙地,争来筑室居之,遂成市,号为“清官店”
斌在江阴,有惠政。民歌曰:“旱为灾,周公祷之甘露来;水为患,周公祷之阴雨散。”天顺七年,先以荐擢开封知府。而颙等至宪宗嗣位,所司以治行闻。帝曰:“诸臣直谏为权幸所排,又能称职,其悉予郡。”于是擢颙知邵武;鉴,延安;文博,卫辉;烈,河南;人仪,荆州;铜,温州;冕,衡州。颙复以任治剧,调延平。巡按御史上颙政绩;陕西、湖广守臣亦上鉴、人仪居县时治行。皆特赐封诰。
颙累迁陕西左布政使。时三边多警,岁复洊饥。颙经画馈饷无缺,军民悉安。成化十七年召为刑部右侍郎。居二年,山东旱饥,盗起,改颙左副都御史往巡抚。颙至露祷,大雨霑溉,稿禾复苏。举救荒之政,既振,余粟尚百余万石。又推行九则法于诸府,黜暴除苛,民甚德之。居三年,以老致仕。弘治中卒。
斌,历广东右布政使。初去江阴,民立生祠。及自开封迁去,民亦涕泣追送焉。鉴,初为御史,尝于左顺门面斥中官非礼。中官怒甚,因考察属都御史萧维祯去之,维祯不可而止。文博,终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烈,广东左布政使。费广等无考。
赞曰:直言敢谏之士,激于事变,奋不顾身,获罪固其所甘心耳。然观尹昌隆死于吕震;耿通陷于高煦;刘球之毙,陈鉴之系,由于王振;杨瑄之戍,厄于石亨、曹吉祥;乃至戴纶谏游猎,陈祚请勤学,钟同、章纶、廖庄倡复储,倪敬等直言时事,皆用贾祸。忠臣之志抑而不伸,亦可悲夫。
<b>部分译文</b>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年间,进士及第。被授予修撰,后改任监察御史。
惠帝刚即位时,出来视朝较晚,昌隆上疏劝谏道:“高皇帝鸡鸣而起,黎明即上朝,太阳没出已经接见百官了,所以能够百务振兴,天下平安。陛下继承大业,应该继承祖宗的雄武精神,兢兢业业,忧勤万机。但现在却已图安逸,太阳已出来数刻,还没有临朝。群臣宿卫宫中,疲于等候,旷职废业,上下松弛。如果这种现象传到天下四裔,将不是社稷之福。”皇上说“:昌隆的话很恳切坦直,礼部将他的话宣示天下,使天下知道我的过错。”不久,他因有地震又上书,被贬任福宁县知县。燕王军队逼近时,昌隆以北方来的章奏动辄便引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为由,劝皇上罢兵,允许燕王入京朝见;如果有了差错,便让出皇位;如果现在沉吟不断,进退唯艰,那以后想求作丹徒布衣也不行了。成祖入京师后,昌隆名在奸臣之中,因前面这篇奏章被免去死罪,命他到北平教授世子。
永乐二年,册封世子为皇太子,升昌隆为左春坊左中允。他随事匡正劝谏,太子很敬重他。解缙被贬退时,同一天改任昌隆为礼部主事。尚书吕震正在掌权,他性格刻薄妒嫉,当他独处深思时,如果用手指刮眉毛,则定有密谋深计,他的属官一发现便互相告诫,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来汇报事情。昌隆上前汇报,吕震怒而不应。过了一会儿昌隆又汇报,吕震更怒了,拂衣而起。昌隆退下去向太子汇报,取得令旨来实行。吕震大怒,上奏说昌隆假托东宫臣僚,暗中想结党,蓄藏无君之心。昌隆被逮捕入狱,不久遇上赦令得以复官。父亲去世后,他不待守孝期满,即被召回任职,他去拜见吕震,吕震温言接待他。他入宫处理先前的奏章,又被投进锦衣卫监狱,并被抄了家。皇上每次出京巡幸,被投进诏狱人的都被车载随从,称为随驾重犯,昌隆也在其中。
过了几年,谷王谋反之事发。因谷王先前曾奏请昌隆做他的长史,就判他以同谋之罪,诏令公卿一起审问。昌隆不停地申辩,吕震驳斥他。定案之后,把他极刑处死,并将他诛族。后来吕震病重将死,叫喊“尹相”说见到昌隆想杀他。
戴纶,高密人。永乐年间,由昌邑县训导升为礼科给事中,与编修林长懋一同侍奉皇太孙说书。历任中允、谕德。仁宗即位后,太孙成为太子,戴纶升为洗马,仍侍奉太子讲读经史。当初成祖命太孙练习武事时,太孙也雅好练武,时常出去骑马射箭。戴纶与林长懋认为太孙正当年轻,不应该荒废学问而专事游玩打猎,便经常劝谏太孙。戴纶还写了一篇奏疏对皇上谈及此事。过了几天,太孙侍奉皇上,皇上问道:“宫臣中你与谁最合得来?”太孙说是戴纶。皇上便拿出戴纶的奏疏交给他,太孙因此而怨恨戴纶。
林长懋是莆田人,以乡荐历任青州教授,升为编修。仁宗即位之初,他升为中允。他为人刚正严厉,多次进献直言,与戴纶关系很好。
宣宗即位后,加恩给东宫臣僚,升戴纶为兵部侍郎。不久,他又因劝谏皇上打猎而忤逆了皇上的心意,被派去参赞交趾军务。而林长懋从南京来京,因为迟到,也被出任为郁林州知州。不久,说他们有怨望情绪,把他们都逮到京师,投进锦衣卫监狱。皇上亲临审问他们,戴纶抗辩,触怒了皇上,立即把他打死,并抄了他的家。他的叔父河南知府戴贤、太仆寺卿戴希文也都被关押起来。
而林长懋在监狱十年,英宗即位后才被释放出来,恢复原官,回任郁林知州,实行过仁惠之政。他死后,州人立庙来祭祀他。
陈祚,字永锡,吴县人。永乐年间中进士。升为河南参议。十五年(1417),他与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联合上疏说建都北京不便,结果他们都被贬到均州太和山做佃户。陈祚躬耕力作,泰然处之。仁宗即位后,下诏选用被贬出的诸臣,陈祚也在被选之列。正值皇上去世,他没能被起用。
宣德二年(1427),命地方长官到均州考核他们,陈祚考取第一名。吏部考试,他又是第一。皇上于是升他为御史,巡按福建。他在任时方面大官多被弹劾,他还禁止和买,福建人很感激他。他回来后上奏说白塔河上通邵伯湖,下注入大江,苏州、松江的船只,多由此往来,而河道过于浅狭,并且有淤塞,请求开通疏浚。皇上听从了。转运漕米果然更加方便了。不久他出京巡按江西。
当时天下承平,皇上很喜欢游玩打猎以及玩好之物。陈祚传上奏疏劝皇上勤于圣人之学。大略是说“:帝王之学首先要明理,明理在于读书。陛下虽然有圣德,而讲经筵不怎么举行,讲学也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圣贤思想的精微、古今的治乱,怎能周知洞悉呢?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一书,对于圣贤的格言,无不详加记载。愿陛下在听政之余,命儒臣讲解,没有大的原因,不得间断。如果知道古今怎么得到治理,政事怎么处理,一定能使陛下开广耳目,增光德业,而企图以奇技淫巧来动摇皇上意志的邪佞之徒自然会日见疏远,天下人民则受福无穷了。”皇上见到奏疏后大怒说“:这小儒敢说朕没读过大学吗?他这样来鄙薄我,不可不诛。”学士陈循叩头说道“:俗士处在远方,不知道圣上无书不读罢了。”皇上怒意稍解。把陈祚投进监狱,并将他的家人十余口也逮捕了,分别隔离关押了五年,他的父亲竟死于狱中。那时,刑部主事郭循谏阻拓宽西内的皇城来修建离宫,被逮入宫当面责问。郭循抗辩不屈,也被投进监狱。英宗即位后,陈祚和郭循都得释放复官。
