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武王代有天下”,就是自己!即便如此,武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她知道,要驾驭天下,需要的是人事,而不是天命。
原因很简单,大唐江山是靠李渊、李世民等用实力打拼出来的,太宗李世民能够做皇帝最终也还是以自己的实力做保障。她相信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借助天命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取得天下的认同。
况且有了天命作庇护,就有了君权神授之名正言顺,任何纲常伦理的说教都要为之让步,为之开道。
上得天意,下顺民意,这就更加坚定了武后对天命、对君权神授的极力推崇。于是,就有了拜洛受图之盛典,以及以后的种种举动。
按照武后举事的风格,一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要做得有声有色,毫不含糊。有了“天授圣图”,紧接着,就是要大张声势、堂而皇之地接受,让天下人都知道天意果真如此,天意不可违背。
天寿二年,当有人为李君羡上书鸣冤的时候,武后毫不犹豫为其平反正名,追复官爵,以礼改葬。
武后这一举动要向天下证明的是,那个“女主昌”的传说。它所预言的就是现在的武太后,而不是昔日的那个小名为“五娘子”的李君羡。
一个被遗忘的、多少带有牵强附会的故事,被武后重新拾起并巧妙地加以利用。成了武皇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
这是自拜洛受图之后的又一举措,虽不及前者那样声势浩大。但作为武后宣扬天命之一脉相承,却更为切中实际,更能征服人心。
其实,故事的真实性已无关紧要,犹如洛水宝图的真伪无足轻重一样,武后需要的就是这种扑溯迷离的传说,也需要宣染这种神秘莫测的气氛,天意本身不就是虚无飘渺的么!
包括朝臣在内的天下人。也在逐步接受一个即将称帝的武后。他们看到了一个强势作为和非凡智慧的武后,一个与帝王相匹配的武后。
在天下人看来,不是上天的刻意安排,能有此等驾驭天下的神女出现吗?普天之下,自古至今,没有比天命更为神圣,更为震撼人心的了。
那牝鸡司晨、女主天下的阴影在人们的头脑中慢慢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圣母临人之神圣光环。人们开始敬畏和折服于武后,为武后唱和之声愈来愈多,拥护的队伍也愈来愈大。
事实是。一个强势的超智慧的人,总能得到更多人的拥护和支持,何况天意民心有利于武后改朝称帝!而那些抱有怀疑、抵触甚至坚决反对的士子学者或大臣。
他们在既成的事实面前,要么在关键的时候与武后分道扬镳,要么畏其强迫其势而默默地承认和接受。武后的策略是,对那些反对者,哪怕他有多大的功劳,有多大的能耐,都毫不留情地制裁;
而对那些愿意与己合作者,哪怕是违心的,甚至是投机钻营的。也都一概予以接受,并委以重用。其目的就是要分化、瓦解和彻底孤立那些与己对抗的强硬派。
武后相信,天意所要确定的也无非是君主对天下利益的控制和宰割。无论是纲常伦理还是道德教化都必须建立在现实利益的基础之上,利益的*会使一些人做出务实的选择,即使是那些信守纲常伦理的清流之士,在既成的现实面前,他们也会做出与武后合作的明智选择,而那些死抱成规不放的毕竟只是少数。
皇帝李旦在母后的心目中是一个难成大器的皇帝,比起皇子李显,他显得更为柔弱。他是母亲的乖顺儿子,却不是一个可以当担天下大任的好皇帝。
李旦是母后的幼子,在母亲那里他得到了更多的母爱和关切。他由此养成了依赖母亲的习惯,在母亲面前表现出皇家少年少有的顺从。他未做过太子,在皇室众多的皇子中,也轮不到他做太子。
由此,他一直远离势力争夺的漩涡,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人际圈子里,识字读书,钻研学问,而没有经受皇室更多清规戒律的束缚,这使他有了较多的自由,也有了更多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加上侍臣刘祎之的多才多艺,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他在才艺方面更胜于其他皇子。
安定的环境,又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传统的人文道德,造就了他温文尔雅,谦逊恭顺的性格。远离皇室权力的角逐,使他难以感受宫廷的险恶,也缺乏应对世事的那份心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涉世稍深,看到了一个与自己生活圈子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也看到了那个与关心体贴自己不一样的母亲。他感到震惊,也对母亲多少产生了一些畏惧。
