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征篇 (2/2)
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从陈桥到崖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上决定了历史进程…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吕端、李沆等宰相都是赵恒的恩人或老师。为了信任,更为尊重,赵恒下令不仅国家政事,就连军事行动。也首先由宰相们看。另外,前任枢密使王显当年是挂衔在前线御敌的,想让他先看也办不到。所以这习惯被保留至现在…
情况紧急,但寇准就是不急。这些十万火急的告急文书,他连看都不看就扔在一边。毕士安就在边上看着,也不管,随寇准为所欲为…
第二天早朝,寇准才把这些积压了多份的烫手文件上交给皇帝。那一刻,皇帝的心灵是怎样的呢?没有河北了,敌人都到河南了!巨大的震撼中。理智让赵恒仍认清了这时唯一能为他解开死结的人——寇准“现在怎么办”
寇准的回答则非常体贴到位“陛下!您想快点了结此事?还是慢点”
如换成赵匡胤,相信寇准的大门牙就该在此话出口的一瞬间飞舞在金銮宝殿上了。你简直恶搞!怠误了军情,还敢拿皇帝开心!但赵恒有涵养“我要快”
寇准“那么很简单。臣以为5天内就可了结!只要您亲征”
亲征?赵恒犹豫了,他说要回后宫再仔细想想…但寇准就像当年对老皇帝赵光义那样,硬生生把赵恒按住“陛下一走,臣等再不得见。那一切就都完了。现在军情万分紧急,请陛下决定”赵恒这才决定亲征…
只是昂然下殿、准备筹划皇帝亲征的寇准没有注意他旁边有四道阴冷的目光。他为追求效果,刻意积压告急文书,固然刺激了皇帝。但也把别人刺激到了…参知政事王钦若、枢密副使陈尧叟。等朝臣都散开,他俩来见皇帝。两人意见一致,都是请求皇帝逃跑。差别在于一个请皇帝逃到成都(陈尧叟是成都人)一个请皇帝到金陵(王钦若是江南人)
于是当寇准再次被皇帝紧急召进皇宫时,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之后他记起来了。为什么当初赵光义要给自己这三儿子取这名字——赵恒“名此。欲我儿有常德,久于其道也”儿子,给你取这名字,就是要提醒你。要有始有终,别有头无尾…以文治国,赵光义至少能把一个人本性和缺陷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三儿子最大毛病就在于此:摇摆不定。
赵恒召见寇准的第一句话“朕现在是去成都好?还是金陵好”
寇准在震惊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陛下。那么你是想当孟昶呢?还是李煜”当然这样的话就连寇准也不敢说出口。他向旁边看了看。王钦若、陈尧叟…瞬间他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谁给陛下出的这种主意?臣请求马上砍了他!现在天子神武,将帅同心,只要您亲征,契丹必将撒军。好吧!就算您不打算亲征,我们坚守城池,拖垮辽军!无论怎样,都没到您抛弃宗庙,出外逃难的地步”接下来寇准阐述自己对策“1马上调天雄军1万,由周莹、孙全照率领,火速赴援贝州。如来不及,就先命孙率5千人驰援。再令莫州的石普等人策应;2如这时辽军己越过贝州,逼近大名府,那么速命定州大阵南移。大阵的损失由雷有终来补充。王超与魏能、田敏等人汇合后向大名府集结,以便您御驾亲征;3万一定州被辽军隔断,大阵没法南下,而大名府一带又被辽军袭击,就只有命魏能、田敏的全骑兵部队不顾一切代价南下大名府,迟滞辽军攻势,等待您的亲征…”寇准顿了一顿“现在全部焦点都在河北大名府。没兵,但我们有大臣!要派一德高望重、天下皆知的您的亲信大臣去,这样才能让百姓军民们相信您没放弃河北!这个人…”寇准突然转身“参政大人!现在是为国分忧之时,您不能推辞”
蓦然抬头,王钦若惊觉自己在毫无防备下被雷劈中了。但王钦若也是人中之杰,且实事求是说,不管他对于大宋朝是个什么角色,对赵恒他始终都忠贞不二。他瞬间稳定了下来,态度沉静地答道“陛下,臣愿去”只是从此心底里深深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寇准,有我没你!
