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临潭县6000多万元扶贫贷款的跟踪调查扶贫贷款对于支持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脱贫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扶贫贷款资金的发放、使用和收回在宏观上存在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的过渡,政策性与经营性的不衔接,微观上存在政府部门与商业银行的矛盾,从而导致扶贫贷款在整个运行管理中出现了大量的沉淀和无法收回的局面,尽管政府采取了贴息补偿,但扶贫贷款回收率低,造成基层发放扶贫贷款的金融机构负担加重,亏损不断增大,投放积极性大大降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最近,我们对临潭县历年来扶贫贷款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扶贫贷款政策实施情况。
1.临潭县概况。临潭县现辖3镇16乡,141个村委会,7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回、藏等12个民族。基本县情是山地多、川地少,旱地多、水地少,人口多、土地少,“四荒地”多、林草地少,广种薄收,结构单一,自然资源贫乏,海拔较高,属于高寒阴湿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2.扶贫贷款发放的基本情况。截至到2005年末,临潭农行扶贫贷款余额6710万元,其中不良贷款高达671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100%,扶贫贷款资产质量之差让人休目。
二、造成扶贫贷款大量沉淀、流失的原因。
1.群众认识有误区。首先在认识上就有偏见,许多人把扶贫贷款视同财政资金或救济款,认为贷了不用偿还或还不了国家会核销;而另一些人认为扶贫贷款就是到户贷款,变相硬性规定到户贷款比例,私自减少贷款程序;更有甚者,乡、村干部代替农户贷款,从中收取好处费,造成了部分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得到了贷款。
2.重放轻管,贷款回收难。是从外部看,党政机关、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对扶贫贷款的发放十分热心,争先恐后地推荐项目,密切注意贷款意向安排。贷款到位后,对扶贫贷款效益如何,如何使贷款发挥最大作用,扶起来了没有,这些主管部门并不太关心,甚至在收贷收息时为贷户说好话。二是从银行内部看,一些员工对扶贫贷款的清收和管理存在认识上偏差;重常规贷款、轻扶贫贷款,错误地认为扶贫贷款的发放有专门政策,清收也要靠政策;加上扶贫贷款发放面宽,前几年扶贫贷款以“撒胡椒面”的形式发放,目前的状况是点多、面广,清收难度十分大,出现坐等观望情况,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扶贫贷款三次转移管理者,最早一由_农业银行发放并进行管理,1995年农发行成立后划归农发行管理,由于农发行机构小、人员少,扶贫贷款由农发行委托农村信用社代理。1997由于撤并农发行后,扶贫贷款又由农业专柜代理,在移交过程中有部分信用社把自身的部分不良贷款置换成了扶贫贷款,从而形成了扶贫贷款的大量沉淀,加上这其间跨度较大,催收力度时紧时松,部分贷户已形成“绝户”,呆账、坏账资金不断上升,事实上已经很难收回。
3.由于临潭自然条件差,农业低效益,农业一年只收一茬,且严重的靠天吃饭,每年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增收十分缓慢,导致扶贫贷款效益差。农户种植、加工农副产品受到市场、灾害、科技、管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农业效益很差。一旦某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使经营农户损失惨重,农户无力还贷造成贷款风险。
4.历年来政府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放不管收,一些地方机构不顾客观条件,不认真调查研究,到现在还以现场办公会、行政干预拍板方式盲目确定产业项目和对贷户发放贷款,如;育肥牛、小尾寒羊、药材种植等等,由于产、供、销不能很好衔接,前期的扶贫贷款往往打了“水漂”,而地方政府只看到全额或部分补贴利息,热衷于发放贷款,不重视配合发放贷款机构对到期贷款的收回,增加了银行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难度。
5.扶贫贷款存在着“四低”问题;一是借款质量低。由于扶贫。贷款发放期限较长,资产质量之差让人怵目,截至2005年12月末,临潭县已有6710万元扶贫贷款余额转为不良贷款。二是风险防范能力低。从扶贫贷款保全来看,信用贷款占42%,担保贷款占23.%,抵押贷款占35%0若以《担保法》来衡量担保贷款质量,60%贷款手续不齐全,程序不合规,属于无效担保。三是社会效益低。至2005年年末,临潭县使用扶贫贷款的企业已改制完毕,这些企业已无效益可言。四是农行自身效... -->>
