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之父篇 (1/2)
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少年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怎么办?两条路:投降、战死!这时,有人站起来对李陵说道“将军威震匈奴,却落到今天这绝境,只怪天不遂人愿。不过将军也不用绝望。当年浞野侯被匈奴俘虏,如今逃跑回国,依然受到天子重用。将军何不就学那赵破奴呢”这话意思明显,劝李陵假降匈奴,另做长计…
可身负家族骄傲的李陵拒绝了“君且止。吾不死,非壮士也”意思就是:你不要再说了。我若不死,那就太不男人了!
何为真男人?就是生得坦荡,死得其所!对李陵来说,他身体里流淌的是李广沸腾的血,是大汉军人骄傲无畏的血。以悲壮的生命谱写军人壮烈的歌,这是李家世代的梦想!李陵已做出选择:他将战至最后一刻!
这是最后的战斗,也是最后的告别。李陵命士兵们砍掉大旗,埋掉珍宝。然后仰天叹息,悲壮的做最后演讲“如我们现在还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得出去。可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与其坐等到天亮,被敌人俘虏,不如兄弟们就此散了吧。我这样做,也是希望你们能有人活着,回去向天子报告”演讲完毕,李陵分给每个士兵两升米、一块冰。并且约好:大家一齐跑回遮虏障的汉军边境要塞会合,之后一起回国…
半夜,李陵准备突围。汉军敲鼓,发现鼓已经破了。于是,李陵只好与韩延年一起上马,率十余人向匈奴发起绝地冲锋!
李陵此举,是要引开敌军注意力,好让兄弟们好跑路。果然,李、韩二人成功引来数千匈奴骑兵追赶。韩延年力战而死!
李陵?他投降了!投降了?这是真的吗?渴望战死,似只是李陵一句天大的空话?
李陵之败,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这根稻草,就是那个可耻的告密者管敢!我仿佛看见冥冥之中,李陵被一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牵向远方,再也不能回头!
李陵败阵的地方,距汉塞只有百余里,其手下兄弟共有四百余人成功逃了回来。而韩延年战死、李陵投降的消息,就由他们带回边塞,而边塞将军又将战报传回长安…
此时的汉武大帝刘彻,正在京城内静静地等待。他脸色沉重,表情凝结。他不是等待李陵创造战场奇迹,而是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等待李陵战死的消息。战死,似是李陵对自己、对家族、对国家最好的交待。刘彻是这样想的。
陪同刘彻等侯军报的,还有李陵的老母及李陵年轻的妻子。是刘彻将他们召来的,并使一会看相的人观察这两个女人。相面人告诉刘彻“李陵老母及妻子,情绪很稳,没死人的丧色”没有丧色,说明她们心里还是挺乐观的。真是这样吗?心情倍加沉重的刘彻似看到一丝火焰在黑暗的深处摇晃。他渴望李陵老母及妻子的情绪,能给李陵带来好运…
正当刘彻忐忑不安时,军报来了!刘彻这才得知:李陵投降了?这下子,问题可大了!
投降,说小了是一个人的事;往上说,是一支军队的事;再往上说,是关系到国家面子的事。汉武大帝刘彻奋斗一生,练就了汉朝铁腕拳头,打出了大汉雄风!然而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这下全被投降的李陵给抹黑了!
刘彻出奇地愤怒了。他马上找来当时被李陵派回来汇报情况的陈步乐。之前,陈步乐因跑腿报喜,刘彻赏了他个郎官。现在面对刘彻的痛骂,陈步乐无言以对,只好自杀…
紧接着刘彻召集群臣开会,就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进行讨论。其实根本就不用讨论,庙堂之上,众人个个痛骂李陵。然而众臣之中,有一人犹如看客,冷静地看着同僚们的表演。而他的表现,竟也被正在看表演的刘彻瞄见了!
