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2/2)
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宋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与寺连署。上以安仁旧德,俾知寺,以次列状取裁。寺掌玉牒属籍,梁周翰始创其制而未备,安仁重加详定,又为仙源积庆图,皆统例精简。奏置修玉牒官,事具职官志。国史成,迁右丞。是夏,又为景灵宫副使。屡得对言事,尝奏曰:"方今治定功成,固轶前代,陛下尚亲庶政,旰食忘倦,然而君临之大,所宜分饬有司,为式于天下。"遂诏诸司掌常务有条例者,毋或奏禀。天禧二年,改御史中丞。请给御宝印历,书三院御史弹纠事。五月,暴疾卒,年六十一。废朝,赠吏部尚书,谥文定,以其子温瑜为大理寺丞,良规为奉礼郎,承裕为正字。
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其甥董灵运尚幼,躬自训导,为毕婚娶。幼少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元舆蚤卒,家绪浸替,安仁屡以金帛济之。善训诸子,各授一经。尤嗜读书,所得禄赐,多以购书。虽至显宠,简俭若平素。时阅典籍,手自雠校。三馆旧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诏褒美。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喜诲诱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有集五十卷。温瑜,后为国子博士。
良规字元甫。父安仁奏为秘书省正字、同判太常寺。张知白荐之,召试,赐进士及第。用王曙举,擢集贤校理兼宗正丞,预修会要。坐宗正吏盗太庙神御物,出通判蕲州,徙河南府,知泰、滁二州。历京西陕西路提点刑狱、荆湖南路转运使,奏罢马氏时所赋丁口米数万石。权判三司开拆司、度支勾院,直集贤院、知庐州,积官至光禄卿,罢职。初与张宪、掌禹锡、齐廓、张子思并为太常少卿兼馆职,当进谏议大夫,而执政靳之,止迁卿。故事,卿不兼职,故皆罢。未几,皆还之。
改直秘阁、同判宗正事,迁秘书监,知同、陕、相三州。陕岁饥,百姓请阁残税二分,为官伐芟,以给河埽。或以为须报乃可行,良规曰:"若尔,无及矣。"檄县遂行,而以擅命自劾。进太子宾客、权判殿中省,迁尚书工部侍郎、判本部、知濠州,卒。良规所至州郡,为政不甚力,然善委任佐属,禄赐多分赡族人,余皆输之酒家。子君锡。
君锡字无愧。性至孝。母亡,事父良规不违左右,夜则寝于旁。凡衾稠薄厚、衣服寒温、药石精粗、饮食旨否、栉发翦爪、整冠结带,如内则所载者,无不亲之。及登进士第,以亲故不愿仕。良规每出,必扶掖上下,至杂立仆御中。尝从谒文彦博,彦博异其容止,问而知之,语诸子,令视以为法。
良规没,调知武强县。从韩琦大名幕府。彦博及吴充在枢管,更荐之为检详吏房文字,徙知大宗正丞,加秘阁校理,改宗正丞。时增诸宗院讲书教授官,而逐院自备缗钱为月馈,贫者或不能以时致,宗师辄移文督取。君锡言:"国家养天下士于太学,尚不较其费,安有教育宗室令自行束脩之理!"诏悉从官给。历开封府推官。
元祐初,迁司勋右司郎中、太常少卿,擢给事中。论蔡确、章惇有罪不宜复职;大河不可轻议东回,请亟罢修河司,以省邦费,宽民力。苏轼出知杭州,君锡言:"轼之文,追攀六经,蹈藉班、马,知无不言。壬人畏惮,为之消缩;公论倚重,隐如长城。今飘然去国,邪党必谓朝廷稍厌直臣,且将乘隙复进,实系消长之机。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行其诏令则四方风动,而利博矣。"进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即上疏劝哲宗亲讲学,广谘问,为躬政之渐。
君锡素有志行,后随人低昂,无大建明。初称苏轼之贤,遇贾易劾轼题诗怨谤,即继言"轼负恩怀逆,无礼先帝,愿亟正其罪。"宣仁后览之不悦,曰:"君锡全无执守。"复以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徙应天。因清明出郊,具奠谒杜衍、张昪、张方平、赵概、王尧臣、蔡抗、蔡挺之茔,邀七家子孙,陪祭于侧,时人传其风义。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卒,年七十二。绍兴六年,赠徽猷阁直学士。
陈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父省躬,鹿邑令。彭年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彭年篝灯密室,不令母知。年十三,著皇纲论万余言,为江左名辈所赏。唐主李煜闻之,召入宫,令子仲宣与之游。金陵平,彭年师事徐铉为文。太平兴国中,举进士,在场屋间颇有隽名。尝因京城大酺,跨驴出游构赋,自东华门至阙前,已口占数千言。然佻薄好嘲咏,频为宋白所黜,雍熙二年始中第。
调江陵府司理参军。因监决死囚,怖之,换江陵主簿,历澧、怀二州推官。在怀,深为知州乔惟岳倚任。会樊知古为河北转运,以亲嫌,徙泽州,丁内艰免。御史中丞王化基荐其才,改卫尉寺丞,迁秘书郎,为大理寺详断官。坐事出监湖州盐税,寻又停官。彭年素贫窭,居丧免职,赖仆人佣贩以济。真宗即位,复为秘书郎。乔惟岳刺史海州,及知苏、寿二州,并表彭年通判州事。
