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冰儿蓝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是一年春来早,转眼间,临汾尧都作家乔忠延主导的文学沙龙已经走过了一年,我也怀着异常虔诚的心态,连续参加了好几次,看着每次的老面孔和新面孔,听着各位大家和青年朋友的侃侃而谈,我总是一次次激动着,收获着,充实着,思考着,惟愿自己能静静地坐在会场一隅,打开眼界,聆听教诲,增长见识,享受智慧,在经意不经意间提高自己。
一、文学与阅历、教育有关
韩寒曾与陆天明等老一代作家进行舌战,他们的差异在哪里?创作风格有何异同?是差异导致断层吗?
乔老师说,文学与阅历有关,产生差异是必然。韩寒年轻,他写的是灵气,陆天明有阅历,他写的是生活,特别贴近现实,二者不在同一地平线,根本没有争的必要。他们内在的东西不同,其实各自成家,和平共处就很好,争,是炒作。两代作家间已经出现了断层,断层也许是好事,文化上的断层也可能形成景观,例如戏曲,肯定有断层,但绝对断不了,出生就是死亡的开始,死亡是另一种新生,一种文化的成长有时标志着另一种文化的没落和衰亡。文学的道理无处不在,船夫所喊的号子,其实就是最初的文学,所有的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情感的凝结,而文学内涵最丰富。人要有深邃的思想,深挚的情感,努力提高修养,开动灵魂,提高欣赏水平、做人的韵味和写作能力。
刘主席说,韩寒就像一头不成熟的小马驹。社会需要文学,文学需要社会,尽管文学痴情诱人,但它总归不是政治经济的主体,文学是人学,它只能处于贵妃与后宫三千佳丽的地位,不能扶正,否则生命力就不强乐。文学诞生于广袤的民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可以歌颂美好,可以是一种煎熬、情感、无奈、呼唤等,它渴望回归本真的释放。作为生命个体,人文呼吸是需要,譬如中国教育,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正统教育,文明监狱,教育应该是春风化雨、人性化的东西,文学与教育不能割开,在当前社会越来越功利的情况下,我们的文学更应该服务于教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像心电图一样有规律,或高或低,汉文化文学一直生生不息,它永远不会死亡。
(二)作品好与坏,发表不是标准
投文字稿和发电子邮件,哪一种被编辑选中的几率高?什么样的稿件容易被选中?如何赢得编辑好感?
乔老师说,关于作品和发表,确切的说,发表不是标准,好的作品不一定能发,没发表的未必就不是好作品。写作,是一种心灵倾诉,不吐不快,但要让更多人知道,得到认可,就要世俗化到一定程度。编辑的口味决定作品的发表与否,比如四川人爱吃辣,那么不吃辣的人就是另类;就好像精心做好一双鞋,你既高兴又悲哀,因为什么,鞋好看耐用,但不合脚,你必须削足适履,这样的感觉又很痛苦。所以要么你就是兴奋表达,率意而为,不图发表,自得其乐,要么就多方了解编者意图,写出他们需要的稿子,抑或会失去自己的本真。
(三)灵感是积累
灵感触发机制,为什么忙碌时有灵感,消闲时反而没有了?如何寻找灵感?
乔老师说,灵感是平台,是文化视野,文化眼光有多高,平台就有多高。生活中的亮点很多,要善于寻找,要用心关注,只读不写是只知道好,不知道怎么写才好;应该把生活中的感情积累起来,用写作的眼光审视生活,感悟生活。小时候,看日历牌,不知道什么是时间,什么是岁月,渐渐长大,才发现,每撕去一页,就是在撕去一页生命,那时才强烈地感到震撼,灵感是生活和感情的积累。
打个比方来说,情感好比是地表水,每时每... -->>
又是一年春来早,转眼间,临汾尧都作家乔忠延主导的文学沙龙已经走过了一年,我也怀着异常虔诚的心态,连续参加了好几次,看着每次的老面孔和新面孔,听着各位大家和青年朋友的侃侃而谈,我总是一次次激动着,收获着,充实着,思考着,惟愿自己能静静地坐在会场一隅,打开眼界,聆听教诲,增长见识,享受智慧,在经意不经意间提高自己。
一、文学与阅历、教育有关
韩寒曾与陆天明等老一代作家进行舌战,他们的差异在哪里?创作风格有何异同?是差异导致断层吗?
乔老师说,文学与阅历有关,产生差异是必然。韩寒年轻,他写的是灵气,陆天明有阅历,他写的是生活,特别贴近现实,二者不在同一地平线,根本没有争的必要。他们内在的东西不同,其实各自成家,和平共处就很好,争,是炒作。两代作家间已经出现了断层,断层也许是好事,文化上的断层也可能形成景观,例如戏曲,肯定有断层,但绝对断不了,出生就是死亡的开始,死亡是另一种新生,一种文化的成长有时标志着另一种文化的没落和衰亡。文学的道理无处不在,船夫所喊的号子,其实就是最初的文学,所有的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情感的凝结,而文学内涵最丰富。人要有深邃的思想,深挚的情感,努力提高修养,开动灵魂,提高欣赏水平、做人的韵味和写作能力。
刘主席说,韩寒就像一头不成熟的小马驹。社会需要文学,文学需要社会,尽管文学痴情诱人,但它总归不是政治经济的主体,文学是人学,它只能处于贵妃与后宫三千佳丽的地位,不能扶正,否则生命力就不强乐。文学诞生于广袤的民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可以歌颂美好,可以是一种煎熬、情感、无奈、呼唤等,它渴望回归本真的释放。作为生命个体,人文呼吸是需要,譬如中国教育,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正统教育,文明监狱,教育应该是春风化雨、人性化的东西,文学与教育不能割开,在当前社会越来越功利的情况下,我们的文学更应该服务于教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像心电图一样有规律,或高或低,汉文化文学一直生生不息,它永远不会死亡。
(二)作品好与坏,发表不是标准
投文字稿和发电子邮件,哪一种被编辑选中的几率高?什么样的稿件容易被选中?如何赢得编辑好感?
乔老师说,关于作品和发表,确切的说,发表不是标准,好的作品不一定能发,没发表的未必就不是好作品。写作,是一种心灵倾诉,不吐不快,但要让更多人知道,得到认可,就要世俗化到一定程度。编辑的口味决定作品的发表与否,比如四川人爱吃辣,那么不吃辣的人就是另类;就好像精心做好一双鞋,你既高兴又悲哀,因为什么,鞋好看耐用,但不合脚,你必须削足适履,这样的感觉又很痛苦。所以要么你就是兴奋表达,率意而为,不图发表,自得其乐,要么就多方了解编者意图,写出他们需要的稿子,抑或会失去自己的本真。
(三)灵感是积累
灵感触发机制,为什么忙碌时有灵感,消闲时反而没有了?如何寻找灵感?
乔老师说,灵感是平台,是文化视野,文化眼光有多高,平台就有多高。生活中的亮点很多,要善于寻找,要用心关注,只读不写是只知道好,不知道怎么写才好;应该把生活中的感情积累起来,用写作的眼光审视生活,感悟生活。小时候,看日历牌,不知道什么是时间,什么是岁月,渐渐长大,才发现,每撕去一页,就是在撕去一页生命,那时才强烈地感到震撼,灵感是生活和感情的积累。
打个比方来说,情感好比是地表水,每时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