命运是什么?有人说:强者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他凭借本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个体的人生轨迹。而所谓弱者的命运,从来都不在自己手里。犹如风中的浮萍,生死由天,富贵由命…
此时谁都不会想到:刘彻无意瞄过的这一眼,从此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中华史学之父就此诞生:司马迁!
司马氏传说为上古时代司天地的重黎氏之后,在周宣王时改姓司马氏,一直以史官为职业。惠、襄之际,司马氏去周适晋。之后春秋战国,天下分崩,司马氏也分散各地。秦惠文王时有灭蜀的司马错;司马错之孙司马靳曾随白起一起打过长平之战,后和白起一起被秦昭襄王赐死;司马靳之孙司马昌在秦始皇时代曾做过主铁官,之后司马昌生司马无泽、司马无泽生司马喜,这算是短暂的职业转型阶段。到了司马喜之子、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这一代又做回太史令,恢复祖业…
古往今来,所谓大师,从来都是早慧的动物。十岁,司马迁开始诵古文;二十岁周游天下。然后定居长安,优游无事,直到三十六岁那年…
BC110年,司马迁约36岁(另有一说:司马迁这年26岁)汉武大帝去泰山封禅。按规矩,身为史官的司马谈理当随行。却因病无缘封禅盛典。司马迁临时替父随行。参加完封禅大典的司马迁回到洛阳,郁闷至极的老父亲估算自己活不长了,于是流着眼泪向司马迁交待了两件事:1继续家族祖业做史官;2继续老父遗志,写出一部横震古今的史书…
司马谈说完遗言,就走了。两年后,司马迁如父所愿,当上了太史令,并开始编写史书。将近十年,司马迁都过着平淡无奇、默默无闻的生活。直到替李陵战败辩解的这一刻!
刘彻问司马迁“你怎么看待李陵战败投降一事”司马迁雄辩滔滔,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1李陵告别父母妻子,在千里之外奋力杀敌报国,有国士之风。不幸战败,那些安居后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却要说什么风凉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痛;2李陵... -->>
那怎么办?两条路:投降、战死!这时,有人站起来对李陵说道“将军威震匈奴,却落到今天这绝境,只怪天不遂人愿。不过将军也不用绝望。当年浞野侯被匈奴俘虏,如今逃跑回国,依然受到天子重用。将军何不就学那赵破奴呢”这话意思明显,劝李陵假降匈奴,另做长计…
可身负家族骄傲的李陵拒绝了“君且止。吾不死,非壮士也”意思就是:你不要再说了。我若不死,那就太不男人了!
何为真男人?就是生得坦荡,死得其所!对李陵来说,他身体里流淌的是李广沸腾的血,是大汉军人骄傲无畏的血。以悲壮的生命谱写军人壮烈的歌,这是李家世代的梦想!李陵已做出选择:他将战至最后一刻!
这是最后的战斗,也是最后的告别。李陵命士兵们砍掉大旗,埋掉珍宝。然后仰天叹息,悲壮的做最后演讲“如我们现在还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得出去。可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与其坐等到天亮,被敌人俘虏,不如兄弟们就此散了吧。我这样做,也是希望你们能有人活着,回去向天子报告”演讲完毕,李陵分给每个士兵两升米、一块冰。并且约好:大家一齐跑回遮虏障的汉军边境要塞会合,之后一起回国…
半夜,李陵准备突围。汉军敲鼓,发现鼓已经破了。于是,李陵只好与韩延年一起上马,率十余人向匈奴发起绝地冲锋!
李陵此举,是要引开敌军注意力,好让兄弟们好跑路。果然,李、韩二人成功引来数千匈奴骑兵追赶。韩延年力战而死!
李陵?他投降了!投降了?这是真的吗?渴望战死,似只是李陵一句天大的空话?
李陵之败,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这根稻草,就是那个可耻的告密者管敢!我仿佛看见冥冥之中,李陵被一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牵向远方,再也不能回头!