陈祚再次巡按湖广。他因为上奏辽王朱贵。。有隐罪,与巡抚侍郎吴政被逮到京,投进监狱。不久被赦免出来。当时王振专权,执法专务严峻,陈祚上书说“:近来法律部门断案,多违背固有的法律。如侍郎吴玺错误举荐主事吴车兀,应判推荐非人之罪,而现在却依奏事有规避的律条判了斩刑。吴车兀自杀后,狱官狱卒之罪应递减,却援引不应为重罪的条文,一概杖打他们。一事如此,其他的可以推想了。如今天时不顺,灾异频繁发生,未必不与此有关。”皇上很赞同他的意见,将他的奏章出示给司法官员。不久他改调南京,升为福建按察司佥事。他任官威严但也仁爱,对不载入祀典的神祠都全部撤除。后来,他因病归家。去世。
陈祚生性威严,即使对子弟也很少跟他们言笑,唯独敬重乡人邢量。邢量是博学之士,以占卜隐居,几间破屋,有时几天不生火。陈祚经常挟着书去向他请教,往往到晚上才回来。
刘球,字廷振,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随后在家读书十年,听他讲学的人很多。后被授予礼部主事。胡氵荧推荐他侍奉讲经筵,参与编修宣宗实录,改任翰林侍讲。他的堂弟刘王比任莆田县知县,送给他一匹夏布。刘球封还给他,并写了一封信告诫他。
正统六年(1441),皇上因王振的建议,大举征讨麓川。刘球上疏说:
“帝王统治四方,必定宽宥小敌而防备大敌,以此制定缓急之策,以期达到天下义安。周代伐崇不克,便退而施行德教,等待他来投降;至于犭严狁,则命南仲修朔方城来防备他们。汉朝征伐南越不利,便罢兵赐书信与他们通好;至于匈奴,虽然已经和亲,仍招募百姓迁居塞下,输运粮食充实边防,又命魏尚驻守云中以抗拒他们。
“现在麓川的残寇思任发一向本是我国的羁縻属民,因为边将统驭失误,致使他反叛,惊动大兵。虽然巨魁还没有消灭,但也杀戮了群丑不少,是诛杀还是放过他,已经无关轻重。皇上在玺书中原谅了他的罪恶,使他得以自新,这本是盛德之举。边将不了解皇上圣意,又计划大举兴兵,想在云南屯驻十二万部队,以促使他投降,不投降便攻打他。他们没有考虑到王师不可轻易出动,蛮夷的品性不可骤然驯服,地形太险不可以动众,客地之兵不可长久滞留该地。况且南方水灾旱灾不断,军民交困,如果又要动众,因此而造成的纷扰很值得担扰。臣私下以为应延缓天诛之举,就像周、汉之对付崇、南越那样。
“至于瓦剌,终究要成为边防的祸患。在他还没有骚动的时候,正宜抓紧时机防御。而现在却想调甘肃守将去南征,如果突然有警,怎么抵御?臣私下以为应慎重防范,就像周、汉之对付犭严狁、匈奴那样。
“臣衷心希望陛下停罢大举用兵的建议,推荐有智谋的将帅,以有才识的大臣辅佐,酌情调遣官军,分屯金齿等要害地区,联结木帮各蛮人作为援兵,乘隙进攻,顺便进行招抚,这样贼寇自会屈服。至于西北边塞,应当敕令边臣巡视,疏浚沟渠,构筑城墙,增修城堡,勤于训练,严于守备和。。望,以防不测,这才是有备无患之道。”
奏章下到兵部。他们说南征已有成命,没有采纳刘球的建议。
八年(1443)五月,雷击奉天殿。刘球响应诏令,上书提出应当首先实行的十项建议。大略是说:
“古代圣王不做无益之举,所以心正而上天不反对他。臣愿皇上勤于御临讲经筵,引进一些儒臣,来讲解追求至上之道,务必使学问功夫到家,理性和欲望判然可分,这样则圣心正而天心自顺。政令出自皇上自己,则权力就不会下移。太祖、太宗每天临朝三次,经常把大臣召到便殿处理百政,权力归总于上。皇上已登基九年,对于事体已经逐渐熟悉,愿陛下遵守二圣的成规,恢复他们亲自裁决政事的做法,使权力归一。
“古代选择大臣,必定先询问身边的人,以及大夫、国人。大臣犯有过失,虽犯到大辟之罪也不用刑具处决,只将他赐死。现在选用大臣不曾都出于公论,到他们有了小的过失,便加以桎梏,拷打他们。但过了不久,又给他们复职,这很不是待大臣之礼。从今以后选择任用大臣,应使公论感到满意。大臣有小过,则放过不问。果真是不可原谅,也要交给法律部门定罪,让他们自作打算。不要动辄就抓起来,以便不违背他们供奉天职之意。
“现在的太常,也就是古代的秩宗,一定要选得清明谨慎、熟习礼法的大臣,然后才可与神明沟通。如今太常寺正卿佐官都出缺,应选择儒臣,使他们掌管这一职务。
“古代出巡考察行狩,目的是为了考察官吏得失,询问民间疾苦。两汉、唐、宋鼎盛时期,都多次派遣使者巡行郡县,洪武、永乐年间,也曾实行过。现在已久不这么做了,所以官吏多贪污残暴,民不聊生,而军卫之中尤甚。应选择公正廉明能干之臣,派他们分别巡行天下。
“古代君主不亲自审理刑狱,一定要交付理刑官,是因为担心会凭自己的喜怒而在定刑时有所轻重。近来法律部门所呈上的案件,多是奉了敕令增减轻重。法律部门不能坚持原则上奏,到审讯别的囚犯时,又观望圣旨以为轻重,因此百姓多受冤枉,应该让他们各司其职。至于运转输米等作法,都不是古法,尤其应该废除。
“春秋对于营造建筑工程,都加以记载,是告诫后人不要烦劳百姓。京师修建已五六年了,说是不烦劳百姓,但却役使士兵,难道军人不是国家赤子吗?况且工程多已完工,应该停工以解除人民的压力。
“各地水旱灾害发生,有关官员既不赈济救灾,又不请减免租税,有的还是徒事虚文而已。应令户部定期赈济,量加减免租税,使百姓不至于失业。
“麓川连年用兵,死亡十分之七八,军费开支和封赏的爵位不可胜计。现在又派蒋贵远征缅甸,责成他们献出思任发。即使真的擒拿回来,不过是悬首于通衢示众而已。而缅甸将因此要挟功劳,一定请求与木邦共同瓜分其地。如果不给则会惹他们动怒,给他们则两蛮坐大,这是减一麓川而生出两个麓川。假如一有失误,则兵事不已。臣见皇上每次审理重犯,多宽宥他们,令他们从军,仁心如此!现在却因为想生擒一个失地的逃窜之寇,而驱使数万无罪之众奔赴死地,这岂不是有悖皇上好生之仁!况且思机发已曾派人来朝贡,并非没有悔过乞免之意。如果敕令缅甸斩思任发的头来献,仍敕令思机发全部割出四境之地,分给各寨新归附的蛮人,则一方可得安宁了。
“迤北朝贡使者越来越多,包藏祸心,诚然难以估测。应分派给事中、御史巡视京师边防各军,及时训练,不要让他们向各厂借用工役之人,服役于私家。公开实行武选以求良将,制定招募之法以招来武勇之人;广办屯田,公行盐法,以充实储蓄,使武备不缺,而对于外患也有防范。”
