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宇文泰阅后转给魏文帝以诏书的形式颁布后在全国施行,作为官员入职培训的必修课,学不好这一课,官就不用当了。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六条诏书,内容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个方面。第一条:先治心。
(拿今天的话就是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苏绰认为,刺史、郡守、县令这些人作为地方上管理百姓的宰守,代表朝廷治理地方,其地位等同古代的诸侯。
前世的帝王们曾经说过只有贤良的宰守们才是与帝王共治天下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居于朝堂内的高官们与帝王共商国是,他们才是与帝王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其实,帝王们对这一点也很清楚,朝中的公卿百僚们各司其职,制定国策,监督百官,对于国家都很重要,但是无论朝堂上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最终还要靠地方官们来落实,县官不如现管,百姓看得到的就是这些父母官们,所以说在治理百姓这一点上朝中大员们的作用就不如宰守们重要了。既然地方宰守们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地方官?
对此,苏绰为大家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地方官不能只盯着手里那点权力,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朝廷给你权力是让你好好做事而不是让你谋取一己之利的,作为地方官,要造福一方百姓,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住百姓,首先就要加强自身修养,从治心和治身两个途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首先要治心。要有一颗正心,有一颗公正的心,因为你的内心决定了你的行为。如果心术不正,就会生妄念邪念,在妄念的胁迫下必然会不明事理,不明事理的结果就是不辨是非。不辨是非的人连自己都管不好,哪里又能管好百姓。所以,管理百姓的首要就是要清心。什么叫清心?
有人说我不贪不占就是清心,错了,这还只是清心的基础,清心是一种更高的人格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必然心气清和,志意端静。
心和志静则不生邪念,无邪念则所想所念无不符合至公之理,用至公的理念去治理百姓,那么没有做不好的。其次是治身。君王的形象,是百姓的榜样。一国学习的目标,是大家仰视的标杆。
如果标杆不正,不能苛求影子是直的。箭靶不明,不能责怪射箭的人射不准。如果人君自身形象不佳,而妄想治理好百姓。犹如标杆弯曲却希望影子是直的。
君王的行为不检点,却希望百姓行为良好,就像没有靶子却责怪射箭的人。所以做君主的,必须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加上无倦、
明察。
从这八个方面践行去训导百姓。则百姓畏惧而爱戴,见贤思齐,自觉去学习和效仿,这样不用依靠哪个高门的家教,好作风便蔚然成风了。
做地方官的也是如此。总之。在这条诏书里,苏绰主要从官员的思想作风入手,认为脑袋决定屁股,思想决定行动,要想管理好百姓,地方官首先要清心正身,身体力行地带好头,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满肚子男盗女娼却让手下人践行仁义道德,手下人只会口里应着心里笑着。楚王好细腰而国内多饿死,上行必然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二条:敦教化。(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作为儒家,苏绰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后天的教导是劝人为善还是教唆人作恶影响了一个人的好坏。
因此,苏绰非常重视教化的作用。苏绰说,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人之所以异于木石禽兽者,以人有中和之心。仁恕之行。然而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心容易随教育而变化。
如果教育百姓敦厚朴实。那么百姓必质朴率直;反之,如果教育百姓肤浅轻薄,那么必然形成肤浅轻薄的风气。肤浅轻薄是使国家衰亡败坏的风气,质朴率直是淳厚平和的风俗。
衰亡败坏则祸乱迭出,淳厚平和则天下安定。因此,国家的治乱兴亡,无不由教化而起。既然教化如此重要,为什么没有引起当政者的注意呢?苏绰对此做出了解释。
现实情况是,世道衰颓已有数百年之久,自正光年间六镇暴动而开始的天下大乱也已将近二十年,战火连连,民不聊生,民众们看不见德行的作用,他们目之所及只有战争和动乱,同样,为官者不懂如何去教化百姓,只会用刑罚简单粗暴地管理民众。
后来魏祚西迁,国家刚刚开始复兴,天下未定,战祸加上饥荒,在这种形势下连国家所采用的各种制度都是匆匆创立,大多因陋就简属于权宜之计,由此导致礼让之风不兴,陈旧风俗未改。现在年景转好,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实施教化的时机到了。
因此,各刺史、太守、县令、三长,都应该洗心革面,贯彻落实朝廷的旨意,教化百姓。为了指导大家行教化,苏绰向各级官员们解释了教化的含义。什么是化?