李陵败阵的地方,距汉塞只有百余里,其手下兄弟共有四百余人成功逃了回来。而韩延年战死、李陵投降的消息,就由他们带回边塞,而边塞将军又将战报传回长安…
此时的汉武大帝刘彻,正在京城内静静地等待。他脸色沉重,表情凝结。他不是等待李陵创造战场奇迹,而是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等待李陵战死的消息。战死,似是李陵对自己、对家族、对国家最好的交待。刘彻是这样想的。
陪同刘彻等侯军报的,还有李陵的老母及李陵年轻的妻子。是刘彻将他们召来的,并使一会看相的人观察这两个女人。相面人告诉刘彻“李陵老母及妻子,情绪很稳,没死人的丧色”没有丧色,说明她们心里还是挺乐观的。真是这样吗?心情倍加沉重的刘彻似看到一丝火焰在黑暗的深处摇晃。他渴望李陵老母及妻子的情绪,能给李陵带来好运…
正当刘彻忐忑不安时,军报来了!刘彻这才得知:李陵投降了?这下子,问题可大了!
投降,说小了是一个人的事;往上说,是一支军队的事;再往上说,是关系到国家面子的事。汉武大帝刘彻奋斗一生,练就了汉朝铁腕拳头,打出了大汉雄风!然而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这下全被投降的李陵给抹黑了!
刘彻出奇地愤怒了。他马上找来当时被李陵派回来汇报情况的陈步乐。之前,陈步乐因跑腿报喜,刘彻赏了他个郎官。现在面对刘彻的痛骂,陈步乐无言以对,只好自杀…
紧接着刘彻召集群臣开会,就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进行讨论。其实根本就不用讨论,庙堂之上,众人个个痛骂李陵。然而众臣之中,有一人犹如看客,冷静地看着同僚们的表演。而他的表现,竟也被正在看表演的刘彻瞄见了!
命运是什么?有人说:强者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他凭借本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个体的人生轨迹。而所谓弱者的命运,从来都不在自己手里。犹如风中的浮萍,生死由天,富贵由命…
此时谁都不会想到:刘彻无意瞄过的这一眼,从此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中华史学之父就此诞生:司马迁!
司马氏传说为上古时代司天地的重黎氏之后,在周宣王时改姓司马氏,一直以史官为职业。惠、襄之际,司马氏去周适晋。之后春秋战国,天下分崩,司马氏也分散各地。秦惠文王时有灭蜀的司马错;司马错之孙司马靳曾随白起一起打过长平之战,后和白起一起被秦昭襄王赐死;司马靳之孙司马昌在秦始皇时代曾做过主铁官,之后司马昌生司马无泽、司马无泽生司马喜,这算是短暂的职业转型阶段。到了司马喜之子、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这一代又做回太史令,恢复祖业…
古往今来,所谓大师,从来都是早慧的动物。十岁,司马迁开始诵古文;二十岁周游天下。然后定居长安,优游无事,直到三十六岁那年…
BC110年,司马迁约36岁(另有一说:司马迁这年26岁)汉武大帝去泰山封禅。按规矩,身为史官的司马谈理当随行。却因病无缘封禅盛典。司马迁临时替父随行。参加完封禅大典的司马迁回到洛阳,郁闷至极的老父亲估算自己活不长了,于是流着眼泪向司马迁交待了两件事:1继续家族祖业做史官;2继续老父遗志,写出一部横震古今的史书…
司马谈说完遗言,就走了。两年后,司马迁如父所愿,当上了太史令,并开始编写史书。将近十年,司马迁都过着平淡无奇、默默无闻的生活。直到替李陵战败辩解的这一刻!
刘彻问司马迁“你怎么看待李陵战败投降一事”司马迁雄辩滔滔,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1李陵告别父母妻子,在千里之外奋力杀敌报国,有国士之风。不幸战败,那些安居后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却要说什么风凉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痛;2李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