奏疏呈入后,皇上交廷臣讨论。廷臣说刘球的奏请,只有选择太常官这一条应该听从。皇上令吏部推举人选。修撰董瞞于是请改任太常官,奉行祭祀事务。
当初,刘球说麓川之事时,王振已经恨他。钦天监正彭德清与刘球是同乡,一向做王振的心腹。凡天文有变,他都隐匿不报,倚仗王振的权势为奸。公卿多去拜谒他,刘球却绝不与他往来。彭德清恨他,便摘引奏疏中揽权的那段话,对王振说:“这是指您。”王振更加愤怒。正好董瞞的奏疏呈上了,王振便说刘球与他同谋,将他们都逮入诏狱,吩咐指挥马顺杀刘球。马顺深夜带着一名小校持刀到关押刘球的地方。刘球正睡着,马上起身站起,大喊太祖、太宗。他头被砍断了,身体还站着。马顺遂将他肢解,埋在监狱门口之下。董瞞从旁边偷出血裙送给刘球家人。后来他的儿子刘钺找到一条手臂,用血裙裹起来装殓了。马顺有个儿子病了很久了,突然起来抓住马顺的头发,拳脚相加说道:“老贼,我要让你将来死得比我还惨!我,是刘球。”马顺非常吃惊。不久他的儿子死了,那名小校也死了。董瞞,字德文,高邮人,有孝行。出狱之后,他便回家了,从此不再出来做官。
刘球死后几年,瓦剌果然入侵。英宗被俘,王振被杀。朝廷官员立即击打马顺,将他打死了。而彭德清从土木堡逃回来后,被投进监狱,判了斩刑,不久他死于狱中。诏令将他戮尸。景帝怜惜刘球的忠诚,赠给他翰林学士,谥忠愍,在他的家乡立祠祭祀他。
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1439),中进士。被授予南京礼部主事。
景泰初年,他被召回任仪制郎中。章纶见国家多有变故,经常慷慨上书论事。他曾呈上太平十六策,总共达一万余言。也先议和后,章纶请求全力修整武备,以待将来之变。宦官兴安请皇上修建大隆福寺,建成之后,皇上将临幸该寺,章纶上疏劝谏。河东盐运判官济南人杨浩受到任命后还没上任,也上疏劝谏。皇上便撤消临幸的计划,杨浩后来累任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章纶又因发生灾异,请求寻找导致灾变的原因,用语非常恳切。
五年(1454)五月,钟同上奏请求恢复储君。过了两天,章纶也上疏陈述修德消灾等十四项建议。主要是说“:宦官不可干预外朝政事,佞臣不可偷窃事权,后宫不可盛行声色。凡阴盛之类的事,请都禁止。”他又说:“孝悌是百行之本。愿陛下退朝之后朝见两宫皇太后,修问安视膳食之仪。上皇君临天下十四年,是天下之父。陛下曾亲受册封,是上皇之臣。陛下与上皇,形虽异体,实同一人。臣伏读奉迎上皇回宫的诏书说‘:礼惟有加尊而不能降低,义则以卑来奉尊。’望陛下履行这一诺言,或者在初一、十五,或者在节日元旦,率领群臣在延和门朝见上皇,以示兄弟之情,这实是天下的至愿。还要请恢复汪后中宫的地位,以正天下之母仪;恢复沂王储君的地位,以定天下之大本。这样则和气充盈,灾异自消。”奏疏呈入后,皇上大怒。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宫门已经关闭,皇上于是命将圣旨从门缝中传出,立即将章纶和钟同逮入诏狱。他们受到惨酷的拷打,逼迫他们交待主使人以及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的情况。他们濒临死亡,但终无一语。正好刮起大风,飞扬的尘沙使白昼变暗,案情稍得缓解。皇上令禁锢他们。第二年杖打廖庄于宫门之下,并封杖到狱中杖打章纶、钟同各一百下。钟同竟被打死,章纶仍长期关押。
英宗复位后,郭登说章纶和廖庄、林聪、左鼎、倪敬等人都因直言而忤逆了时政,宜加以表彰和提拔。皇上于是立即释放章纶。皇上命内侍宦官寻找章纶先前的奏疏,但找不到。内侍从旁背诵了几句,皇上叹息再三,升章纶为礼部右侍郎。
章纶既因具备大节被皇上所重,但性格仍很刚直,不能随俗。石亨贵幸之后,召公卿去饮酒,章纶推辞不去,又多次与尚书杨善论事意见不合,石亨、杨善便一同贬低章纶。章纶于是被调到南京礼部,又在那里改调到吏部。
宪宗即位后,有关官员根据遗诏请求皇上举行大婚。章纶说“:先帝山陵尚新,年号还没改,先帝逝世百日即改行吉礼,心中能自安吗?陛下登基之初,应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根源于此,请待来春之后再举行。”他的建议虽然不被采纳,但天下都很敬重他的话。
成化元年(1465),两淮闹饥荒,他上奏救荒四条建议,都被批准了。四年(1468)秋,他的儿子玄应冒名考中会试。给事中朱清、御史杨智等人因此弹劾章纶,皇上命侍郎叶盛调查。第二年,章纶与佥都御史高明考察百官,两人意见不合。奏疏呈上后,章纶又独自上奏说给事中王让不参加考察,并且说高明刚愎自用,自己的意见多不见赞同,请求将他与高明一同罢免。他的奏章都下到叶盛等人手中。于是王让以及参加考察的诸臣连着上书弹劾章纶。章纶也多次上疏请求罢免。皇上不听。后来叶盛等人查出玄应确实是冒名。皇上宽宥了章纶,而他所奏的其他事情,也都不问。不久,他又转调礼部。温州知府范奎被弹劾调官,章纶说:“温州是臣的故乡,范奎大得民心。他解官之日,士民三万人哭泣攀着车辕,留了十八天才得离去。请求让他回任,以安慰民望。”奏章下到有关部门,竟被反对。
章纶性戆直,好直言,不为当权者所喜欢。他任侍郎二十年,不得升迁,以年老请求离去。后来他去世。过了几年,他的妻子张氏呈上他的奏稿,并请加恩。皇上嘉奖叹息,赠他为南京礼部尚书,谥恭毅,授予他的一个儿子为鸿胪寺典簿。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八年,改任庶吉士,与知事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
英宗即位之初,他被授予刑科给事中。正统二年(1437),御史元亮请如诏书中所说免除边防军吞没的粮饷,皇上不准。按察使龚钅遂也请如诏书中所说宽宥还没有被抓获的盗窃犯,司法部门也压下不执行。廖庄认为诏书当言而有信,上书力争。五年,诏令京官出京治理救荒之政,兼追回逃亡的百姓。廖庄担心使者催促百姓,从而使百姓受困,便请宽免受灾的州县,以待秋成,皇上听从了。他在陕西救荒,救活了很多人。回来后他上奏宽免抚恤九项建议,多得讨论实行。杨士奇家人犯法,他与同官弹劾。有人说“:难道不要为杨公留个退路吗?”廖庄说:“这正是为了杨公。”八年,命他与御史张骥共同代理大理寺事务。过了一个月,他被授予左寺丞。
十一年(1446),他升为南京大理寺少卿。过了两年,奸人陈王夫与亲戚贾福争袭指挥一职。南京刑部侍郎齐韶接受陈王夫的贿赂,想夺贾福的官给他,被廖庄驳斥。齐韶将贾福捶打至死,被逮捕,陈王夫也诬陷廖庄,两人都被投进诏狱。正好齐韶别的罪行也败露了,便将他押到市场斩首,暴尸街头,廖庄才得到释放。