扇之以淳风,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朴素,使百姓向善,而邪伪、嗜欲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即潜移默化。什么是教?刺史、太守、县令、三长们教导百姓行孝悌、仁顺、礼义,使民众慈爱、和睦、敬让。有了慈爱就不会抛弃亲人,和睦就不会与人结怨,敬让就不会起争执。三者具备,那么王道可成了。先王之所以移风易俗,还淳反素,垂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者,无不由此。
这就是治国大道。苏绰的教化说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化把德治同法治有机结合,引导百姓把遵纪守法止恶行善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让我做转化为我要做。教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按照苏绰的论点,实施教化的前提是官员们能够清心修身,具备教化百姓的能力。
官员有了教化百姓的能力,还需要教化百姓的条件,如前所述,百姓们只有吃饱穿暖了才能考虑教化的事,如何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呢?
这又涉及到经济问题,苏绰把它归纳为尽地利,发挥土地的作用,尽可能地提高土地的产量,多产粮食布帛,解决人们的吃饭穿衣问题。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让人们饿着肚皮空谈礼义廉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才有可能主动地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苏绰出台了西魏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第三条:尽地利。(西魏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文件)苏绰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吃饱穿暖是第一需求,吃不饱就感到饥饿,穿不暖就会感到寒冷,犹如百姓衣食不足却要他们去行礼让,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古代的圣王,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首先要让百姓衣食富足,然后对百姓进行教化。如何让百姓吃饱穿暖?要做到这点,就是让土地发挥最大的能力,牧守令长要做好劝课农桑。
为什么各级官员要劝课农桑,难道百姓们自己不会主动去春耕秋收吗?苏绰站在士大夫的角度,认为老百姓愚钝,智慧不足,一定得等到有人劝说和教育,然后才会尽力去耕种,这项任务各级官员们责无旁贷。
苏绰在诏书中引导各级官员说,百亩之田,一定要经过春耕、夏种、秋收,供冬天食用,前三项缺一就要饿肚子。所以先王的劝诫道:一个农夫不耕作,天下必然有因此挨饿的人;一个农妇不织布,天下一定会有一次受寒的人。(未完待续)
,宇文泰阅后转给魏文帝以诏书的形式颁布后在全国施行,作为官员入职培训的必修课,学不好这一课,官就不用当了。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六条诏书,内容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个方面。第一条:先治心。
(拿今天的话就是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苏绰认为,刺史、郡守、县令这些人作为地方上管理百姓的宰守,代表朝廷治理地方,其地位等同古代的诸侯。
前世的帝王们曾经说过只有贤良的宰守们才是与帝王共治天下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居于朝堂内的高官们与帝王共商国是,他们才是与帝王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其实,帝王们对这一点也很清楚,朝中的公卿百僚们各司其职,制定国策,监督百官,对于国家都很重要,但是无论朝堂上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最终还要靠地方官们来落实,县官不如现管,百姓看得到的就是这些父母官们,所以说在治理百姓这一点上朝中大员们的作用就不如宰守们重要了。既然地方宰守们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地方官?
对此,苏绰为大家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地方官不能只盯着手里那点权力,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朝廷给你权力是让你好好做事而不是让你谋取一己之利的,作为地方官,要造福一方百姓,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住百姓,首先就要加强自身修养,从治心和治身两个途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首先要治心。要有一颗正心,有一颗公正的心,因为你的内心决定了你的行为。如果心术不正,就会生妄念邪念,在妄念的胁迫下必然会不明事理,不明事理的结果就是不辨是非。不辨是非的人连自己都管不好,哪里又能管好百姓。所以,管理百姓的首要就是要清心。什么叫清心?