与几位兄长不同的是,他除了爵位,没有其他任何的特权,由此也免受了权力角逐带来的伤害;他不涉朝政,更不愿过问世事,过问母亲,过问那些与他毫不相干的事情。
他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做他的亲王,愿意同他的同伴,他的妻儿子女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潜心练习他所钟爱的草隶,钻研他颇有成就的文字训诂。
母亲武后原本就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幼子参政做皇帝,先帝高宗也从来没有考虑这个荏弱的皇子能作为他的继统,他的父爱寄托就是要使幼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父母爱幼子,也许是一种天性,也许是知道幼子不能继承皇位,需要给他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呵护。武后对待幼子,没有像对待太子那样严厉,那样近乎残酷的苛刻。
那是严酷的现实和皇室法则逼出来的,容不得她心慈面善。她也知道其实到了那一步已经没有什么亲情母情可言,有的只是铁石心肠和母狼般的心狠。
就在中宗李显被废,睿宗李旦继位,群臣口口声声“废昏立明”的时候,她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她自己的心愿,多少带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心态。
她不忍心打破幼子李旦平静的生活,不希望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让他继承皇位,让他过早地接受这本来与他无关的残酷现实。
和群臣的想法相去甚远,母亲武后心目中的李显、李旦两个皇子,都不是她理想中的君主。
还在太子李显继承皇位之时,武后就预见到这个儿子难服众望。李显的个性与他的几个兄长并无多大差异,都有那桀骜不驯的叛逆性格,所不同的是李显空有其志,却无大才,剩下的只有那目空一切的无知与高傲。
即使是先皇高宗,也对自己的儿子继承他的皇位并不放心,因此在遗诏中不得不特意交代:“……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事实是,皇帝李显容不得母后,更容不得多年来一直辅佐他的师长和大臣,踌躇满志的背后却是一意孤行,其结局只能是众叛亲离。
李旦继位,在大臣们的心目中,可谓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而在武后那里其实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李旦是她最疼爱的儿子,是她全部的亲情和母性的寄托,他的温文尔雅的性格和风度翩翩的举止都能赢得她这个做母亲的欢心,在经历了几个儿子对她的忤逆甚至反叛之后,她需要有这样的儿子来抚平她的创伤,籍慰她的心灵。
然而,李旦的全部优点又恰恰暴露出他的全部弱点,他缺乏一个大国君主应有的阳刚之气,而过于清雅脱俗的心态又使他缺乏应对皇室乃至天下复杂局面的雄才大略。
武后明知李旦当不好这个皇帝,却一时还难违世理,难负众望,只能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要成就千秋大业,她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铺垫和耐心。
她可以暂时顺从大臣,而不能容忍皇帝成为群臣操纵的傀儡。就在大臣们“废昏立明,众望所归”的欢呼声中,她毫不犹豫毅然临朝称制。
这实际上是向大臣们敞开一扇门,同时又关上这扇门,把朝臣对皇帝李旦的耿耿情怀和所寄托的全部希望,顷刻之间就化作成空中楼阁。按照朝臣的想法,武后有理由可以不信任废弃的李显,却没有理由不信任皇帝李旦。
然而,没有任何的说明,也看不出武后什么时候还政皇帝的迹象。这样,在武后的举动和行为面前,除了扑朔迷离,朝臣还一时看不清她的动机和目的。他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那就是武后尽快还政于皇帝。
其实,在武后那里,她的目的和意图很简单,就是向大臣、向天下发出的信号,在适当的时候,她要取代这个皇帝。她必须发出信号,知道这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需要未雨绸缪。
她知道有多大的风险,而这风险迟早都要面对。她自信有抗御风险而不被风险击倒的能力,也有驾驭天下的能力。(未完待续)
