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边塞浪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午不叫上午,叫清早饭儿;下午叫晌午饭儿,晚上更有意思,叫喝罢汤。比方普通话说“上午不去,下午不去,晚上再去。”换算成当地方言,就是“清早饭儿不去,晌午饭儿不去,喝罢汤再去”一天到晚都念叨着吃,足见老辈子活的艰辛,以至于见面问候,也都是先问“吃了吗?”早饭午饭可以这样问,而晚饭却要换个招呼,要问“喝了吗?”“喝汤了么?”想必是晚饭后不干活,自然不好再吃干饭,喝些稀汤便行,好在那年月也没有电视,说会儿话便洗洗睡了。
现在有许多夜晚,我静静地躺在床上时,闭上眼就能看到小时候,母亲在村头呼叫我的名字:“肖——喝汤”那声音极具穿透力,在村里来回游荡。从村北一直传到村南,穿过整个村子,传到我的耳朵里。这样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而是,一直叫了到我上完小学。那声音里充满了无限悠长的母爱。 我认为最能代表俺乡音的话就是一个字“中”也就是“行”、“好”、“可以”、“ok”的意思。如果你听到俺老乡说“中”只一个中字,那就是答应、肯定、承诺,保证、斩钉截铁;看脸上,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如果说“中中”两个中字,意思就变了,就有些将就、应付、不耐烦、虚与委蛇,颜面上晴转多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如果说“中中中”三个中字,那就又不一样,多半是是敷衍、推诿、不高兴、端茶送客,脸上也暗了,多云转阴,乱云飞渡,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说的是“中中中中中”脱口一大堆中字,分明就是恼怒、愤恨、冷若冰霜,黑云压城城欲摧,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萧萧兮易水寒;识相者,谈话应当立即打住,拔腿走人,要不然,立马就要干仗,撕打起来。
俺老乡一高兴,就爱说“dai劲儿!”我之所以把这个字打成拚音,也是拿捏不准该写那个字。最为接近的好像是“带”字和“得”字,普通话里就有“带劲儿”一说。但这个“带劲”同河南话里的“dai劲”不仅读音不同,其含义也相去甚远,兴奋程度不够,少了那份舒坦、痛快、美妙、张狂。
俺的乡音很土,但也不乏精辟之词。如一个“货”字,看似状物,却是说人。“这货够朋友”“那货不是个东西”这里的“货”其实就是普通话中的“家伙”二字,也简明成一个字。家伙,有家庭有伙伴,虽有戏谑调侃之意,却还不失本分规矩之心;可这一个“货”字,却大胆狂放,不落窠臼,玩笑讥讽,入木三分,你这家伙呀,不算人!
大浪淘沙,淹没了一些旧语,春风化雨,诞生出不少新词。如今都兴与时俱进,河南话也在发展。河南话里,就有一个新词很是传神,那就是“喷”既是名词,如大喷,老喷,喷壶,戏指某人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云山雾罩,口若悬河,三寸不烂之舌,死蛤蟆说出尿来;又作动词,如喷一会儿,正喷着呢,这老几真能喷;究其本意,有些似北京的聊天,东北的侃大山,四川的摆龙门阵,却用一字以蔽之,以动致静,寓庄以谐,含义丰富,形象逼真。
在新疆,有成千上万的河南人。据调查,平均五个人里有一个河南人。他们为了保卫和建设新疆,远离桑梓把一腔忠诚和自己的青春洒在了西部大漠。现在,在石河子奎屯等地,河南话几乎成了官话,我的一个朋友,他父母是支边过来的湖南人,他本人出生在新疆,竟然也是一口河南话,我问他,你在新疆出生为啥不说普通话,他说,我们那里的哈萨克都说河南话,你不说大家会笑话的;听到他这样说,我的心里很受用,我的乡音在新疆还有很深的根基,这是最早支边来的河南人,他们用生命里饱蘸了中原乡音,在西域大漠把乡音象种子一样种下,现在已经发芽开花。
在我的生活里,每每听到故乡之音,我就像是望见了父亲的背影。我到过很远的地方,听过五湖四海的方言,但我每次听到乡音,就象听到家乡潺潺的小河流水,就象看到河边的每一棵小草,甚至路边的每一棵树,都写满了我童年的故事,涂满我了童年的欢乐,也给了我一份回忆家乡时快乐的心境。
您想学俺几句乡音吗,那我就教你:普通话:太阳啊!我的母亲,您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累不累啊!河南话:日头啊!俺哩娘啊!你从东边爬切,从西边咕抡下去,你使不使里晃啊!
