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沉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山的险峻、景的秀美、渊源的历史文化,将“太岳”绘于眼帘、刻入心中! 一
天下竟然有六岳!
到了武当山,才知道天下真的有六岳。
武当山早在明朝的时候被明成祖朱棣尊为“太岳”被世宗朱厚熜封为“治世玄岳”它古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神得道升天之圣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武当山。
几年以来,我游览了五岳之后才游览武当山。
泰山雄,华山险,嵩山幽,恒山奇,衡山秀,而武当山融合雄、奇、险、幽、秀为一山,终日紫气氤氲,长年云缠雾绕,变幻万千,美妙神奇,宛如一颗璀璨瑰宝镶嵌在中华腹地。
武当山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
雄峰峻岭,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涧水长流,天柱主峰海拔1612米,犹如撑天柱,雄峙苍穹,环绕的群峰千奇百怪,争雄斗奇,金童、玉女峰婀娜多姿;大笔、中笔峰挥毫泼墨;天马峰奋蹄扬鬃;狮子峰张牙舞爪;香炉峰烟云袅袅七十二峰,峰峰迥异,有的如玉笋出土,挥云披霞;有的如青莲绽花,流香荡翠;有的如旌旗招展,击风搏雨;有的如金凤展翅,搏击长空群峰簇拥,俯身颔首,好像在拜谒主峰。
武当山,奇峰秀峦,奇景美色,名胜古迹,道家文化,吸引着无数的名流羽士,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洒墨于峰峦之上,寄情于山涧之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武当山“山形特秀,异于众岳”
唐吕洞宾在太和山诗中描述:“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
宋陈抟赞道:“我爱武当好。”宋?李方叔在武当赋并序中,将其和五岳相比,评道:“观此山形岱宗能小天下,拟秀厚于恒嵩,埒清雄于衡华。”
明孙应鳌赞道:“名山游历遍,谁似此山奇。”王世贞称赞:“山之胜,既以甲天下。”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评价武当山:“位于五岳之上。”
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
明洪翼圣武当山道中杂咏
武当山拥有宏伟无比的古建筑群,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历代修建了不少的建筑,但是,明代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候,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派遣隆平侯张信,率领20余万军民工匠,耗时12年,在元代的旧址上建成9宫9观等33处宏伟的道教庙宇。继成祖之后,相继建设500多处,庙房2万余间,其规模之宏伟,艺术之精美,被称为“补秦皇之遗,历代罕见;张宫阙之胜,亦环宇所无。”
风飘飘,雨潇潇。
我们夫妻俩冒着风雨,租了一辆小面包车上山,沿着盘山公路来到了纯阳宫,四周峰峦拱拥,翠林环绕。宫门很小,进了宫内,里面原来是一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小道观。
我埋怨导游怎么到这小观里来,他把我们引到一座水井旁边,介绍说:“净乐国太子得到玉清圣祖紫元君的启示,入武当山学道修炼。由于他意志不坚定,受不了修炼之苦,欲下山还俗。走到这里,看见一位姥姆在井边砺磨铁杵。太子感到很奇怪,上前问道:‘磨铁杵做什么?’老人回答说:‘给我孙女磨一根绣花针。’太子吃惊地说:‘那不太难了吗?’老人点化他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太子恍然大悟,遂转身回山修炼,终于得道升天,成为玄天真武大帝。原来,姥姆是他师傅紫元君变化的。”
这故事我很早就听说过,没有想到是一段神话,而且发生在这里,这种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的深刻哲理,一直启迪世人。后人称这里为磨针井,并修建了庙宇。
磨针井为何又名纯阳宫呢?
据均州志记载:
清康熙年间,巡抚林天擎夜梦吕祖点化,乃志诚皈依,与守道金朝用、知府杜养性、知州佟国玉商议,施银百两,舍山田余七百石,建设纯阳宫。
太子觉悟回山,来到了太子坡,刻苦修炼,故又名复真观。
我们来到太子坡,跨过复真石桥,拾级而上,远远看见一座山门耸立在云雾之中,红墙碧瓦,宫殿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仿佛是仙山琼阁,古老建筑群坐落在翠坡之上,它背依狮子山,面对千丈幽谷,占地1。6万平方米,被誉为“海市蜃楼”!