咸平三年,屡上疏言事,召试学士院,迁秘书丞、知阆州。未行,改金州。四年,上疏曰:"夫事有虽小而可以建大功,理有虽近而可以为远计者,其事有五:一曰置谏官,二曰择法吏,三日简格令,四曰省冗员,五曰行公举。此五者,实经世之要道,致治之坦涂也。"会诏举贤良方正,翰林学士朱昂以彭年闻,召之,辞以贫乏,请终秩。
景德初,代还,真秘阁。杜镐、刁衎荐其该博,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又代潘慎修起居注,赐绯鱼。献大宝箴曰:
二仪之内,最灵者人。生民之中,至大者君。民既可畏,天亦无亲。
所辅者德,所归者仁。恭己御下,辉光益新。载籍斯在,谋猷备陈。
内绥万姓,外抚百蛮。治乱所始,言动之间。观之则易,处之甚难。
由是先哲,喻彼投艰。苟能虑未,乃可防闲。审求逆耳,无恶犯颜。
既庶而富,教化乃施。慈俭之政,富庶之基。鳏寡孤独,人之所悲。
发号施令,宜先及之。黄发鲐背,心实多知。左右侍从,何尚于兹。
瞻言百辟,咸代天工。傥无虚授,可建大中。克彰慎柬,惟藉至公。
知人则哲,听德则聪。才固难备,道亦少同。葑菲罔舍,杞梓乃充。
不扶自直,惟蓬在麻。非拣莫见,惟金在沙。参备顾问,必辨忠邪。
献替以正,裨益无涯。自匿草泽,亦有国华。访此髦士,可拒朋家。
三章之立,庶民作程。钦哉恤哉,可以措刑。七代之建,奸孽是平。
本仁本义,可以弭兵。是为齐礼,亦曰好生。有教无类,自诚而明。
宗庙社稷,飨之以恭。宫室苑囿,诫之在丰。春鬼秋狝,不废三农。
击石拊石,用格神宗。使人以悦,乃克成功。治国以政,罔或不从。
济济多士,用之有光。硁硁小器,谋之弗臧。忠言致益,岂让膏粱。
六艺为乐,宁后笙簧。任贤勿贰,尧所以昌。改过不吝,汤所以王。
六合至广,万汇尤多。风俗靡一,嗜欲相摩。如驭朽索,若防决河。
左契斯执,六辔遂和。导之以德,民免婴罗。不懈于位,俗乃偃戈。
先王之训,罔不咸然。吾君之治,亦取斯焉。小心翼翼,终日乾乾。
三灵降鉴,百禄无愆。由兹率土,永戴先天。巍巍洪业,亿万斯年。
顷之,预修册府元龟。三年,迁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赐金紫。先是,诏谏官御史举职言事,唯彭年与侍御史贾翱数有章奏,建白弹射,真宗令中书置籍记之。加刑部员外郎。与晁迥同知贡举,请令有司详定考试条式。真宗因命彭年与戚纶参定,多革旧制,专务防闲。其所取者,不复拣择文行,止较一日之艺,虽杜绝请托,然置甲等者,或非宿名之士。
大中祥符中,议建封禅,彭年预详定仪注,上言辨正包茅之用。礼成,进秩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三年,改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诏就赐食厅编次太宗御集,赐勋上柱国。
尝因奏对,真宗谓之曰:"儒术汙隆,其应实大,国家崇替,何莫由斯。故秦衰则经籍道息,汉盛则学校兴行。其后命历迭改,而风教一揆。有唐文物最盛,朱梁而下,王风寝微。太祖、太宗丕变弊俗,崇尚斯文。朕获绍先业,谨导圣训,礼乐交举,儒术化成,实二后垂裕之所致也。又君之难,由乎听受;臣之不易,在乎忠直。其君以宽大接下,臣以诚明奉上,君臣之心皆归于正。直道而行,至公相遇,此天下之达理,先王之成宪,犹指诸掌,孰谓难哉!"彭年曰:"陛下圣言精诣,足使天下知训,伏愿躬演睿思,著之篇翰。"真宗为制崇儒术、为君难为臣不易二论示之。彭年复请示辅臣,刻石国子监焉。
六年,召入翰林,充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同修国史。彭年尝谒王旦,旦辞不见。翌日,见向敏中。敏中以彭年所上文字示旦,旦瞑目不览,曰:"是不过兴建符瑞,图进取耳。"真宗奉祀亳州太清宫,丁谓为经度制置使,以彭年副之。又与谓同知礼仪院,礼成,加给事中。时谓恳让进秩,彭年亦辞之,不许,又为天书同刻玉副使。国史成,迁工部侍郎。九年,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判礼仪院,充会灵观使。
天禧大礼,为天书仪卫副使。又为参详仪制奉宝册使。正月九日,侍真宗朝天书,将诣太庙,退就中书阁中如厕,眩仆,肩舆还家。遣中使挟医诊疗,旦夕存问。进兵部侍郎,表求罢奉,不许。二月,卒,年五十七。真宗亲临,涕泗久之。又睹所居陋弊,叹息数四。废朝,赠右仆射,谥曰文僖,录子佺期大理寺丞,孙彦先太常寺奉礼郎。真宗前后赐彭年御制歌诗凡六篇。彭年妻入谒,出彭年像示之,锡赍甚厚。
彭年性敏给,博闻强记,慕唐四子为文,体制繁靡。贵至通显,奉养无异贫约。所得奉赐,惟市书籍。大中祥符间,附王钦若、丁谓,朝廷典礼,无不参预。其仪制沿革、刑名之学,皆所详练,若前世所未有,必推引依据以成就之。故时政大小,日有谘访,应答该辩,一无凝滞,皆与真宗意谐。
及升内阁,李宗谔、杨亿皆在后。宗谔卒,亿病退,而彭年专任矣。事务既丛,形神皆耗,遂举止失措,颠倒冠服,家人有不记其名者。奉诏同编景德朝陵地里、封禅、汾阴三记,阁门、客省、御史台仪制,又受诏编御集及宸章,集历代妇人文集。所著文集百卷,唐纪四十卷。
论曰:杨砺遭遇龙飞,致位崇显,自以梦协其兆,而忠言善政,一无可述。惟弃官侍母,不以科名自伐,盖有取焉。宋湜懿文多识,名动人主,至与李沆同命。虽去沆远甚,然乐善好施,士类归之,亦可尚也。王嗣宗治家能睦,为政可称,所至立彻淫祀,亦人之所难。至于刚复少文,谋害王旦、王曾,与寇准相忤,其余不足观也矣。李昌龄累更剧任,遂阶大用,党邪徇货,遂贻终身之玷,良可丑也。赵安仁言事,切中时弊,及答契丹书,不失祖宗规式,又能以凶器之言折敌,不使矜战,可谓才辨之臣矣。其孙君锡于元祐反正,论格蔡确、章惇复官之命,庶几无忝所生。陈彭年以辞藻被遇,上表献箴,详练仪制,若可嘉尚。乃附王钦若、丁谓,溺志爵禄,甘为小人之归,岂不重可叹也哉!
