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我的三国我当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董袭笑道:“兄弟正自新婚燕尔,为何不趁此时机多休养几日,何必急在一时呢。”
刘墉道:“我又何尝不想多留几日,这不是担心曹操提兵南下吗?咱们得早做商议,早做准备,以防到时措手不及啊。”
董袭道:“兄弟尽管放心好了。愚兄已派人打听了,那曹操正率兵攻打并州高干,大军仍驻扎在邺城。何况幽州袁熙、袁尚皆是心腹大患,曹操怎敢轻易南下?”
刘墉叹道:“纵是如此,咱们做臣子的便有千般理由也不能对皇上不闻不问吧。何况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向圣上禀报,耽搁不得。”
“兄弟,即便要去也无需急在这几日吧?你们夫妻历经磨难,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多陪陪她们不好吗?以后战事一起,怕是没多少机会能厮守在一起了呢。”
见董袭不停地劝阻,理由又是那么苍白那么无力,刘墉心中一动,眼一睨,疑惑问道:“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董袭微微一愣,旋即强笑道:“兄弟说的是哪里话,你哥哥什么时候瞒过你?”
“不对!”刘墉摇摇头,盯着董袭正色道,“大哥,你能看着我的眼睛说话吗?”董袭慌忙将目光调转一边,不敢与刘墉相接,刘墉更无怀疑,大声道:“大哥,你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皇上……”
董袭长叹了一口气,沉默了半晌方低声道:“兄弟,不是大哥要成心瞒你。只是大家怕你知道了会影响你的成亲大事。”
刘墉大惊失色,颤声道:“皇上真的出事了?”
董袭苦笑道:“也没那么严重,只是皇上根本就没有到襄阳,而是被曹仁又带回许都去了。”
“怎么会?”刘墉瞠目结舌,茫然不信,喃喃道,“我们这边牵制了曹仁那么久,他人困马乏,如何能追得上?”
董袭叹道:“曹仁是没追上。可我们在汉水北岸待了半月,渡不了河,也进不了樊城,最终又被追来的曹仁大兵团团围住了,无路可走啊。”
刘墉更是气愤难当,大声道:“怎么会这样?刘表呢?刘备呢?他们在做什么!”
“当日,哥哥也是兄弟这般愤怒。那刘表派张允把住汉江渡口,不让我们过江;又派蔡瑁和蒯氏兄弟关闭樊城四门,不许我们入城,我们是走投无路啊。”董袭仰天长叹,一脸的落寞,“兄弟,咱们千算万算,可没算准人心啊。”
刘墉诧异道:“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兄弟,你看湖边风大,天色将暗,而且这里人来人往,颇不方便,不如我们回营再说吧。”
此时刘墉虽仍愤愤不平,却也冷静了不少,便点头道:“好吧。”
两人急步回到军营,亲兵送上两盏茶后躬身退下。刘墉见再无旁人,便焦急问道:“大哥,你快说吧。”
“说起这事,大哥也是义愤填膺、百思不解。”董袭叹道,然后将此经过一一道来。原来,刘表本接受了刘备的建议,做好了将献帝接进襄阳的准备。哪知蔡瑁、蒯良等襄阳的文臣武将却一致反对。理由有二,一是担心引火烧身,襄阳不保;二是担心大权旁落,受制于人。刘表耳根子软,在荆襄安享了这么多年太平日子,锐气早已消磨殆尽,又觉得手下说得很有道理,一番思量后便听从了谋士的建议,只说是不曾见过皇上,难辨真假,不敢接献帝入城。”
“不是还有圣上的玉玺吗?”