我走近看见:门是砖石结构,歇山顶式,石雕琼花须弥座,红墙翠瓦,拱门上三个大字“太子坡”入门后,沿着随山势而回转的夹墙复道,来到主殿前面,其右边有一座造型玲珑精巧的化香炉,其形状之大,实为罕见,香客须登上五、六级台阶,把香化于其中。三重大殿之外,还有藏经阁、皇经堂、道房、五云楼,利用山势,建筑、组合重叠封闭的建筑群落,幽静雅致,超凡脱俗。闻名遐迩的“一柱十二梁”就在五云楼中,抬梁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顶层有屋梁十二根,交错叠搁在一根木柱之上,计算周密,设计独特,堪称天下一绝,是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
明许宗鲁诗云:
太子何年去,名坡万古传。
羊肠云外险,蜃市海中鲜。
委巷通群帝,飞岩接九天。
羽人栖碧落,清磬下冷然。
凡是烧香拜神都是祈求太平,可是,在武当山有舍命烧香处:龙头香,又名龙首石。它长2。9米,宽0。3米,浮雕的龙头,凌空昂首,龙背雕刻数朵流云,龙头置一香炉,下面是千尺悬崖,我站在其侧的石拦杆旁边,探头望着被云雾遮淹的幽谷,令人胆战心惊!我平视龙头,云雾飘浮,仿佛龙在腾飞,感到头旋足摇,毛骨悚然!
从前,有不少虔诚的香客,不顾生命危险,踏上龙背,迈三步,上前敬香。一般人上龙背,目睹脚下深渊,胆战心惊,那有生还的可能,上去了退不下来,坠崖殉难的不计其数。
清康熙十二年,总督蔡毓荣下令立“禁烧龙头香”碑,禁止烧龙头香,并且,设栏加锁。
我抚摸着锈迹斑斑的铁索,感慨万千,幸亏有这么一位胆大而爱民的官员。在当时,在道教圣地,有谁敢禁止烧龙头香?!在这问题上,政、教斗争一定很激烈。我猜想:建造龙头香的道长是为了吸引、诱惑香客。舍命烧香的人,有的人是出于对神灵的虔诚,即使坠崖也无遗憾,只怨自己心不诚;有的人是出于对神仙的痴迷,坠崖以为是得道升天;有的人是来寻死自杀,这里倒是自杀绝好之地!
在龙首石的斜对面的石壁上,刻着“寿福”大字,二字横卧,字尾相对,是宋代陈抟老祖所书,他在武当山修炼了24年,得五龙睡法,他常常练功,长睡百日不起,编者按 山的险峻、景的秀美、渊源的历史文化,将“太岳”绘于眼帘、刻入心中!后移华山。
耐人寻味的是:一处是诱惑人走向死亡,另一处则是奉劝人修道长寿。
玉虚宫,坐落在武当山北麓约五平方公里的盆地之间,山脉到此,千峦收敛,梅花涧水环绕,宫阙雄伟,采取宫廷建筑式样,以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富丽堂皇的宫殿,飞金流碧,周护宫墙。
玉虚宫是武当山最大的宫殿,庙宇占地约1。5平方公里,有人将其与阿房宫相媲美。
明代王世贞有诗颂道:
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
我带着一种期盼来到玉虚宫,高大的大门仍然显示当年雄伟的风采,可是,跨进大门,我被惊呆了,竟然是一处硕大无比的遗址,现存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放眼望去,宽广的废墟尽头,残留着一幢已经歪斜的古老建筑,现在,它仅存庙房43间,建筑面积仅有645平方米。四周的宫墙损坏倒塌,至今仍遗留1036米。厚1.2米,高6.22米的宫墙仍然护卫着曾经辉煌于世的殿堂遗址。横穿遗址的玉带河干涸了,河上的石桥带着历史的创伤,依然承受着现代人的脚步。在中轴线上,重重的石砌的高台上,殿堂早已消失,可是,沉积着久远的尘埃。望着两座高大的对称碑亭,仍然使人感觉到其威武、庄严、肃穆的气势!
在未建玉虚宫之前,这里是遇真宫的故址,为明代张三丰修炼之所,明成祖朱棣曾多次遣使请他进京,他避而不见。为了纪念张三丰,于明永乐十年,敕建宫殿、庙房534间,到嘉靖三十一年,宫宇扩大到2200间。
明代大岳太和山志记载:
玉虚宫“为山甲宫,凡遇为国为民修崇祀典,须设总坛于此”
我们出了玉虚宫,向门卫打听:“遇真宫在哪里?”