24日,大宋参知政事副宰相王钦若亲临前线,火速赶往最紧要的大名府!缺兵少将,但他还要把定州大阵都堵不住的敌人拦住,给自己的皇帝亲征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一件奇妙的事发生了。在莫州城,守将石普突然见到4个汉人装扮的士兵来到城下,他们手中有一封信“这是写给汉人皇帝的…”
石普接过信,只是看了眼此信落款处的人名,就再不迟疑,马上精选多名亲信,分走不同路线,命他们穿越整个河北,定要把这封信送进开封,上交皇帝本人!这其间好几个送信人都出事了。一叫张皓的还被辽军生擒。在这场伟大战役中,一个小人物张皓也将作出自己的贡献…
但无论谁,都比不上这封信和发信人的贡献…
就在王钦若赶往前线的同一天,这封信千辛万苦终于在闰9月24日送进了大宋皇宫。宋真宗赵恒打开信笺,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因这是一封“死人”写来的信——望都之战中的王继忠!
王继忠在信里先解释了下去年的战场上都发生了什么。他没怨恨救援不利的王超,而是自认有罪。战败就是军人的失职,何况他还投降了。但接下去他说,辽国知道他是宋朝皇帝亲信,所以对他非常好。他现在时刻都听到契丹皇帝、太后说要息民止战,且现在辽国很钦佩您的仁德,想和您重归于好。希望智慧仁慈的您能听从这个建议…首先得分清楚这封信的真假。王继忠是否真的没死?这封信真是他写的?且关键更在于这封信是否的确是辽帝和萧太后的意思?
大宋君臣紧急召开讨论。以首相毕士安为首,集体同意“相信”契丹人一次。但皇帝摇头——不对!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算辽国是真想议和,也有别的企图。他们要的是关南的土地,因那里曾是他们的。如他们要钱财,可以答应。如要土地,那就只有一战!朕必将亲征!当天,赵恒亲笔给王继忠写回信,信里答应可以议和。但仅此而己…就这样,通过王继忠,宋辽两国最高领导人在战争之外已经开始不断的秘密接触…(未完待续。。)
本上决定了历史进程…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吕端、李沆等宰相都是赵恒的恩人或老师。为了信任,更为尊重,赵恒下令不仅国家政事,就连军事行动。也首先由宰相们看。另外,前任枢密使王显当年是挂衔在前线御敌的,想让他先看也办不到。所以这习惯被保留至现在…
情况紧急,但寇准就是不急。这些十万火急的告急文书,他连看都不看就扔在一边。毕士安就在边上看着,也不管,随寇准为所欲为…
第二天早朝,寇准才把这些积压了多份的烫手文件上交给皇帝。那一刻,皇帝的心灵是怎样的呢?没有河北了,敌人都到河南了!巨大的震撼中。理智让赵恒仍认清了这时唯一能为他解开死结的人——寇准“现在怎么办”
寇准的回答则非常体贴到位“陛下!您想快点了结此事?还是慢点”
如换成赵匡胤,相信寇准的大门牙就该在此话出口的一瞬间飞舞在金銮宝殿上了。你简直恶搞!怠误了军情,还敢拿皇帝开心!但赵恒有涵养“我要快”
寇准“那么很简单。臣以为5天内就可了结!只要您亲征”
亲征?赵恒犹豫了,他说要回后宫再仔细想想…但寇准就像当年对老皇帝赵光义那样,硬生生把赵恒按住“陛下一走,臣等再不得见。那一切就都完了。现在军情万分紧急,请陛下决定”赵恒这才决定亲征…
只是昂然下殿、准备筹划皇帝亲征的寇准没有注意他旁边有四道阴冷的目光。他为追求效果,刻意积压告急文书,固然刺激了皇帝。但也把别人刺激到了…参知政事王钦若、枢密副使陈尧叟。等朝臣都散开,他俩来见皇帝。两人意见一致,都是请求皇帝逃跑。差别在于一个请皇帝逃到成都(陈尧叟是成都人)一个请皇帝到金陵(王钦若是江南人)
于是当寇准再次被皇帝紧急召进皇宫时,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之后他记起来了。为什么当初赵光义要给自己这三儿子取这名字——赵恒“名此。欲我儿有常德,久于其道也”儿子,给你取这名字,就是要提醒你。要有始有终,别有头无尾…以文治国,赵光义至少能把一个人本性和缺陷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三儿子最大毛病就在于此:摇摆不定。