董袭叹道:“刘表道玺印极易仿制,不足为据。”
“那刘备呢?他可是见过皇上,见过玉玺的。”
董袭苦笑道:“皇上连刘备的面都没看到。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刘表严令刘备不许出城,并颁下号命,刘备如私自出城,襄阳就不会再有他的容身之地了,新野驻地也要收回。刘备担心失去栖身之所,便不敢去接应,这也是为什么咱们在安昌没有人接应的缘故。”
“当初刘备来信不是说万事俱已办妥了吗?刘表又不是不知道迎来圣上后要面临的结果?曹操就是要来攻取襄阳也得两年以后,那时我们兵强马壮,又有什么可担心的?这些利弊那刘表都是知晓的,当初为什么不说,到这个时候才提出来?早知如此,我们还不如回富义去。”刘墉怒不可遏地道。
董袭轻轻一叹,他知道刘墉这是说的气话,那时必须要早日脱离曹操控制,多一里路便多一分危险,富义离得太远,只襄阳合适。董袭解释道:“那刘表听闻曹操风卷残云般拿下冀州、青州,实力大增,顿时大为惊恐,说与曹操前有结盟通好之约,若是迎进圣上,便是背信弃义,如此民心尽失,又授人以柄,是自寻死路。”
刘墉微一呆,又怒道:“刘表怎会如此天真啊。曹操若是诚实守信之人,吕布就不会被缢死在徐州白门楼了。对方讲诚信,你方可讲诚信;对方若是个反复小人,你还讲诚信,那不仅是不智,简直是愚蠢之极。”刘墉这番话却有些冤枉曹****。曹操并不完全是个言而无信的人,他对自己欣赏的人还是很有诚意的,比如与关羽的约法三章。不过刘墉义愤之下却也顾不了想那么多了。
董袭又道:“以为兄之见,其实这些只是托辞。刘表真正担心的是圣上一入襄阳,他将地位不保,权力不再。”
刘墉一怔,问道:“兄长可否说详细些?”
董袭叹道:“刘表哪有兄弟这般忠心不二、仁厚敦良。论辈份,刘表乃圣上叔父,骨肉至亲;论规矩,却又是臣子,不敢僭越。与曹操不同,刘表不敢胁迫圣上,便只能听命于圣上。如此一来,往日威风何在?何况刘备才干远胜于他,手下关、张、赵等人更是勇冠三军、无人匹敌,以后刘备代而取之亦非不可能。刘表不纳圣上,便是为此。”
刘墉闻言呆若木鸡,心中又愧又气,好一会儿方期期艾艾道:“早知如此,我们何必费那么大的力救皇上出来啊。”说着,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皇上,刘墉有负你的重托。刘墉有愧啊!”
董袭见刘墉不停地自责,便道:“兄弟,圣上并无责怪之意,临行前还给你留了一封信。”董袭从怀里小心... -->>
董袭笑道:“兄弟正自新婚燕尔,为何不趁此时机多休养几日,何必急在一时呢。”
刘墉道:“我又何尝不想多留几日,这不是担心曹操提兵南下吗?咱们得早做商议,早做准备,以防到时措手不及啊。”
董袭道:“兄弟尽管放心好了。愚兄已派人打听了,那曹操正率兵攻打并州高干,大军仍驻扎在邺城。何况幽州袁熙、袁尚皆是心腹大患,曹操怎敢轻易南下?”
刘墉叹道:“纵是如此,咱们做臣子的便有千般理由也不能对皇上不闻不问吧。何况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向圣上禀报,耽搁不得。”
“兄弟,即便要去也无需急在这几日吧?你们夫妻历经磨难,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多陪陪她们不好吗?以后战事一起,怕是没多少机会能厮守在一起了呢。”
见董袭不停地劝阻,理由又是那么苍白那么无力,刘墉心中一动,眼一睨,疑惑问道:“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董袭微微一愣,旋即强笑道:“兄弟说的是哪里话,你哥哥什么时候瞒过你?”
“不对!”刘墉摇摇头,盯着董袭正色道,“大哥,你能看着我的眼睛说话吗?”董袭慌忙将目光调转一边,不敢与刘墉相接,刘墉更无怀疑,大声道:“大哥,你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皇上……”
董袭长叹了一口气,沉默了半晌方低声道:“兄弟,不是大哥要成心瞒你。只是大家怕你知道了会影响你的成亲大事。”
刘墉大惊失色,颤声道:“皇上真的出事了?”
董袭苦笑道:“也没那么严重,只是皇上根本就没有到襄阳,而是被曹仁又带回许都去了。”
“怎么会?”刘墉瞠目结舌,茫然不信,喃喃道,“我们这边牵制了曹仁那么久,他人困马乏,如何能追得上?”
董袭叹道:“曹仁是没追上。可我们在汉水北岸待了半月,渡不了河,也进不了樊城,最终又被追来的曹仁大兵团团围住了,无路可走啊。”
刘墉更是气愤难当,大声道:“怎么会这样?刘表呢?刘备呢?他们在做什么!”
