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说网 www.zqxsw.net,碧天如水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每个城市,都会给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或曾经到过这个城市的人不同的印象。当然,这和个人的年龄、阅历、学养等有关,同时也和城市本身的文化内蕴有关。成都,在我印象中,就是这样一座蕴藏着浓厚文化的城市。这座城市,对我而言——也许和大多数人对她的印象大相径庭——就是一座带着书卷气息和古旧味道的府库。
我第一次去成都是在近二十年前,最近一次去也距今有十年之久。可以说,我是以一个儿童的眼睛去看成都的,然而就是以这种童稚的、无知的目光,成都也给我留下一个非同寻常的印象——这座城市如同一本书,一本旧年的诗集,微微泛黄的书页平静的记载着历史中的分合起落;这座城市又如同一位和蔼的老者,立于江头,长衫飘飘,阅尽悲欢离合,依然温文尔雅。这个城市,让当年的我,不敢玩笑视之。
成都,就是给我留下了这样深的文化、文学印象。
成都确实是有历史的。其名字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成都”的名字来源于蜀国迁都至此时的雄心大志——一年成市,三年成都,结果成就了一座有着千余年文化的古城。而文化,也将其烙印深深地嵌进成都的血脉中、空气里。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韵味,对我来讲,成都的意味在于在于她的文化:那穿越时空的文化,那由先祖们留传下来的文化。
成都有周文王的墓,也有辛亥革命的纪念碑;成都有文殊院,也有大慈寺;成都有杜甫草堂,也有薛涛井;成都有武侯祠,也有清真寺。无论是从史学、文学、建筑学、政治发展的角度审视,成都都是经得起推敲琢磨的,成都都是可以细细回味的。
童年时代去成都是由于奶奶带着带着的,而奶奶的青春,是深埋在这座城市之中的,于是,城市更给我双重的怀旧意味。
记得那是一个不很晴朗的日子,微微的流云,淡淡的风。(四川在我印象中,就很少有晴空丽日,天气总是半阴半晴,平静而熨贴)奶奶带我去杜甫草堂。时至今日,草堂的格局、建筑样式、无法历历在目,但有两个印象是一直未曾磨灭的,我想这两个印象在我今后漫长的岁月中,也会珠玑闪耀。
一是杜甫草堂的竹子。奶奶告诉我,当年杜甫就是在这样清幽典雅的所在生活,写出了清丽的诗句。而我天生喜欢竹子,便一下子记住了草堂的竹子。现在眼前还时常浮现那翠竹摇曳、清幽欲滴的景致,实在觉得是个好居所。我当时小小的心,便深深地羡慕起古人,羡慕他那安逸的生活和清灵的品格。当奶奶告诉我,在她少年时期,也常常来这里坐坐时,我便也羡慕起了她。
草堂的第二个难以磨灭的印象,是杜甫的诗。我在杜甫草堂买了一本诗集,开始是读,后来是背。可以说我主动对杜诗的接触是从这本薄薄的草堂诗集开始的。至今,我还记得自己怎样接过这本书,又怎样在灯下一页页的翻看。我还背的出第一首诗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赖衣裳。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这些诗句,准确生动的勾勒出了杜甫在成都时生活的情景,当然,从中也可窥见蜀中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千百年来一直传习着。今天,成都的茶楼酒肆中,还存在这种气息,而我奶奶年轻时,更是有着这样安闲而清雅的生活。
四川大学旁边的望江楼公园,是她那时常去的地方。奶奶和爷爷都是四川大学的毕业生。(所以,我很小就去过川大,并且对这所大学一直怀有亲切的感觉,但是很遗憾,我没能来这里读书。)他们常常在课余的闲暇,去望江楼的茶馆坐坐,看书,也看江水不尽,看时光流转。
后来,我小时候奶奶带着我在成都生活时,她就常常我去望江楼,去望江亭。她和我经常长久地坐在石凳上,望江水荡荡,一去不返。有时候,她会给我讲讲她青春时的往事,讲他们那些风华正茂的少年朋友,是怎样的学习和生活。有时,她会告诉我,这里,是她曾坐着读书的地方,那... -->>