赵恒召见寇准的第一句话“朕现在是去成都好?还是金陵好”
寇准在震惊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陛下。那么你是想当孟昶呢?还是李煜”当然这样的话就连寇准也不敢说出口。他向旁边看了看。王钦若、陈尧叟…瞬间他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谁给陛下出的这种主意?臣请求马上砍了他!现在天子神武,将帅同心,只要您亲征,契丹必将撒军。好吧!就算您不打算亲征,我们坚守城池,拖垮辽军!无论怎样,都没到您抛弃宗庙,出外逃难的地步”接下来寇准阐述自己对策“1马上调天雄军1万,由周莹、孙全照率领,火速赴援贝州。如来不及,就先命孙率5千人驰援。再令莫州的石普等人策应;2如这时辽军己越过贝州,逼近大名府,那么速命定州大阵南移。大阵的损失由雷有终来补充。王超与魏能、田敏等人汇合后向大名府集结,以便您御驾亲征;3万一定州被辽军隔断,大阵没法南下,而大名府一带又被辽军袭击,就只有命魏能、田敏的全骑兵部队不顾一切代价南下大名府,迟滞辽军攻势,等待您的亲征…”寇准顿了一顿“现在全部焦点都在河北大名府。没兵,但我们有大臣!要派一德高望重、天下皆知的您的亲信大臣去,这样才能让百姓军民们相信您没放弃河北!这个人…”寇准突然转身“参政大人!现在是为国分忧之时,您不能推辞”
蓦然抬头,王钦若惊觉自己在毫无防备下被雷劈中了。但王钦若也是人中之杰,且实事求是说,不管他对于大宋朝是个什么角色,对赵恒他始终都忠贞不二。他瞬间稳定了下来,态度沉静地答道“陛下,臣愿去”只是从此心底里深深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寇准,有我没你!
24日,大宋参知政事副宰相王钦若亲临前线,火速赶往最紧要的大名府!缺兵少将,但他还要把定州大阵都堵不住的敌人拦住,给自己的皇帝亲征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一件奇妙的事发生了。在莫州城,守将石普突然见到4个汉人装扮的士兵来到城下,他们手中有一封信“这是写给汉人皇帝的…”
石普接过信,只是看了眼此信落款处的人名,就再不迟疑,马上精选多名亲信,分走不同路线,命他们穿越整个河北,定要把这封信送进开封,上交皇帝本人!这其间好几个送信人都出事了。一叫张皓的还被辽军生擒。在这场伟大战役中,一个小人物张皓也将作出自己的贡献…
但无论谁,都比不上这封信和发信人的贡献…
就在王钦若赶往前线的同一天,这封信千辛万苦终于在闰9月24日送进了大宋皇宫。宋真宗赵恒打开信笺,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因这是一封“死人”写来的信——望都之战中的王继忠!
王继忠在信里先解释了下去年的战场上都发生了什么。他没怨恨救援不利的王超,而是自认有罪。战败就是军人的失职,何况他还投降了。但接下去他说,辽国知道他是宋朝皇帝亲信,所以对他非常好。他现在时刻都听到契丹皇帝、太后说要息民止战,且现在辽国很钦佩您的仁德,想和您重归于好。希望智慧仁慈的您能听从这个建议…首先得分清楚这封信的真假。王继忠是否真的没死?这封信真是他写的?且关键更在于这封信是否的确是辽帝和萧太后的意思?
大宋君臣紧急召开讨论。以首相毕士安为首,集体同意“相信”契丹人一次。但皇帝摇头——不对!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算辽国是真想议和,也有别的企图。他们要的是关南的土地,因那里曾是他们的。如他们要钱财,可以答应。如要土地,那就只有一战!朕必将亲征!当天,赵恒亲笔给王继忠写回信,信里答应可以议和。但仅此而己…就这样,通过王继忠,宋辽两国最高领导人在战争之外已经开始不断的秘密接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