他告诉我:“不远,只有一里多路。”
&nbs... -->>
编者按 山的险峻、景的秀美、渊源的历史文化,将“太岳”绘于眼帘、刻入心中! 一
天下竟然有六岳!
到了武当山,才知道天下真的有六岳。
武当山早在明朝的时候被明成祖朱棣尊为“太岳”被世宗朱厚熜封为“治世玄岳”它古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神得道升天之圣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武当山。
几年以来,我游览了五岳之后才游览武当山。
泰山雄,华山险,嵩山幽,恒山奇,衡山秀,而武当山融合雄、奇、险、幽、秀为一山,终日紫气氤氲,长年云缠雾绕,变幻万千,美妙神奇,宛如一颗璀璨瑰宝镶嵌在中华腹地。
武当山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
雄峰峻岭,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涧水长流,天柱主峰海拔1612米,犹如撑天柱,雄峙苍穹,环绕的群峰千奇百怪,争雄斗奇,金童、玉女峰婀娜多姿;大笔、中笔峰挥毫泼墨;天马峰奋蹄扬鬃;狮子峰张牙舞爪;香炉峰烟云袅袅七十二峰,峰峰迥异,有的如玉笋出土,挥云披霞;有的如青莲绽花,流香荡翠;有的如旌旗招展,击风搏雨;有的如金凤展翅,搏击长空群峰簇拥,俯身颔首,好像在拜谒主峰。
武当山,奇峰秀峦,奇景美色,名胜古迹,道家文化,吸引着无数的名流羽士,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洒墨于峰峦之上,寄情于山涧之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武当山“山形特秀,异于众岳”
唐吕洞宾在太和山诗中描述:“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
宋陈抟赞道:“我爱武当好。”宋?李方叔在武当赋并序中,将其和五岳相比,评道:“观此山形岱宗能小天下,拟秀厚于恒嵩,埒清雄于衡华。”
明孙应鳌赞道:“名山游历遍,谁似此山奇。”王世贞称赞:“山之胜,既以甲天下。”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评价武当山:“位于五岳之上。”
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
明洪翼圣武当山道中杂咏
武当山拥有宏伟无比的古建筑群,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历代修建了不少的建筑,但是,明代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候,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派遣隆平侯张信,率领20余万军民工匠,耗时12年,在元代的旧址上建成9宫9观等33处宏伟的道教庙宇。继成祖之后,相继建设500多处,庙房2万余间,其规模之宏伟,艺术之精美,被称为“补秦皇之遗,历代罕见;张宫阙之胜,亦环宇所无。”
风飘飘,雨潇潇。
我们夫妻俩冒着风雨,租了一辆小面包车上山,沿着盘山公路来到了纯阳宫,四周峰峦拱拥,翠林环绕。宫门很小,进了宫内,里面原来是一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小道观。
我埋怨导游怎么到这小观里来,他把我们引到一座水井旁边,介绍说:“净乐国太子得到玉清圣祖紫元君的启示,入武当山学道修炼。由于他意志不坚定,受不了修炼之苦,欲下山还俗。走到这里,看见一位姥姆在井边砺磨铁杵。太子感到很奇怪,上前问道:‘磨铁杵做什么?’老人回答说:‘给我孙女磨一根绣花针。’太子吃惊地说:‘那不太难了吗?’老人点化他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太子恍然大悟,遂转身回山修炼,终于得道升天,成为玄天真武大帝。原来,姥姆是他师傅紫元君变化的。”
这故事我很早就听说过,没有想到是一段神话,而且发生在这里,这种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的深刻哲理,一直启迪世人。后人称这里为磨针井,并修建了庙宇。
磨针井为何又名纯阳宫呢?
据均州志记载:
清康熙年间,巡抚林天擎夜梦吕祖点化,乃志诚皈依,与守道金朝用、知府杜养性、知州佟国玉商议,施银百两,舍山田余七百石,建设纯阳宫。
太子觉悟回山,来到了太子坡,刻苦修炼,故又名复真观。
我们来到太子坡,跨过复真石桥,拾级而上,远远看见一座山门耸立在云雾之中,红墙碧瓦,宫殿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仿佛是仙山琼阁,古老建筑群坐落在翠坡之上,它背依狮子山,面对千丈幽谷,占地1。6万平方米,被誉为“海市蜃楼”!