景泰五年(1454)七月,廖庄上疏说:“臣从前在朝廷的时候,见上皇派使者册封陛下,每遇庆典节日,一定令群臣在东庑朝谒陛下,上皇对您的恩礼非常隆重,群臣也都感叹,说上皇对兄弟竟是这么友爱。现在陛下奏天下以侍奉上皇,愿陛下时常到南宫朝见上皇,或者讨论家法,或者商量治国之道,逢年过节,让群臣去朝见他,以安慰上皇之心。这样则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也安。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上皇之子,也就是陛下之子。应令太子亲近儒臣,学习书策,以待皇上后嗣的诞生,使天下臣民都知道陛下有公天下之心,岂不美哉?天下者,是太祖、太宗的天下。仁宗、宣宗继承大统守成的,是这个天下。上皇北征,也是为了这个天下。现在陛下拥有这个天下,应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想想怎样去收取天下人心,消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奏疏呈入后,不见回报。第二年,廖庄因母亲去世,赴京交回勘合,到东角门朝见皇上。皇上想起廖庄前头的奏疏,命将他廷杖八十下,贬为定羌驿丞。
天顺初年,他被召回。当时母亲丧期还没结束,又遭父丧,皇上特给予祭葬,命令他起复,仍在南京供职。天顺五年(1461),就在南京升为礼部右侍郎,又改调到刑部。成化初年,他被召回任刑部左侍郎。过了一年他去世,赠尚书,谥恭敏。
廖庄个性刚直,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但他实是胸怀坦荡,毫无芥蒂。他不屑于谨小慎微,喜欢留下宾客欢饮。任司法官后,有人劝他稍稍辞谢一些交往,以免嫌疑。廖庄笑道:“前人有句话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我无愧于我心而已。”他去世后,竟没有东西装殓,众人出钱财帮助办理了他的丧事。
当初,景帝时期,英宗在南宫,左右的人进行离间。怀宪太子死后,群小人恐怕沂王复立为太子,谗言陷害更加严重。所以钟同、章纶与廖庄相继极力陈言,都得了罪,但皇上颇有感悟。六年(1455)七月辛巳,刑科给事中徐正请秘密言事。皇上急忙把他召入,徐正于是说“:上皇在位岁久,沂王曾经是太子,为天下臣民敬仰。应该迁沂王到他所封之地,以绝人民之望。另选亲王的儿子养在宫中。”皇上惊愕,大怒,立即叱他出去,想把他定罪。但皇上又担心惊动众人,便下令贬他到远方去任职,但皇上怒意并没消解。不久,又获得他淫秽的事情,便把他遣戍铁岭卫。大概是皇上虽然怒钟同等人的话过激,但小人的话也没有马上听从。英宗复辟后,于谦、王文以图谋立外藩为太子,被诛死,此事遂弄不清楚了。
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刚直而崇尚气节。景帝病危,廷臣请立东宫太子。皇上不允许。杨瑄与同官钱。。、樊英等人相约上书抗争,正值“夺门”之变发生,便罢了。
天顺初年,杨瑄到畿内印马。到河间府时,百姓状告曹吉祥、石亨夺占他们的田地。杨瑄上报朝廷,并罗列了曹、石两人恃宠专权的情况。皇上对大学士李贤、徐有贞说:“这才是真正的御史。”遂派官员调查此事,而命吏部记下杨瑄之名,准备升用。曹吉祥听说后很害怕,向皇上告状,请求加罪给杨瑄。皇上不许。
不久,石亨西征回来,正好彗星出现。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盛。。、周斌、费广、张宽、王鉴、赵文博、彭烈、张奎、李人仪、邵铜、郑冕、陶复以及御史刘泰、魏翰、康骥将要弹劾石亨、曹吉祥各种违法之事。在他们要上奏的前一天,给事中王铉泄露给了石亨。石亨和曹吉祥便向皇上哭诉,诬陷张鹏等人是被自己诛杀的宦官张永的侄子,他们结党排斥异己,陷害他人,想为张永报仇。第二天奏疏呈入后,皇上大怒,收捕张鹏和杨瑄。皇上御临文华殿,把那些御史全部召来,掷下奏章,让他们自己读。周斌一边读一边对答,神色自若。读到冒功滥职时,皇上质问他道:“他们率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怎能说是冒滥?”周斌说:“当时迎驾的不过数百人,光禄寺赐给酒肴,姓名人数俱在。现在获得超升的达数千人,不是冒滥是什么?”皇上默然,但还是把杨瑄、张鹏以及各位御史投进监狱。将他们严刑拷打,质问谁是主使者,杨瑄等人没有供认,便判都御史耿九畴、罗绮是主谋,把他们也投进监狱。判杨瑄、张鹏死罪,其他的遣去戍边。
石亨等人又陷害各个言官。皇上于是传谕吏部,给事中、御史年过三十的留下,其他人全部调为外任。尚书王翱列上给事中何王己等十三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诏令以何王己等人为州判官、吴祯等人为知县。正值有大风雷震,吹倒大树,掀掉屋顶,过了一会儿下起了大冰雹。石亨、曹吉祥家中的大树都被刮断,两人也害怕了。掌钦天监的礼部侍郎汤序本是石亨的党羽,也上书说上天示警,应抚恤刑狱。于是皇上感悟了,把杨瑄、张鹏遣戍铁岭卫,其他人贬为知县,刘泰、魏翰、康骥三人复职,而何王己、吴祯等人也得以不外调。杨瑄、张鹏走到半路,正好承天门失火,皇上大赦,他们被放回。有人说应当到石亨、曹吉祥处致谢,但两人终不去,又被贬戍南丹。
宪宗即位后,将他们恢复原官。杨瑄不久升为浙江副使。他巡行海路,禁止将校私自放回戍卒。修筑捍海塘,以及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使百姓得以安居。他任副使十几年,政绩卓然,进升为按察使。西湖水原来可灌溉各县田四十六万顷,当时已淤塞过半,杨瑄请疏浚它。他又设置闸门,以利灌溉,功末成而死。海盐人民立祠祭祀他。
宠幸,裁节赐予,亲元老大臣,日事讲习,克修厥德,以弭灾变。”疏下礼部,尚书张升等称源忠爱。报闻。
迨十月,霾雾时作,源言:“此众邪之气,阴冒于阳,臣欺其君,小人擅权,下将叛上。”引譬甚切。瑾怒,矫旨杖三十,释之。又上言:“自正德二年来,占得火星入太微垣帝座前,或东或西,往来不一,乞收揽政柄,思患预防。”盖专指瑾也。瑾大怒,召而叱之曰:“若何官,亦学为忠臣?”源厉声曰:“官大小异,忠一也。”又矫旨杖六十,谪戍肃州。行至河阳驿,以创卒。其妻斩芦荻覆之,葬驿后。