“当日,哥哥也是兄弟这般愤怒。那刘表派张允把住汉江渡口,不让我们过江;又派蔡瑁和蒯氏兄弟关闭樊城四门,不许我们入城,我们是走投无路啊。”董袭仰天长叹,一脸的落寞,“兄弟,咱们千算万算,可没算准人心啊。”
刘墉诧异道:“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兄弟,你看湖边风大,天色将暗,而且这里人来人往,颇不方便,不如我们回营再说吧。”
此时刘墉虽仍愤愤不平,却也冷静了不少,便点头道:“好吧。”
两人急步回到军营,亲兵送上两盏茶后躬身退下。刘墉见再无旁人,便焦急问道:“大哥,你快说吧。”
“说起这事,大哥也是义愤填膺、百思不解。”董袭叹道,然后将此经过一一道来。原来,刘表本接受了刘备的建议,做好了将献帝接进襄阳的准备。哪知蔡瑁、蒯良等襄阳的文臣武将却一致反对。理由有二,一是担心引火烧身,襄阳不保;二是担心大权旁落,受制于人。刘表耳根子软,在荆襄安享了这么多年太平日子,锐气早已消磨殆尽,又觉得手下说得很有道理,一番思量后便听从了谋士的建议,只说是不曾见过皇上,难辨真假,不敢接献帝入城。”
“不是还有圣上的玉玺吗?”
董袭叹道:“刘表道玺印极易仿制,不足为据。”
“那刘备呢?他可是见过皇上,见过玉玺的。”
董袭苦笑道:“皇上连刘备的面都没看到。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刘表严令刘备不许出城,并颁下号命,刘备如私自出城,襄阳就不会再有他的容身之地了,新野驻地也要收回。刘备担心失去栖身之所,便不敢去接应,这也是为什么咱们在安昌没有人接应的缘故。”
“当初刘备来信不是说万事俱已办妥了吗?刘表又不是不知道迎来圣上后要面临的结果?曹操就是要来攻取襄阳也得两年以后,那时我们兵强马壮,又有什么可担心的?这些利弊那刘表都是知晓的,当初为什么不说,到这个时候才提出来?早知如此,我们还不如回富义去。”刘墉怒不可遏地道。
董袭轻轻一叹,他知道刘墉这是说的气话,那时必须要早日脱离曹操控制,多一里路便多一分危险,富义离得太远,只襄阳合适。董袭解释道:“那刘表听闻曹操风卷残云般拿下冀州、青州,实力大增,顿时大为惊恐,说与曹操前有结盟通好之约,若是迎进圣上,便是背信弃义,如此民心尽失,又授人以柄,是自寻死路。”
刘墉微一呆,又怒道:“刘表怎会如此天真啊。曹操若是诚实守信之人,吕布就不会被缢死在徐州白门楼了。对方讲诚信,你方可讲诚信;对方若是个反复小人,你还讲诚信,那不仅是不智,简直是愚蠢之极。”刘墉这番话却有些冤枉曹****。曹操并不完全是个言而无信的人,他对自己欣赏的人还是很有诚意的,比如与关羽的约法三章。不过刘墉义愤之下却也顾不了想那么多了。
董袭又道:“以为兄之见,其实这些只是托辞。刘表真正担心的是圣上一入襄阳,他将地位不保,权力不再。”
刘墉一怔,问道:“兄长可否说详细些?”
董袭叹道:“刘表哪有兄弟这般忠心不二、仁厚敦良。论辈份,刘表乃圣上叔父,骨肉至亲;论规矩,却又是臣子,不敢僭越。与曹操不同,刘表不敢胁迫圣上,便只能听命于圣上。如此一来,往日威风何在?何况刘备才干远胜于他,手下关、张、赵等人更是勇冠三军、无人匹敌,以后刘备代而取之亦非不可能。刘表不纳圣上,便是为此。”
刘墉闻言呆若木鸡,心中又愧又气,好一会儿方期期艾艾道:“早知如此,我们何必费那么大的力救皇上出来啊。”说着,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皇上,刘墉有负你的重托。刘墉有愧啊!”
董袭见刘墉不停地自责,便道:“兄弟,圣上并无责怪之意,临行前还给你留了一封信。”董袭从怀里小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