我走近看见:门是砖石结构,歇山顶式,石雕琼花须弥座,红墙翠瓦,拱门上三个大字“太子坡”入门后,沿着随山势而回转的夹墙复道,来到主殿前面,其右边有一座造型玲珑精巧的化香炉,其形状之大,实为罕见,香客须登上五、六级台阶,把香化于其中。三重大殿之外,还有藏经阁、皇经堂、道房、五云楼,利用山势,建筑、组合重叠封闭的建筑群落,幽静雅致,超凡脱俗。闻名遐迩的“一柱十二梁”就在五云楼中,抬梁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顶层有屋梁十二根,交错叠搁在一根木柱之上,计算周密,设计独特,堪称天下一绝,是古代木结构建筑杰作。
明许宗鲁诗云:
太子何年去,名坡万古传。
羊肠云外险,蜃市海中鲜。
委巷通群帝,飞岩接九天。
羽人栖碧落,清磬下冷然。
凡是烧香拜神都是祈求太平,可是,在武当山有舍命烧香处:龙头香,又名龙首石。它长2。9米,宽0。3米,浮雕的龙头,凌空昂首,龙背雕刻数朵流云,龙头置一香炉,下面是千尺悬崖,我站在其侧的石拦杆旁边,探头望着被云雾遮淹的幽谷,令人胆战心惊!我平视龙头,云雾飘浮,仿佛龙在腾飞,感到头旋足摇,毛骨悚然!
从前,有不少虔诚的香客,不顾生命危险,踏上龙背,迈三步,上前敬香。一般人上龙背,目睹脚下深渊,胆战心惊,那有生还的可能,上去了退不下来,坠崖殉难的不计其数。
清康熙十二年,总督蔡毓荣下令立“禁烧龙头香”碑,禁止烧龙头香,并且,设栏加锁。
我抚摸着锈迹斑斑的铁索,感慨万千,幸亏有这么一位胆大而爱民的官员。在当时,在道教圣地,有谁敢禁止烧龙头香?!在这问题上,政、教斗争一定很激烈。我猜想:建造龙头香的道长是为了吸引、诱惑香客。舍命烧香的人,有的人是出于对神灵的虔诚,即使坠崖也无遗憾,只怨自己心不诚;有的人是出于对神仙的痴迷,坠崖以为是得道升天;有的人是来寻死自杀,这里倒是自杀绝好之地!
在龙首石的斜对面的石壁上,刻着“寿福”大字,二字横卧,字尾相对,是宋代陈抟老祖所书,他在武当山修炼了24年,得五龙睡法,他常常练功,长睡百日不起,编者按 山的险峻、景的秀美、渊源的历史文化,将“太岳”绘于眼帘、刻入心中!后移华山。
耐人寻味的是:一处是诱惑人走向死亡,另一处则是奉劝人修道长寿。
玉虚宫,坐落在武当山北麓约五平方公里的盆地之间,山脉到此,千峦收敛,梅花涧水环绕,宫阙雄伟,采取宫廷建筑式样,以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富丽堂皇的宫殿,飞金流碧,周护宫墙。
玉虚宫是武当山最大的宫殿,庙宇占地约1。5平方公里,有人将其与阿房宫相媲美。
明代王世贞有诗颂道:
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
我带着一种期盼来到玉虚宫,高大的大门仍然显示当年雄伟的风采,可是,跨进大门,我被惊呆了,竟然是一处硕大无比的遗址,现存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放眼望去,宽广的废墟尽头,残留着一幢已经歪斜的古老建筑,现在,它仅存庙房43间,建筑面积仅有645平方米。四周的宫墙损坏倒塌,至今仍遗留1036米。厚1.2米,高6.22米的宫墙仍然护卫着曾经辉煌于世的殿堂遗址。横穿遗址的玉带河干涸了,河上的石桥带着历史的创伤,依然承受着现代人的脚步。在中轴线上,重重的石砌的高台上,殿堂早已消失,可是,沉积着久远的尘埃。望着两座高大的对称碑亭,仍然使人感觉到其威武、庄严、肃穆的气势!
在未建玉虚宫之前,这里是遇真宫的故址,为明代张三丰修炼之所,明成祖朱棣曾多次遣使请他进京,他避而不见。为了纪念张三丰,于明永乐十年,敕建宫殿、庙房534间,到嘉靖三十一年,宫宇扩大到2200间。
明代大岳太和山志记载:
玉虚宫“为山甲宫,凡遇为国为民修崇祀典,须设总坛于此”
我们出了玉虚宫,向门卫打听:“遇真宫在哪里?”
他告诉我:“不远,只有一里多路。”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