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残章断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那段“阶下囚”的日子里,这位“薄命君王”、“绝代才人”(17)对故土的眷恋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8)啊!由此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叹!众所周知,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充满了眷恋故国的愁绪:作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的声声慢是词人饱受国破家亡打击后悲痛欲绝所倾吐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声。一个“愁”字概括了词人全部的凄愁哀怨。
如果说前面的几种愁绪让人愁肠欲断,但至少他们还有望回归故里,再续相思,可是那些伤逝悼亡之愁的对象已经不复存在,永远的离别造成了永远的离愁,因而这类愁在诗歌中表现得如泣如诉,魂牵梦绕:朱敦儒在昭君怨中写到:“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这里写的是对往事的追忆与物在人非的幽怨。正是由于愁肠不断才使往事都打上了幽怨的烙印。原本离别就让人产生愁绪,那么永别也就让人产生了永难排解的愁绪了。
古典诗词中写离愁别绪的很多,诗人将这一情绪表达得充分而有力,使读者感受着诗人那望眼欲穿的愁绪。
三、闲愁
如果说诗人是对生命、人生进行思考探求的心灵轨迹与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者与描绘者,那么通过诗人的心理变化就可看到诗人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愁思,这种愁往往不是因事而起,而是在诗人不经意瞬间突现出来,常表现为对生命的无端愁怨,多为伤春惜时夏日幽思之作。“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19),可见闲愁之无以排解。朱淑真也曾发出“十二栏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20)的怨语;宴殊则更是多愁善感:“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21)贺铸更是在青玉案中直接道出了这种愁绪:“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也多表现为淡淡的清愁。
如果说婉约词人描写的闲愁是稍纵即逝的春愁,那么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2)则是久久地萦绕在诗人心头的无限人生之愁。
面对时光流逝不觉愁绪满怀,这是诗人特有的气质和个性。也正因诗人有了这一气质和个性,才使古典诗词中多了这份闲愁,这份诗意。这种愁看似很淡却又很撩人。
以上我用三种愁概括了古典诗词中的愁绪。当然,仅用上述三种愁来概括古典诗词中的愁是不全面也不尽全面的。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的愁绪往往不是单一的某种愁,而是几种复杂愁绪的交织混合。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就是个典型:“少年不识愁滋味”却要“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上片写的是闲愁,而下片的“识尽愁滋味”又“欲说还休”则转入了深邃的人生之愁。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地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里明明写的是相思之愁,却又暗示了青春流逝之愁。一些诉说羁旅之愁的诗也顺理成章地转入了思乡之愁、相思之愁等等。从这方面来看这三种愁绪又是互相渗透互相交织的。
尽管愁的类型不同,不管是单一的愁绪还是几种愁绪的交织混合都无外乎这三种愁。无论是感士不遇之愁还是羁旅思乡、伤逝悼亡的离愁或者是伤春惜时的淡淡闲愁,都是诗人人生体验和心中境界的真实外露,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没有诗人的这些真实的心理感应是绝对写不出这充满愁绪动人心弦的诗歌的,甚至写不出诗。
可见,无论是单一的愁绪还是几种愁绪的交织,都没有离开这三种愁,没有离开愁。由此,愁绪已成古典诗词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注释:
(1)离骚
(2)李白将进酒
(3)李贺开愁歌
(4)李贺二十二月乐词三月
(5)李贺咸阳城东楼
(6)宴殊蝶恋花
(7)柳永蝶恋花
(8)少司令
(9)李清照醉花阴
(10)王昌龄闺怨
(11)刘禹锡春词
(12)张继枫桥夜泊
(13)崔颢黄鹤楼
(14)钱起送锺评事应宏词下第六归
(15)李端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16)李白宣州谢朓楼饯校叔书云
(17)清人评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18)李煜相见欢
(19)张先天仙子
(20)朱淑真谒金门
(21)宴殊踏莎行
(22)李白秋浦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4)苏者聪宋代女性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5)刘国瑛心态与诗歌创作上海学林出版社
(6)马茂元十大诗人上海古籍出版社
(7)唐诗宋词元曲浙江古籍出版社
(8)朱光潜诗人的孤寂
(9)杨然诗歌:灵魂倾述的最佳载体
(10)闵红李商隐——悲剧的人生感伤的诗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
