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清和(晋江5.5万收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次不成,可二次,三次。贸然行事,殿下身陷险境,北疆烽火再起,臣万死难辞。”
朱高煦知道,孟清和这些话不只是对他说的,更多是向父皇表明态度。他庆幸自己不再如四年前鲁莽,否则,今夜必定会着了鞑子的道。
杀戮终于停了。
鬼力赤没有下令留活口,因为没有必要。
这些偷袭者的长相就是最好的证据,他们来自瓦剌。
接到宣府送来的急报,孟清和敲敲脑袋,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准备的后手没有用上,马哈木却主动凑上来帮忙。但是,鬼力赤却忍怒将这件事压了下来,没找上门去,也着实令他刮目相看。
看来,想做一只合格的黄雀,还要继续努力。
十二月下旬,北疆一带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鞑靼游骑不再骚扰边境,瓦剌被鞑靼拦着,也极少出现在边境。
鞑靼可汗鬼力赤给永乐帝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国书,各种赞扬,佩服,夸奖。
看完之后,朱棣立刻搓胳膊。
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怎么从没发现鬼力赤是个这么感情丰富的?
朱高炽再次被叫到奉天殿听政。
由于长时间坐着读书不运动,宫中的伙食也有严格定例,不可能让世子一天三顿的小米粥高粱饼子,朱高炽的体重很有反弹迹象。
朱棣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再不待见,也是自己的儿子。
道衍被召至宫中为世子讲学。朱棣临朝,也会把朱高炽叫上。不论其他,从文华殿到奉天殿,一个来回,再站上小半个时辰,多少也能增加一下运动量。
宫中的变化让支持朱高炽的文臣看到了希望。借宫中赐宴之机,又提立太子一事。
朱棣没太大反应,朱高炽却想立刻晕过去,要么就抄起板砖把说话的几个都拍死。
父皇对他的态度刚有缓和,就来这么一手,到底是在帮他还是害他?!
第一百三十二章做一只合格的黄雀二
皇帝不说话,世子的表情却像是要杀人。
出言请立世子的几名翰林尚不知自己闯了祸,在背后狠狠给了朱高炽一刀。
朱棣的态度已渐渐有了软化迹象,如果朱高炽继续示弱下去,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
无奈,宫中的举动给了文臣们错误的信号,才出现宴会上这一幕。
朱高炽很冤。他的确想当太子。身为皇帝的儿子,没人不想,他的弟弟也一样。
太祖高皇帝有二十多个准继承人,仍旧尊奉立嫡立长的规矩,先立长子。长子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子的儿子。虽然朱允炆最后被叔叔抢了皇位,但是立嫡长的传统仍在。
永乐帝只有三个儿子,抛开皇帝的个人喜好,从传统和继承制度来看,朱高炽的机会最大。
受太祖高皇帝喜爱,是洪武帝亲封的燕王世子。年少时曾同建文帝一起在宫中读书,为人性格谦和,不像老爹和两个弟弟一样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成功获得了文臣的好感和支持。
北平守卫战,更为他累积了战功。
朱高炽的政治资本不可谓不雄厚,底气不可谓不硬。
综合各种因素,就算老爹不喜欢他,有朝臣的支持,他成为皇太子的可能性也远远高于两个弟弟。
被徐皇后提点几次,朱高炽认真反省过。原本是自己想差了,严重忽视了父皇的性格,致使靖难期间有所改善的父子关系降入冰点。
可等朱高炽彻底想通,试图改变现状时,却是无处着手。支持他的人,却一次又一次的成了他向目标前进的绊脚石。
不能说文臣们做错了,只能说他们不了解朱棣,不清楚一个敢举旗造反,抢了侄子皇位的天子是何等猛人。
软着来,徐徐图之,或许还有希望。
着急上火,隔三差五蹦跶一下,纯属于拿着小棍去戳龙身上的逆鳞。
一下没戳成,再戳,继续戳。
以为自己是英雄,梦想着拥立之功,殊不知龙头已经转了过来,张开大口,利齿森森,随时能将敢惹他的蝼蚁撕成粉碎。
朝中有不少聪明人,但在利益和权利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却不多。
如解缙,黄淮,甚至是胡靖,偶尔也会动摇一下。如果不是杨士奇适时的拉了一把,或许也会脑袋发热和解缙凑到一起。
大殿之上,天子端着酒杯,自斟自饮。郑和想上前接过酒壶,却被挥退。
郑公公都吃了挂落,旁人更不敢触霉头。宦官宫人小心翼翼贴墙站,走动间也尽量不发出声音。
大臣们也察觉到情况不对。脑袋一根筋,也该想到天子是在不满了。
请立皇太子的翰林拱手站着,皇帝一直不说话,只能保持姿势一直罚站。
黄淮想起身求情,却被解缙和杨荣联手拉住。这个时候站出去,非但救不了两个翰林,反而会惹火烧身。
正月里,天子不会动手杀人。
最坏的结果,同之前被下放的给事中一样,大山支教或戍边充军。即使天子一定要杀人,也不会马上举刀子,至少要在殿试之后。期间努努... -->>
“一次不成,可二次,三次。贸然行事,殿下身陷险境,北疆烽火再起,臣万死难辞。”
朱高煦知道,孟清和这些话不只是对他说的,更多是向父皇表明态度。他庆幸自己不再如四年前鲁莽,否则,今夜必定会着了鞑子的道。
杀戮终于停了。
鬼力赤没有下令留活口,因为没有必要。
这些偷袭者的长相就是最好的证据,他们来自瓦剌。
接到宣府送来的急报,孟清和敲敲脑袋,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准备的后手没有用上,马哈木却主动凑上来帮忙。但是,鬼力赤却忍怒将这件事压了下来,没找上门去,也着实令他刮目相看。
看来,想做一只合格的黄雀,还要继续努力。
十二月下旬,北疆一带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鞑靼游骑不再骚扰边境,瓦剌被鞑靼拦着,也极少出现在边境。
鞑靼可汗鬼力赤给永乐帝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国书,各种赞扬,佩服,夸奖。
看完之后,朱棣立刻搓胳膊。
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怎么从没发现鬼力赤是个这么感情丰富的?