杨氏父子以忠谏名天下,为士论重。而源小臣抗节,尤人所难。天启初,赐谥忠怀。
盛颙,字时望,无锡人。周斌,字国用,昌黎人。王鉴,太原人。赵文博,代州人。彭烈,峡江人。李人仪,隆昌人。邵铜,闽县人。郑冕,乐平人。皆进士,授御史。颙降束鹿知县;斌,江阴;鉴,肤施;文博,淳化;烈,江浦;人仪,襄阳;铜,博罗;冕,衡山。并有善政。
束鹿徭役苦不均,颙为立九则法,继者莫能易。母忧去。服除,民相率诣阙乞还。颙再任,益不用鞭扑。讼者,谕之,辄叩头不复辩。邻邑讼不决,亦皆赴诉,片言折之,各心厌去。郊外有隙地,争来筑室居之,遂成市,号为“清官店”
斌在江阴,有惠政。民歌曰:“旱为灾,周公祷之甘露来;水为患,周公祷之阴雨散。”天顺七年,先以荐擢开封知府。而颙等至宪宗嗣位,所司以治行闻。帝曰:“诸臣直谏为权幸所排,又能称职,其悉予郡。”于是擢颙知邵武;鉴,延安;文博,卫辉;烈,河南;人仪,荆州;铜,温州;冕,衡州。颙复以任治剧,调延平。巡按御史上颙政绩;陕西、湖广守臣亦上鉴、人仪居县时治行。皆特赐封诰。
颙累迁陕西左布政使。时三边多警,岁复洊饥。颙经画馈饷无缺,军民悉安。成化十七年召为刑部右侍郎。居二年,山东旱饥,盗起,改颙左副都御史往巡抚。颙至露祷,大雨霑溉,稿禾复苏。举救荒之政,既振,余粟尚百余万石。又推行九则法于诸府,黜暴除苛,民甚德之。居三年,以老致仕。弘治中卒。
斌,历广东右布政使。初去江阴,民立生祠。及自开封迁去,民亦涕泣追送焉。鉴,初为御史,尝于左顺门面斥中官非礼。中官怒甚,因考察属都御史萧维祯去之,维祯不可而止。文博,终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烈,广东左布政使。费广等无考。
赞曰:直言敢谏之士,激于事变,奋不顾身,获罪固其所甘心耳。然观尹昌隆死于吕震;耿通陷于高煦;刘球之毙,陈鉴之系,由于王振;杨瑄之戍,厄于石亨、曹吉祥;乃至戴纶谏游猎,陈祚请勤学,钟同、章纶、廖庄倡复储,倪敬等直言时事,皆用贾祸。忠臣之志抑而不伸,亦可悲夫。
<b>部分译文</b>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年间,进士及第。被授予修撰,后改任监察御史。
惠帝刚即位时,出来视朝较晚,昌隆上疏劝谏道:“高皇帝鸡鸣而起,黎明即上朝,太阳没出已经接见百官了,所以能够百务振兴,天下平安。陛下继承大业,应该继承祖宗的雄武精神,兢兢业业,忧勤万机。但现在却已图安逸,太阳已出来数刻,还没有临朝。群臣宿卫宫中,疲于等候,旷职废业,上下松弛。如果这种现象传到天下四裔,将不是社稷之福。”皇上说“:昌隆的话很恳切坦直,礼部将他的话宣示天下,使天下知道我的过错。”不久,他因有地震又上书,被贬任福宁县知县。燕王军队逼近时,昌隆以北方来的章奏动辄便引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为由,劝皇上罢兵,允许燕王入京朝见;如果有了差错,便让出皇位;如果现在沉吟不断,进退唯艰,那以后想求作丹徒布衣也不行了。成祖入京师后,昌隆名在奸臣之中,因前面这篇奏章被免去死罪,命他到北平教授世子。
永乐二年,册封世子为皇太子,升昌隆为左春坊左中允。他随事匡正劝谏,太子很敬重他。解缙被贬退时,同一天改任昌隆为礼部主事。尚书吕震正在掌权,他性格刻薄妒嫉,当他独处深思时,如果用手指刮眉毛,则定有密谋深计,他的属官一发现便互相告诫,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来汇报事情。昌隆上前汇报,吕震怒而不应。过了一会儿昌隆又汇报,吕震更怒了,拂衣而起。昌隆退下去向太子汇报,取得令旨来实行。吕震大怒,上奏说昌隆假托东宫臣僚,暗中想结党,蓄藏无君之心。昌隆被逮捕入狱,不久遇上赦令得以复官。父亲去世后,他不待守孝期满,即被召回任职,他去拜见吕震,吕震温言接待他。他入宫处理先前的奏章,又被投进锦衣卫监狱,并被抄了家。皇上每次出京巡幸,被投进诏狱人的都被车载随从,称为随驾重犯,昌隆也在其中。
过了几年,谷王谋反之事发。因谷王先前曾奏请昌隆做他的长史,就判他以同谋之罪,诏令公卿一起审问。昌隆不停地申辩,吕震驳斥他。定案之后,把他极刑处死,并将他诛族。后来吕震病重将死,叫喊“尹相”说见到昌隆想杀他。
戴纶,高密人。永乐年间,由昌邑县训导升为礼科给事中,与编修林长懋一同侍奉皇太孙说书。历任中允、谕德。仁宗即位后,太孙成为太子,戴纶升为洗马,仍侍奉太子讲读经史。当初成祖命太孙练习武事时,太孙也雅好练武,时常出去骑马射箭。戴纶与林长懋认为太孙正当年轻,不应该荒废学问而专事游玩打猎,便经常劝谏太孙。戴纶还写了一篇奏疏对皇上谈及此事。过了几天,太孙侍奉皇上,皇上问道:“宫臣中你与谁最合得来?”太孙说是戴纶。皇上便拿出戴纶的奏疏交给他,太孙因此而怨恨戴纶。
林长懋是莆田人,以乡荐历任青州教授,升为编修。仁宗即位之初,他升为中允。他为人刚正严厉,多次进献直言,与戴纶关系很好。
宣宗即位后,加恩给东宫臣僚,升戴纶为兵部侍郎。不久,他又因劝谏皇上打猎而忤逆了皇上的心意,被派去参赞交趾军务。而林长懋从南京来京,因为迟到,也被出任为郁林州知州。不久,说他们有怨望情绪,把他们都逮到京师,投进锦衣卫监狱。皇上亲临审问他们,戴纶抗辩,触怒了皇上,立即把他打死,并抄了他的家。他的叔父河南知府戴贤、太仆寺卿戴希文也都被关押起来。
而林长懋在监狱十年,英宗即位后才被释放出来,恢复原官,回任郁林知州,实行过仁惠之政。他死后,州人立庙来祭祀他。
陈祚,字永锡,吴县人。永乐年间中进士。升为河南参议。十五年(1417),他与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联合上疏说建都北京不便,结果他们都被贬到均州太和山做佃户。陈祚躬耕力作,泰然处之。仁宗即位后,下诏选用被贬出的诸臣,陈祚也在被选之列。正值皇上去世,他没能被起用。
宣德二年(1427),命地方长官到均州考核他们,陈祚考取第一名。吏部考试,他又是第一。皇上于是升他为御史,巡按福建。他在任时方面大官多被弹劾,他还禁止和买,福建人很感激他。他回来后上奏说白塔河上通邵伯湖,下注入大江,苏州、松江的船只,多由此往来,而河道过于浅狭,并且有淤塞,请求开通疏浚。皇上听从了。转运漕米果然更加方便了。不久他出京巡按江西。