武王代有天下”,就是自己!即便如此,武后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她知道,要驾驭天下,需要的是人事,而不是天命。
原因很简单,大唐江山是靠李渊、李世民等用实力打拼出来的,太宗李世民能够做皇帝最终也还是以自己的实力做保障。她相信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借助天命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取得天下的认同。
况且有了天命作庇护,就有了君权神授之名正言顺,任何纲常伦理的说教都要为之让步,为之开道。
上得天意,下顺民意,这就更加坚定了武后对天命、对君权神授的极力推崇。于是,就有了拜洛受图之盛典,以及以后的种种举动。
按照武后举事的风格,一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要做得有声有色,毫不含糊。有了“天授圣图”,紧接着,就是要大张声势、堂而皇之地接受,让天下人都知道天意果真如此,天意不可违背。
天寿二年,当有人为李君羡上书鸣冤的时候,武后毫不犹豫为其平反正名,追复官爵,以礼改葬。
武后这一举动要向天下证明的是,那个“女主昌”的传说。它所预言的就是现在的武太后,而不是昔日的那个小名为“五娘子”的李君羡。
一个被遗忘的、多少带有牵强附会的故事,被武后重新拾起并巧妙地加以利用。成了武皇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
这是自拜洛受图之后的又一举措,虽不及前者那样声势浩大。但作为武后宣扬天命之一脉相承,却更为切中实际,更能征服人心。
其实,故事的真实性已无关紧要,犹如洛水宝图的真伪无足轻重一样,武后需要的就是这种扑溯迷离的传说,也需要宣染这种神秘莫测的气氛,天意本身不就是虚无飘渺的么!
包括朝臣在内的天下人。也在逐步接受一个即将称帝的武后。他们看到了一个强势作为和非凡智慧的武后,一个与帝王相匹配的武后。
在天下人看来,不是上天的刻意安排,能有此等驾驭天下的神女出现吗?普天之下,自古至今,没有比天命更为神圣,更为震撼人心的了。
那牝鸡司晨、女主天下的阴影在人们的头脑中慢慢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圣母临人之神圣光环。人们开始敬畏和折服于武后,为武后唱和之声愈来愈多,拥护的队伍也愈来愈大。
事实是。一个强势的超智慧的人,总能得到更多人的拥护和支持,何况天意民心有利于武后改朝称帝!而那些抱有怀疑、抵触甚至坚决反对的士子学者或大臣。
他们在既成的事实面前,要么在关键的时候与武后分道扬镳,要么畏其强迫其势而默默地承认和接受。武后的策略是,对那些反对者,哪怕他有多大的功劳,有多大的能耐,都毫不留情地制裁;
而对那些愿意与己合作者,哪怕是违心的,甚至是投机钻营的。也都一概予以接受,并委以重用。其目的就是要分化、瓦解和彻底孤立那些与己对抗的强硬派。
武后相信,天意所要确定的也无非是君主对天下利益的控制和宰割。无论是纲常伦理还是道德教化都必须建立在现实利益的基础之上,利益的*会使一些人做出务实的选择,即使是那些信守纲常伦理的清流之士,在既成的现实面前,他们也会做出与武后合作的明智选择,而那些死抱成规不放的毕竟只是少数。
皇帝李旦在母后的心目中是一个难成大器的皇帝,比起皇子李显,他显得更为柔弱。他是母亲的乖顺儿子,却不是一个可以当担天下大任的好皇帝。
李旦是母后的幼子,在母亲那里他得到了更多的母爱和关切。他由此养成了依赖母亲的习惯,在母亲面前表现出皇家少年少有的顺从。他未做过太子,在皇室众多的皇子中,也轮不到他做太子。
由此,他一直远离势力争夺的漩涡,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人际圈子里,识字读书,钻研学问,而没有经受皇室更多清规戒律的束缚,这使他有了较多的自由,也有了更多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加上侍臣刘祎之的多才多艺,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他在才艺方面更胜于其他皇子。
安定的环境,又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传统的人文道德,造就了他温文尔雅,谦逊恭顺的性格。远离皇室权力的角逐,使他难以感受宫廷的险恶,也缺乏应对世事的那份心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涉世稍深,看到了一个与自己生活圈子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也看到了那个与关心体贴自己不一样的母亲。他感到震惊,也对母亲多少产生了一些畏惧。