朱高炽再次被叫到奉天殿听政。
由于长时间坐着读书不运动,宫中的伙食也有严格定例,不可能让世子一天三顿的小米粥高粱饼子,朱高炽的体重很有反弹迹象。
朱棣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再不待见,也是自己的儿子。
道衍被召至宫中为世子讲学。朱棣临朝,也会把朱高炽叫上。不论其他,从文华殿到奉天殿,一个来回,再站上小半个时辰,多少也能增加一下运动量。
宫中的变化让支持朱高炽的文臣看到了希望。借宫中赐宴之机,又提立太子一事。
朱棣没太大反应,朱高炽却想立刻晕过去,要么就抄起板砖把说话的几个都拍死。
父皇对他的态度刚有缓和,就来这么一手,到底是在帮他还是害他?!
第一百三十二章做一只合格的黄雀二
皇帝不说话,世子的表情却像是要杀人。
出言请立世子的几名翰林尚不知自己闯了祸,在背后狠狠给了朱高炽一刀。
朱棣的态度已渐渐有了软化迹象,如果朱高炽继续示弱下去,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
无奈,宫中的举动给了文臣们错误的信号,才出现宴会上这一幕。
朱高炽很冤。他的确想当太子。身为皇帝的儿子,没人不想,他的弟弟也一样。
太祖高皇帝有二十多个准继承人,仍旧尊奉立嫡立长的规矩,先立长子。长子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子的儿子。虽然朱允炆最后被叔叔抢了皇位,但是立嫡长的传统仍在。
永乐帝只有三个儿子,抛开皇帝的个人喜好,从传统和继承制度来看,朱高炽的机会最大。
受太祖高皇帝喜爱,是洪武帝亲封的燕王世子。年少时曾同建文帝一起在宫中读书,为人性格谦和,不像老爹和两个弟弟一样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成功获得了文臣的好感和支持。
北平守卫战,更为他累积了战功。
朱高炽的政治资本不可谓不雄厚,底气不可谓不硬。
综合各种因素,就算老爹不喜欢他,有朝臣的支持,他成为皇太子的可能性也远远高于两个弟弟。
被徐皇后提点几次,朱高炽认真反省过。原本是自己想差了,严重忽视了父皇的性格,致使靖难期间有所改善的父子关系降入冰点。
可等朱高炽彻底想通,试图改变现状时,却是无处着手。支持他的人,却一次又一次的成了他向目标前进的绊脚石。
不能说文臣们做错了,只能说他们不了解朱棣,不清楚一个敢举旗造反,抢了侄子皇位的天子是何等猛人。
软着来,徐徐图之,或许还有希望。
着急上火,隔三差五蹦跶一下,纯属于拿着小棍去戳龙身上的逆鳞。
一下没戳成,再戳,继续戳。
以为自己是英雄,梦想着拥立之功,殊不知龙头已经转了过来,张开大口,利齿森森,随时能将敢惹他的蝼蚁撕成粉碎。
朝中有不少聪明人,但在利益和权利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却不多。
如解缙,黄淮,甚至是胡靖,偶尔也会动摇一下。如果不是杨士奇适时的拉了一把,或许也会脑袋发热和解缙凑到一起。
大殿之上,天子端着酒杯,自斟自饮。郑和想上前接过酒壶,却被挥退。
郑公公都吃了挂落,旁人更不敢触霉头。宦官宫人小心翼翼贴墙站,走动间也尽量不发出声音。
大臣们也察觉到情况不对。脑袋一根筋,也该想到天子是在不满了。
请立皇太子的翰林拱手站着,皇帝一直不说话,只能保持姿势一直罚站。
黄淮想起身求情,却被解缙和杨荣联手拉住。这个时候站出去,非但救不了两个翰林,反而会惹火烧身。
正月里,天子不会动手杀人。
最坏的结果,同之前被下放的给事中一样,大山支教或戍边充军。即使天子一定要杀人,也不会马上举刀子,至少要在殿试之后。期间努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