当时天下承平,皇上很喜欢游玩打猎以及玩好之物。陈祚传上奏疏劝皇上勤于圣人之学。大略是说“:帝王之学首先要明理,明理在于读书。陛下虽然有圣德,而讲经筵不怎么举行,讲学也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圣贤思想的精微、古今的治乱,怎能周知洞悉呢?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一书,对于圣贤的格言,无不详加记载。愿陛下在听政之余,命儒臣讲解,没有大的原因,不得间断。如果知道古今怎么得到治理,政事怎么处理,一定能使陛下开广耳目,增光德业,而企图以奇技淫巧来动摇皇上意志的邪佞之徒自然会日见疏远,天下人民则受福无穷了。”皇上见到奏疏后大怒说“:这小儒敢说朕没读过大学吗?他这样来鄙薄我,不可不诛。”学士陈循叩头说道“:俗士处在远方,不知道圣上无书不读罢了。”皇上怒意稍解。把陈祚投进监狱,并将他的家人十余口也逮捕了,分别隔离关押了五年,他的父亲竟死于狱中。那时,刑部主事郭循谏阻拓宽西内的皇城来修建离宫,被逮入宫当面责问。郭循抗辩不屈,也被投进监狱。英宗即位后,陈祚和郭循都得释放复官。
陈祚再次巡按湖广。他因为上奏辽王朱贵。。有隐罪,与巡抚侍郎吴政被逮到京,投进监狱。不久被赦免出来。当时王振专权,执法专务严峻,陈祚上书说“:近来法律部门断案,多违背固有的法律。如侍郎吴玺错误举荐主事吴车兀,应判推荐非人之罪,而现在却依奏事有规避的律条判了斩刑。吴车兀自杀后,狱官狱卒之罪应递减,却援引不应为重罪的条文,一概杖打他们。一事如此,其他的可以推想了。如今天时不顺,灾异频繁发生,未必不与此有关。”皇上很赞同他的意见,将他的奏章出示给司法官员。不久他改调南京,升为福建按察司佥事。他任官威严但也仁爱,对不载入祀典的神祠都全部撤除。后来,他因病归家。去世。
陈祚生性威严,即使对子弟也很少跟他们言笑,唯独敬重乡人邢量。邢量是博学之士,以占卜隐居,几间破屋,有时几天不生火。陈祚经常挟着书去向他请教,往往到晚上才回来。
刘球,字廷振,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随后在家读书十年,听他讲学的人很多。后被授予礼部主事。胡氵荧推荐他侍奉讲经筵,参与编修宣宗实录,改任翰林侍讲。他的堂弟刘王比任莆田县知县,送给他一匹夏布。刘球封还给他,并写了一封信告诫他。
正统六年(1441),皇上因王振的建议,大举征讨麓川。刘球上疏说:
“帝王统治四方,必定宽宥小敌而防备大敌,以此制定缓急之策,以期达到天下义安。周代伐崇不克,便退而施行德教,等待他来投降;至于犭严狁,则命南仲修朔方城来防备他们。汉朝征伐南越不利,便罢兵赐书信与他们通好;至于匈奴,虽然已经和亲,仍招募百姓迁居塞下,输运粮食充实边防,又命魏尚驻守云中以抗拒他们。
“现在麓川的残寇思任发一向本是我国的羁縻属民,因为边将统驭失误,致使他反叛,惊动大兵。虽然巨魁还没有消灭,但也杀戮了群丑不少,是诛杀还是放过他,已经无关轻重。皇上在玺书中原谅了他的罪恶,使他得以自新,这本是盛德之举。边将不了解皇上圣意,又计划大举兴兵,想在云南屯驻十二万部队,以促使他投降,不投降便攻打他。他们没有考虑到王师不可轻易出动,蛮夷的品性不可骤然驯服,地形太险不可以动众,客地之兵不可长久滞留该地。况且南方水灾旱灾不断,军民交困,如果又要动众,因此而造成的纷扰很值得担扰。臣私下以为应延缓天诛之举,就像周、汉之对付崇、南越那样。
“至于瓦剌,终究要成为边防的祸患。在他还没有骚动的时候,正宜抓紧时机防御。而现在却想调甘肃守将去南征,如果突然有警,怎么抵御?臣私下以为应慎重防范,就像周、汉之对付犭严狁、匈奴那样。
“臣衷心希望陛下停罢大举用兵的建议,推荐有智谋的将帅,以有才识的大臣辅佐,酌情调遣官军,分屯金齿等要害地区,联结木帮各蛮人作为援兵,乘隙进攻,顺便进行招抚,这样贼寇自会屈服。至于西北边塞,应当敕令边臣巡视,疏浚沟渠,构筑城墙,增修城堡,勤于训练,严于守备和。。望,以防不测,这才是有备无患之道。”
奏章下到兵部。他们说南征已有成命,没有采纳刘球的建议。
八年(1443)五月,雷击奉天殿。刘球响应诏令,上书提出应当首先实行的十项建议。大略是说:
“古代圣王不做无益之举,所以心正而上天不反对他。臣愿皇上勤于御临讲经筵,引进一些儒臣,来讲解追求至上之道,务必使学问功夫到家,理性和欲望判然可分,这样则圣心正而天心自顺。政令出自皇上自己,则权力就不会下移。太祖、太宗每天临朝三次,经常把大臣召到便殿处理百政,权力归总于上。皇上已登基九年,对于事体已经逐渐熟悉,愿陛下遵守二圣的成规,恢复他们亲自裁决政事的做法,使权力归一。
“古代选择大臣,必定先询问身边的人,以及大夫、国人。大臣犯有过失,虽犯到大辟之罪也不用刑具处决,只将他赐死。现在选用大臣不曾都出于公论,到他们有了小的过失,便加以桎梏,拷打他们。但过了不久,又给他们复职,这很不是待大臣之礼。从今以后选择任用大臣,应使公论感到满意。大臣有小过,则放过不问。果真是不可原谅,也要交给法律部门定罪,让他们自作打算。不要动辄就抓起来,以便不违背他们供奉天职之意。
“现在的太常,也就是古代的秩宗,一定要选得清明谨慎、熟习礼法的大臣,然后才可与神明沟通。如今太常寺正卿佐官都出缺,应选择儒臣,使他们掌管这一职务。
“古代出巡考察行狩,目的是为了考察官吏得失,询问民间疾苦。两汉、唐、宋鼎盛时期,都多次派遣使者巡行郡县,洪武、永乐年间,也曾实行过。现在已久不这么做了,所以官吏多贪污残暴,民不聊生,而军卫之中尤甚。应选择公正廉明能干之臣,派他们分别巡行天下。
“古代君主不亲自审理刑狱,一定要交付理刑官,是因为担心会凭自己的喜怒而在定刑时有所轻重。近来法律部门所呈上的案件,多是奉了敕令增减轻重。法律部门不能坚持原则上奏,到审讯别的囚犯时,又观望圣旨以为轻重,因此百姓多受冤枉,应该让他们各司其职。至于运转输米等作法,都不是古法,尤其应该废除。
“春秋对于营造建筑工程,都加以记载,是告诫后人不要烦劳百姓。京师修建已五六年了,说是不烦劳百姓,但却役使士兵,难道军人不是国家赤子吗?况且工程多已完工,应该停工以解除人民的压力。
“各地水旱灾害发生,有关官员既不赈济救灾,又不请减免租税,有的还是徒事虚文而已。应令户部定期赈济,量加减免租税,使百姓不至于失业。
“麓川连年用兵,死亡十分之七八,军费开支和封赏的爵位不可胜计。现在又派蒋贵远征缅甸,责成他们献出思任发。即使真的擒拿回来,不过是悬首于通衢示众而已。而缅甸将因此要挟功劳,一定请求与木邦共同瓜分其地。如果不给则会惹他们动怒,给他们则两蛮坐大,这是减一麓川而生出两个麓川。假如一有失误,则兵事不已。臣见皇上每次审理重犯,多宽宥他们,令他们从军,仁心如此!现在却因为想生擒一个失地的逃窜之寇,而驱使数万无罪之众奔赴死地,这岂不是有悖皇上好生之仁!况且思机发已曾派人来朝贡,并非没有悔过乞免之意。如果敕令缅甸斩思任发的头来献,仍敕令思机发全部割出四境之地,分给各寨新归附的蛮人,则一方可得安宁了。