<b>部分译文</b>
陈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他的父亲陈省躬,曾任鹿邑县令。陈彭年幼年好学,他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宠他爱他,不准他在晚上苦读书。陈彭年只好在密室里点灯,不让母亲知道。他十三岁时,就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皇纲论,受到江左名流们的赏识。南唐后主李煜听说此事,召他入宫,并叫儿子李仲宣与他交游。金陵平定后,陈彭年从师徐铉学习做文章。宋朝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陈彭年参加进士考试,在考生中颇有美名。曾因参加京城大宴会,骑驴出游作诗,从东华门到宫阙之前,便已口吟数千言。然而他性格轻佻而又喜欢咏诗嘲刺人,因而多次被宋白压制,直到雍熙二年(985)才考取进士。
中进士后,陈彭年被调任江陵府司理参军。因监斩死囚时害怕,改任江陵主簿,后历任澧、怀二州推官。在怀州任上,深受知州乔惟岳重用。当樊知古任河北转运使时,陈彭年为避亲戚之嫌,改调泽州推官,又因遇母亲丧事免行。御史中丞王化基推荐陈彭年的才华。陈彭年因此改任卫尉寺丞,升秘书郎,后任大理寺详断官。因犯有错误被调出到地方,任湖州盐税监官,不久又停职。陈彭年素来贫寒,服丧免职期间,靠仆人贩卖救济过日。宋真宗即位后,陈彭年复职,仍任秘书郎。乔惟岳任海州刺史和苏、寿二州知州时,均上表推荐陈彭年任州通判官。
咸平三年(1000),陈彭年多次上疏议论国事,被召去参加学士院考试,后升秘书丞、阆州知州。尚未赴任时,便又改任金州知州。咸平四年,上疏说:“有的事看来虽小却可建大功,有的道理看来虽浅近却可为长远设计,这类事有五件:一是设置谏官,二是选拔法官,二是简化法律,四是裁减冗员,五是实行公正推举。这五件事,确实是治国的重要方法,求得太平的坦荡途径。”当时正值皇帝下诏推举贤良方正,翰林学士朱昂遂将陈彭年向上推荐,皇帝下令召见,陈彭年以贫乏为由推辞不赴,并请求停职。
景德初年,陈彭年复出,在秘书阁任职。杜镐、刁絗又推荐他,说他才识博大精深,陈彭年因此被派到史馆任职,兼任崇文院检讨官。后又代替潘慎修起居注,被皇上赏赐绯鱼袋。陈彭年因此献上一篇大宝箴。箴文说:
天地之内,最有灵的是人类。人类之中,最伟大的是君主。人民既可畏,上天也无私。辅助君王的是德,人民归服的是仁。律己御下,您的光辉日新月异。经典文献都在这里了,治国方略也已备妥。
内安百姓,外抚群蛮。安定与混乱的开始,就在那言谈举止之间。看来容易,做来极难。因此那古时哲人,将此喻为自投艰难。若能想到未来,就可防患未然。察访寻求那逆耳的忠言,不要厌恶那有损颜面的言论。
人民富庶了,就可施行教育。仁慈、勤俭的政策,是人民富庶的基础。鳏寡孤独之人,是人类都应怜悯的。发号施令时,理当先行顾及。黄发驼背的长者,内心实多智慧。作为君王的随从,还有谁比他们更好?