与几位兄长不同的是,他除了爵位,没有其他任何的特权,由此也免受了权力角逐带来的伤害;他不涉朝政,更不愿过问世事,过问母亲,过问那些与他毫不相干的事情。
他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做他的亲王,愿意同他的同伴,他的妻儿子女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潜心练习他所钟爱的草隶,钻研他颇有成就的文字训诂。
母亲武后原本就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幼子参政做皇帝,先帝高宗也从来没有考虑这个荏弱的皇子能作为他的继统,他的父爱寄托就是要使幼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父母爱幼子,也许是一种天性,也许是知道幼子不能继承皇位,需要给他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呵护。武后对待幼子,没有像对待太子那样严厉,那样近乎残酷的苛刻。
那是严酷的现实和皇室法则逼出来的,容不得她心慈面善。她也知道其实到了那一步已经没有什么亲情母情可言,有的只是铁石心肠和母狼般的心狠。
就在中宗李显被废,睿宗李旦继位,群臣口口声声“废昏立明”的时候,她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她自己的心愿,多少带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心态。
她不忍心打破幼子李旦平静的生活,不希望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让他继承皇位,让他过早地接受这本来与他无关的残酷现实。
和群臣的想法相去甚远,母亲武后心目中的李显、李旦两个皇子,都不是她理想中的君主。
还在太子李显继承皇位之时,武后就预见到这个儿子难服众望。李显的个性与他的几个兄长并无多大差异,都有那桀骜不驯的叛逆性格,所不同的是李显空有其志,却无大才,剩下的只有那目空一切的无知与高傲。
即使是先皇高宗,也对自己的儿子继承他的皇位并不放心,因此在遗诏中不得不特意交代:“……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事实是,皇帝李显容不得母后,更容不得多年来一直辅佐他的师长和大臣,踌躇满志的背后却是一意孤行,其结局只能是众叛亲离。
李旦继位,在大臣们的心目中,可谓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而在武后那里其实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李旦是她最疼爱的儿子,是她全部的亲情和母性的寄托,他的温文尔雅的性格和风度翩翩的举止都能赢得她这个做母亲的欢心,在经历了几个儿子对她的忤逆甚至反叛之后,她需要有这样的儿子来抚平她的创伤,籍慰她的心灵。
然而,李旦的全部优点又恰恰暴露出他的全部弱点,他缺乏一个大国君主应有的阳刚之气,而过于清雅脱俗的心态又使他缺乏应对皇室乃至天下复杂局面的雄才大略。
武后明知李旦当不好这个皇帝,却一时还难违世理,难负众望,只能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要成就千秋大业,她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铺垫和耐心。
她可以暂时顺从大臣,而不能容忍皇帝成为群臣操纵的傀儡。就在大臣们“废昏立明,众望所归”的欢呼声中,她毫不犹豫毅然临朝称制。
这实际上是向大臣们敞开一扇门,同时又关上这扇门,把朝臣对皇帝李旦的耿耿情怀和所寄托的全部希望,顷刻之间就化作成空中楼阁。按照朝臣的想法,武后有理由可以不信任废弃的李显,却没有理由不信任皇帝李旦。
然而,没有任何的说明,也看不出武后什么时候还政皇帝的迹象。这样,在武后的举动和行为面前,除了扑朔迷离,朝臣还一时看不清她的动机和目的。他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那就是武后尽快还政于皇帝。
其实,在武后那里,她的目的和意图很简单,就是向大臣、向天下发出的信号,在适当的时候,她要取代这个皇帝。她必须发出信号,知道这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需要未雨绸缪。
她知道有多大的风险,而这风险迟早都要面对。她自信有抗御风险而不被风险击倒的能力,也有驾驭天下的能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