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我在现代留过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他知道他在挑战什么?
但他不得不那样做。
数十年仕途,在地方流转的经历,使韩绛很清楚,在大宋地方为官,除了元老重臣外。
大多数人想要做事,千难万难。
所以,王安石变法,才要在免役法、免行法上配套一个宽剩钱政策。
这个政策,是韩绛最欣赏的。
也是最受地方好评的。
因为宽剩钱,真的可以解地方燃眉之急。
“右揆在忧心两宫?”章惇不知道在何时,出现在韩绛身旁。
韩绛没有说话,这自然就是默认了。
章惇呵呵的笑了笑,道:“下官以为,右揆不必忧心……”
“天子必会为相公条例说好话的!”
韩绛回过头,看着章惇,良久道:“子厚难道不知当年王介甫为了这宽剩钱,在先帝前进言、劝说了多久?”
对地方来说,宽剩钱增加当然是大好事。
不仅仅可以让地方官可以做更多事情,也可以让他们的政绩更好。
但天子就未必了。
宽剩钱多了,地方上对中枢的依赖就会降低。
这对于大宋官家们来说,几乎就和要他们的命没有区别。
也就是王安石,当年苦口婆心,才说服了先帝。
现在,两宫听政,天子幼冲。
韩绛真的忧心,两宫会出于祖制而否决他的提议。
可增加宽剩钱,却是他韩子华最重要的政治抱负。
不然,他为何要来汴京趟这潭浑水?
在洛阳享福不好吗?
章惇轻笑了两声,道:“右揆该不会以为,役法检讨这么多日子,天子没有听说右揆想要提高宽剩钱的想法?”
“既然天子没有立刻反对,甚至一句话也没有评价过……”
章惇微笑着:“那就说明天子是支持右揆的!”
韩绛听着,眼睛亮了起来。
确实!
天子控制着探事司,这如今是都堂宰执人尽皆知,却无人愿意点破,更不肯说出口的秘密。
毕竟,那个《汴京新报》用的是沈括的活字印刷,使得是大内制造的油墨。
就连平素发行,都是在新城的染院——而染院旁就是专一制造军器局。
只是……
天子为何会支持提高宽剩钱在地方的比例?
他就算是天授其才,也应不会知晓地方上的事情吧?
难道说……
先帝?
不可能!
韩绛立刻摇头,先帝不可能教天子这些事情。
韩绛正想着,令厅外就传来了欢呼声。
“两宫慈圣旨意……”
“已允了役法条例在开封府试行!”
韩绛猛然抬头,一脸错愕的看向章惇:“子厚,是怎么知道的?”
章惇笑起来:“猜的!”
他笑的无比灿烂!
因为他已经靠近了真相。
……
赵煦回到福宁殿中,他坐到了那张为了他而特制的书案前。
看着书案上摆着的那些东西。
他的父皇对地方宽剩钱的诸多批示。
赵煦凝视着这些奏疏上的文字,也回忆着上上辈子他亲政后的事情,更想着在现代留学时的所知所闻。
宽剩钱是什么?
就是地方军州,在免役钱/免行钱外,允许增收的额度。
这部分钱,是作为地方军州经费使用的。
王安石变法,最初定下的宽剩钱标准是两成。
也就是在免役钱/免行钱外,额外增收两成,作为地方军州的机动经费。
自然这是一个给大宋财税体制打的补丁。
在一切财税皆归中枢,一切支出皆由中枢决定的大宋,地方的财权小的可怜,因为大部分收入,都需要上缴中央。
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三十二个封桩库的钱,大部分都是地方转运而来。
同时在地方上,那一个个常平仓里的钱粮,在法理上也是属于中枢。
地方官只有保管权,而没有使用权。
这是大宋体制的痼疾。
也是一个困扰了百年的难题。
便是在现代,这个问题似乎也没有解法。
地方钱太多,独立性就会增加。
地方钱太少,则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所以,王安石变法在免役法和免行法上,才配套了宽剩钱制度。
一方面是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刺激地方活力,让地方可以做更多事情,而不是人浮于事。
如今,韩绛请求,从原本应该上缴中枢的免役钱/免行钱的结余中,额外划出两成到五成给地方军州作为经费。
赵煦自然是支持的。
原因很简单——赵煦清楚,现在的情况是地方钱太少,做不了太多事情。
所以,他支持增加地方经费。
但,等到了将来,地方钱多了,他同样会让人将这些多的钱想办法收归中枢。
这是他在现代留学的时候学到的。
央地实力,应该维持平衡,地方太弱不行,地方太强同样不行。
同时,这也是赵煦上上辈子的教训。
绍圣绍述的时候,他太年轻,也太喜欢钱。
所以,虽然将旧党的政策几乎全部废除,却忘记了废除一个最大的弊政——宽剩钱收归中枢!
是的,在元祐时代,为了尽废新法,司马光等人将本属于地方机动经费的宽剩钱,全部收归中枢封桩库。
直接导致地方停摆——好多事情,一下子没了钱去做,地方官们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然后……
几乎所有人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再苦一苦百姓!
而这个弊政,到绍圣时代,还是没有改过来。
如今,赵煦终于有机会,将其改正了——就算割韭菜,也不能把根刨了啊!
今天查资料,查了大半天~~~~但依然被绕晕了,所以本章对宽剩钱的说法只能说大体正确,细节上肯定有错漏,请多多包涵。
PS:感谢:电饭煲菜谱的萌主,俺七号以后一起加更~
(本章完)
sp; 他知道他在挑战什么?