每个城市,都会给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或曾经到过这个城市的人不同的印象。当然,这和个人的年龄、阅历、学养等有关,同时也和城市本身的文化内蕴有关。成都,在我印象中,就是这样一座蕴藏着浓厚文化的城市。这座城市,对我而言——也许和大多数人对她的印象大相径庭——就是一座带着书卷气息和古旧味道的府库。
我第一次去成都是在近二十年前,最近一次去也距今有十年之久。可以说,我是以一个儿童的眼睛去看成都的,然而就是以这种童稚的、无知的目光,成都也给我留下一个非同寻常的印象——这座城市如同一本书,一本旧年的诗集,微微泛黄的书页平静的记载着历史中的分合起落;这座城市又如同一位和蔼的老者,立于江头,长衫飘飘,阅尽悲欢离合,依然温文尔雅。这个城市,让当年的我,不敢玩笑视之。
成都,就是给我留下了这样深的文化、文学印象。
成都确实是有历史的。其名字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成都”的名字来源于蜀国迁都至此时的雄心大志——一年成市,三年成都,结果成就了一座有着千余年文化的古城。而文化,也将其烙印深深地嵌进成都的血脉中、空气里。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韵味,对我来讲,成都的意味在于在于她的文化:那穿越时空的文化,那由先祖们留传下来的文化。
成都有周文王的墓,也有辛亥革命的纪念碑;成都有文殊院,也有大慈寺;成都有杜甫草堂,也有薛涛井;成都有武侯祠,也有清真寺。无论是从史学、文学、建筑学、政治发展的角度审视,成都都是经得起推敲琢磨的,成都都是可以细细回味的。
童年时代去成都是由于奶奶带着带着的,而奶奶的青春,是深埋在这座城市之中的,于是,城市更给我双重的怀旧意味。
记得那是一个不很晴朗的日子,微微的流云,淡淡的风。(四川在我印象中,就很少有晴空丽日,天气总是半阴半晴,平静而熨贴)奶奶带我去杜甫草堂。时至今日,草堂的格局、建筑样式、无法历历在目,但有两个印象是一直未曾磨灭的,我想这两个印象在我今后漫长的岁月中,也会珠玑闪耀。
一是杜甫草堂的竹子。奶奶告诉我,当年杜甫就是在这样清幽典雅的所在生活,写出了清丽的诗句。而我天生喜欢竹子,便一下子记住了草堂的竹子。现在眼前还时常浮现那翠竹摇曳、清幽欲滴的景致,实在觉得是个好居所。我当时小小的心,便深深地羡慕起古人,羡慕他那安逸的生活和清灵的品格。当奶奶告诉我,在她少年时期,也常常来这里坐坐时,我便也羡慕起了她。
草堂的第二个难以磨灭的印象,是杜甫的诗。我在杜甫草堂买了一本诗集,开始是读,后来是背。可以说我主动对杜诗的接触是从这本薄薄的草堂诗集开始的。至今,我还记得自己怎样接过这本书,又怎样在灯下一页页的翻看。我还背的出第一首诗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赖衣裳。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这些诗句,准确生动的勾勒出了杜甫在成都时生活的情景,当然,从中也可窥见蜀中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千百年来一直传习着。今天,成都的茶楼酒肆中,还存在这种气息,而我奶奶年轻时,更是有着这样安闲而清雅的生活。
四川大学旁边的望江楼公园,是她那时常去的地方。奶奶和爷爷都是四川大学的毕业生。(所以,我很小就去过川大,并且对这所大学一直怀有亲切的感觉,但是很遗憾,我没能来这里读书。)他们常常在课余的闲暇,去望江楼的茶馆坐坐,看书,也看江水不尽,看时光流转。
后来,我小时候奶奶带着我在成都生活时,她就常常我去望江楼,去望江亭。她和我经常长久地坐在石凳上,望江水荡荡,一去不返。有时候,她会给我讲讲她青春时的往事,讲他们那些风华正茂的少年朋友,是怎样的学习和生活。有时,她会告诉我,这里,是她曾坐着读书的地方,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