广开言论,可巧夺天工。若无虚授,便可建造自然。克服障碍慎重选择,就只有靠大公无私的品德。能知人即是睿智,能听取有道之人的建议则是聪明。才能固然难完全,道德也少有相同。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不舍弃,才能使栋梁大才充足。
不要扶就能自直,只有那蓬草中的麻杆。不经淘洗不能发现,只有那沙中的金粒。多备顾问,必可辨别忠邪。官职上下更换,便会有无穷裨益。自愿隐匿在草泽之中的人,也有许多国家精英。访寻这班老人,就可抵制朋党之祸。
三章的设立,使百姓行动有了程序。恭敬与怜恤啊,可使刑法废弃。七代的建置,使奸邪罪孽得到剿平。以仁义为本,便可以消除战争。这就是合乎礼制,也叫爱惜生命。教育没有分别,内心真诚便能明了一切。
宗庙与社稷,要恭敬祭祀。宫室与苑圃,则要警惕过于丰富。春秋狩猎,不要妨碍农事。敲石击磬,用来感动祖宗。使人快乐,便能成功。用政策来治国,便没人不听从。
贤才济济,利用便会光大事业。浅陋小器,谋划不会精良。忠言带来的益处,怎么会逊于膏粱。六艺带来的欢乐,哪在笙簧之后。用贤不疑,尧因此昌盛。不怕改过,汤因此称王。
宇宙最为广大,人类尤其众多。风俗不同,嗜欲相异,如驭着一根已朽马缰,若防堵一条溃决的河。抓住了左契,马车就可安稳。用德来引导,人便能避免犯法。为政者不懈地工作,民俗自会变得平和。
先王的遗训,莫不都如此。我君的治国,也取法这些。小心翼翼,终日自强不息。三灵垂鉴,百官无错。由此举国人民,永远爱戴上天。巍巍洪业,万年永存。
不久,参加修撰册府元龟。景德三年(1006),升右正言,任龙图阁待制,被赏赐金印紫绶。先前,皇帝下诏令谏官御史上书述职论事。只有陈彭年与侍御史贾翱多次上呈奏章,提出建议,抨击时弊,宋真宗命中书官记录在籍。后加官刑部员外郎。与晁迥一同负责科举事宜时,请皇上下令政府详细制定考试条例。宋真宗因此任命陈彭年与戚纶一起来制订,陈彭年对旧制度多有改革,注重防备不法行为。凡录取者,只比较考场的艺业,不再选择文章、品行。这虽杜绝了关系托请,但录入甲等的人,也有不是平素闻名的。
大中祥符中,议论举行封禅的事,陈彭年参与了制定祭祀的礼仪,并上书辩证讨论包茅的用法。祭祀成功后,陈彭年晋升为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的职务。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任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后陈彭年又升任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被诏令在赐食厅里编撰太宗御集,又被封赐上柱国的爵位。
有一次当面上奏时,宋真宗对陈彭年说“:儒家学说的兴衰,影响实在大,国家的兴衰,莫不都因此而来。所以秦朝衰亡则经典文献衰落,汉朝强盛则学校大兴。此后朝代多次更替变换,重视教育的风气则都一致。唐朝文化最发达,朱氏梁国以后,则王者风气日渐衰落。到本朝太祖、太宗时大改陋俗,崇尚文化教育。朕继承先业,谨遵圣人的遗训,使国家礼乐大兴,儒学昌盛,实际上都是两位先王遗留的恩泽所致。君王最难的,是能听取臣下的意见,而臣属最不易的,便是绝对正直忠心。如果君王能以宽大胸怀接纳下属,臣下便会以诚实光明奉献给他,这样君臣的心就归到正道上了。正直办事、公平待人,此是天下通理,也是先王留下的现成经验,就好比数指头,谁说困难呢?”陈彭年说“:陛下的金口玉言,足可教化天下百姓,我愿恭敬演绎您的精深思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宋真宗于是写了崇儒术和为君难为臣不易两篇文章给陈彭年,陈彭年再请求辅弼大臣们,将两文刻到石碑上,放置在国子监里面。
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被召进翰林院,充任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又兼修国史。陈彭年曾去拜访宰相王旦,王旦推辞不接见。第二天,见到向敏中,向敏中又将陈彭年上奏的文章给王旦看,王旦又闭目不看,并说“:这不过是兴建符瑞、贪图进取的论调罢了。”宋真宗在亳州太清宫祭祀,任丁谓做此次祭典的经度制置使,而以陈彭年任副职。后陈彭年又与丁谓同任知礼仪院的官职。这次祭礼完成后,陈彭年又被加封为给事中。当时丁谓恳求辞谢这次升爵进级,陈彭年也跟着辞谢加封,但没被允许,并加升为天书同刻玉副使。国史修成后,升任工部侍郎。大中祥符九年,官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兼判礼仪院,又充任会灵观使。
天禧改元大礼举行时,陈彭年任天书仪卫副使。后又任参详仪制奉宝册使。这年正月九日,陈彭年随侍宋真宗朝拜天书,将前往太庙时,回中书阁上厕所,忽昏倒在地,用肩轿抬回家。皇帝派遣中使官带御医前往诊断治疗,旦夕看望问候。陈彭年这时又被升为兵部侍郎,他上书请求免去俸禄,也没被允许。二月,病逝,终年五十七岁。宋真宗亲自参加吊丧,痛哭流涕了很久。又见陈彭年居室简陋不堪,宋真宗叹息不已。又特为陈彭年停止早朝,赠给他右仆射的官衔,谥号为“文僖”并录用他的儿子陈亻全期做大理寺丞,孙子陈彦先则任太常寺奉礼郎。宋真宗前后赐给陈彭年的御制诗歌共计六篇。陈彭年的妻子入宫朝见时,宋真宗又拿出陈彭年的画像给她看,并赏赐许多东西。
陈彭年性格聪敏、博闻强记,他的文章摹仿唐代四大才子,风格繁复华丽。他虽尊贵到高居显职,但对亲人的奉养却与贫苦时无异。他平时所得的俸禄与赏赐,都只用来购买书籍。大中祥符年间,依附王钦若、丁谓等人,当时朝廷典礼,他都无不参加制订。陈彭年对礼仪典制沿革、刑名学说,都很熟练,若是前代没曾有的礼制,他则必定通过旁征博引来证明。所以当时的大小政事,宋真宗总要每日向他咨询,陈彭年则回答详细明白,毫无疑难不通之处,而且与宋真宗的想法相符合。