“迤北朝贡使者越来越多,包藏祸心,诚然难以估测。应分派给事中、御史巡视京师边防各军,及时训练,不要让他们向各厂借用工役之人,服役于私家。公开实行武选以求良将,制定招募之法以招来武勇之人;广办屯田,公行盐法,以充实储蓄,使武备不缺,而对于外患也有防范。”
奏疏呈入后,皇上交廷臣讨论。廷臣说刘球的奏请,只有选择太常官这一条应该听从。皇上令吏部推举人选。修撰董瞞于是请改任太常官,奉行祭祀事务。
当初,刘球说麓川之事时,王振已经恨他。钦天监正彭德清与刘球是同乡,一向做王振的心腹。凡天文有变,他都隐匿不报,倚仗王振的权势为奸。公卿多去拜谒他,刘球却绝不与他往来。彭德清恨他,便摘引奏疏中揽权的那段话,对王振说:“这是指您。”王振更加愤怒。正好董瞞的奏疏呈上了,王振便说刘球与他同谋,将他们都逮入诏狱,吩咐指挥马顺杀刘球。马顺深夜带着一名小校持刀到关押刘球的地方。刘球正睡着,马上起身站起,大喊太祖、太宗。他头被砍断了,身体还站着。马顺遂将他肢解,埋在监狱门口之下。董瞞从旁边偷出血裙送给刘球家人。后来他的儿子刘钺找到一条手臂,用血裙裹起来装殓了。马顺有个儿子病了很久了,突然起来抓住马顺的头发,拳脚相加说道:“老贼,我要让你将来死得比我还惨!我,是刘球。”马顺非常吃惊。不久他的儿子死了,那名小校也死了。董瞞,字德文,高邮人,有孝行。出狱之后,他便回家了,从此不再出来做官。
刘球死后几年,瓦剌果然入侵。英宗被俘,王振被杀。朝廷官员立即击打马顺,将他打死了。而彭德清从土木堡逃回来后,被投进监狱,判了斩刑,不久他死于狱中。诏令将他戮尸。景帝怜惜刘球的忠诚,赠给他翰林学士,谥忠愍,在他的家乡立祠祭祀他。
章纶,字大经,乐清人。正统四年(1439),中进士。被授予南京礼部主事。
景泰初年,他被召回任仪制郎中。章纶见国家多有变故,经常慷慨上书论事。他曾呈上太平十六策,总共达一万余言。也先议和后,章纶请求全力修整武备,以待将来之变。宦官兴安请皇上修建大隆福寺,建成之后,皇上将临幸该寺,章纶上疏劝谏。河东盐运判官济南人杨浩受到任命后还没上任,也上疏劝谏。皇上便撤消临幸的计划,杨浩后来累任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章纶又因发生灾异,请求寻找导致灾变的原因,用语非常恳切。
五年(1454)五月,钟同上奏请求恢复储君。过了两天,章纶也上疏陈述修德消灾等十四项建议。主要是说“:宦官不可干预外朝政事,佞臣不可偷窃事权,后宫不可盛行声色。凡阴盛之类的事,请都禁止。”他又说:“孝悌是百行之本。愿陛下退朝之后朝见两宫皇太后,修问安视膳食之仪。上皇君临天下十四年,是天下之父。陛下曾亲受册封,是上皇之臣。陛下与上皇,形虽异体,实同一人。臣伏读奉迎上皇回宫的诏书说‘:礼惟有加尊而不能降低,义则以卑来奉尊。’望陛下履行这一诺言,或者在初一、十五,或者在节日元旦,率领群臣在延和门朝见上皇,以示兄弟之情,这实是天下的至愿。还要请恢复汪后中宫的地位,以正天下之母仪;恢复沂王储君的地位,以定天下之大本。这样则和气充盈,灾异自消。”奏疏呈入后,皇上大怒。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宫门已经关闭,皇上于是命将圣旨从门缝中传出,立即将章纶和钟同逮入诏狱。他们受到惨酷的拷打,逼迫他们交待主使人以及交通南宫(上皇住在南宫)的情况。他们濒临死亡,但终无一语。正好刮起大风,飞扬的尘沙使白昼变暗,案情稍得缓解。皇上令禁锢他们。第二年杖打廖庄于宫门之下,并封杖到狱中杖打章纶、钟同各一百下。钟同竟被打死,章纶仍长期关押。
英宗复位后,郭登说章纶和廖庄、林聪、左鼎、倪敬等人都因直言而忤逆了时政,宜加以表彰和提拔。皇上于是立即释放章纶。皇上命内侍宦官寻找章纶先前的奏疏,但找不到。内侍从旁背诵了几句,皇上叹息再三,升章纶为礼部右侍郎。
章纶既因具备大节被皇上所重,但性格仍很刚直,不能随俗。石亨贵幸之后,召公卿去饮酒,章纶推辞不去,又多次与尚书杨善论事意见不合,石亨、杨善便一同贬低章纶。章纶于是被调到南京礼部,又在那里改调到吏部。
宪宗即位后,有关官员根据遗诏请求皇上举行大婚。章纶说“:先帝山陵尚新,年号还没改,先帝逝世百日即改行吉礼,心中能自安吗?陛下登基之初,应当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实根源于此,请待来春之后再举行。”他的建议虽然不被采纳,但天下都很敬重他的话。
成化元年(1465),两淮闹饥荒,他上奏救荒四条建议,都被批准了。四年(1468)秋,他的儿子玄应冒名考中会试。给事中朱清、御史杨智等人因此弹劾章纶,皇上命侍郎叶盛调查。第二年,章纶与佥都御史高明考察百官,两人意见不合。奏疏呈上后,章纶又独自上奏说给事中王让不参加考察,并且说高明刚愎自用,自己的意见多不见赞同,请求将他与高明一同罢免。他的奏章都下到叶盛等人手中。于是王让以及参加考察的诸臣连着上书弹劾章纶。章纶也多次上疏请求罢免。皇上不听。后来叶盛等人查出玄应确实是冒名。皇上宽宥了章纶,而他所奏的其他事情,也都不问。不久,他又转调礼部。温州知府范奎被弹劾调官,章纶说:“温州是臣的故乡,范奎大得民心。他解官之日,士民三万人哭泣攀着车辕,留了十八天才得离去。请求让他回任,以安慰民望。”奏章下到有关部门,竟被反对。
章纶性戆直,好直言,不为当权者所喜欢。他任侍郎二十年,不得升迁,以年老请求离去。后来他去世。过了几年,他的妻子张氏呈上他的奏稿,并请加恩。皇上嘉奖叹息,赠他为南京礼部尚书,谥恭毅,授予他的一个儿子为鸿胪寺典簿。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八年,改任庶吉士,与知事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
英宗即位之初,他被授予刑科给事中。正统二年(1437),御史元亮请如诏书中所说免除边防军吞没的粮饷,皇上不准。按察使龚钅遂也请如诏书中所说宽宥还没有被抓获的盗窃犯,司法部门也压下不执行。廖庄认为诏书当言而有信,上书力争。五年,诏令京官出京治理救荒之政,兼追回逃亡的百姓。廖庄担心使者催促百姓,从而使百姓受困,便请宽免受灾的州县,以待秋成,皇上听从了。他在陕西救荒,救活了很多人。回来后他上奏宽免抚恤九项建议,多得讨论实行。杨士奇家人犯法,他与同官弹劾。有人说“:难道不要为杨公留个退路吗?”廖庄说:“这正是为了杨公。”八年,命他与御史张骥共同代理大理寺事务。过了一个月,他被授予左寺丞。