有人说我不贪不占就是清心,错了,这还只是清心的基础,清心是一种更高的人格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必然心气清和,志意端静。
心和志静则不生邪念,无邪念则所想所念无不符合至公之理,用至公的理念去治理百姓,那么没有做不好的。其次是治身。君王的形象,是百姓的榜样。一国学习的目标,是大家仰视的标杆。
如果标杆不正,不能苛求影子是直的。箭靶不明,不能责怪射箭的人射不准。如果人君自身形象不佳,而妄想治理好百姓。犹如标杆弯曲却希望影子是直的。
君王的行为不检点,却希望百姓行为良好,就像没有靶子却责怪射箭的人。所以做君主的,必须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加上无倦、
明察。
从这八个方面践行去训导百姓。则百姓畏惧而爱戴,见贤思齐,自觉去学习和效仿,这样不用依靠哪个高门的家教,好作风便蔚然成风了。
做地方官的也是如此。总之。在这条诏书里,苏绰主要从官员的思想作风入手,认为脑袋决定屁股,思想决定行动,要想管理好百姓,地方官首先要清心正身,身体力行地带好头,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满肚子男盗女娼却让手下人践行仁义道德,手下人只会口里应着心里笑着。楚王好细腰而国内多饿死,上行必然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二条:敦教化。(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作为儒家,苏绰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后天的教导是劝人为善还是教唆人作恶影响了一个人的好坏。
因此,苏绰非常重视教化的作用。苏绰说,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人之所以异于木石禽兽者,以人有中和之心。仁恕之行。然而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心容易随教育而变化。
如果教育百姓敦厚朴实。那么百姓必质朴率直;反之,如果教育百姓肤浅轻薄,那么必然形成肤浅轻薄的风气。肤浅轻薄是使国家衰亡败坏的风气,质朴率直是淳厚平和的风俗。
衰亡败坏则祸乱迭出,淳厚平和则天下安定。因此,国家的治乱兴亡,无不由教化而起。既然教化如此重要,为什么没有引起当政者的注意呢?苏绰对此做出了解释。
现实情况是,世道衰颓已有数百年之久,自正光年间六镇暴动而开始的天下大乱也已将近二十年,战火连连,民不聊生,民众们看不见德行的作用,他们目之所及只有战争和动乱,同样,为官者不懂如何去教化百姓,只会用刑罚简单粗暴地管理民众。
后来魏祚西迁,国家刚刚开始复兴,天下未定,战祸加上饥荒,在这种形势下连国家所采用的各种制度都是匆匆创立,大多因陋就简属于权宜之计,由此导致礼让之风不兴,陈旧风俗未改。现在年景转好,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实施教化的时机到了。
因此,各刺史、太守、县令、三长,都应该洗心革面,贯彻落实朝廷的旨意,教化百姓。为了指导大家行教化,苏绰向各级官员们解释了教化的含义。什么是化?
扇之以淳风,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朴素,使百姓向善,而邪伪、嗜欲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即潜移默化。什么是教?刺史、太守、县令、三长们教导百姓行孝悌、仁顺、礼义,使民众慈爱、和睦、敬让。有了慈爱就不会抛弃亲人,和睦就不会与人结怨,敬让就不会起争执。三者具备,那么王道可成了。先王之所以移风易俗,还淳反素,垂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者,无不由此。
这就是治国大道。苏绰的教化说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化把德治同法治有机结合,引导百姓把遵纪守法止恶行善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让我做转化为我要做。教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按照苏绰的论点,实施教化的前提是官员们能够清心修身,具备教化百姓的能力。
官员有了教化百姓的能力,还需要教化百姓的条件,如前所述,百姓们只有吃饱穿暖了才能考虑教化的事,如何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呢?
这又涉及到经济问题,苏绰把它归纳为尽地利,发挥土地的作用,尽可能地提高土地的产量,多产粮食布帛,解决人们的吃饭穿衣问题。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让人们饿着肚皮空谈礼义廉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才有可能主动地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苏绰出台了西魏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第三条:尽地利。(西魏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文件)苏绰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吃饱穿暖是第一需求,吃不饱就感到饥饿,穿不暖就会感到寒冷,犹如百姓衣食不足却要他们去行礼让,是不会成功的。所以,古代的圣王,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首先要让百姓衣食富足,然后对百姓进行教化。如何让百姓吃饱穿暖?要做到这点,就是让土地发挥最大的能力,牧守令长要做好劝课农桑。
为什么各级官员要劝课农桑,难道百姓们自己不会主动去春耕秋收吗?苏绰站在士大夫的角度,认为老百姓愚钝,智慧不足,一定得等到有人劝说和教育,然后才会尽力去耕种,这项任务各级官员们责无旁贷。
苏绰在诏书中引导各级官员说,百亩之田,一定要经过春耕、夏种、秋收,供冬天食用,前三项缺一就要饿肚子。所以先王的劝诫道:一个农夫不耕作,天下必然有因此挨饿的人;一个农妇不织布,天下一定会有一次受寒的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