陈彭年升为内阁侍郎时,李宗谔、杨亿都在他手下。后来李宗谔去世,杨亿因病离退,这样陈彭年便独当大任了。因事务繁忙,陈彭年后来变得形神交瘁,以致举止失措,衣服帽子也穿颠倒,甚至连家人的名字也记不起来。陈彭年曾奉诏参与编撰景德朝陵地里记、封禅记、汾阴记三文,及。。门、客省、御史台仪制等书,又受诏编辑御集、宸章,汇编历代妇女的文集。他的著作有文集一百卷、唐纪四十卷。
与寺连署。上以安仁旧德,俾知寺,以次列状取裁。寺掌玉牒属籍,梁周翰始创其制而未备,安仁重加详定,又为仙源积庆图,皆统例精简。奏置修玉牒官,事具职官志。国史成,迁右丞。是夏,又为景灵宫副使。屡得对言事,尝奏曰:"方今治定功成,固轶前代,陛下尚亲庶政,旰食忘倦,然而君临之大,所宜分饬有司,为式于天下。"遂诏诸司掌常务有条例者,毋或奏禀。天禧二年,改御史中丞。请给御宝印历,书三院御史弹纠事。五月,暴疾卒,年六十一。废朝,赠吏部尚书,谥文定,以其子温瑜为大理寺丞,良规为奉礼郎,承裕为正字。
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其甥董灵运尚幼,躬自训导,为毕婚娶。幼少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元舆蚤卒,家绪浸替,安仁屡以金帛济之。善训诸子,各授一经。尤嗜读书,所得禄赐,多以购书。虽至显宠,简俭若平素。时阅典籍,手自雠校。三馆旧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诏褒美。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喜诲诱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有集五十卷。温瑜,后为国子博士。
良规字元甫。父安仁奏为秘书省正字、同判太常寺。张知白荐之,召试,赐进士及第。用王曙举,擢集贤校理兼宗正丞,预修会要。坐宗正吏盗太庙神御物,出通判蕲州,徙河南府,知泰、滁二州。历京西陕西路提点刑狱、荆湖南路转运使,奏罢马氏时所赋丁口米数万石。权判三司开拆司、度支勾院,直集贤院、知庐州,积官至光禄卿,罢职。初与张宪、掌禹锡、齐廓、张子思并为太常少卿兼馆职,当进谏议大夫,而执政靳之,止迁卿。故事,卿不兼职,故皆罢。未几,皆还之。
改直秘阁、同判宗正事,迁秘书监,知同、陕、相三州。陕岁饥,百姓请阁残税二分,为官伐芟,以给河埽。或以为须报乃可行,良规曰:"若尔,无及矣。"檄县遂行,而以擅命自劾。进太子宾客、权判殿中省,迁尚书工部侍郎、判本部、知濠州,卒。良规所至州郡,为政不甚力,然善委任佐属,禄赐多分赡族人,余皆输之酒家。子君锡。
君锡字无愧。性至孝。母亡,事父良规不违左右,夜则寝于旁。凡衾稠薄厚、衣服寒温、药石精粗、饮食旨否、栉发翦爪、整冠结带,如内则所载者,无不亲之。及登进士第,以亲故不愿仕。良规每出,必扶掖上下,至杂立仆御中。尝从谒文彦博,彦博异其容止,问而知之,语诸子,令视以为法。
良规没,调知武强县。从韩琦大名幕府。彦博及吴充在枢管,更荐之为检详吏房文字,徙知大宗正丞,加秘阁校理,改宗正丞。时增诸宗院讲书教授官,而逐院自备缗钱为月馈,贫者或不能以时致,宗师辄移文督取。君锡言:"国家养天下士于太学,尚不较其费,安有教育宗室令自行束脩之理!"诏悉从官给。历开封府推官。
元祐初,迁司勋右司郎中、太常少卿,擢给事中。论蔡确、章惇有罪不宜复职;大河不可轻议东回,请亟罢修河司,以省邦费,宽民力。苏轼出知杭州,君锡言:"轼之文,追攀六经,蹈藉班、马,知无不言。壬人畏惮,为之消缩;公论倚重,隐如长城。今飘然去国,邪党必谓朝廷稍厌直臣,且将乘隙复进,实系消长之机。不若留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行其诏令则四方风动,而利博矣。"进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即上疏劝哲宗亲讲学,广谘问,为躬政之渐。
君锡素有志行,后随人低昂,无大建明。初称苏轼之贤,遇贾易劾轼题诗怨谤,即继言"轼负恩怀逆,无礼先帝,愿亟正其罪。"宣仁后览之不悦,曰:"君锡全无执守。"复以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徙应天。因清明出郊,具奠谒杜衍、张昪、张方平、赵概、王尧臣、蔡抗、蔡挺之茔,邀七家子孙,陪祭于侧,时人传其风义。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卒,年七十二。绍兴六年,赠徽猷阁直学士。
陈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父省躬,鹿邑令。彭年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彭年篝灯密室,不令母知。年十三,著皇纲论万余言,为江左名辈所赏。唐主李煜闻之,召入宫,令子仲宣与之游。金陵平,彭年师事徐铉为文。太平兴国中,举进士,在场屋间颇有隽名。尝因京城大酺,跨驴出游构赋,自东华门至阙前,已口占数千言。然佻薄好嘲咏,频为宋白所黜,雍熙二年始中第。
调江陵府司理参军。因监决死囚,怖之,换江陵主簿,历澧、怀二州推官。在怀,深为知州乔惟岳倚任。会樊知古为河北转运,以亲嫌,徙泽州,丁内艰免。御史中丞王化基荐其才,改卫尉寺丞,迁秘书郎,为大理寺详断官。坐事出监湖州盐税,寻又停官。彭年素贫窭,居丧免职,赖仆人佣贩以济。真宗即位,复为秘书郎。乔惟岳刺史海州,及知苏、寿二州,并表彭年通判州事。