午不叫上午,叫清早饭儿;下午叫晌午饭儿,晚上更有意思,叫喝罢汤。比方普通话说“上午不去,下午不去,晚上再去。”换算成当地方言,就是“清早饭儿不去,晌午饭儿不去,喝罢汤再去”一天到晚都念叨着吃,足见老辈子活的艰辛,以至于见面问候,也都是先问“吃了吗?”早饭午饭可以这样问,而晚饭却要换个招呼,要问“喝了吗?”“喝汤了么?”想必是晚饭后不干活,自然不好再吃干饭,喝些稀汤便行,好在那年月也没有电视,说会儿话便洗洗睡了。
现在有许多夜晚,我静静地躺在床上时,闭上眼就能看到小时候,母亲在村头呼叫我的名字:“肖——喝汤”那声音极具穿透力,在村里来回游荡。从村北一直传到村南,穿过整个村子,传到我的耳朵里。这样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而是,一直叫了到我上完小学。那声音里充满了无限悠长的母爱。 我认为最能代表俺乡音的话就是一个字“中”也就是“行”、“好”、“可以”、“ok”的意思。如果你听到俺老乡说“中”只一个中字,那就是答应、肯定、承诺,保证、斩钉截铁;看脸上,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如果说“中中”两个中字,意思就变了,就有些将就、应付、不耐烦、虚与委蛇,颜面上晴转多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如果说“中中中”三个中字,那就又不一样,多半是是敷衍、推诿、不高兴、端茶送客,脸上也暗了,多云转阴,乱云飞渡,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说的是“中中中中中”脱口一大堆中字,分明就是恼怒、愤恨、冷若冰霜,黑云压城城欲摧,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萧萧兮易水寒;识相者,谈话应当立即打住,拔腿走人,要不然,立马就要干仗,撕打起来。
俺老乡一高兴,就爱说“dai劲儿!”我之所以把这个字打成拚音,也是拿捏不准该写那个字。最为接近的好像是“带”字和“得”字,普通话里就有“带劲儿”一说。但这个“带劲”同河南话里的“dai劲”不仅读音不同,其含义也相去甚远,兴奋程度不够,少了那份舒坦、痛快、美妙、张狂。
俺的乡音很土,但也不乏精辟之词。如一个“货”字,看似状物,却是说人。“这货够朋友”“那货不是个东西”这里的“货”其实就是普通话中的“家伙”二字,也简明成一个字。家伙,有家庭有伙伴,虽有戏谑调侃之意,却还不失本分规矩之心;可这一个“货”字,却大胆狂放,不落窠臼,玩笑讥讽,入木三分,你这家伙呀,不算人!
大浪淘沙,淹没了一些旧语,春风化雨,诞生出不少新词。如今都兴与时俱进,河南话也在发展。河南话里,就有一个新词很是传神,那就是“喷”既是名词,如大喷,老喷,喷壶,戏指某人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云山雾罩,口若悬河,三寸不烂之舌,死蛤蟆说出尿来;又作动词,如喷一会儿,正喷着呢,这老几真能喷;究其本意,有些似北京的聊天,东北的侃大山,四川的摆龙门阵,却用一字以蔽之,以动致静,寓庄以谐,含义丰富,形象逼真。
在新疆,有成千上万的河南人。据调查,平均五个人里有一个河南人。他们为了保卫和建设新疆,远离桑梓把一腔忠诚和自己的青春洒在了西部大漠。现在,在石河子奎屯等地,河南话几乎成了官话,我的一个朋友,他父母是支边过来的湖南人,他本人出生在新疆,竟然也是一口河南话,我问他,你在新疆出生为啥不说普通话,他说,我们那里的哈萨克都说河南话,你不说大家会笑话的;听到他这样说,我的心里很受用,我的乡音在新疆还有很深的根基,这是最早支边来的河南人,他们用生命里饱蘸了中原乡音,在西域大漠把乡音象种子一样种下,现在已经发芽开花。
在我的生活里,每每听到故乡之音,我就像是望见了父亲的背影。我到过很远的地方,听过五湖四海的方言,但我每次听到乡音,就象听到家乡潺潺的小河流水,就象看到河边的每一棵小草,甚至路边的每一棵树,都写满了我童年的故事,涂满我了童年的欢乐,也给了我一份回忆家乡时快乐的心境。
您想学俺几句乡音吗,那我就教你:普通话:太阳啊!我的母亲,您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累不累啊!河南话:日头啊!俺哩娘啊!你从东边爬切,从西边咕抡下去,你使不使里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