(11)王其垲浅析李清照词的白描特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4
。在那段“阶下囚”的日子里,这位“薄命君王”、“绝代才人”(17)对故土的眷恋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8)啊!由此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叹!众所周知,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充满了眷恋故国的愁绪:作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的声声慢是词人饱受国破家亡打击后悲痛欲绝所倾吐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声。一个“愁”字概括了词人全部的凄愁哀怨。
如果说前面的几种愁绪让人愁肠欲断,但至少他们还有望回归故里,再续相思,可是那些伤逝悼亡之愁的对象已经不复存在,永远的离别造成了永远的离愁,因而这类愁在诗歌中表现得如泣如诉,魂牵梦绕:朱敦儒在昭君怨中写到:“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这里写的是对往事的追忆与物在人非的幽怨。正是由于愁肠不断才使往事都打上了幽怨的烙印。原本离别就让人产生愁绪,那么永别也就让人产生了永难排解的愁绪了。
古典诗词中写离愁别绪的很多,诗人将这一情绪表达得充分而有力,使读者感受着诗人那望眼欲穿的愁绪。
三、闲愁
如果说诗人是对生命、人生进行思考探求的心灵轨迹与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者与描绘者,那么通过诗人的心理变化就可看到诗人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愁思,这种愁往往不是因事而起,而是在诗人不经意瞬间突现出来,常表现为对生命的无端愁怨,多为伤春惜时夏日幽思之作。“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19),可见闲愁之无以排解。朱淑真也曾发出“十二栏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20)的怨语;宴殊则更是多愁善感:“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21)贺铸更是在青玉案中直接道出了这种愁绪:“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也多表现为淡淡的清愁。
如果说婉约词人描写的闲愁是稍纵即逝的春愁,那么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2)则是久久地萦绕在诗人心头的无限人生之愁。
面对时光流逝不觉愁绪满怀,这是诗人特有的气质和个性。也正因诗人有了这一气质和个性,才使古典诗词中多了这份闲愁,这份诗意。这种愁看似很淡却又很撩人。
以上我用三种愁概括了古典诗词中的愁绪。当然,仅用上述三种愁来概括古典诗词中的愁是不全面也不尽全面的。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的愁绪往往不是单一的某种愁,而是几种复杂愁绪的交织混合。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就是个典型:“少年不识愁滋味”却要“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上片写的是闲愁,而下片的“识尽愁滋味”又“欲说还休”则转入了深邃的人生之愁。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地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里明明写的是相思之愁,却又暗示了青春流逝之愁。一些诉说羁旅之愁的诗也顺理成章地转入了思乡之愁、相思之愁等等。从这方面来看这三种愁绪又是互相渗透互相交织的。
尽管愁的类型不同,不管是单一的愁绪还是几种愁绪的交织混合都无外乎这三种愁。无论是感士不遇之愁还是羁旅思乡、伤逝悼亡的离愁或者是伤春惜时的淡淡闲愁,都是诗人人生体验和心中境界的真实外露,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没有诗人的这些真实的心理感应是绝对写不出这充满愁绪动人心弦的诗歌的,甚至写不出诗。
可见,无论是单一的愁绪还是几种愁绪的交织,都没有离开这三种愁,没有离开愁。由此,愁绪已成古典诗词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注释:
(1)离骚
(2)李白将进酒
(3)李贺开愁歌
(4)李贺二十二月乐词三月
(5)李贺咸阳城东楼
(6)宴殊蝶恋花
(7)柳永蝶恋花
(8)少司令
(9)李清照醉花阴
(10)王昌龄闺怨
(11)刘禹锡春词
(12)张继枫桥夜泊
(13)崔颢黄鹤楼
(14)钱起送锺评事应宏词下第六归
(15)李端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16)李白宣州谢朓楼饯校叔书云
(17)清人评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18)李煜相见欢
(19)张先天仙子
(20)朱淑真谒金门
(21)宴殊踏莎行
(22)李白秋浦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4)苏者聪宋代女性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5)刘国瑛心态与诗歌创作上海学林出版社
(6)马茂元十大诗人上海古籍出版社
(7)唐诗宋词元曲浙江古籍出版社
(8)朱光潜诗人的孤寂
(9)杨然诗歌:灵魂倾述的最佳载体
(10)闵红李商隐——悲剧的人生感伤的诗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
(11)王其垲浅析李清照词的白描特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