咸平三年,屡上疏言事,召试学士院,迁秘书丞、知阆州。未行,改金州。四年,上疏曰:"夫事有虽小而可以建大功,理有虽近而可以为远计者,其事有五:一曰置谏官,二曰择法吏,三日简格令,四曰省冗员,五曰行公举。此五者,实经世之要道,致治之坦涂也。"会诏举贤良方正,翰林学士朱昂以彭年闻,召之,辞以贫乏,请终秩。
景德初,代还,真秘阁。杜镐、刁衎荐其该博,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又代潘慎修起居注,赐绯鱼。献大宝箴曰:
二仪之内,最灵者人。生民之中,至大者君。民既可畏,天亦无亲。
所辅者德,所归者仁。恭己御下,辉光益新。载籍斯在,谋猷备陈。
内绥万姓,外抚百蛮。治乱所始,言动之间。观之则易,处之甚难。
由是先哲,喻彼投艰。苟能虑未,乃可防闲。审求逆耳,无恶犯颜。
既庶而富,教化乃施。慈俭之政,富庶之基。鳏寡孤独,人之所悲。
发号施令,宜先及之。黄发鲐背,心实多知。左右侍从,何尚于兹。
瞻言百辟,咸代天工。傥无虚授,可建大中。克彰慎柬,惟藉至公。
知人则哲,听德则聪。才固难备,道亦少同。葑菲罔舍,杞梓乃充。
不扶自直,惟蓬在麻。非拣莫见,惟金在沙。参备顾问,必辨忠邪。
献替以正,裨益无涯。自匿草泽,亦有国华。访此髦士,可拒朋家。
三章之立,庶民作程。钦哉恤哉,可以措刑。七代之建,奸孽是平。
本仁本义,可以弭兵。是为齐礼,亦曰好生。有教无类,自诚而明。
宗庙社稷,飨之以恭。宫室苑囿,诫之在丰。春鬼秋狝,不废三农。
击石拊石,用格神宗。使人以悦,乃克成功。治国以政,罔或不从。
济济多士,用之有光。硁硁小器,谋之弗臧。忠言致益,岂让膏粱。
六艺为乐,宁后笙簧。任贤勿贰,尧所以昌。改过不吝,汤所以王。
六合至广,万汇尤多。风俗靡一,嗜欲相摩。如驭朽索,若防决河。
左契斯执,六辔遂和。导之以德,民免婴罗。不懈于位,俗乃偃戈。
先王之训,罔不咸然。吾君之治,亦取斯焉。小心翼翼,终日乾乾。
三灵降鉴,百禄无愆。由兹率土,永戴先天。巍巍洪业,亿万斯年。
顷之,预修册府元龟。三年,迁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赐金紫。先是,诏谏官御史举职言事,唯彭年与侍御史贾翱数有章奏,建白弹射,真宗令中书置籍记之。加刑部员外郎。与晁迥同知贡举,请令有司详定考试条式。真宗因命彭年与戚纶参定,多革旧制,专务防闲。其所取者,不复拣择文行,止较一日之艺,虽杜绝请托,然置甲等者,或非宿名之士。
大中祥符中,议建封禅,彭年预详定仪注,上言辨正包茅之用。礼成,进秩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三年,改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诏就赐食厅编次太宗御集,赐勋上柱国。
尝因奏对,真宗谓之曰:"儒术汙隆,其应实大,国家崇替,何莫由斯。故秦衰则经籍道息,汉盛则学校兴行。其后命历迭改,而风教一揆。有唐文物最盛,朱梁而下,王风寝微。太祖、太宗丕变弊俗,崇尚斯文。朕获绍先业,谨导圣训,礼乐交举,儒术化成,实二后垂裕之所致也。又君之难,由乎听受;臣之不易,在乎忠直。其君以宽大接下,臣以诚明奉上,君臣之心皆归于正。直道而行,至公相遇,此天下之达理,先王之成宪,犹指诸掌,孰谓难哉!"彭年曰:"陛下圣言精诣,足使天下知训,伏愿躬演睿思,著之篇翰。"真宗为制崇儒术、为君难为臣不易二论示之。彭年复请示辅臣,刻石国子监焉。
六年,召入翰林,充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同修国史。彭年尝谒王旦,旦辞不见。翌日,见向敏中。敏中以彭年所上文字示旦,旦瞑目不览,曰:"是不过兴建符瑞,图进取耳。"真宗奉祀亳州太清宫,丁谓为经度制置使,以彭年副之。又与谓同知礼仪院,礼成,加给事中。时谓恳让进秩,彭年亦辞之,不许,又为天书同刻玉副使。国史成,迁工部侍郎。九年,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判礼仪院,充会灵观使。
天禧大礼,为天书仪卫副使。又为参详仪制奉宝册使。正月九日,侍真宗朝天书,将诣太庙,退就中书阁中如厕,眩仆,肩舆还家。遣中使挟医诊疗,旦夕存问。进兵部侍郎,表求罢奉,不许。二月,卒,年五十七。真宗亲临,涕泗久之。又睹所居陋弊,叹息数四。废朝,赠右仆射,谥曰文僖,录子佺期大理寺丞,孙彦先太常寺奉礼郎。真宗前后赐彭年御制歌诗凡六篇。彭年妻入谒,出彭年像示之,锡赍甚厚。
彭年性敏给,博闻强记,慕唐四子为文,体制繁靡。贵至通显,奉养无异贫约。所得奉赐,惟市书籍。大中祥符间,附王钦若、丁谓,朝廷典礼,无不参预。其仪制沿革、刑名之学,皆所详练,若前世所未有,必推引依据以成就之。故时政大小,日有谘访,应答该辩,一无凝滞,皆与真宗意谐。
及升内阁,李宗谔、杨亿皆在后。宗谔卒,亿病退,而彭年专任矣。事务既丛,形神皆耗,遂举止失措,颠倒冠服,家人有不记其名者。奉诏同编景德朝陵地里、封禅、汾阴三记,阁门、客省、御史台仪制,又受诏编御集及宸章,集历代妇人文集。所著文集百卷,唐纪四十卷。
论曰:杨砺遭遇龙飞,致位崇显,自以梦协其兆,而忠言善政,一无可述。惟弃官侍母,不以科名自伐,盖有取焉。宋湜懿文多识,名动人主,至与李沆同命。虽去沆远甚,然乐善好施,士类归之,亦可尚也。王嗣宗治家能睦,为政可称,所至立彻淫祀,亦人之所难。至于刚复少文,谋害王旦、王曾,与寇准相忤,其余不足观也矣。李昌龄累更剧任,遂阶大用,党邪徇货,遂贻终身之玷,良可丑也。赵安仁言事,切中时弊,及答契丹书,不失祖宗规式,又能以凶器之言折敌,不使矜战,可谓才辨之臣矣。其孙君锡于元祐反正,论格蔡确、章惇复官之命,庶几无忝所生。陈彭年以辞藻被遇,上表献箴,详练仪制,若可嘉尚。乃附王钦若、丁谓,溺志爵禄,甘为小人之归,岂不重可叹也哉!