十一年(1446),他升为南京大理寺少卿。过了两年,奸人陈王夫与亲戚贾福争袭指挥一职。南京刑部侍郎齐韶接受陈王夫的贿赂,想夺贾福的官给他,被廖庄驳斥。齐韶将贾福捶打至死,被逮捕,陈王夫也诬陷廖庄,两人都被投进诏狱。正好齐韶别的罪行也败露了,便将他押到市场斩首,暴尸街头,廖庄才得到释放。
景泰五年(1454)七月,廖庄上疏说:“臣从前在朝廷的时候,见上皇派使者册封陛下,每遇庆典节日,一定令群臣在东庑朝谒陛下,上皇对您的恩礼非常隆重,群臣也都感叹,说上皇对兄弟竟是这么友爱。现在陛下奏天下以侍奉上皇,愿陛下时常到南宫朝见上皇,或者讨论家法,或者商量治国之道,逢年过节,让群臣去朝见他,以安慰上皇之心。这样则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也安。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上皇之子,也就是陛下之子。应令太子亲近儒臣,学习书策,以待皇上后嗣的诞生,使天下臣民都知道陛下有公天下之心,岂不美哉?天下者,是太祖、太宗的天下。仁宗、宣宗继承大统守成的,是这个天下。上皇北征,也是为了这个天下。现在陛下拥有这个天下,应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想想怎样去收取天下人心,消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奏疏呈入后,不见回报。第二年,廖庄因母亲去世,赴京交回勘合,到东角门朝见皇上。皇上想起廖庄前头的奏疏,命将他廷杖八十下,贬为定羌驿丞。
天顺初年,他被召回。当时母亲丧期还没结束,又遭父丧,皇上特给予祭葬,命令他起复,仍在南京供职。天顺五年(1461),就在南京升为礼部右侍郎,又改调到刑部。成化初年,他被召回任刑部左侍郎。过了一年他去世,赠尚书,谥恭敏。
廖庄个性刚直,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但他实是胸怀坦荡,毫无芥蒂。他不屑于谨小慎微,喜欢留下宾客欢饮。任司法官后,有人劝他稍稍辞谢一些交往,以免嫌疑。廖庄笑道:“前人有句话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我无愧于我心而已。”他去世后,竟没有东西装殓,众人出钱财帮助办理了他的丧事。
当初,景帝时期,英宗在南宫,左右的人进行离间。怀宪太子死后,群小人恐怕沂王复立为太子,谗言陷害更加严重。所以钟同、章纶与廖庄相继极力陈言,都得了罪,但皇上颇有感悟。六年(1455)七月辛巳,刑科给事中徐正请秘密言事。皇上急忙把他召入,徐正于是说“:上皇在位岁久,沂王曾经是太子,为天下臣民敬仰。应该迁沂王到他所封之地,以绝人民之望。另选亲王的儿子养在宫中。”皇上惊愕,大怒,立即叱他出去,想把他定罪。但皇上又担心惊动众人,便下令贬他到远方去任职,但皇上怒意并没消解。不久,又获得他淫秽的事情,便把他遣戍铁岭卫。大概是皇上虽然怒钟同等人的话过激,但小人的话也没有马上听从。英宗复辟后,于谦、王文以图谋立外藩为太子,被诛死,此事遂弄不清楚了。
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刚直而崇尚气节。景帝病危,廷臣请立东宫太子。皇上不允许。杨瑄与同官钱。。、樊英等人相约上书抗争,正值“夺门”之变发生,便罢了。
天顺初年,杨瑄到畿内印马。到河间府时,百姓状告曹吉祥、石亨夺占他们的田地。杨瑄上报朝廷,并罗列了曹、石两人恃宠专权的情况。皇上对大学士李贤、徐有贞说:“这才是真正的御史。”遂派官员调查此事,而命吏部记下杨瑄之名,准备升用。曹吉祥听说后很害怕,向皇上告状,请求加罪给杨瑄。皇上不许。
不久,石亨西征回来,正好彗星出现。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盛。。、周斌、费广、张宽、王鉴、赵文博、彭烈、张奎、李人仪、邵铜、郑冕、陶复以及御史刘泰、魏翰、康骥将要弹劾石亨、曹吉祥各种违法之事。在他们要上奏的前一天,给事中王铉泄露给了石亨。石亨和曹吉祥便向皇上哭诉,诬陷张鹏等人是被自己诛杀的宦官张永的侄子,他们结党排斥异己,陷害他人,想为张永报仇。第二天奏疏呈入后,皇上大怒,收捕张鹏和杨瑄。皇上御临文华殿,把那些御史全部召来,掷下奏章,让他们自己读。周斌一边读一边对答,神色自若。读到冒功滥职时,皇上质问他道:“他们率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怎能说是冒滥?”周斌说:“当时迎驾的不过数百人,光禄寺赐给酒肴,姓名人数俱在。现在获得超升的达数千人,不是冒滥是什么?”皇上默然,但还是把杨瑄、张鹏以及各位御史投进监狱。将他们严刑拷打,质问谁是主使者,杨瑄等人没有供认,便判都御史耿九畴、罗绮是主谋,把他们也投进监狱。判杨瑄、张鹏死罪,其他的遣去戍边。
石亨等人又陷害各个言官。皇上于是传谕吏部,给事中、御史年过三十的留下,其他人全部调为外任。尚书王翱列上给事中何王己等十三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诏令以何王己等人为州判官、吴祯等人为知县。正值有大风雷震,吹倒大树,掀掉屋顶,过了一会儿下起了大冰雹。石亨、曹吉祥家中的大树都被刮断,两人也害怕了。掌钦天监的礼部侍郎汤序本是石亨的党羽,也上书说上天示警,应抚恤刑狱。于是皇上感悟了,把杨瑄、张鹏遣戍铁岭卫,其他人贬为知县,刘泰、魏翰、康骥三人复职,而何王己、吴祯等人也得以不外调。杨瑄、张鹏走到半路,正好承天门失火,皇上大赦,他们被放回。有人说应当到石亨、曹吉祥处致谢,但两人终不去,又被贬戍南丹。
宪宗即位后,将他们恢复原官。杨瑄不久升为浙江副使。他巡行海路,禁止将校私自放回戍卒。修筑捍海塘,以及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使百姓得以安居。他任副使十几年,政绩卓然,进升为按察使。西湖水原来可灌溉各县田四十六万顷,当时已淤塞过半,杨瑄请疏浚它。他又设置闸门,以利灌溉,功末成而死。海盐人民立祠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