但他不得不那样做。
数十年仕途,在地方流转的经历,使韩绛很清楚,在大宋地方为官,除了元老重臣外。
大多数人想要做事,千难万难。
所以,王安石变法,才要在免役法、免行法上配套一个宽剩钱政策。
这个政策,是韩绛最欣赏的。
也是最受地方好评的。
因为宽剩钱,真的可以解地方燃眉之急。
“右揆在忧心两宫?”章惇不知道在何时,出现在韩绛身旁。
韩绛没有说话,这自然就是默认了。
章惇呵呵的笑了笑,道:“下官以为,右揆不必忧心……”
“天子必会为相公条例说好话的!”
韩绛回过头,看着章惇,良久道:“子厚难道不知当年王介甫为了这宽剩钱,在先帝前进言、劝说了多久?”
对地方来说,宽剩钱增加当然是大好事。
不仅仅可以让地方官可以做更多事情,也可以让他们的政绩更好。
但天子就未必了。
宽剩钱多了,地方上对中枢的依赖就会降低。
这对于大宋官家们来说,几乎就和要他们的命没有区别。
也就是王安石,当年苦口婆心,才说服了先帝。
现在,两宫听政,天子幼冲。
韩绛真的忧心,两宫会出于祖制而否决他的提议。
可增加宽剩钱,却是他韩子华最重要的政治抱负。
不然,他为何要来汴京趟这潭浑水?
在洛阳享福不好吗?
章惇轻笑了两声,道:“右揆该不会以为,役法检讨这么多日子,天子没有听说右揆想要提高宽剩钱的想法?”
“既然天子没有立刻反对,甚至一句话也没有评价过……”
章惇微笑着:“那就说明天子是支持右揆的!”
韩绛听着,眼睛亮了起来。
确实!
天子控制着探事司,这如今是都堂宰执人尽皆知,却无人愿意点破,更不肯说出口的秘密。
毕竟,那个《汴京新报》用的是沈括的活字印刷,使得是大内制造的油墨。
就连平素发行,都是在新城的染院——而染院旁就是专一制造军器局。
只是……
天子为何会支持提高宽剩钱在地方的比例?
他就算是天授其才,也应不会知晓地方上的事情吧?
难道说……
先帝?
不可能!
韩绛立刻摇头,先帝不可能教天子这些事情。
韩绛正想着,令厅外就传来了欢呼声。
“两宫慈圣旨意……”
“已允了役法条例在开封府试行!”
韩绛猛然抬头,一脸错愕的看向章惇:“子厚,是怎么知道的?”
章惇笑起来:“猜的!”
他笑的无比灿烂!
因为他已经靠近了真相。
……
赵煦回到福宁殿中,他坐到了那张为了他而特制的书案前。
看着书案上摆着的那些东西。
他的父皇对地方宽剩钱的诸多批示。
赵煦凝视着这些奏疏上的文字,也回忆着上上辈子他亲政后的事情,更想着在现代留学时的所知所闻。
宽剩钱是什么?
就是地方军州,在免役钱/免行钱外,允许增收的额度。
这部分钱,是作为地方军州经费使用的。
王安石变法,最初定下的宽剩钱标准是两成。
也就是在免役钱/免行钱外,额外增收两成,作为地方军州的机动经费。
自然这是一个给大宋财税体制打的补丁。
在一切财税皆归中枢,一切支出皆由中枢决定的大宋,地方的财权小的可怜,因为大部分收入,都需要上缴中央。
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三十二个封桩库的钱,大部分都是地方转运而来。
同时在地方上,那一个个常平仓里的钱粮,在法理上也是属于中枢。
地方官只有保管权,而没有使用权。
这是大宋体制的痼疾。
也是一个困扰了百年的难题。
便是在现代,这个问题似乎也没有解法。
地方钱太多,独立性就会增加。
地方钱太少,则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所以,王安石变法在免役法和免行法上,才配套了宽剩钱制度。
一方面是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刺激地方活力,让地方可以做更多事情,而不是人浮于事。
如今,韩绛请求,从原本应该上缴中枢的免役钱/免行钱的结余中,额外划出两成到五成给地方军州作为经费。
赵煦自然是支持的。
原因很简单——赵煦清楚,现在的情况是地方钱太少,做不了太多事情。
所以,他支持增加地方经费。
但,等到了将来,地方钱多了,他同样会让人将这些多的钱想办法收归中枢。
这是他在现代留学的时候学到的。
央地实力,应该维持平衡,地方太弱不行,地方太强同样不行。
同时,这也是赵煦上上辈子的教训。
绍圣绍述的时候,他太年轻,也太喜欢钱。
所以,虽然将旧党的政策几乎全部废除,却忘记了废除一个最大的弊政——宽剩钱收归中枢!
是的,在元祐时代,为了尽废新法,司马光等人将本属于地方机动经费的宽剩钱,全部收归中枢封桩库。
直接导致地方停摆——好多事情,一下子没了钱去做,地方官们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然后……
几乎所有人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再苦一苦百姓!
而这个弊政,到绍圣时代,还是没有改过来。
如今,赵煦终于有机会,将其改正了——就算割韭菜,也不能把根刨了啊!
今天查资料,查了大半天~~~~但依然被绕晕了,所以本章对宽剩钱的说法只能说大体正确,细节上肯定有错漏,请多多包涵。
PS:感谢:电饭煲菜谱的萌主,俺七号以后一起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