<b>部分译文</b>
陈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他的父亲陈省躬,曾任鹿邑县令。陈彭年幼年好学,他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宠他爱他,不准他在晚上苦读书。陈彭年只好在密室里点灯,不让母亲知道。他十三岁时,就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皇纲论,受到江左名流们的赏识。南唐后主李煜听说此事,召他入宫,并叫儿子李仲宣与他交游。金陵平定后,陈彭年从师徐铉学习做文章。宋朝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陈彭年参加进士考试,在考生中颇有美名。曾因参加京城大宴会,骑驴出游作诗,从东华门到宫阙之前,便已口吟数千言。然而他性格轻佻而又喜欢咏诗嘲刺人,因而多次被宋白压制,直到雍熙二年(985)才考取进士。
中进士后,陈彭年被调任江陵府司理参军。因监斩死囚时害怕,改任江陵主簿,后历任澧、怀二州推官。在怀州任上,深受知州乔惟岳重用。当樊知古任河北转运使时,陈彭年为避亲戚之嫌,改调泽州推官,又因遇母亲丧事免行。御史中丞王化基推荐陈彭年的才华。陈彭年因此改任卫尉寺丞,升秘书郎,后任大理寺详断官。因犯有错误被调出到地方,任湖州盐税监官,不久又停职。陈彭年素来贫寒,服丧免职期间,靠仆人贩卖救济过日。宋真宗即位后,陈彭年复职,仍任秘书郎。乔惟岳任海州刺史和苏、寿二州知州时,均上表推荐陈彭年任州通判官。
咸平三年(1000),陈彭年多次上疏议论国事,被召去参加学士院考试,后升秘书丞、阆州知州。尚未赴任时,便又改任金州知州。咸平四年,上疏说:“有的事看来虽小却可建大功,有的道理看来虽浅近却可为长远设计,这类事有五件:一是设置谏官,二是选拔法官,二是简化法律,四是裁减冗员,五是实行公正推举。这五件事,确实是治国的重要方法,求得太平的坦荡途径。”当时正值皇帝下诏推举贤良方正,翰林学士朱昂遂将陈彭年向上推荐,皇帝下令召见,陈彭年以贫乏为由推辞不赴,并请求停职。
景德初年,陈彭年复出,在秘书阁任职。杜镐、刁絗又推荐他,说他才识博大精深,陈彭年因此被派到史馆任职,兼任崇文院检讨官。后又代替潘慎修起居注,被皇上赏赐绯鱼袋。陈彭年因此献上一篇大宝箴。箴文说:
天地之内,最有灵的是人类。人类之中,最伟大的是君主。人民既可畏,上天也无私。辅助君王的是德,人民归服的是仁。律己御下,您的光辉日新月异。经典文献都在这里了,治国方略也已备妥。
内安百姓,外抚群蛮。安定与混乱的开始,就在那言谈举止之间。看来容易,做来极难。因此那古时哲人,将此喻为自投艰难。若能想到未来,就可防患未然。察访寻求那逆耳的忠言,不要厌恶那有损颜面的言论。
人民富庶了,就可施行教育。仁慈、勤俭的政策,是人民富庶的基础。鳏寡孤独之人,是人类都应怜悯的。发号施令时,理当先行顾及。黄发驼背的长者,内心实多智慧。作为君王的随从,还有谁比他们更好?