对临潭县6000多万元扶贫贷款的跟踪调查扶贫贷款对于支持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脱贫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扶贫贷款资金的发放、使用和收回在宏观上存在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的过渡,政策性与经营性的不衔接,微观上存在政府部门与商业银行的矛盾,从而导致扶贫贷款在整个运行管理中出现了大量的沉淀和无法收回的局面,尽管政府采取了贴息补偿,但扶贫贷款回收率低,造成基层发放扶贫贷款的金融机构负担加重,亏损不断增大,投放积极性大大降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最近,我们对临潭县历年来扶贫贷款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扶贫贷款政策实施情况。
1.临潭县概况。临潭县现辖3镇16乡,141个村委会,7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回、藏等12个民族。基本县情是山地多、川地少,旱地多、水地少,人口多、土地少,“四荒地”多、林草地少,广种薄收,结构单一,自然资源贫乏,海拔较高,属于高寒阴湿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2.扶贫贷款发放的基本情况。截至到2005年末,临潭农行扶贫贷款余额6710万元,其中不良贷款高达671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100%,扶贫贷款资产质量之差让人休目。
二、造成扶贫贷款大量沉淀、流失的原因。
1.群众认识有误区。首先在认识上就有偏见,许多人把扶贫贷款视同财政资金或救济款,认为贷了不用偿还或还不了国家会核销;而另一些人认为扶贫贷款就是到户贷款,变相硬性规定到户贷款比例,私自减少贷款程序;更有甚者,乡、村干部代替农户贷款,从中收取好处费,造成了部分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得到了贷款。
2.重放轻管,贷款回收难。是从外部看,党政机关、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对扶贫贷款的发放十分热心,争先恐后地推荐项目,密切注意贷款意向安排。贷款到位后,对扶贫贷款效益如何,如何使贷款发挥最大作用,扶起来了没有,这些主管部门并不太关心,甚至在收贷收息时为贷户说好话。二是从银行内部看,一些员工对扶贫贷款的清收和管理存在认识上偏差;重常规贷款、轻扶贫贷款,错误地认为扶贫贷款的发放有专门政策,清收也要靠政策;加上扶贫贷款发放面宽,前几年扶贫贷款以“撒胡椒面”的形式发放,目前的状况是点多、面广,清收难度十分大,出现坐等观望情况,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扶贫贷款三次转移管理者,最早一由_农业银行发放并进行管理,1995年农发行成立后划归农发行管理,由于农发行机构小、人员少,扶贫贷款由农发行委托农村信用社代理。1997由于撤并农发行后,扶贫贷款又由农业专柜代理,在移交过程中有部分信用社把自身的部分不良贷款置换成了扶贫贷款,从而形成了扶贫贷款的大量沉淀,加上这其间跨度较大,催收力度时紧时松,部分贷户已形成“绝户”,呆账、坏账资金不断上升,事实上已经很难收回。
3.由于临潭自然条件差,农业低效益,农业一年只收一茬,且严重的靠天吃饭,每年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增收十分缓慢,导致扶贫贷款效益差。农户种植、加工农副产品受到市场、灾害、科技、管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农业效益很差。一旦某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使经营农户损失惨重,农户无力还贷造成贷款风险。
4.历年来政府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放不管收,一些地方机构不顾客观条件,不认真调查研究,到现在还以现场办公会、行政干预拍板方式盲目确定产业项目和对贷户发放贷款,如;育肥牛、小尾寒羊、药材种植等等,由于产、供、销不能很好衔接,前期的扶贫贷款往往打了“水漂”,而地方政府只看到全额或部分补贴利息,热衷于发放贷款,不重视配合发放贷款机构对到期贷款的收回,增加了银行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难度。
5.扶贫贷款存在着“四低”问题;一是借款质量低。由于扶贫。贷款发放期限较长,资产质量之差让人怵目,截至2005年12月末,临潭县已有6710万元扶贫贷款余额转为不良贷款。二是风险防范能力低。从扶贫贷款保全来看,信用贷款占42%,担保贷款占23.%,抵押贷款占35%0若以《担保法》来衡量担保贷款质量,60%贷款手续不齐全,程序不合规,属于无效担保。三是社会效益低。至2005年年末,临潭县使用扶贫贷款的企业已改制完毕,这些企业已无效益可言。四是农行自身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