广开言论,可巧夺天工。若无虚授,便可建造自然。克服障碍慎重选择,就只有靠大公无私的品德。能知人即是睿智,能听取有道之人的建议则是聪明。才能固然难完全,道德也少有相同。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不舍弃,才能使栋梁大才充足。
不要扶就能自直,只有那蓬草中的麻杆。不经淘洗不能发现,只有那沙中的金粒。多备顾问,必可辨别忠邪。官职上下更换,便会有无穷裨益。自愿隐匿在草泽之中的人,也有许多国家精英。访寻这班老人,就可抵制朋党之祸。
三章的设立,使百姓行动有了程序。恭敬与怜恤啊,可使刑法废弃。七代的建置,使奸邪罪孽得到剿平。以仁义为本,便可以消除战争。这就是合乎礼制,也叫爱惜生命。教育没有分别,内心真诚便能明了一切。
宗庙与社稷,要恭敬祭祀。宫室与苑圃,则要警惕过于丰富。春秋狩猎,不要妨碍农事。敲石击磬,用来感动祖宗。使人快乐,便能成功。用政策来治国,便没人不听从。
贤才济济,利用便会光大事业。浅陋小器,谋划不会精良。忠言带来的益处,怎么会逊于膏粱。六艺带来的欢乐,哪在笙簧之后。用贤不疑,尧因此昌盛。不怕改过,汤因此称王。
宇宙最为广大,人类尤其众多。风俗不同,嗜欲相异,如驭着一根已朽马缰,若防堵一条溃决的河。抓住了左契,马车就可安稳。用德来引导,人便能避免犯法。为政者不懈地工作,民俗自会变得平和。
先王的遗训,莫不都如此。我君的治国,也取法这些。小心翼翼,终日自强不息。三灵垂鉴,百官无错。由此举国人民,永远爱戴上天。巍巍洪业,万年永存。
不久,参加修撰册府元龟。景德三年(1006),升右正言,任龙图阁待制,被赏赐金印紫绶。先前,皇帝下诏令谏官御史上书述职论事。只有陈彭年与侍御史贾翱多次上呈奏章,提出建议,抨击时弊,宋真宗命中书官记录在籍。后加官刑部员外郎。与晁迥一同负责科举事宜时,请皇上下令政府详细制定考试条例。宋真宗因此任命陈彭年与戚纶一起来制订,陈彭年对旧制度多有改革,注重防备不法行为。凡录取者,只比较考场的艺业,不再选择文章、品行。这虽杜绝了关系托请,但录入甲等的人,也有不是平素闻名的。
大中祥符中,议论举行封禅的事,陈彭年参与了制定祭祀的礼仪,并上书辩证讨论包茅的用法。祭祀成功后,陈彭年晋升为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的职务。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任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后陈彭年又升任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被诏令在赐食厅里编撰太宗御集,又被封赐上柱国的爵位。
有一次当面上奏时,宋真宗对陈彭年说“:儒家学说的兴衰,影响实在大,国家的兴衰,莫不都因此而来。所以秦朝衰亡则经典文献衰落,汉朝强盛则学校大兴。此后朝代多次更替变换,重视教育的风气则都一致。唐朝文化最发达,朱氏梁国以后,则王者风气日渐衰落。到本朝太祖、太宗时大改陋俗,崇尚文化教育。朕继承先业,谨遵圣人的遗训,使国家礼乐大兴,儒学昌盛,实际上都是两位先王遗留的恩泽所致。君王最难的,是能听取臣下的意见,而臣属最不易的,便是绝对正直忠心。如果君王能以宽大胸怀接纳下属,臣下便会以诚实光明奉献给他,这样君臣的心就归到正道上了。正直办事、公平待人,此是天下通理,也是先王留下的现成经验,就好比数指头,谁说困难呢?”陈彭年说“:陛下的金口玉言,足可教化天下百姓,我愿恭敬演绎您的精深思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宋真宗于是写了崇儒术和为君难为臣不易两篇文章给陈彭年,陈彭年再请求辅弼大臣们,将两文刻到石碑上,放置在国子监里面。
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被召进翰林院,充任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又兼修国史。陈彭年曾去拜访宰相王旦,王旦推辞不接见。第二天,见到向敏中,向敏中又将陈彭年上奏的文章给王旦看,王旦又闭目不看,并说“:这不过是兴建符瑞、贪图进取的论调罢了。”宋真宗在亳州太清宫祭祀,任丁谓做此次祭典的经度制置使,而以陈彭年任副职。后陈彭年又与丁谓同任知礼仪院的官职。这次祭礼完成后,陈彭年又被加封为给事中。当时丁谓恳求辞谢这次升爵进级,陈彭年也跟着辞谢加封,但没被允许,并加升为天书同刻玉副使。国史修成后,升任工部侍郎。大中祥符九年,官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兼判礼仪院,又充任会灵观使。
天禧改元大礼举行时,陈彭年任天书仪卫副使。后又任参详仪制奉宝册使。这年正月九日,陈彭年随侍宋真宗朝拜天书,将前往太庙时,回中书阁上厕所,忽昏倒在地,用肩轿抬回家。皇帝派遣中使官带御医前往诊断治疗,旦夕看望问候。陈彭年这时又被升为兵部侍郎,他上书请求免去俸禄,也没被允许。二月,病逝,终年五十七岁。宋真宗亲自参加吊丧,痛哭流涕了很久。又见陈彭年居室简陋不堪,宋真宗叹息不已。又特为陈彭年停止早朝,赠给他右仆射的官衔,谥号为“文僖”并录用他的儿子陈亻全期做大理寺丞,孙子陈彦先则任太常寺奉礼郎。宋真宗前后赐给陈彭年的御制诗歌共计六篇。陈彭年的妻子入宫朝见时,宋真宗又拿出陈彭年的画像给她看,并赏赐许多东西。
陈彭年性格聪敏、博闻强记,他的文章摹仿唐代四大才子,风格繁复华丽。他虽尊贵到高居显职,但对亲人的奉养却与贫苦时无异。他平时所得的俸禄与赏赐,都只用来购买书籍。大中祥符年间,依附王钦若、丁谓等人,当时朝廷典礼,他都无不参加制订。陈彭年对礼仪典制沿革、刑名学说,都很熟练,若是前代没曾有的礼制,他则必定通过旁征博引来证明。所以当时的大小政事,宋真宗总要每日向他咨询,陈彭年则回答详细明白,毫无疑难不通之处,而且与宋真宗的想法相符合。
陈彭年升为内阁侍郎时,李宗谔、杨亿都在他手下。后来李宗谔去世,杨亿因病离退,这样陈彭年便独当大任了。因事务繁忙,陈彭年后来变得形神交瘁,以致举止失措,衣服帽子也穿颠倒,甚至连家人的名字也记不起来。陈彭年曾奉诏参与编撰景德朝陵地里记、封禅记、汾阴记三文,及。。门、客省、御史台仪制等书,又受诏编辑御集、宸章,汇编历代妇女的文集。他的著作有文集一百卷、唐纪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